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北京哪里卖活鸽子(北京开创的奖鸽图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北京哪里卖活鸽子(北京开创的奖鸽图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北京哪里卖活鸽子(北京开创的奖鸽图片)

这几天,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和平鸽火了一把,这些由北京信鸽协会从北京各区养鸽子人家借来的鸽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鸽子们被放飞后,会在天安门广场上盘旋几圈,找到自己家方向,然后一起快乐地回家。当然,也有的鸽子趁此机会游山玩水去了。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庆祝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或许还会有人好奇,北京地区为何能借到这么多鸽子?要提起养鸽子,不少老北京人可来了精神。

北京日报客户端影友拍摄的参与了此次国庆活动的鸽子,有幸参与活动的鸽子还会有足环证留念 影友:天亮啟航 摄

北京人养鸽子历史悠久,特别在清朝,八旗子弟有闲有钱,把养鸽子当成重要的消遣方式。不过过去北京人或者中国人养的鸽子,不是广场上放飞的和平鸽。

老北京人玩的是中华观赏鸽。这种鸽子从野鸽驯化而来。野鸽也称鹁鸽,颜色灰黑,现在偶尔还能看到。观赏鸽种类繁多,能达到上百种。

早在清代,有一位叫富察敦崇的人在《燕京岁时记》中描写了当时花市鸽子市中的情景。“花市之外亦有鸽市……其寻常者有点子、玉翅、凤头白、两头乌、小灰、皂儿、紫酱、雪花、银尾子、四块玉、喜鹊花、跟头花、脖子……其珍贵者,有短嘴、白鹭鸶、白乌牛、铁牛青毛、鹤秀、蟾眼灰、七星、凫背……”瞧瞧,光鸽子的种类,古人就能说出这许多名堂。

当然,放鸽子才是玩鸽子的重点。手持竹竿将鸽子轰上天,看着头鸽带领鸽群列阵似的翱翔,鸽群随着自己手上的动作忽东忽西、忽上忽下。突然别的鸽群冲过来,立即组织本队和“敌军”交战,两军战后,还将别人的鸽子裹了回来。这时养鸽人志得意满,心情就像得胜的将军。

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京居住时,就盘了几拨鸽子。别人问他何以钟情于此时,他回答:“吃这行饭,眼神儿一定要灵活……每天清晨放放鸽子,眼神儿跟天空中的鸽子上下活动,能练得眼神儿收拢,就不大能让人看得出近视了。”

除了养鸽子玩鸽子,

鸽哨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更是不一样

都说乡音乡韵最动情,鸽哨,无疑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声音。倒不是只有北京人做鸽哨、玩鸽哨,但北京的鸽哨制作最精、声音最美。随便找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描写北京的影片,都会有这样的场景,镜头摇向天际,一群鸽子从四合院屋顶起飞,穿云而过,同时响起悠远清亮的鸽哨声。

冬日清晨,一群鸽子迎着太阳展翅飞翔,在空中滑过动听的鸽哨。胡铁湘 摄

在京城,曾有多少个清晨,人们会听到“从空中传来央央琅琅之音,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悠扬迥荡,恍若钧天妙乐,使人心旷神怡……不知道底细的人可能想不到这空中音乐竟来自系佩在鸽子尾巴上的鸽哨。”这是大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京华忆往》里对鸽哨的一段生动写实。

老北京民间曾流传这样的几句话,“红墙黄瓦老皇城,青砖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鸽哨在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给鸽哨称重。程功 摄

什么是鸽哨?其实当今大部分人都不熟悉。

鸽哨是佩戴在鸽子身上的哨子,鸽子飞动带动气流穿过鸽哨发出声响。制作鸽哨的材料是葫芦和竹子。葫芦做的鸽哨圆形,竹子做的管状。在葫芦和竹子截面上嵌入竹片或者其他贵重材料,开一个长方形的口,鸽哨就做好了。别看说的简单,要做一把合格的鸽哨,是很复杂的手艺。鸽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几种鸽哨联缀在一起形成组合,如三联、五联、七星、九星等等。

张宝桐展示各样的鸽哨。程功 摄

早年间,老北京制哨名家都要在鸽哨上刻上印记,就像写书法的落款印章。清代时做鸽哨的“老四家”为惠、永、兴、鸣,民国时做鸽哨的“小四家”为永、祥、文、鸿,共称为八大家。

张宝桐将北京鸽哨这门技艺传承下来,所制鸽哨已经镌有“桐”字,有了自己的品牌。程功 摄

2013年7月,北京永字鸽哨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何永江是北京鸽哨永字门第四代传人。2014年,张宝桐的北京鸽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四批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又被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位张宝桐则是“文”字陶佐文的传承人。

何永江示范观赏鸽带鸽哨的方法。刘航 摄

将鸽哨系在鸽子身上,也有讲究。选鸽子尾翎的中间四根,在距离臀尖约一厘米左右,用针引棉线平穿而过,打结系牢,这一准备工作俗语称作“缝哨尾子”。哨口朝前,将哨口的有孔哨鼻插入四根尾翎的中间缝隙中。此时,鼻上小孔恰好露在尾翎之下。用长约5cm的钢丝穿过鼻孔,弯成圆圈,两端扣搭成环,以防张开,这样鸽哨就系好了。由于哨鼻嵌夹在尾翎缝隙中,前后又被鸽子的臀尖和棉线挡住,避免了向左右或上下移动,无论鸽子飞翔回旋还是仰钻俯冲都不会脱落。

影友:吴超英 摄

北京人养鸽放飞,叫作“飞盘”,鸽群起飞后,围绕居所,一再盘旋,渐飞渐高,直到云霄。“飞盘”的鸽群上栓有哨子,哨口受风角度不同,强弱有别,哨音便呈现出变化。特别是在鸽群向左向右轮番回旋,即所谓的“摔盘儿”时,哨音的变化更为明显,也更有规律。也因如此,梅兰芳称赞飞盘的鸽子演奏出了“空中交响乐”。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发展,今天的北京上空很少能见到飞盘的鸽群,清晨的北京也没了高低起伏的鸽哨声。庆幸的是,也有一些人在为这些文化的保留做着不懈努力。2012年,北京建起了第一家声音博物馆。创始人秦思源认为声音是文化的一部分,希望用那些已经或者正在消失的声音记录这座城市的历史和记忆,其中就有鸽哨声。

一只鸽子在一栋古建筑的房檐上“冒充”吻兽。李刚 摄

虽然如今在城市中我们能见到的鸽群越来越少,但鸽哨声依然能在京郊一些地区回响。有人说,听到了鸽哨,就感受到了老北京。希望北京的“鸽子文化”能以更多的形式继续传承,为我们的古都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文字综合于北京晚报、人民网、芝麻匠通讯社等

图片除署名外都为北晚新视觉供图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微信:beijing_wangxin

更多北京哪里卖活鸽子(北京开创的奖鸽图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