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梨城教育app(梨乡水城在哪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梨城教育app(梨乡水城在哪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梨城教育app(梨乡水城在哪里)

这年头,说起库尔勒人对吃的兴趣、对吃的热爱、对吃的津津乐道、对吃的执着追求,那叫一个劳道的很(西北口语:非常厉害)。“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在库尔勒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和发扬光大。

这年头,库尔勒人也不知道是兜里有钱了还是嘴变得越来越馋了,对吃的兴趣日渐浓厚且一发不可收拾。婚丧嫁娶要吃、迎来送往要吃、节日假日要吃、同事聚会、同学叙旧要吃;孩子满月、百天要吃,学生金榜题名要吃,成人升职、提级要吃,老人过寿、庆生要吃,金婚、银婚纪念要吃……心情郁闷,约三五个发小喝酒解愁;有了好事,叫上一两个闺蜜“撮一顿”以示庆贺。总之,是逮住一切机会吃,只要有借口,必须吃一顿,决不放过任何机会。有时候,即便什么原因都没有也要吃。吃对库尔勒人来说,有时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

烤全羊 张倩摄

库尔勒人在吃上的敏锐性无疑是出类拔萃的,鼻子“尖”得很。只要哪个地方一出现什么好吃的东西,你看吧,不出几天,立刻一传十、十传百,口口相传、不胫而走,再加上微信的“有图有真相”,立马在朋友圈里人人皆知。如某某饭店新推出了几道新菜,味道不错;某某馕坑的烤包子不错,外焦里嫩瘦肉多;某某餐厅的土鸡是散养的上树鸡,真正的绿色食品;某某鱼庄的鱼是地道的博湖野生鱼,没有一点儿土腥味;某某风情园的蔬菜都是自己种的,没上化肥、没打农药,绿色无公害;某某火锅店的锅底是纯清油的、海鲜敞开了吃……光说不练不是真把式,很快,吃货们就开始付诸行动了,呼朋唤友、打车开车、走路骑车,一窝蜂涌向“美食新大陆”,一饱口福。

鸽捞面 张倩摄

尽管近年来国内经济不是很景气,但库尔勒人在吃上的力度却一点儿也没减,对吃的需求反而日渐高涨。每天早晨,早餐店里客满为患;中午,大小饭店里人头攒动;晚上,酒店、餐厅几乎家家爆满,大厅散台推杯换盏,楼上楼下觥筹交错;街边小摊大快朵颐,夜市烧烤吃个痛快。什么经营困难、什么生意难做,统统跟咱没关系,先吃饱了、喝足了再说。

库尔勒人为了吃,可谓不辞辛苦、志在必得。为了吃顿烤全羊,可以开车几十公里“杀”到尉犁县;为了吃碗羊杂碎和凉皮子,不惜驾车走高速直奔焉耆县;为了吃一道大盘鱼,可以驱车100多公里远征卡拉水库……对库尔勒的吃货们来说,百十公里不算什么,一脚油门而已,尕尕(小小)的事情。

博湖鱼盖锅贴 张倩摄

作为一座新兴的移民城市,库尔勒人开放而包容、海纳百川的性格体现在“吃”上,可以用“通吃”来形容。什么川菜、湘菜,海鲜大餐,火锅涮烫;什么东北乱炖、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统统来者不拒,有一个算一个,来一个吃一个。

“春风又绿江南岸,你我何时吃拌面?”“人比黄花瘦,犹记馕坑肉。”“问君归期未有期,一起来份大盘鸡。”“曾经沧海难为水、黄面凉皮吃到嘴。”这些原本浪漫的诗句,到了库尔勒,也只能委屈自身跟美食混搭了。虽说没有了高雅的文学意境,却满足了梨城人的口腹之欲,倒也实惠。

作为土生土长的库尔勒人,我们这些从小吃着“新疆饭”长大的“老皮亚子”和“儿娃子”“丫头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美食的魅力。无论怎么说,吃都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在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快乐,一种不需要花很多钱就能享受到的幸福。(摘自《守望库尔勒》第三辑 作者:陈耀民)

更多梨城教育app(梨乡水城在哪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