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好奇先⽣们,电台司令Radiohead,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好奇先⽣们,电台司令Radiohead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自从60年代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乐队诞⽣以来,经过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形⾊色的派别错综复杂,各种名气或⼤或小的乐队不断更替出场......看似很混乱⽆序是吧?其实作为一个旁观客, 更多时候,我想到的是:他们之中到底有⼏个是真的能做到他们被媒体所标榜的『不朽』 (Immortal),抑或是『超越』(Beyond)的?

暂且忘掉我在开篇就引⽤用了两个摇滚史上著名的双关词语。记得罗素有说过:『⼤部分⼈活到30岁 就死了,因为在这以后漫⻓的岁月⾥面,他们不断复制以前的⾃己,日以继⽇过着同样的⽣活』。 ⾳音乐家也是一样的,当演艺年龄到达⼀定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陷⼊入瓶颈,然后就开始发表一堆不停『复制⾃己』的专辑,享受这种模式带来的短促 *** :你看,我们不过是把以前的作品拿过来改 改,重新包装⼀番,就有⼀圈听众抢着买单!

我对此模式并没有刻意贬低之意。如果你意在成就商业奇迹,⼤大可以把所有历史上被⼤众疯狂追捧 的模式逐⼀效仿,融成一股强劲的制造粉丝炸弹,自己在经纪公司早就安排好的舞台随便拨动⼏个音符,就可以嬉笑一番和观众互动,把钱轻松的赚了。如果你意在『不朽』(Immortal)和『超 越』(Beyond),请允许我对你献上祝福:很多时候,『此地⽆⼈生还』,天赋、机遇、努⼒,乃至气候都能决定你能不能成为某个特殊历史时刻的『The One』。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这个 半哲学命题,⽽是⼀个在长达 20 多年⼀直有着源源不断好奇心的乐队:『电台司令』 (Radiohead)。

早在 1992 年,⼀首『Creep』曾经奠定了 Radiohead 的英伦当红炸子鸡乐队地位。诚然其充满消极情绪和诡异类比的歌词,在今天看来被称为『 *** 丝国国歌』是相当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当时却 被满身正能量的 BBC 禁播了。没关系,上不了电视可以上电台(Radiohead 上 Radio......),没想 到在英国竟然反应平平!可能是因为英国⼈做出来的摇滚似乎从来不缺乏悲观消极要素,『Creep』 那已经被玩到烂的四 *** 套路在那个年代的英国烂⼤街程度也不亚于今天,所以尽管是有精心编排的痕迹,在闷骚又挑剔的英国听众⾥面,它依然还是无奈的被埋没在前『Brit-POP』浪潮中。

当然,失之桑榆,收之东隅:『Creep』⾥面略带侵略性的电吉他演奏和主唱的如火⼭一般的情绪爆发 演唱在大洋彼岸赢得了一向对英伦三岛出品的摇滚不感冒的美国人的共鸣,一经被发掘,很快就登 上各⼤大美系榜单,Radiohead 顺便也稍微⽤用巡演横扫了一下美国的各路⾳音乐节,并在未来的 20 年⾥⾯持续不断的燃起一股又⼀股的『Radiohead浪潮』。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今天,主⾳吉他手 Jonny Greenwood 那标志性的划破火柴一般的三下扫弦成了每个⻘少年拿起吉他后必定会模仿的动 作,『Creep』本⾝身也成了各路国内小清新必定随身携带的情调神曲曲目,乃⾄被人搬上舞台像 (zhuang)模(mu)像(zuo)样(yang)的『无病 *** 』一番,这就是他们持续 20 多年的影响力的余波。!

很多时候,就像你所听到的各种摇滚乐队的故事一般,他们很快被金钱和荣誉洗脑,然后各种酒精 和 *** 还有滥交对象就找上门,然后他们多数时间在浑浑噩噩,只有在借着毒瘾或者某些性 *** 下 写出了伟大的下一张专辑,然后变成全世界知名的 *** 男团,卖唱⼜卖⾁肉?对不起,他们不是 『枪花』(Guns N’ Roses),他们是『电台司令』(Radiohead)。

图示:桶木妖的舞蹈动作分解。

正如他们后来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所描述那样,1993 年到 1995 年巡演过程中,他们『仍然在演唱同一首他们两年前所录制的歌曲...那简直像是被停滞在扭曲的时间里(Still playing the same songsthat wed recorded two years previously... It was almost like being held in a time warp)』。的确 这群艺术家从来就不是那种容易陷⼊商业模式泥沼的⼈人,甚⾄用『太过努⼒力』来形容他们也不为过。

他们开始非常努力的创作新曲目,一改第一张专辑比较潮流化的『Grunge』影响,营造一种虚⽆缥 缈的风格。这是他们的小尝试,但是放在这个年代,没有顺着⼤潮流推出⻛格接近的歌曲而是开始 摸索⾃己的另外一套理念,即使放在今天也是略有点难度的,但是他们还是做到了。

你有时候很难 相信:他们⽆论是性格还是作品风格,看来就是应该要变得越来越⼩众的节奏,怎么反而却越来越流行,甚⾄已经基本锁定要被列⼊摇滚名⼈人堂?

