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衡量一家餐厅优劣的四个标准(怎样评价一家餐饮店很好),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衡量一家餐厅优劣的四个标准(怎样评价一家餐饮店很好)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衡量一家餐厅优劣的四个标准(怎样评价一家餐饮店很好)

这篇文章让我们想起了一件往事。陕西绥德县的黄老汉,因《舌尖1》的播出而成名。西贝老板贾国龙找到黄老汉合作,想在全国门店引进黄馍馍,并请他代言。《舌尖1》的一名导演听说后,很生气,打电话言辞激烈地把老板训斥了好几分钟。这位导演不太能接受把一个有情怀的地方美食进行商业化运作,她觉得“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

《连锁餐厅,成功毁掉了中国地方菜》的作者,和《舌尖1》的这名导演的观点,有点相似。这种观点一直以来都不少,大家总觉得,小众的比大众的有故事,地方的比全国的有匠心,神秘经验的比规模化量产的有情怀。但连锁餐厅的美食就没故事、没匠心、没情怀吗?不一定。

黄老汉的黄馍馍,虽然被纪录片的镜头呈现得很诱人,但很多人未必吃得惯。黄老汉的黄馍馍,主要是糜子面和黄米面制作,口感硬、酸、粘,味道并不算太好。西贝为了让黄馍馍适应更多都市人的味蕾,对黄老汉的制作工艺,做了很多改良。在用料上,西贝增加了小米面、白面、玉米面,并对不同面的配比做了上百次调试。在面的粗细度上,西贝的研发者们也是60目、70目、80目地不断测试,才最终确定了黄馍馍用面的粗细度。在发酵工艺上,黄老汉制作黄馍馍完全是传统工艺,把面放在热炕头上发酵,这种凭借经验的工艺没办法复制。所以西贝只能在自己的醒发室里,对发酵过程中的酸碱度、温度、湿度、时间反复测试,最终把经验转化成数据,甚至,对面团发酵后的花要开多大、直径多少、高度多少,都要做出精确规定。

黄老汉夫妇

工艺的测试过程其实很虐人,研发者们需要每次准备十几盘不同的面团进行测试,因为最初的黄馍馍并不像现在这样好吃,所以西贝的测试者们天天吃黄馍馍,吃到要吐。

很多人只看到,西贝和黄老汉合作的“投机”,却没看到西贝在产品上耗费的心血;只看到西贝改良后的美食失去了“正宗”,却没看到成千上万的顾客为它点赞。甚至,经过改良的黄馍馍,连黄老汉都觉得比他自己做的好吃。当时西贝还做了一些活动,召集顾客去黄老汉家学做黄馍馍,很多顾客去了都很惊讶,原来黄老汉的黄馍馍味道是这样啊,跟店里的口感真不一样。

和西贝合作之前,黄老汉只能每隔几天,骑着三轮车,拉着几百个黄馍馍,走上一个多小时,到绥德县城里沿街吆喝“黄馍馍~黄馍馍~”,这在纪录片里是很美好,但设身处地想一想,谁又能体会黄老汉的艰辛呢?西贝和黄老汉合作,对西贝来说,实现了商业化价值;对黄老汉来说,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对顾客来说,有机会品尝到独具特色的地方美味;对美食本身来说,获得了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的机会。这是一个多赢的好事,唯独触犯了一些人的情怀。

很多好吃的地方美食,为什么没办法突破地域走向全国?主要就是三个原因。第一是口味,当地人觉得好吃的,外地人未必觉得好吃,甚至难以下咽。第二是工艺,把神秘经验的东西转化成数据,才有可能复制到全国。第三就是推手,没有资本、合作方的助推,很难走出去。

除了黄馍馍,西贝还对很多地方美食的工艺做过改良。比如,《舌尖2》里张爷爷的手工空心挂面,工艺非常复杂,细分起来有30多道工序。当时和张爷爷确定合作后,西贝派大厨到张爷爷家里学习,村里的人碰到西贝的人就问,你们干什么来了?西贝的人就说,学做挂面。村民说,别学了,这个面离开了我们这里的水、天气、气候,到别的地方根本挂不成。事实也确实如此,每个城市的气候不同,比如把空心挂面搬到深圳,怎么都挂不成,一挂就断。后来西贝在试验室,每天研究在深圳需要什么样的温度、湿度条件才能把面挂成,最终还是成功了。西贝也对挂面的原料做了改进,张爷爷的挂面用的是河北地区的普通冬小麦,西贝换成了成本高数倍的河套平原春小麦,河套雪花粉做成的挂面口感柔韧爽滑筋道,且耐泡性好、不易坨。后来张爷爷的后人张家山,也觉得西贝用的面粉确实更好,自己也更换了。

