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地球往事两部曲读后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地球往事两部曲读后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地球往事两部曲读后感

昨天刚分享了罗胖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与爱》,观点独到,脑洞大开,共鸣很强。晚上又看完了刘慈欣地球往事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就不仅仅是脑洞大开的问题了,已完全被作者征服,堪称神作。虽然本人之前并不喜欢看科幻,但我敢断言这是中国人写的最好的科幻,撇开稍显独特的中国历史背景,应该可以与世界级优秀科幻相媲美了。(如果基于全人类共同历史文化元素相信可以引发更多国际读者的共鸣)本来想把第三部《死神永生》看完之后再来写读后感,但实在忍不住了。

首先,之所以称之为神作,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小说看得够爽,更在于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涵盖了物理学、天文学、脑科学、信息学、生态学、文化学、军事学、社会学、数学、心理学、哲学众多领域,而且所涉及内容均拥有各领域学科的理论基础支撑,论证逻辑严密,推理得体,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面以及强大的逻辑思维。此外,能够用令人沉浸的科幻情节内容,表达极其深刻的人文观点,是能让这部作品鹤立鸡群的另一个重要元素。还有许多沉重的道德问题、责任问题、情感问题、理想和信仰问题穿插其中,使其成为一部有血有肉更有灵魂的科幻史诗,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当然,作为一部宇宙层面的天文科幻巨著,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其巧妙的情节构思与对宇宙文明逻辑假想,可贵之处是这些作者脑洞大开的设想具有极强的推理逻辑和令人信服的现实意义,而绝非天马行空的意淫之作。甚至有些观点对人类探索外太空和地外文明都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从这一点上,我相信刘慈欣绝不仅仅是在写科幻小说,而是在用科幻小说的方式来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类、对于社会、对于宇宙、对于宇宙文明关系甚至对于今天我们探索宇宙意义的终极思考。

在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和构想非常巧妙。如第一部《三体》中的智子锁定地球技术,没有接触过前沿科学的读者就会想科学技术的发展怎么可能被锁定呢,其锁定方式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来了解智子是什么,智子是三体人锁定地球技术的超级武器,因为三体人所在的星系距离地球4.5光年,而三体人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光速的百分之一,三体人要入侵地球,航程需要450年,而按照人类技术发展速度,450年后的技术很可能已经超越了三体,所以三体人要锁定地球技术发展。而智子便是三体人将原子核中的质子通过多维展开,将整个星球级别规模的集成电路雕刻到上面,最终形成的只有质子大小(在宏观世界完全隐形)超级智能体。而在人类各类科学学科中,最顶尖的领域全部需要涉及到一个问题的研究,那就是微观粒子,即目前发现物质的最小单位是质子,如何再去研究质子的构成,突破这一微观粒子的研究,地球人才有可能造出更坚固的材料,发明高级的能源,发现更强的作用力,获得更快的速度,乃至突破更多科学定律,进而实现科学技术的质变突破。而智子以其极高的智能和光速级别的运动速度,不仅使地球上发生的所有事情完全清晰的暴露在三体人的监控范围内,而且可以随时破坏任何对于微观粒子的研究实验,阻止人类获得微观世界的真理。

第二部中的面壁人计划也不失为一个巧妙构思。地球人得知三体人的思维完全透明,交流方式为所想即所知,即:永远不会撒谎。鉴于智子能够实施监控地球上任何事物的一举一动,而地球人则可以完全隐蔽自己的思想,是智子唯一不能监控东西,所以地球选出四个人,赋予除安理会之外的最高权力,称为面壁人。面壁人的唯一任务就是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并组织防卫策略,地球上各类资源几乎无条件任其调动,而且其做出的任何举动均不需任何解释。这不就是每个人从小到大经常意淫的状态吗,我有这世界上近乎无限的最高权力,做任何事都不需要解释。而当把这样的权利赋予面壁人,拯救世界的责任也同时落在他们身上,人性、责任、信仰、情感的博弈开始了,这太好玩了!!