也许很多⼈这时候就要跳出来和我说他们这时候是『英伦乐队』,哪门⼦的开拓性和⾛走另类了?没错,虽然今天很多歌迷乃至局内人都认为 Radiohead 接下来的两张专辑都是属于典型的『Brit- POP』,但是在 1994 到 1997 这个时间段⾥面,纯正的『Brit-POP』是绝对不可能把『The Bend』 和后来旷世神作『OK Computer』两张专辑拉进这个阵容的。

你可以认为这时候他们有典型的英伦 摇滚风格影子,但是在『OK Computer』中,类似⽆调性⾳乐⻛格的『安全⽓气囊』(Airbag),和 编曲复杂程度⾜足以媲美『披头⼠士』(The Beatles)的『快乐是一把温暖的枪』(Happiness Is a Warm Gun)和『皇后』(Queen)的『波希⽶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两⾸首传世史诗 级杰作的新作品『偏执狂机器⼈人』(Paranoid Android),在 Radiohead 这一段时期的作品集中绝 ⾮非个例,远⽐比『Brit - POP』来得复杂和多样化得多。

既然我已经说明了他们并不是那么『Brit - POP』了,那么这张录制于圣凯瑟琳大法院(St Catherines Court)的『OK Computer』,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我只能说,这是 Radiohead 充满好奇⼼心和野⼼心的第一步。

图示:OK Computer 录制地的城堡。

诚然以前他们就有了一些尝试,⽐如复合拍子(Pablo Honey - You)和爵⼠乐⼀般复杂的和声(The Bend - Just),但是这一张他们终于更加『自由』了,⽤到的各种奇怪乐器列表中甚⾄还包括了⼀ 台苹果电脑,它发出类似机器⼈一样的声音,在 Fitter Happier 这⾸首歌中。那么历史的一刻来了:这 群好奇心驱使的准大神们,接下来只要延续『OK Computer』的话,成为英伦摇滚和另类摇滚派系的一哥问题不大,尤其在各路本性嘴毒的乐评人竟然都开始拿 The Beatles 和 R.E.M 来和他们相提 并论的时候。他们会延续这条他们开创的路吗?

答案大家都知道。但是我想在这⾥提出⼜一个设想:要是他们选择沿袭这条路的话,现在的他们会 是怎样?

我觉得很大可能像 Oasis 或者 Suede 那样,要么解散,要么被后浪推着然后被拍死在沙滩上。总之 不会像他们今天一样,充满生命力。Amazing,So Beautiful!(模仿 John Ive 状)

说了这么多假如,倒不如回过来看看在『OK Computer』成功席卷世界两年后他们⼜又做了什么。

他们......变了,『我们回不去了』(一半Radiohead迷掩⾯面哭泣状)......

我认为,人类的艺术经过⼏千年的发展,最后都或多或少达到了一种状态:最初绝大多数人在单纯 追求『美感』和『动听』,忽然某⼀天发现⾃己陷⼊泥沼:很多所谓要达到的『美感』,来来去去 就变成套路化的东西,为了感⼈多加几个装饰音,为了感⼈⽤个典型的 I - IV - V - I 诸如此类来让旋 律变得流畅⼜琅琅上口,为了让人听起来『舒服』总是把节奏弄成 Ballad 之类的⽼传统......总之躲 在教科书的教条里面,你总是会写出『听起来很不错』的作品,但是却有了⽼是被⼈认为『好像在 哪里听过』的挫败感。于是但凡有点出息的艺术家,就选择突破,弄点不一样的东⻄西。很庆幸的是 Radiohead 的主⾳吉他⼿ Jonny Greenwood 就是这么⼀种⼈,他说:『电吉他上只有 12 组强⼒和 弦,我想我们已经⽤了快 20 年,或许该继续前进了』。