黄米凉糕和桂花蜜

还有黄米凉糕,这本来是内蒙一些地方端午节的小吃。但当地人做的凉糕,大多会有一种酸酸的特殊风味,当地人觉得没什么,甚至觉得有这种特殊风味才正宗,但很多城市里的顾客不喜欢,所以西贝改良了发酵工艺,把这个酸味降低了。凉糕里夹的东西,也从红枣变成了蔓越莓。最妙的是,内蒙人吃凉糕大多蘸白糖,西贝则首创了蘸桂花蜜的吃法,让黄米凉糕的味道,一下变得清亮起来,多年来成为西贝最畅销的菜品之一。

莜面是西贝的招牌产品,在莜面的工艺上,西贝也下过一番笨功夫。有些顾客觉得,西贝往莜面里加白面,还卖这么贵,简直丢内蒙人的脸。这其实是一种臆测,他的经验告诉他,没人能把莜面做得如此白、如此细腻、如此筋道,所以他不相信西贝是100%纯莜面。西贝为了解决莜面的工艺难题,投资6000万自建了莜面工厂(当地小工厂的投资一般不超200万),使用的设备是布勒帮西贝专门研发的“高精尖”设备,设置了11道工序来去除莜面里的杂质、以及颜色和颗粒不标准的麦粒。使用的磨粉设备,也是像制药厂一样的精磨机,且要经过四道研磨,以保证磨出来的面粉颗粒非常细腻。

西贝自建莜面工厂的加工车间

也会有人对西贝这种所谓的“改良”有非议,认为正是这种改良破坏了美食的“正宗”,正是对大众口感的一味迎合,使美食失去原汁原味。然而,人类的发展史本就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在美食的演变上,谁又能说清哪个朝代才算正宗?哪个历史时期的才算是原汁原味?按照这个观点,人类现在还应该停留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

《连锁餐厅,成功毁掉了中国地方菜》的作者认为,“连锁餐厅不好吃已经是我们的共识”,把标准化和不好吃画上等号,这未免过于武断了。相反,连锁化运作,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做研发,再加上严格的食材采购标准,可能会把地方美食做得更考究、更好吃。比如,羊肉是西贝最重要的战略食材之一,每年7-10月份,西贝会从全国抽调一支质检团,到合作工厂去选羊,每1000只羊里只选400只左右,且只选6-8个月左右的草原羔羊。之所以叫选羊,是因为西贝的羊要靠大厨们一只一只去挑,不符合标准的不要。类似这样对源头食材的严格品控,连锁餐厅会更有实力做到。况且,好吃不好吃本身就很主观,就像西贝在莜面这种粗粮上下了很多功夫,虽然让城市里的很多人喜欢了,但依然有顾客会说,我就喜欢内蒙本地那种没这么精致、甚至有点粘牙的莜面,这都很正常。

文章作者“连锁餐厅挤占了地方风味在城市的生存空间”的观点,有点自相矛盾,真正好吃的地方美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是不大可能被连锁餐厅挤掉的,哪个城市没有一些排长队的地方美食呢?那些所谓被挤占掉的,它不是连锁餐厅的罪过,而是可能他们本身就没那么受欢迎,即便没有连锁餐厅,也会被别的美食挤占掉。况且作者自己也说了,连锁餐厅只占全部餐饮市场的19.5%,一小部分而已,这不仅不会破坏地方美食的多元化,反而恰恰是多元化其中的一元或几元。

至于说,八大菜系经过千年历史沉淀,被连锁餐厅用一套标准化的公式消解得一干二净,更不符合事实。美食文化的历史沉淀从没停止过,唐宋元明清是沉淀,今天就不是沉淀了吗?其实沉淀依然在继续,传承依然在继续,只不过在新时代,有了不同的沉淀和传承方式,连锁餐厅就是方式之一。至于公式化运作,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应该提倡和鼓励。因为传统文化要得到弘扬,靠的不是躲在深山,而是走进千家万户,靠的不是对神秘经验的孤芳自赏,而是科学研究下的可复制。西贝要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通过商业化和工匠精神向中国的经典美食致敬,也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地方美食的风味。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们不能沉迷于“博大精深”四个字里,就像我们的中医,谁能把这种偏经验积累的文化,用一套或几套公式表达出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简直是太了不起了,中医如果能做到“标准化”,那必然能够发扬光大,惠及全世界更多的人。所以,标准化、公式化,不仅不应该反对,反而恰恰是我们所缺乏的。

更多衡量一家餐厅优劣的四个标准(怎样评价一家餐饮店很好)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