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渔鼓唱道情
文化 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 写在前面 最近,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女歌手与非文化物质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经典名段,她用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演唱,遭评委老师质疑。
2.渔鼓道情类的主要伴奏乐器
她解释说法语歌词里有她自己的理解,且在场有外国人听;而评委老师强调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人,就应该用中文唱 下 面推荐几篇高三同学的范文! 别在“闭关锁国”中传承 高三(2)杨炜婷 悠扬的歌声萦绕在舞台的上空,中国的“渔鼓道情”以法语的形式被展现出来。
3.渔鼓道情演唱
而评委的质疑却也同时出现——作为中国人,就应用中文来唱出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我自己写的法语歌词,有我自己的理解,而且现场有外国人在听……”歌手的解释毫不意外地被淹没在了评委不满的质疑声中。
4.道情渔鼓图片
不由有些无奈,更多的则是悲叹这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度“保护”,让人不知所措将新鲜血液注入传承,让外国人了解这个陌生的文化,更好更广地传承,又有何不可?为什么会被诟病呢? 满清的 *** 闭关锁国,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进入,同时,也禁止中国的文化与外界交流,所带来的是什么?文化的干净不受他人“玷污”?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保护?也许并不是这样吧。
5.打渔鼓唱道情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中国和外在文化,就如同两个隔绝的世界一般那在语言形式上的过分拘泥并未带来“纯正的文化血统”反而,引来了那被坚决排斥在外的“文化异己”侵略者从未曾领略过中华文化之美,只是在这不通的语言文字,在这被拒绝的交流背后,看到了无尽的奇珍异宝。
6.道士唱渔鼓道情
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的铁蹄,那踏平了无数文化遗产的铁蹄 抛开满清 *** 的闭关锁国不谈,我们都曾浸润在各类名著中,从中国传统文学到国外文学经典然而,若没有人将国外的各种不为我们所熟悉的文字译成中文,纵然那本书写得再完美又如何?我们不过看着一页页天书般的文字无从下手罢了。
7.山东渔鼓道情
反之,近期在国外声名大噪的中国文学也不在少数,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被国人之外的人所知,所了解,从而流传开来最终被爱上的呢?答案似乎显而易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被保护的确无可厚非,只是,保护的同时,我们要担起的,更是一种传承的责任。
8.湖北渔鼓道情
而这种传承,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不是坚持用中文唱几句“渔鼓道情”,就能草草了事了的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中文才是它最好的载体”每个人都可以信口说出这状似大义凛然,充满正气的话来。
但在我看来,这话,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不否认,中文确为更优的载体,但这样的载体,是否能在于中国人间世代传承的同时,让国外领略那不可方物的美呢? 别在“闭关锁国”中传承,传承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拘泥形式,而在于让更多人了解文化的内涵,并爱上这种独特的美。
精神浮于物质之上 高三(6)钟玉琦 近日,一位歌手在节目上用法语演唱中文经典名段,遭评委批评质疑以我看来,这实在有些别扭的小家子气无论用法文或中文,无非都只是一种形式,浮于表面的,但究其根本都在于传承传统文化。
“渔鼓道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该用这么狭隘物质的标准评其好坏,因为精神是浮于物质之上的 为什么精神浮于物质上?因为精神是有味的,是剔除了那些琐碎繁杂之后,剩下的留于内心的东西 周国平曾言:“那些有味之物,如诗酒、哲学、爱情等,都是无用之物。
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终无用之情……终成无用之人,却也过得有滋有味”诗歌的飘渺不羁,哲学的深邃奥秘,爱情的甜蜜温馨,都是剔除掉表面肤浅的物质之后,剩下的东西人生是剔除丢弃的过程,而非覆盖包容,你的年纪会越来越大,衣衫会越来越破,支撑着你继续前行的,是精神,是非物质的,才能达到E.B怀特所说的“到头来一切会变得越来越清晰”的境界。
“世间好物不坚固,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世间有些东西太易碎,有些东西却能够传世杨绛曾在生前创立“好读书”基金会她将精神喻为香料,愈捣愈碎,愈磨愈细,香味也愈浓烈 精神的非物质的可以传承,像杨绛与钱钟书的书作,像“好读书”基金会,也像“渔鼓道情”是浮于物质之上。
而要做到这些,要做的是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深刻的自我思考之后的沉淀陶渊明种豆于南山;梭罗在瓦尔登湖垂钓;仓央嘉措二月骑白马踏雪寻春;川端康成凌晨三点半看海棠花未眠;马丁路德金为黑人演讲;甘地在印度奔走呐喊……这些精神浮于物质表面的伟人的共同特点是都对自我甚至是带有清醒的认识,不盲从不跟风,思考后有沉淀的发声才更显出力量,“似林中的响箭,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综艺节目的评委如果清醒地认识到节目的定位是“传承文化”,而非“唱中文歌”,便也不会纠结于这种细枝末节的琐碎 精神背后更应有信仰支撑勘称现象级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是“做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那些匠人师傅之所以没有被卷入疯狂焦虑的物质的现代化进程中,就是因为有信仰钟表修复技术的第三代传人已进入作品创作的第一十一个年头,这样的执著的精神已经超脱物质,作品的创作成为一种艺术的修行 那些物质欲望,是声色犬马里的色,是鲜衣怒马里的衣,是歌舞升平里的升,也是深夜里一抹疲惫的暗红,光鲜夺目却不能留下任何辙迹。
