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提问:
你知道图上这个是什么吗?
野草?苔藓?蘑菇?
正确答案是“地衣”!
地衣非常小,
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一样,
因此也叫“石花”“石霜”,
它是由一种真菌与藻类或蓝细菌联合,
形成的复合生物或互惠共生生物体,
如果不仔细观察,
极易被忽视,
或者被错认成普通的苔藓。
然而,
就是这样微小的小家伙,
却有人愿意以它为终生的专业,
潜心研究一辈子。
在魏江春和同事们就此研究之前,
中国大地上的“地衣”们,
从未被如此细致地观察和记录过,
现在,
地衣有了自己的“传记”和“家谱”,
而这本“家谱”的撰写者所研究的地衣专业,
曾经是一个无比冷门、寂寞的学科,
50多年前,
全国从事地衣专业研究的只剩魏江春一人,
魏江春是谁?
他为什么要研究地衣?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
就来讲讲中国地衣学科开创者的故事。
全国只有一人的专业
有多寂寞?
魏江春出生于1931年,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是出生于祖国“国破山河在”的时候。
20岁时,
魏江春考上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
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
为了填补我国地衣研究的空白,
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地衣专业。
当时,中科院正筹办真菌研究所,
缺了地衣真菌专业这一块,
真菌研究就不完整了。
带着一张白纸和填补空白的决心,
魏江春来到苏联,
留学四年后,
带着一本学位论文归国。
作为全国仅有的一个地衣专业学生,
魏江春面临的每一个问题,
都是“第一次”,
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参考,
也没有前辈、同门可以解惑,
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中,
魏江春一手“拉扯”大了一门学科。
一寸一寸地看
一张一张地写
学成回国后,
魏江春又“跑了出去”,
到全国各地进行野外考察,
哪里险峻、哪里难走,
哪里就是他的目的地。
野外山路本就充满危险,
地衣还十分微小,
魏江春就趴在地上,
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找。
短短几年的时间,
吉林长白山、贵州梵净山、
四川峨眉山云南玉龙山、
湖南衡山和江西庐山等等地方,
都被魏江春看了个遍。
1966年,
珠穆朗玛峰也迎来了这位客人,
魏江春背着简单的一袋干粮,
爬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地方扎营,
干燥、低氧的环境,
让他此生难忘,
嘴皮子粘在一起,
每天都是血淋淋的,
“跟涂了口红一样。”
好在魏江春的辛苦没有白费,
在珠峰上,
他找到了“珠峰石耳”,
一个此前世界范围内从未被发现的地衣品种。
发现新品种,
可以说是科研人员心中至高无上的快乐,
但这之后,
分门别类、归档记录、整理成册......
这些听起来很“枯燥”的工作,
魏江春一干就是几十年。
“我不觉得枯燥,
我是很如饥似渴地要去做。”
他用了几十年,
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地衣标本室,
存放着10万余个中国地衣标本,
密密麻麻的柜子里,
塞满了魏江春为地衣写的“身份证”,
每一个地衣品种的名称、分布、特征......
每一个字,
都是他仔细核对后亲手写上去的。
一张一张的卡片,
就这样填满了一个学科的空白。
孤身奋战只为地衣
值得吗?
有人不理解,
不就是和苔藓差不多的东西吗,
地衣到底有啥好研究的,
值得花费这么大的精力,
投入一辈子?
这个小玩意,
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关系很大吗?
其实,
地衣的研究非常重要,
甚至可能关乎人类未来的命运!
前不久,
“祝融号”在火星上又有新发现,
引发了关于“移民火星”的畅想和讨论,
如果有一天人类要移民火星,
谁会是那个探路者?
没错,就是地衣。
在2005年欧洲宇航局的试验中,
历经真空、温度变化、失重等考验后,
地衣成功在太空下存活,
并且还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眼下,
魏江春也在积极申请,
把地衣带到太空去,
做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地衣太空生存试验”。
除此之外,
地衣也有防风固沙 的作用,
魏江春发现,
沙漠地衣中有16种“沉默基因”,
这些常规条件下不表达的基因,
在他看来,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资源库。
从一个人
到带领团队领跑世界
这个20多岁就投身地衣事业的科学家,
今年已经91岁了。
他的生命中,
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这条路上孤独地前进。
2020年,
一直陪伴左右的妻子也离开了他。
让魏江春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紧迫。
即使他已经亲手建立起中国地衣学科体系,
即使他笔耕不辍,
撰写了《中国地衣志》《中国孢子植物志》,
供后人参考,
他仍觉得不够,
还有太多地衣未被发掘,
还有太多疑问尚未解决。
好在,
现在魏江春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曾经全国只有一人的专业,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
有了更多后生的加入,
成了一个领跑世界的专业团队。
“我们现在在创新领跑这几个项目里头,
在世界上都是属于领先的,
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
地衣里的“地衣酸”,
可以把岩石化为土壤,
成为草木扎根的“地基”,
魏江春也是如此,
将一片贫瘠的科研空白之地,
培养成硕果累累的良田,
哪怕衣衫褴褛,哪怕前路坎坷,
也要当好开路破题的排头兵,
这就是魏江春,
真正的“孤勇者”。
综合央视新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