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狂人日记剧本(狂人皮埃罗配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狂人日记剧本(狂人皮埃罗配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狂人日记剧本(狂人皮埃罗配乐)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编剧: 让-吕克·戈达尔主演: 让-保罗·贝尔蒙多 / 安娜·卡里娜 / 贾泽拉·加瓦尼类型: 剧情 / 爱情 / 犯罪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语言: 法语 / 英语 / 意大利语上映日期: 1965-08-29( *** 电影节) / 1965-11-05(法国)片长: 110分钟又名: 狂人彼埃洛(港) / 狂人比埃洛 / 狂人皮埃洛 / Crazy(@本内容只适合教学,不宜传播)本课程知识要点:法国新浪潮、戈达尔、萨特、存在主义、作者电影            剧情简介           费迪南德(让-保罗·贝尔蒙多 Jean Paul Belmondo 饰)经受着一段糟糕的婚姻,又不幸被公司开除。

他在一个无趣的聚会上遇见前女友玛丽安娜(安娜·卡里娜 Anna Karina 饰),重燃旧情厌烦一切的他决定抛妻弃子同她一起逃离他跟着玛丽安娜去了她的公寓 ,发现一具尸体,接着很快发现她正在被黑帮追杀在相处期间,玛丽安娜给费迪南德取了个昵称:皮埃罗。

他们开车奔向南方,一路上疯狂抢杀当他们到了法国,两人关系开始紧张皮埃罗不再读书、思考、写日记,玛丽安娜也厌倦了这种生活,坚持要回城里他们在一个夜店里遇到黑帮,混乱中两人失散了皮埃罗疯狂寻找玛丽安娜,两人最终重聚。

玛丽安娜利用皮埃罗得到一箱钱,之后逃走去找自己真正的男友——之前她多次提到的哥哥皮埃罗开枪打死玛丽安娜和她的男友,将自己的脸涂成蓝色,身上绑上炸药最后一秒,他后悔了,试图摁灭导火索,但是失败了,炸药砰地一声爆炸了。

       影片背景         关键词: 法国新浪潮   让·吕克·戈达尔 本课程重点:认知法国新浪浪潮,了解法国新浪潮在世界电影史的意义本课程难点:让·吕克·戈达尔创造新电影的特点;让·吕克·戈达尔在电影史上重更要地位。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劳德·夏布洛尔、雅克·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

代表作如戈达尔《精疲力尽》和特吕弗《四百击》等左图为特吕弗著名影片《祖与占》(朱尔与吉姆)剧照,1991年,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拍摄了《纵横四海》向其致敬“新浪潮”的思想根源是唯意志论、精神分析、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哲学和文艺理论思潮。

1959年的巴黎,新浪潮的暗流已渐渐涌出水面这一年,《电影手册》的撰稿人让•吕克•戈达尔拍出了他的首部故事长片《筋疲力尽》这部影片一公映,立即遭到了舆论各界的猛烈抨击,评论家被戈达尔无视传统的跳接技术气得七窍生烟,也对贯穿全片的嘲弄生活和虚无主义色彩深感恐慌。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戈达尔就像他塑造出的主人公米歇尔一样,根本不把什么规范、准则放在眼里现代性指的是一个时代,有的人追溯现代性到哥伦布大航海现代主义是指各领域展开的形式革新(stylistic innovation),有high moderni *** 和low moderni *** 之分。

前者不太涉及政治,专注形式变化,如立体主义后者反体制,政治性强,比如杜尚的《泉》讽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摆在艺术的场所里,以及Happening(1957年Allan Kaprow发明的词语,指跨领域的艺术活动,它们是非线性的叙事,有观众积极参与,主题安排好,但是细节多依赖即兴发挥。

)和Situationi *** (人们的行为由外界决定,而不是个人性格决定的理论)戈达尔两者兼具,既有形式的创新,也有政治意味,把哲学、流行艺术都呈现在他的电影中,是后现代的先驱戈达尔(Jean-Luc Godard)出生于高级资产阶级(high bourgeois)家庭,不过他不接受家里的钱,自己拍电影。

