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3月11日,位于瓯海经济开发区凤坊路的温州雪歌服饰有限公司厂房内生产一片火热。18条“单件流”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井然有序地生产夏装,自动模板机、打样机等机器则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效率。
三十几年前,从“一把尺子,一把剪刀”开始,陈迷丽和其爱人徐志勇开始了在温州一个小巷子里的创业之路。三十几年来,自主品牌之路越走越宽,“雪歌”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女装企业50强、中国市场畅销女装品牌等荣誉称号。2019年由雪歌服饰主起草的“浙江制造”《茄克衫》标准正式发布,2020年由雪歌服饰主起草的“浙江制造”《防脱缝连衣裙》标准已立项并通过评审。
目前温州女装品牌超过500家,但还没有航母级企业。在传统产业利润日益微薄的现实面前,时尚创意产业成了传统产业突围的有效途径,从单一的贴牌加工转向创建自主品牌,是传统产业向时尚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雪歌”的发展之路,就是很好的诠释。请随记者一起走进温州雪歌服饰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近距离感受这个打响“浙江制造”的瓯海品牌。
雪歌云南“丽·江”发布会
从巷弄服装店起步
徐志勇先生与陈迷丽女士是一对恋人,两人相识于校园。因为热爱服装,在中国服装行业快速发展期,他们共同度过了难忘艰苦的创业时期,更携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尚“帝国”。
1990年,21岁的陈迷丽利用自家的老房子开出了“迷丽服装店”,开始为别人量身定做衣服。那时候的条件很艰苦,只有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个帮工,值钱点的就是那台西湖牌缝纫机。开业第一天来了3个顾客,一位是邻居,一位是同学,还有一位是路过的年轻人,共赚了12元钱。不久,一家名为“迷丽时装设计中心”的店面正式开张。由于眼光独到,而产品又紧跟时代潮流,陈迷丽设计的时装在温州很受欢迎,不到两年时间,就积累了近百万元资金。顺势而为,陈迷丽开始以品牌连锁发展的方式,在温州及周边县市发展了6家连锁店。在当时的温州,代理经营这一概念还是一个新名词,许多人对陈迷丽的举措产生了疑问。但事实证明,陈迷丽这一步走得很正确,当时,许多代理商甚至开着车在店门口等着要货。
1997年10月,陈迷丽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雪歌”,成立了浙江雪歌服饰有限公司,发展非常迅速,“雪歌”获得了中国女装企业50强、中国市场畅销女装品牌等称号,而雪歌公司也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服装百强行列。
2008年,位于瓯海经济开发区的温州雪歌服饰有限公司成立,厂房占地25亩,为品牌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陈迷丽旗下共有三个自主研发的品牌“XG(雪歌)”“U/TI”“MILI.XU”,渠道覆盖全国AB类商场、百货以及shoppingmall,有900多家专卖店。
不惜重金打造品牌
一场只有20分钟的时装T台秀,灯光音响效果却达到明星演唱会的标准,场地50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300多万元……企管总监杨治芬告诉记者,雪歌公司一年四季每季都会举办新品时装秀。从2013年开始,其中有一次必须放在温州以外的区域举行,以此打响“雪歌”在全国各地的知名度,打破温州女装走不出江南的怪圈。自2013年长沙“开往春天的地下铁”城市之旅发布会首次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城市之旅新品发布会,如2017年厦门海岛“见·情”发布会、2018年南京眼“金·陵”发布会、2019年云南“丽·江”发布会,城市之旅每一场秀都会融入城市灵魂,并引来国内媒体报道。通过走高端时尚之路,温州女装的代表——“雪歌”品牌渐入人心,公司发展驶上快车道,成为“中国女装企业50强”。
雪歌厦门海岛“见·情”发布会
与此同时,“雪歌”品牌还通过品牌跨界合作、媒体合作、新媒体、品牌直播、VI视觉升级、终端店铺形象升级、品牌陈列搭配培训等多项目多系列的活动推广品牌,体现出品牌对于设计潮流趋势的创新力度的推动,为提升品牌用户体验的高度,扩大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通过与热门IP影视剧合作,多次植入影视剧中主角的服装造型。通过影视剧的播出,展示“雪歌”品牌产品风格以及倡导女性独立自主、崇尚自尊自信的价值观。同时借用其影响力继续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宣传,配合线上线下的有效营销推广渠道,带动产品消费,达到产品推广和品牌力推广的双赢局势。
“雪歌”还加快与国际时尚接轨的步伐,“我们与多个海内外知名企划机构合作,在时尚产业规划、产品设计开发、视觉行销等领域开展合作,使雪歌服饰的优雅浪漫风格更具国际化色彩。可以说国际上最流行的时尚款式,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各专卖店里。”杨治芬说。
技术更新强供应链
女装款式多,更新快,温州雪歌服饰有限公司向生产、管理要效益,保证供应链的时效性、稳定性。“原先一件衬衫,一天不成型,采用‘单件流’生产模式后现在只要3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来。”生产总监徐莉晴告诉记者,所谓“单件流”,就是生产批量以一件衣服为批量,前后工序间无停滞,每完成一道工序自检一道工序,并往下一个工序传递。现在“雪歌”有18条生产线,每条线20人,采用智能化吊挂,每人负责固定工序同时进行。
除了生产模式更新,近年来,“雪歌”持续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术更新。据介绍,通过持续地“机器换人”,工人数下降了20%,优化改造后的供应链却支撑了品牌销量每年增长18%。
“比如我们引进的自动缝纫模板机,预先设定好模板,操作工人只要按一下起动按钮机器会自动运行。原先像做领、开袋等难度大的工序,需要技术水平高的车工才能胜任,现在一个普工就可以操作3到4台模板机,既降低了人工成本,又保证质量的稳定。”徐莉晴说,在冬季羽绒服的制作上,自动模板机更是发挥了普通人工难以胜任的分隔绗缝工作。“比如原先人工只能做直线分隔,现在可以做成格子、棱形、波浪线等,设计师设计成什么样就可以生产成什么样。”
除了车工,“雪歌”的裁剪也是智能化的。记者看到,在“裁剪”车间,数台机器通过智能排版系统飞速地将固定的大匹布料直接切割。徐莉晴说,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裁剪是一道非常严格的工艺,用人工裁剪的时候,裁剪前首先需要根据样板手工绘制出排料图,因为“完整”“合理”“节约”是排料裁剪的基本原则。但手工排版裁剪布料是很难避免不浪费的现象,现在采用的服装打样机对比人工排版,一键排版更加省时省料。
(记者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