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稀世国宝文物(中国失传的宝物),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稀世国宝文物(中国失传的宝物)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稀世国宝文物(中国失传的宝物)

1900 年 6 月 22 日,在黄沙漫天的大西北,有一个穷道士,名叫王圆禄,他在修缮莫高窟下寺三层楼时,发现墙壁上的壁画居然裂了一条缝。

当他和徒弟们打破了这面壁画,然后向深处挖掘时,发现了里面里面惊人的宝贝......

(一)宝藏重现人间

穷道士名叫王圆禄,五十七岁。(以下简称王道士)

三年前,王道士从甘肃肃州(如今的酒泉),一路向西云游到了敦煌。

当他见到这座千年洞窟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来到了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于是,王道士决定留下来,在这里建一座小道观。

定居之后,他为了讨口饭吃,也为了让当地民众多捐一些香火钱,主动负责起了莫高窟下寺三层楼( 即如今的第 16 窟 )的修缮工作。

王圆禄

1900 年 6 月 22 日清晨,王道士像往日一样,带着两个徒弟去了「三层楼」。

他们的工作有两部分:清理淤沙、修缮洞窟。

这天,王道士的心情很不错,黝黑的脸上时不时露出几个微笑。

他甩了甩两侧的道袍袖子,荡起了一阵黄土,之后便招呼徒弟们开始干活儿。

潮湿阴凉的洞窟里,王道士一边清扫着黄沙,一边跟徒弟们念叨他的往事。

要么是儿时在湖北老家经历的大饥荒。

要么是入道出家前在肃州巡防营当兵的趣事。

王道士自顾自地讲着,等他回过神来时,两个徒弟已经清扫完准备离开了。

他顿时哭笑不得,准备假意呵斥徒弟几句。

结果,他刚一抬头,突然发现眼前的一幅壁画上,竟然有一个不小的裂缝!

他倍感稀奇,这壁画之前明明是完好无损的。

他下意识地敲了敲墙面。

「后面是空的!」

王道士惊呼一声,徒弟们也凑了过来,他们都疑惑了,这里面难道藏着什么秘密?

没做多想,师徒三人就打破了这面壁画,然后向深处挖掘。

不一会儿,他们的面前就出现了一个幽黑的洞窟。

不知这洞窟被封闭了多久,一股纸张发霉的味道扑鼻而来,两个徒弟已然皱起了眉头。

王道士毕竟见过些世面,他拿着一盏烛灯,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三五步之后,王道士突然停了下来。

他轻轻举起昏暗的烛灯,向上晃了几下。

下一秒,王道士震惊了!

在这方狭小的洞窟中,竟然存放着一捆捆「卷纸」,从地面到顶部被塞得满满当当!

王道士颤抖着伸出手,随意翻阅了几卷。

他虽然只认识上面的寥寥数字,但直觉告诉他,这些故纸可都是些价值连城的宝贝。

这个洞窟,俨然就是一处隐匿千年的「藏经洞」(即如今的第 17 窟)!

随后,王道士一脸沉重地将这个洞窟草草封了起来,并警告两个徒弟不得外传。

他忐忑地回到住所后,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些卷纸金贵万分,一旦大剌剌地公之于众,必然会引来一大批毛贼。

而且如果一直存放在那方小小洞窟里,受潮受损的卷纸会越来越多。

王道士思来想去后,决定先按规矩,上报官府。

如果能引起朝廷重视,再批下一笔「安置经费」,那就再好不过。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王道士一直在为藏经洞四处奔走。

结果直到 1907 年,他都没等来官方的回应。

反而等来了一个洋人。

(二)有备而来的洋人

1907 年 3 月某天,敦煌城里出现了一个洋人。

他叫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以下简称斯坦因),匈牙利裔英国人,是欧洲小有名气的探险家、考古学家。

因为语言不通,斯坦因在敦煌当地雇佣了一个师爷蒋孝琬,来给自己的做翻译。

左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右为师爷蒋孝琬

此时,这两人正在一处角落里,与一个土耳其商人秘密交谈。

聊了一阵后,商人警惕地看了看左右,压低声音说:「那里有宝藏。」

他边说,边抬起手指,指了指不远处的敦煌莫高窟。

听到这儿,斯坦因和蒋师爷的脸上浮现了一丝不屑,敦煌莫高窟的价值早就世人皆知,不然斯坦因这位考古学家也不会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见两人想要抬脚离开,商人赶忙拦住,继续神秘兮兮地重复,莫高窟中有宝藏。

与此同时,他意味深长地伸出手,笔划了个「要钱」的姿势。

斯坦因虽然半信半疑,但秉承着「宁可放过,不可错过」的信条,依然递给了商人几块碎银子。

紧接着,这位土耳其商人道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莫高窟里有一个藏经洞,里头的经书卷轴价值连城,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最关键的是,这个藏经洞只由一个穷道士和他的两个徒弟在看守。

商人说罢,便掂量着手中的碎银子,消失在了残阳落日中。

斯坦因望着不远处的莫高窟,陷入了沉思。

商人口中的藏经洞是真是假?