他偷过钱被抓进监狱,这监狱经历和特吕弗相似瑞士裔,有时在电影中用瑞士法语给观众暗示,把90读作nonante现代主义的技法包括1.碎片化(Fragmentation)戈达尔给电影分段,插如数字的标题2.非连续性(Discontinuity)打破好莱坞经典叙事的连续性剪辑,不按照动作发生的顺序剪辑,故意打乱顺序3.攻击性(Aggression)让你感到不舒服,如布莱希特式的剧场,刻意把观众和他们的朋友分开,惊吓观众,提醒人们从反娱乐(anti-entertainment)的角度看待戏剧。

4.拼贴(Collage)Collage源自法语词coller粘贴,把异质东西拼接在一起5.破坏偶像主义(Iconocla *** )6.自反性(Reflexivity)让人注意到媒介本身,艺术的制作过程,或者是观众的在场。

费里尼《八部半》讲述导演未完成的电影,戈达尔《轻蔑》的开场有摄像机对准观众的一幕,尽管这个画面其实也是由另一个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还有伍迪·艾伦《开罗紫玫瑰》让我们注意到观众在电影里的角色            电影评价           在南方的艳阳下,戈达尔已经把传统电影打得体无完肤了,《狂人皮埃罗》一部六十年代中期的电影,现在看来却如此先锋,似乎时间仍然没有追上戈达尔的脚步。

电影中戈达尔也继续实践着他的结构主义信条费迪南的日记字体颜色由黑色变为了红色,原来整段的句子变成了一个个单词,文字开始结构自身;时不时出现的波普风格的宣传画;在电影院中看纪录片的费迪南又拿起了一本书(戈达尔对摄影机的不信任?);剧院角落里坐着的让·皮埃尔·里奥;尼古拉斯·雷风格的构图,景物占据镜头的主要位置,人物却被分割;费迪南在遭受暴力的时候镜头却切到了毕加索的绘画……所有这些都是戈达尔的创作,看似是“即兴”的,实则经过了精心的设计。

戈达尔不会告诉库塔尔他想要什么镜头,他只会说他不想要什么镜头,所以库塔尔的镜头就如同我们观众的眼睛,我们也不确定自己究竟能看到什么,所以戈达尔的电影总是给人应接不暇的发现的乐趣《狂人皮埃罗》是创新的,是形式化、风格化的但对戈达尔来说却更像是一次怀旧之旅用来纪念他和卡丽娜即将逝去的爱情男女主角的逃亡像是《筋疲力尽》而浴缸中的对话、费迪南拉弓射箭等镜头在《蔑视》中都出现过当然还有《小兵》与那个逼供镜头在这些看似随意的爱情追逐中戈达尔回望了他这几年来的爱情、人生、政治、艺术和哲学毫无理由的逃离、抢劫、弃车、游戏、舞蹈、杀人与背叛实际上都是戈达尔思考的延续《筋疲力尽》中的疯狂《女人就是女人》中的甜蜜再到《随心所欲》中的迷惘和《阿尔伐城》中的爱能战胜一切终于,戈达尔抵达了他这一阶段创作的终点“虚无”影片以死亡结束,费迪南枪杀了马丽安,然后自杀浓烟过后只剩下了大海和蓝天,蓝色是最温暖的颜色是马丽安的颜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在脸上涂上了蓝色油漆的费迪南终于变成了那个“狂人”皮埃罗“又都是我们的了”“什么?”“永恒”“不,那只是海”“和太阳”我们终究还是能理解戈达尔的这本疯狂、迷幻、忧郁的“狂人日记”原来满篇都记载着真挚动人的爱的箴言            电影特色           在影片那个极有创意的片头中,红色字母和蓝色字母依次排列出现,组成主创的名字,接着又不规则地消失,就如同影片“恋爱与分离”的主题,最后剩下的两个蓝色字母“O”如同一只眼睛凝视着观众。

在这种意料不到的情景下进入电影的观众会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被戈达尔彻底搞晕第一个镜头两个年轻的女孩在打网球,此时贝尔蒙多饰演的主人公费迪南的画外音出现,一段关于维拉斯基的艺术评论,可悲的是,当我们竖起耳朵想认真听听这段话时,音乐响起了,音乐声太大以至于掩盖了独白的声音。

