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弦歌不辍意思相近(弦歌不辍意思和造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弦歌不辍意思相近(弦歌不辍意思和造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弦歌不辍意思相近(弦歌不辍意思和造句)

1978年3月6日下午,四川矿业学院七七级新生,集中在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的几条坡道上,举行开学典礼。七七级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届大学生,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的开学典礼隆重而热烈。然而,新生吴加森,却没有一丝的兴奋。这个19岁的农家子弟,参加高考的原始动力,是跳出农门,但眼前的情景却超出了他的想象:合川县的三汇坝,比他的家乡四川省威远县越溪公社的山更大、路更远、交通更不便。高考中榜的兴奋被学校的现实环境所打破,名列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的四川矿业学院,竟然是办在华蓥山的半山腰上。

和吴加森一样,四川矿业学院七七级的562名新生中,除了少数几位来自四川嘉阳煤矿、湖南安源煤矿等煤矿系统的考生外,几乎没有人在第一志愿填报四川矿业学院(但都填写了服从调配),都是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才知道还有这样一所大学;都是来到学校后,才知道华蓥山是如此偏远。

华蓥山下的四川矿业学院 (吴加森供图/图)

吴加森和他的七七级同学不知道四川矿业学院再正常不过了,许多在教育战线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少有人听说过这所在三汇坝挂出四川矿业学院牌子只有8年时间的大学。而吴加森们不知道的是,从华蓥山前溯七十年,四川矿业学院即是创办于清朝宣统元年的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辉煌一页的焦作路矿学堂。

创办焦作村

1897年3月,意大利工程师罗沙第对中国山西、河南一带的煤炭资源进行踏勘后,回欧洲游说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婿劳尔纳侯爵、意大利首相罗迭尼、伦敦劳脱确特洋行等股东,出资20000英镑在英国伦敦注册了英意联合公司。注册成立当月,英意联合公司就在北京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为了拉近中国民众的认同,这个公司取汉字“福”命名——这就是近代史上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两家英国公司之一的福公司(另一家是中英公司)。

英国福公司成立仅仅一年时间,1898年6月21日,福公司代表罗沙第,就在清王朝庆亲王奕劻的主持下,在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里正式签署了《河南矿务章程》,福公司因此获取了“专办怀庆左右、黄河以北诸山各矿”六十年的权利。而此前一个月,福公司已经与山西方面签订了《山西矿务章程》。两部章程内容相同,区别只是开采矿区的不同,山西的开采区域是“盂县、平定州、潞安、泽州与平阳府属煤、铁以及他处煤油各矿”。两部矿务章程的谈判过程中,有参与谈判的晋、豫两地官员不甘路矿权尽失的屈辱,竭力争取在两部章程中写上了完全相同的第十三条:

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按照章程规定,福公司在开矿出煤之时起,就应该兴办矿务、铁路学堂,但福公司在焦作首批开采的两座煤矿出煤后,巨大的利润促使福公司不断地扩大生产,并在汉口修建运煤码头。到1907年时,福公司在焦作的煤矿投资金额已达1200万元(1905年,山西用275万两银子收回了福公司采矿权后,福公司专营河南矿务),占英国在华工矿业投资总额1457万元的近90%,使焦作煤矿与开滦煤矿、抚顺煤矿、淄川煤矿一道,成为当时中国机器采煤的四大外资煤矿之一。

攫取了巨额利润的福公司,却迟迟不按章程规定兴办矿务铁路学堂,引起地方官员及士绅和民众的极大不满。1906年,清 *** 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出现了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受这股热潮影响,河南地方当局于1906年、1907年、1908年多次与福公司交涉,要求福公司按照《河南矿务章程》第十三条的规定开设“矿务、铁路学堂”。河南方面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终于迫使福公司于1909年2月25日在焦作煤矿签订了现在读来拗口的协议《河南交涉洋务局与福公司会议见煤后办事专条》,规定:

