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十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只能排名第四,前三位是谁?都有哪些战功?
在一九五五年大寿授衔时,有许许多多的功勋卓越的将军,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被授予不同的军衔,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就有十位。这十位将军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赫赫有名的抗战名将,他们带领部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战役,甚至有人被称为战神,他们一生戎马,是杰出的军人代表。而在这十位大将中,从南昌起义到抗美援朝一场不落的陈赓,他甚至比其他人都提前加入 *** ,但在大将排名时,却只能排在第四。那么,前面三个到底是谁?他们都创造了哪些战功?为何授衔的时候都在陈赓之前呢?这前三位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
粟裕力压群雄是将门之后,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在全军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出生于湖南省怀化市,家境不错,是有名的名门家庭。在上学的时候,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再加上对自由的向往,二十岁的时候就辞别父母以及家人,一路来到了湖北武昌,成为叶挺教导班的班长,不久之后就向组织申请成功加入了我党。
一九二七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总指挥部班长,连长是李王总,营长是陈赓。在当时,粟裕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可是越挫越勇,在经历了不少战斗后,粟裕很快就能单独带领部队,他还快速培养自己的部队,将自己几百人的队伍,发展壮大至几千人的队伍,部队训练有素且战斗力极强。在黄桥战役中,粟裕的部队更是一战成名,而这也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用仅仅七千多人,将几万人的敌人打得屁滚尿流。
在抗日战争时期,帮助我军开辟了不少根据地的建设,解放了苏北地区。解放战争爆发,粟裕亲自组建了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并在作战中,实现了内线作战的战术策略。在率领华东野战军时,粟裕总共在苏中发动了七次战役,这也是内战期间主要战场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出战。粟裕在这七次战役中七战七捷,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封为战神。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淮海战役,粟裕当时主动发起了淮海战役,在这场战争中,粟裕大放异彩,他带领十七个纵队作战,经历六十余天,歼灭国军五十五万余人,打开了百万大军南下的大门。伟人都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一等功,粟裕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为国家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家人还从他的颅骨中捡出了三块弹片的残片。这也能看得出粟裕将军百战死的英雄豪放以及风骨铮然。所以粟裕位列第一大将实至名归。
排在第二位的是徐海东将军,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但是他的功劳也是不亚于陈赓的,就连伟人都说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和粟裕不同的是,徐海东将军出身于一个贫苦的窑工家庭,少年的时候做过十几年的窑工,经历过生活的苦,就知道生活的不易。于是他很早投身革命,为自己换一条出路。一九二五年,他加入中国 *** 之后,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战役和武昌战役,率领一个排击溃了敌军四个炮兵连,再后来参加到红军的队伍中。
他也曾是陈赓的部下,当时陈赓为十二师师长,他是旗下所属团的团长。年轻气盛的他很想为民族,为国家打一打敌人的气焰。他在战斗中总是冲在最前面,英勇杀敌,在掩护新四军主力 *** 移的时候,率领一个团摆脱了十余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这真的是将徐海东将军的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由于他打仗过于勇猛,每次都像老虎一样基本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在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更是连续作战,巩固了革命根据地。这样的他,在战场上受了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是四天四夜不省人事。由于受伤严重,在之后他没有出现在解放战争的战场,甚至战绩还没有更高。
但是他能排在第二位,主要是因为他参加过长征。为掩护大部队的转移,他率先带领部队西征甘肃,截断敌人的去路,大大地牵制住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部队北上的行动。他带领的二十五军是当时第一个到达陕北的队伍。后来连伟人都说,如果没有徐海东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北,巩固和发展根据地,就没有中央红军的立足之地。经过长征之后的红军也是元气大伤,在物资方面更是紧缺。而此时的徐海东雪中送炭,将自己仅有的七千块拿出了五千给中央红军,这雪中送炭的情谊,正好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在中央红军最困难的时候,他是帮了革命大忙了。之后,他在西安事变中也是协助作战,积极配合当时的斗争,为中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第三位就是黄克诚将军,他担任过军事主管和政委,一直从事文职工作,没有像陈赓一样有出色的战绩。但是他即使在文职上,却有着大局观念和高深的战局观念。他的厉害之处就是敢于说真话,经常提出自己的意见,也敢于唱反调,而且更厉害的是,他每次唱反调都是正确的。与陈赓不同,他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黄克诚也是出生在湖南省永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徐海东将军同一年加入中国 *** 。
在投身革命的这些年,他担任的最多的就是政委一类的文职工作,但是在这样的职位上,他也是敢于谏言。在中央决定攻打中心城市的时候,作为支队政委的黄克诚直言不讳地说,我军现在根本不具备夺取中心城市的条件。可是当时他的发言并没有被采纳,甚至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而他当时也拒不认错,甚至明知不对还不让说,杀了他也不敢。当时的黄克诚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出色的大局观念,却没有人采纳他。
在一九三二年,中央决定打下赣州,黄克诚也是第一个跳出来唱反调,他坚决反对这种冒险主义,甚至当时还和彭老总吵了起来,结果果不其然,赣州战役失利,而说真话的他也被降职。彭老总说,你要是再提出意见,就要被撵出红军了。听到这话的黄克诚立即反击,我又不是哑巴,怎么可以有话不说?他这种直言唱反调的性格,在之后为他带来了许多次的降职处分。可是即使如此,他也还是不会改掉。就这样唱反调的经历大概十多次,而他受过的降职处分也十多次,但是他没有在意,只要能提出中肯可行的意见,无论怎么惩罚他,他都无所谓。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向伟人提出意见,抢占东北。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黄克诚意识到东北的重要性,于是立即建议多派些部队去东北,在那里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据地。这次中央终于采纳了黄克诚的意见,派出部队迅速抢占东北地区,而前往东北的部队也是仗着这些争取来的时间优势,在东北发展成为了拥有百万大军的四野。正是因为这些,当时的东北军队才能战胜国军成功解放东北,而东北的解放也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因为他每次唱反调都是正确的,展现出杰出的战略观念,所以在授予大将军衔的时候,他才能位于陈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