此刻的镜头出现了主人公费迪南,他正在一个书店中选书,两旁是旋转书架,下一个镜头就变为费迪南躺在浴缸里阅读一本关于结构主义的著作如果说“网球”与“书店”在戈达尔看来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代表,那么接下来费迪南被迫跟着富豪妻子去参加一个无聊的宴会就明确了这种对比。

宴会上的女人们谈论着化妆品与奢侈的生活,这让费迪南难以忍受,在红、白、蓝的滤镜笼罩下,影片的色彩主题被凸显出来最后费迪南疯了,他把蛋糕扔在了宾客脸上,回到家中见到帮忙照顾孩子的马丽安(安娜·卡丽娜饰),他们立刻决定私奔。

短短几分钟,却讲完了故事的起因,如同那作为转场标志的烟花,如此美丽,但一瞬间落下,又让人措手不及(戈达尔电影中的标点符号就是这些意外插入的“无关”镜头,如本片中的烟花、霓虹字幕等等)狂人皮埃罗在叙事的手法上非常有意思:这首先得介绍戈达尔的理念--表达一定要抓重点,不要让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影响了你心里想要说的话。

戈达尔并不像一些新浪潮的导演,对音乐漠不关心他在音乐的处理上独具匠心当戈达尔认为这个镜头前环境对于角色所要表现的内容更重要时,他就让背景嘈杂的声音或者大自然的声音去盖过角色的对白,让观众甚至听不清角色们在说什么。

因为戈达尔认为,环境对角色内心的想法的表现更直接,观众甚至不需要把重点放在台词上明白了这点后,狂人皮埃罗这个作品中独特的剧情前进方式就能够透彻的理解了电影中总共有2种方式交互穿插的推进剧情,一种是正常的电影推进方式也就是角色对白和表演推进剧情。

而另一种则是男女主角用平稳的语调念旁白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采用第一种方式时,电影中的时间线很慢,要表达的内容很细致而琐碎而采取用第二种方式时,电影中的时间线飞快1分钟的时间长度能大段的推进剧情,包含极其丰富的信息量,一笔带过了很多事件。

            电影美学           在青年时期就尝试过绘画的戈达尔无疑是导演中的色彩天才,但《狂人皮埃罗》经典的蓝白红在喧哗的60年代诞生,这些颜色的使用和分配便有了多重意义这是一部交织着爱欲的非典型的犯罪电影,甚至与真实空间里西方世界的反战 *** 相比,这个故事显得很“空”、漫无目的。

主角Ferdinand离开了她上流社会妻子,被卷入一场犯罪活动中,然后往南方逃亡,和Marianne(Marianne是法国的象征,许多国家机构和组织都会印有Marianne女神的头像)一起过着一种爱情乌托邦式的生活。

而Marianne的“哥哥”Fred是这个犯罪团伙的头头Marianne逐渐厌倦了逃亡后的虚无主义生活,有一天她突然消失,加入Fred的犯罪行动,而被Marianne叫做Pierrot的Ferdinand最终发现Fred并不是她的哥哥,而是她真正的情人,失去爱情的他在绝望之中开枪杀死了Fred和Marianne,随后全身绑着炸药自杀。

60年代的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在思想界占据主流地位,在全欧洲刮起了一阵哲学思潮,他提倡的“个体的绝对自由伴随着绝对的责任”影响着这一代人的精神思维,而戈达尔却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法国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全民公敌Pierrot Loutrel——他真实的外号就是“狂人皮埃罗”——作为故事中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主角的外号,似乎是在挑衅所谓的“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负责”。

两个主角的名字合体同时又产生了一层讽刺的意味:法兰西女神Marianne背叛了杀人不眨眼的法国头号公敌Pierrot还是60年代的法国,戴高乐在持续了七年半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之后,认清了法国在军事、财力、物力和道义上的“弱势地位”,终于承认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处于“战败”困惑中的戴高乐主义法国转向了“消费社会”,与此同时,法国也正在经历经济高速飞跃的“黄金三十年”(1945-1975),人们满足于物质和商品的增长,佩雷克的小说《物,六十年代纪事》正是这一消费时代物欲增长、内核又空虚的集体心理的佐证。