只有独善其身,清醒思考认识自我,“日参省乎己”,并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精神方能浮于物质之上,灵魂方能浮于肉体表面,“渔鼓道情”的情怀也能被传承 形式之变添异彩 高三(7)颜月皓 近日,一女歌手以自写的法语歌词演唱“渔鼓道情”的经典片段。
然而,她眼中的形式创新却招致了评委的质疑非议歌词这等外在形式的突破创新,究竟是否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亵渎”呢?依我见闻,非也 首先艺术文化,尤其是音乐,更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载体如若歌手独具匠心有所创设,不仅无伤大雅,更是增添异彩。
而从评委老师的担忧中,我看到的不是国人的文化责任感,却是一种不自信——一个富有活力、源泉滚滚的文化,是不会因为形式的微调而崩溃的恰若儒学历经数次劫难方在岁月中涅槃、发展一样,传统文化只有经得起冲击方能与时俱进。
评委老师之言,恰恰是在近代西方文明全球扩张冲击中国后,老一辈人们不自信的真实写照 在棺木中沉睡千年的木乃伊,一遇空气便迅速衰败凋残将传统文化小心翼翼地护在怀中只会适得其反真正自信的艺术,敢“走出去”不畏他人目光,敢“拿过来”无惧新生冲击,春晚上,歌手谭维维创设性地将华阴老腔与西方电子摇滚乐糅合改造,中西合璧别有风情,那富有老腔坚韧精神的嗓音与 *** 四射的音符相撞,引得满座欢腾。
谭维维用事实证明了中国艺术的包容可塑性,证明了形式之变可擦出何等耀眼的火花 回到“渔鼓道情”一事上,便觉豁然开朗,无需担忧歌手自写法文歌词不仅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饶有兴致,也拓宽了其受众面。
且不论在国外掀起了多少波澜,只是在国内,便可使更多新生代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多样与开放先前提到“源泉滚滚”,所谓源泉,即广阔的受众土壤唐诗宋词之盛,岂不在于其汲流于市井?白居易作诗但求老妪可识;柳永填词凡有井水处皆有吟者。
移之当下,亦是如此传统艺术首先得在形式上给人耳目一新之觉,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方可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闻名天下 诚然,以汉文字填汉曲在形式上天造地设,但当下青年对文言文的运用程度普遍不足,填词者或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便不只是艺术传承的问题,更同文学传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为你读诗等应用平台也应运而生,以全新体认方式引领世人走近古人的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过形式创新后,传统文化将不再遥远,却是无处不在,融入了生活长河之中。
不要敬畏,也不要不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担子,我们责无旁贷或许我们在形式上的一刹奇思妙想,将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高三(9)范依静 一个用法语演唱中国传统名曲的女歌手,引发了一场排山倒海般的论战。
其焦点早已不再局限于此档文化传承综艺节目,而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上来 面对日渐融为一体的地球村,以及不断融合的世界文化,我似乎想替这位女歌手喊冤面对文化取长补短,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又有何错?在我看来这不仅没错,而且正是我们应该做的。
被传统文化束缚住脚步,蒙蔽住双眼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太多太多:清朝廷夜郎自大,闭关锁国,迎来的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可以拯救世界”,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强,抵挡甲午战争的爆发。
面对不可抵挡的世界一体化趋势,建立在农耕经历基础上的儒家纲常礼教何以救中国? 逆历史潮流而行,无异于自取灭亡 法语歌词所代表的是异制文明,而评委老师的过激反应所代表的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度不自信。
一个成功且强大的文明,应是开放的,包容的,接纳的,自信的,而非整日放在玻璃瓶中被过度保护的花朵评委老师,以及许许多多听到法语歌曲后惶惶不可终日的文化爱好者们,你们为何这么焦虑 中国文化确实是优秀且强大的文明,我确信。
从魏晋南北朝的孝文帝改革,到唐朝的遣唐使,以及儒家文化对越南,朝鲜,日本甚至西欧选官制度的巨大影响;再到如今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每年数以万计的外国友人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从而踏足这片炙热的土地,中国文化始终以包容,强大而极富影响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巅。
所以,不必害怕 木心曾多次在他的作品中引罗素的这句话:“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推及文化问题,也仍是这个道理正确面对时代的态度,是克服而非逃避,是用自身的优势引领时代,同时用异制文明的长补自己的短,从而使自身更加完善。
纵观中国历史,曾出现三次民族融合时期,每一次过后中国文化都更具有了些魅力和普世性我想,21世纪的今天,或许是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我们所应该做的是相信我们的文化不仅可以克服时代的滚滚洪流,更可以在洪流中将自己涤荡成更完美的文明,继续张开怀抱拥抱世界。
文化传承,初心依旧 高三(10)瞿奕 近日,一位女歌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同在一档文化传承类节目上演唱名段,而她本人则因选用自己所写的法语歌词演唱而遭评委质疑。