一个信奉道家的道士,怎么会守着一座佛窟呢?

带着这些疑问,斯坦因和蒋师爷当即依照商人的指引前往莫高窟。

百年前的莫高窟外景

但不巧的是,他们并没有见到王道士,徒弟说他外出化缘了,不知道何时回来。

这天,斯坦因无功而返。

但他没有放弃,反而在鸣沙山脚下「安营扎寨」,等待王道士的归来。

在这期间,他从别处拿到了一卷出自藏经洞的经书。

经书长 10 余米,宽 25 厘米,字迹秀美、纸质坚韧,是一卷由梵文转译过来的汉文《菩萨经》和《波罗蜜经》。

斯坦因以他的专业知识确认,这件古物的年代应该相当久远了。

再加上他从各方打听到的关于藏经洞的消息,足以证明土耳其商人所言非虚。

这让斯坦因更加坚定,势必要进入藏宝洞一探究竟。

然而,斯坦因在苦等两个多月后,眼见着王道士归来无期,心情越来越不安。

他甚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此时并非朝拜时节,整个莫高窟除了他们一行人,只有一个负责看守的小喇嘛,如果凭蛮力进入那座藏经洞,也未尝不可……

就在斯坦因打算「破门而入」时,王道士回来了!

此时,刚刚化缘归来的王道士面色腊黄,皮肤黝黑,破破烂烂的道袍上满是污渍。

他看着眼前这个一脸兴奋、过分热情的洋人,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三)一战王道士

1907 年 5 月 12 日,在莫高窟中的一处小院子里,斯坦因终于见到了王道士。

他热情地向王道士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一个来自大英帝国的考古探险者,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崇拜。

但王道士的态度却十分冷淡。

当时,清廷已经与列强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消息早就传到了大西北。

就连一心修道的王道士,也或多或少听说过洋人的恶名。

所以王道士并不欢迎斯坦因的到来。

敏感的斯坦因也隐隐感受到了这份敌意,深觉这个王道士不好对付。

如果冒然提出进入藏经洞,必然会引起他的反感。

于是,斯坦因先是打着做研究的名义,在莫高窟中东看看西摸摸,时不时架起相机拍个照,之后再顺着这些洞窟,一路「参观」到了传说中的藏经洞。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这里并没有可以供人进入的洞口,而是一堵新砌的墙!

显然,这是王道士后来修的。

斯坦因摸着眼前这堵墙,心里也堵得慌,宝藏明明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边。

他不想再等下去了。

当天下午,他和蒋师爷又回到了那个小院,向王道士提出想进洞参观一番。

结果,王道士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同时还一脸厌烦地挥挥手,想赶紧把斯坦因打发走。

斯坦因见状,登时有些慌乱。

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这辈子估计都与藏经洞无缘了。

所以他放低姿态,试探着提出,自己可以向王道士捐赠一些银两,用来修缮洞窟。

听了这话,王道士的脸色稍有些缓和。

他勉强解释说,封闭洞口只是不想让香客挤进里面去,并非针对斯坦因。

这时,斯坦因身边的蒋师爷坐不住了。

他皱着眉头发问,「既然不能进藏经洞,那总能给斯大人看看其中一两份经卷吧?」

此话一出,王道士刚刚缓过来的心情,又变回了不耐烦。

斯坦因赶紧拉着蒋师爷,与王道士匆匆告别,离开了莫高窟。

他明白,这个王道士是自己进入藏经洞的唯一「通路」,如果惹恼了他,全盘皆输。

所以,斯坦因决定先派蒋师爷与王道士搞好关系,再谈藏经洞一事。

重酬之下必有勇夫,以及……带路党。

蒋师爷明知斯坦因意图不轨,但还是一次次地帮他找王道士攀谈。

在对话中,蒋师爷得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王道士是个虔诚的教徒,对莫高窟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曾说过「誓要募化补修」。

所以,光靠「捐钱」来收买王道士是行不通的,这会玷污了他的宗教感情。

斯坦因思来想去后,决定「迂回」攻克这个忠诚的守门人。

更多中国稀世国宝文物(中国失传的宝物)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