然而戈达尔并没有选择像佩雷克一样,描绘一个像社会学数据表明的“大多数人”、“平均者”来表现这一社会的精神风貌,狂人皮埃罗所选择的生活无法让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红色是《狂人皮埃罗》中最醒目的颜色,它或许代表着暴力、血腥……戈达尔的“红”究竟有什么美学意义呢?首先是关于汽车的红,Pierrot与Marianne开车逃走时,并不像急于藏匿的罪犯,闪烁着霓虹灯光的车在午夜的路上漫步,“丝毫不担心留下可被追踪的痕迹”,那些灯光一闪而过、无法捕捉。

戈达尔说,挡风玻璃上光的倒影是在重塑当我们行驶在午夜巴黎街头时的感受,是红绿灯留在脑中的印象,简单来说,就是现实[5]霓虹灯的转瞬即逝来自“懒散”“闲适”时的才能观察到的现实,而非一部情节快速推进的电影应有的节奏。

在林中漫步的一段戏中Marianne也穿着红色的裙子,Pierrot看着她红色的背影唱道,“你的臀线”,而Marianne则唱道“看我短短的生命线”这一场景里,演员似乎从导演的安排中跳脱出来,在林间漫步,有一搭没一搭地唱着漫无目的又毫无逻辑的歌词,我们再一次忘记她们“法外之徒”的身份,也渐渐忘记她们活在电影中下一步的目的。

作家王安忆经常在复旦的创意写作课上说:小说应该有内在的逻辑如果《狂人皮埃罗》是一份写作班同学的作业的话,一定会令她大为火光Marianne的裙子之后又被用作擦拭死去的侏儒血液(其实是红色颜料)的抹布,罪犯们用这条裙子蒙住Pierrot的头,用水刑逼他说出Marianne的下落。

红色是否代表着施加于身体上的暴力?答案并不确定,因为镜头随即又转向了Ferdinand走在一片荒废之地时的独白,他重复着有些诗意的台词:“血,我不愿意看到”,“啊,多么糟糕的五点钟”情节和镜头的断裂显示出戈达尔并不愿意表达连贯、统一的思想。

如果说艺术政治化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诉求、传达对现实的愤懑的话,那么想要实现这一目的,理应保持思想与路线的连贯——“如果介入政治的特性意味着全身心地投入、力求逻辑严密的观点与诉求体系……戈达尔展示的是介入的反面。

”戈达尔的回应则是“:在《狂人皮埃罗》中,唯一的统一性(unité)是情感方面的”[,我们无法找到政治诉求上的一致与统一换句话说,戈达尔并不相信,通过艺术的表达有可以直接达成政治诉求的效果质疑戈达尔是否真的介入政治,基于的是这样一种逻辑:亚里士多德语义下的mimésis,意为“模仿的艺术”,他们相信通过艺术,表现一位英雄式的主角,可以指引人民去模仿或是避免剧中的某种行动,从而达成一种“教学法”式的效果,他们相信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即艺术家的意图可以直接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观众,为观众勾勒一幅精准无误的群众斗争画像。

戈达尔相信mimésis的效果,但同时又质疑片中最有政治意味的场景,就是Pierrot和Marianne表演越南战争的那一段,Marianne涂成黄脸演一个越南女孩,Pierrot把火柴当作轰炸机戈达尔表示,展示这一段讥讽好莱坞大片的场景就是出于“很简单的逻辑”(pure logique),就像小孩会模仿警察捉小偷一样(comme lorsque les enfants jouent aux gendarmes et aux voleurs)。

[9]换句话说,戈达尔相信“模仿”(mimésis)这一机制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小孩世界的游戏在重复大人世界的规则然而戈达尔也质疑了“模仿”功能性的实质:“真枪实弹”、如此逼真的战争电影,是否能够让人吸取历史的教训、区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是说,这样的电影只是一种小孩的游戏,在其中,我们只是在不断地巩固“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的刻板印象?Marianne被涂黄的脸并非是戈达尔对黄种人的刻板印象,而是戈达尔在模仿,好莱坞大片最终会造就的、对“被压迫者”的单一刻板印象。