图例:1997 年的 Jonny 设备示意图。

于是在1999年,这个乐队有了破天荒的⼤改变,发⾏行的新专辑风格⾮常具有实验性和电⼦化,这在 当时的『Teen POP』和『R&B』当道的⼤环境来说,这又是⼀个让很多⼈人跌破眼镜的尝试。这样给 歌迷带来的结果就是:你能听到和『Kid A』⻛格接近的⾳乐大量出现的时候应该已经是接近⼆⼗一世纪第⼆个十年的事情了。如果说以前的 Radiohead 只是甩开了同时期对⼿⼀个⾝位,这一次他们甩开了世界一个十年。

虽然时⾄今日销量和获奖次数已经足以证明了『⼀号复制⼈』(Kid A)的成功,⽽且是摇滚史上及 其不可思议的成功(⼀个乐队连续两张专辑获得格莱美奖项),但是『Kid A』和『OK Computer』 的区别之大,以⾄于到今天,很多⼈人在讨论 Radiohead 的⻛风格时候,都要区分说到底讨论的是 『1999 年前』的 Radiohead,还是『1999 年后』的 Radiohead。毫不夸张的说,1999 年之前他们 还是在地球上做音乐,1999 年之后,他们似乎是跑到了宇航空间站⾥面去录音去了。差别如此巨大,在这其中究竟还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时,由于陷⼊了巡演的疲惫以及队伍中每个人对下⼀张专辑理念的不同而争执的影响,乐队差点分裂。节奏吉他手 Ed O’Brien 希望乐队回归典型的 The Bend 时代的 3 分钟的吉他流行曲,⽽乐队 的主唱兼灵魂人物 Thom Yorke 却觉得乐队的探索走到『OK Computer』的时候已经有些不得要领了,『我已经完全受够了旋律了,现在我只想要节奏』Thom Yorke 还说到『乐队希望变得更具实验 性并且找到新的⾓度,忘掉过去的东西。我们尝试对待整张专辑就如⼀首作品,让这张专辑发展出自⼰的形式,⽽不是去定义⼀个形式强加给它,它干得不错。这是一条相对于我们之前完全不同的 创作,更为自由解放』。

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OK Computer』在⼤众流行化的摇滚乐范畴已经是做到⼏乎是极致 了,但是终归还是在一个『框架』⾥面在演绎,他想要来一种天翻地覆的⾰命性的创新,直接跳出这个『流⾏摇滚』系统,⾛走向一个未知的新领域。在⾳乐史上这样的例⼦不算多,典型的如当年 1920 年代爵⼠乐取代古典⾳乐变为最主流音乐,⼤量的切分和强调强烈的节奏乐器给世界音乐带来 的巨大变革是毋庸置疑的。简⽽⾔之,Thom Yorke 就是想让 Radiohead 忘记⼀切熟悉的东⻄,重头再来。这样的结果就是,乐队成员们决⼼连之前惯⽤的乐器都⾮常淡化乃⾄抛弃,捡起⼀些电⼦合成器和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不知名乐器,你甚⾄没有办法⼀下⼦说明 Jonny Greenwood 在新单曲 『Idioteque』⾥⾯玩的那种类似电流表的奇怪乐器叫什么。这也进⼀步说明了:好奇先⽣生们野⼼更 ⼤大了。!

两年内 Radiohead 发表了另⼀张新专辑,『失忆』(Amnesiac),你也可以把这张专辑当成是 『Kid A』的姊妹专辑,因为其中绝⼤多数作品都是和『Kid A』同期创作,只不过这⼀张里面,爵⼠味道更加浓厚了。其中主打单曲『Pyramid Song』⾥面那每 1.5 拍为一个⼦小节的怪异切分,以及 ⽤用⼤提琴⼸去拉奏电吉他制造⼀种类似海豚叫声的声⾳音,直到今天都是一些非常⼩众⽽而且让人难以模仿的技法。

不由得让我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到 Led Zeppelin 主⾳吉他手 Jimmy Page ⽤琴弓拉奏 『Daze and Confused』的场景,两个乐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摇滚⾳音乐史上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乐队,虽然他们在知名度上⽐不上同时期一些转瞬即逝的⼤热卖们,却能让更多的普通乐迷转变成为终⾝粉丝。

慢着......我怎么忽然也和那些毒舌乐评⼈一样,拿多了一个神级的名字来对比评价 Radiohead 了?

所以......当我已经把 Radiohead 的名字和 Led Zeppelin 列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关于『不朽』 (Immortal)和『超越』(Beyond)的话题,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吧?

还会有下集。我在收集更多资料。

更多好奇先⽣们,电台司令Radiohead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