在刘慈欣构想的宇宙文明中,宇宙层面的文明关系是零道德甚至负道德。在第一部《三体》中的描述体现在三体人将人文情感冻结,话说三体人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也曾充满了仁爱与道德礼仪,而三体星系中残酷的文明生存方式让他们不得不抛弃这些道德枷锁,冻结人文情感从而成为更能适应环境生存的物种,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达尔文法则的终极冷血版本。而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则体现为赫赫有名的猜疑链和黑暗森林法则,其观点为:宇宙中的多个文明之间的差距有可能超越了界和门(界、门、纲、目、科、属、种为物种分类纲目),一旦有了文明接触,沟通障碍十分大。在接触中,一个文明是否具有敌意不得而知,这是就只能通过猜疑,而猜疑是这样进行的:对方是善意的吗?即使对方是善意的,对方如何知道我方是善意的?我方如何知道对方知道我方是善意的?对方如何知道我方知道对方知道我方是善意的?这种猜疑无限循环,形成猜疑链,最终出于确保文明生存和安全的首要需求,猜疑链的最终结果正如曹孟德所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我管你是不是善意的文明,先把你灭掉,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威胁。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在宇宙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像原始社会中在黑暗的森林中持枪行走的猎人,在没有任何法律或公权力的情况下,如果在黑暗中有动静,猎人第一个动作就是朝那个方向先开枪,确保自身安全。因为,即使错杀了好人,在宇宙的文明中,也没有公权能够制裁我。而如果对方是野兽我没开枪,那么倒下的就是我了,所以任何一方都会选择先开枪。

所以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现存世界中被我们称之为文明的人文主义、道德礼仪放在刘慈欣构建的宇宙间文明关系中完全是一个负能量的东西,在宇宙文明之间,只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达尔文理论,三体人民为了能够生存,甚至主动冻结了自己的人文主义,而选择顺从了野蛮粗暴的生存方式。其实,直到今天达尔文的观点仍然饱受世人的非议,原因就在于达尔文理论与人类千百年来建立的道德文明是相背的。作者并没有在推崇达尔文理论,他只是设想了如果存在地外文明,在宇宙文明关系中,出于文明生存和安全的首要需求,也许这种黑暗森林法则就是最有效的游戏规则。其实,不必置于宇宙文明关系中,在某种特定的人类文明死局中,就已经适用这种法则了。正如《黑暗森林》中地球舰队在遭受三体文明探测器第一波毁灭打击后,有两艘战舰幸免于难逃离太阳系,而还有六艘战舰提前从相反的方向逃离太阳系,在所有两拨的逃离人员心中,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差距正如蚂蚁对人,地球必亡。他们是最后幸存的地球文明火种,他们正式脱离地球人类文明,成为独立的星舰人类文明,进入太空寻找下一个能够建立家园的地方。然而,两拨人虽然方向不同,却同时面临了一个同样的问题:按照当前速度,战舰的燃料和生态循环系统必须集中提供给一艘战舰才有可能达到第一个可补给能源的星系,否则所有人必亡,整个人类文明线索就此中断。此刻,不同战舰的舰长又不可避免的相继陷入猜疑链:如果只能留一艘战舰,应该留自己还是留别人,别的战舰现在怎么想,这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延续。人们苦恼了一个月后,相继向伙伴开火,两拨星舰文明各自保留一艘战舰,继续在黑暗的宇宙中寻找栖息地。此刻,读者才会明白为什么地球文明的人说星舰文明的人类已经不能再称之为人类,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完全变了,适用于人类文明的准则(那些之所以能让人称之为人的准侧)也会改变。你瞧,作者背负强大的道德压力,用文笔为我们构建了如此真实的科幻场景与文明间的心理活动,发人深省。

当然,除了这些大神级的科幻构想外,许多描述性的优美文笔也同样可圈可点。作为一个标准的工科男,刘慈欣既能写出科学论文般逻辑严密的论证,又能行云流水般勾勒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在叙事形式上,还穿插了许多如新闻播报,文档解密之类的文体,从而使这部科幻作品更显真实,许多情节事件背景就立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具现实感。在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应该会有更多脑洞大开的新内容,包括多维空间以及被许多互联网人提到的降维攻击等。总之,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值得所有现代人拜读的一部不仅仅是科幻的科幻巨著,无限期待第三部。