艺术政治化的真正目的难道就是描绘按照等级制度和秩序规划后的身份吗?“不是血,而是红色”,戈达尔的这句话想要说明的是,似乎我们已经天然赋予了红色“血”的意义了戈达尔想要用电影对这样被符号化的词语用法进行“改革”,扰乱这些被社会共识赋予意义的字眼(比如红象征着暴力)。

这一想法契合了朗西埃定义的“美学体系”(régime esthétique)政治化艺术:“让已被常见事物重新被见,让曾经不存在的关系重新建立,目的是在感知的感性连贯和情感的动态中生产断裂”那么,有如此多政治、实事元素的《狂人皮埃罗》到底是不是一种介入政治的电影呢?戈达尔想要通过皮埃罗之死传达的信息到底是政治的还是非政治的?他的政治立场是否有连贯性?这是一部纯现实主义的电影还是纯美学的电影?这些问题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部“例外”的电影。

除了从观察者视角出发的对商业社会的讽刺,片中还充斥着一些商业符号,TOTAL的商标成了他逃忙途中随处可见的风景对法国陌生的人可能不知道,TOTAL(道达尔)是总部位于法国的全世界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气公司,Pierrot在TOTAL加油站杀死了一名职员,开着车逃跑,烧毁车的他又坐在了一家车库的TOTAL加油机下翻看漫画。

对于TOTAL的呈现显得意味不明,它仅仅成为了Pierrot“旅途”中的风景,这一风景直白地点出了这样的一个世界现实:对商业社会的逃离其实无法真正摆脱它物理空间的无处不在这是戈达尔最接近世界真相的地方——他对电影拍摄的素材不加挑选,又或者说,他刻意地保留了那些相对异质的部分,一个表现虚无主义的艺术电影、甚至是一部犯罪电影就应该完全清除掉商业符号吗?利奥塔曾提出过“非-电影”(通译作反-电影,acinéma)的设想,他认为电影不应该删除或是驱逐任何对于情节来说无用的元素以达成统一的形式,而应该做随机的挑选,不去识别、鉴定对情节发展有利的元素,甚至保留“成问题的元素”[2],追求与商业社会生产效率的逻辑相反的“不育”“贫瘠”(stérilité)。

戈达尔的表现形式无疑契合了利奥塔的这一概念商业标志形同荒木、河流,变成了这一社会最真实的自然背景,世界本身并不围绕着人的活动铺设陈列,人的主体地位在戈达尔的电影中遭到了质疑,在戈达尔眼中,“重要的不是描绘人,而是描绘人与人之间的东西”(il ne faudrait pas décrire les gens, mais décrire ce qu’il y a entre eux)。

戈达尔向我们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求一部电影一定是纯政治的,而不是纯美学、纯诗意的呢?如果一部电影是纯诗意的,那么它就会瞬间失去政治的意味吗?Pierrot在片中独白的书写或许可以提供一个答案:“作家选择……他人的自由”“语言从废墟中诞生”。

罗兰·巴特在《小说的准备》中把这种无调性的絮语称之为“相册”(Album),它与私密日记的延续性相反,与“总体性”背道而驰,换言之,是自废墟——立场的支离破碎、行动的分裂、和模糊不清的意图书中,诞生了戈达尔的纯粹诗意。

正是通过这种纯粹诗意的表达,《狂人皮埃罗》摒弃了消费社会中,集体无意识编码设定好的语言,从而成为使用这一语言来介入政治的电影的反面戈达尔的血或是红,代表的是全然的他者,他游离之外,不在其中他玩起孩童的模仿游戏,又在游荡在废墟之中书写遗世独立的诗意。

《狂人皮埃罗》的非政治也是一种政治       《狂人皮埃罗》 的课后思考      1.为什么说电影的发展称之为“戈达尔之前,戈达尔之后?2.《狂人皮埃罗》这部电影在戈达尔的电影系列中有何重大意义?3.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电影有何区别?。

更多狂人日记剧本(狂人皮埃罗配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