对于这一现象,我以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乃至中华文化的传承,无论用何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传承二字,其初心不改 用法语歌词演唱非遗名段,是错是对?我认为仅凭此一语言的使用难以评断。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里,无论使用何种方式,运用何种手段,文化传承节目的本质仍是为了更好地弘扬自身的文化,这一初衷不会改变,也不容改变 陈寅格,精通多国语言,其撰写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被英国剑桥中国学院评为“此段历史最详实的证史”,这与他本身所学与所求是分不开的。
林语堂,以一己之力用英文写出一部《苏东坡传》,向外国学者与民众展现中国文化中的传奇人物,其本质目的也是为了传承,为了向外更有力地传播中华文化使用他国语种于他们或是一种学习手段,或是一种传播方式,根本目的仍旧是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女歌手用法语来演唱“渔鼓道情”这一行为遭到了评委“非遗,就该用中文来演唱”的质疑我认为,对于文化传承,我们在重视自身精神内核的情况下,还应注重不同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没有具体书写形式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对于歌唱可能是唯一继承手段和表现形式的“渔鼔道情”,我们可能真的需要更重视它本身的唱法、唱腔乃至内容。
也就是说,在文化传承初心不改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文化遗产,使用的手段与形式应是不同的,这一点值得我们予以区分与关注 纵观最近的当下实况,歌手、非遗传承人等纷纷上阵,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摇旗呐喊。
而前人亦有陈寅格用十年光阴著《柳如是别传》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林语堂以自身微力著他人伟传,远播海外在他们在关注文化传承并为其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的时候,我们青年人难道仅仅只是在闲时去观看这样一档综艺吗?我们该做些什么?首先,我们应切身地去做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要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我们也应关注文化传承的形式,不同的形式要给予具体分析,做传承文明之火的火炬手。
借用顾长卫导演的一个词“魔术时代”,身处一个新旧交替、社会转型的时代,我们思索时代,回应时代,我们的身上肩负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在这样的一个“魔术时代”里,作为“中华文明托命之人”,我们初心依旧,助力前行。
在发展中传承 高三(10)唐建宇 一位女歌手在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以法语演唱非遗“渔鼓道情”遭到了评委质疑按她的解释,她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且有外宾在场在我看来,女歌手对歌曲的改编应当是值得鼓励的,因为任何文化,都应当在发展中传承。
在发展中传承,就是要对传统有所保留有所创造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奔流向前,再优秀的文化也不可能停滞不前;时代在改变,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中,不仅仅有千古共通的人性,更有只属于今天的时代精神任何文化想要不被历史淘汰,只有为他赋予今人的理解,赋予这个时代的内涵,才能让它与每个普通人的心灵更近,从而具有群众基础与现实意义。
就像这位女歌手,保留了传统非遗的形式,但在内容上作出了创新,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全球化的今天所不可或缺的国际化元素 想起了著名的美国舞者伊莎贝拉邓肯,她从小不拘于数学坐标般严格死板的芭蕾舞姿,而加入了自己笃信的自由与随性,终于自成一派,为传统的舞蹈赋予了现代化的精神。
邓肯对舞蹈的发展看似在形式上有了颠覆,但千百年来舞蹈对美的追求依然保留,甚至她对这样的美提出了更高、更现代化的理解,难道这样的发展不是最好的传承吗? 无独有偶,名满中西的大导演李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这个时代主流的西方思想价值相结合,为传统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更唤起了每个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然而,正如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中提到的,当今也有很多人热衷于“整理国故”,将文化的传承变成了民族主义、排外主义就像那位评委,没有看到女歌手所加入的自己的理解,只抓着外语不放,似乎传承中不能有任何内容上的改变,而加入外国元素更是大逆不道——这样的论调,不是传承而是守旧,非但无益于传承,反倒将我们的文化拖入了落后与封闭的深渊。
当然,发展不能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精妙的文化中必然有其不随时间改变的精妙奥义,毕竟不变的是人性,先辈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对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依然有指导意义,而这些优秀的品质更是值得我们在传承中格外关注的部分,而不是让它们被这个时代的喧嚣淹没。
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紧跟时代、放眼世界,让我们的文化随时代发展长久传承 文明只能提前拥有它的史诗作者,正如一个人不可能在死亡到来时报道死亡一样……文化只有处在可预见其没落的那个时刻,这些作品才得以创作出来,因为以后不会再有人去描述它了。
所以,它只能以先知隐晦的语言记录下来,只为极少数人真正领悟到,这一点也不奇怪——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 本期编辑 顾真彦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