对三部曲的内容就不再过多赘述了,有兴趣大家自己去读。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申讨论一个既深刻又有趣而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其实就是文明和野蛮,也可以说是人文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问题。当遭遇到文明死局,我们到底应该选择野蛮得活着还是体面的死去。对于人类这个物种,到底是建立了数千年的人文关怀重要还是当下的生存更重要。这个问题可大可小,大到关系着人类文明尊严的捍卫,小到关系着一只蝼蚁的存活。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题目:

有一列火车上面有一百个科学家在左边的轨道行驶,50米后是悬崖。在右边相邻的轨道上有一个乞丐在捡破烂,右边的轨道完好无损。30米处有一个变道岔口,火车上的100科学家可以选择变道,但变道后一定会撞死右边的乞丐;如果不变道,100个人全部会死。如果你是火车司机,你怎么做?

这是个无数专家、学者辩论过的题目,至今没有标准结论。因为这里就涉及到人文主义和达尔文主义的终极对决。人文主义认为人生而平等,在别人不对社会产生任何危害的前提下,任何一个人、集体都没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存状态和权利;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则认为,这个世界就是通过知识、财富、权 *** 进行优胜劣汰的,精英群体就应该比非精英群体拥有更高的生存权利从而不断优化人类基因,加速文明进步。

固然,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文主义的呼唤和拥趸,也有太多的达尔文式胜利法则和案例,在笔者看来,依然是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原始人到奴隶社会甚至直到文艺复兴,我们基本上都在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法则,因为每个生命体都在为活下去、吃饱饭这样的问题奋斗,无暇顾及情感与文明。当人类社会的物质逐渐丰实,尤其是文艺复兴后,人类史无前例地开始关注人本身的价值主张,我们慢慢意识到自己还有各种各样的精神要去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逐步成为文明的标志,成为这个世界最昂扬向上的正能量。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信息革命更将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迅速推向极高的水平,人类便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舍弃对生存、温饱的关注,转而开始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的高尚准则,于是便有了人文主义要追求的各种高尚理想,说到底这是一种物质丰富到一定水平后的高层次精神需求,的确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然而,适用于自然界的达尔文理论却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在很多限定的环境下,达尔文理论依然有其高效之处。试想,如果人类的物质文明突然因为某种外力倒退了2000年,人口数量却没有改变,我们将重新回到僧多粥少的残酷世界。届时,今天建立起来的一切民主、自由、平等是否依然成为大家愿意恪守的准则,恐怕谁也不能贸然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则用科幻的方式去为大家营造出各种可能的文明危机,并尝试做出各种人类行为的设想,想必也正是这三部作品的光辉之处。

其实,所谓的自由平等并不见得有多高尚,而适者生存的达尔文理论也不见得有多残酷。如果非要鼓吹人类生而平等,那干嘛不直接上升到佛陀主张的众生平等呢。电影《终结者》高智能机器人对人类的奴役和今天人类凭借科学带来的不对称力量对家畜家禽的奴役又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类反抗智能机器胜利了就要欢呼,却对每天饭桌上的猪肉牛肉就熟视无睹。再说回达尔文理论,人类不正是遵循着这一理论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学会了分工合作、价值交换这些高阶生存能力的吗?也正是循着这条轨迹,数百万年前非洲丛林里的那些猿类,一部分待在森林里,继续茹毛饮血;一部分不得不走向危险的大草原,最终变成你和我。况且在未知的宇宙中,也许这真的就是文明之间的唯一法则,也唯有这条法则能够解释费米悖论:如果外星人一定存在,我们为什么没接触到他们。黑暗森林法则的解释:第一,因为他们用更高级的手段防止被你看见;第二,如果他们看见了你,你已经灭亡了。

因此,地球往事三部曲对于天文探索的启发是:也许,整天对着浩瀚宇宙嚷着我们在这里,地球很美丽,真的不是什么好事儿。

更多地球往事两部曲读后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