矿路学堂议定本年春季开办,除饭食由学生自备外,所有堂中宿息舍宇、游戏场以及教习、员司、夫役、薪工、书籍文具、具器标本、灯火煤水,统归福公司筹给。

办事专条签订后第四天,1909年(宣统元年)3月1日,“焦作路矿学堂”正式创办于焦作煤矿附近的西焦作村。路矿路矿,顾名思义即是与修铁路、开矿山相伴共生,在近代高等教育刚刚起步的清末年间,焦作路矿学堂的创办成了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源头。据宋秋蓉《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一书确证:焦作路矿学堂与1900年创办的东亚同文书院(1928年停办)、1905年创办的中国公学(1936年停办)、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1917年改为复旦大学)、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院(1927年改为国立同济大学)、1908年创办的广东光华医学院(停办时间不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六所私立高校。其中东亚同文书院、德文医学院和焦作路矿学堂为外国人举办,而焦作路矿学堂是六所私立高等学校中唯一的工科学校。

1930年代焦作工学院大门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办供图/图)

安顿北京城

2022年的一个春日,我在华蓥山李子垭煤矿空旷的调度场上,被朋友吴加森送我的《中国矿业大学史》深深吸引,老伴儿催促多次也放不下手中的书。已经关闭的李子垭煤矿,是三线建设时期华蓥山煤田大开发中建设的百万吨级大煤矿,为四川工业发展做出过贡献。在一个关闭的煤矿读一部矿业大学的校史,别有一番滋味。

1935年秋,24岁的中国留学生、刚刚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证书的丁观海,因学业优秀,收到了焦作工学院寄来的聘书。丁观海与同为密执安大学硕士同学的妻子王隽英商量后,立即启程回国,于1935年12月就任焦作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一个月后,王隽英在美国诞下一个男孩。1936年3月,王隽英携两个月大的孩子回到中国,在焦作与丁观海团聚,他们的孩子在焦作工学院开始咿呀学语、蹒跚起步。

焦作工学院即是由焦作路矿学堂发展而来的,创建二十多年,正值中国从封建王朝进入共和初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民众觉醒。学院也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出资人从英国福公司,演变到福公司为主、中资公司为辅,再到中资公司为主、福公司为辅,最后由中国民族资本全盘接手。校名也由焦作路矿学堂,改名为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再改名为福中矿务大学。1931年8月,学校更名为“焦作工学院”。校名中不再有“福”字,意味着英资福公司的退出,学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来办学和发展了。

更名焦作工学院后,学院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筹措办学经费,扩充校舍,添置设备,整修图书馆,建设科学馆、工程馆、实验室等,大大充实了学校的硬件建设。1933年8月,国民 *** 教育部正式批准焦作工学院注册立案,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私立工学院。

1930年代焦作工学院阅览室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办供图/图)

读史方知,这家百年高校前七十年的发展史上,有两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搬迁多、更名次数多。

抗战期间,1937年10月,焦作工学院迁往西安;1938年3月,战事吃紧,学院再次西迁,全院师生徒步向“陇右要冲”的甘肃天水进发,在天水城南的水月寺复课。1938年10月,国民 *** 教育部指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再次搬迁到陕西的城固县,组成西北工学院的采矿冶金系和土木工程系,在离城固县城四十多里外的古路坝村开始了秦岭深山的教学。

1946年9月,焦作工学院搬迁到河南洛阳关林复学。1947年,受战事影响,学院又东迁到河南郑州。在郑州办学不到一年,1948年8月,又南迁至江苏苏州,在狮林寺巷继续办学。1946年到1948年,三年三迁,元气大伤。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 *** 华东局随即委派工矿部部长、焦作工学院校友柴化周接管焦作工学院。6月1日,焦作工学院在苏州举行建校四十周年活动,迎接新生。

焦作工学院在苏州。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办供图/图)

1949年8月,学院回迁至焦作复课。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 *** 政务院将焦作工学院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为响应“开发矿业”的号召,燃料工业部决定将学院从焦作迁往天津,将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组建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后,中国矿业学院搬迁北京,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与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航空工业学院、北京医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上著名的八大院校。1960年10月,北京矿业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创办至此,搬迁12次,更名9次。不知有没有中国的哪一所高校,搬迁次数和更名次数,超过了北京矿业学院?

北京矿业学院学生在天安门前表演。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办供图/图)

然而,无论搬迁到哪里,无论怎样更名,从不放松师资建设,这是第二个特点。从1920年代起,多年悉心招贤和师资培养,一批知名教授来学院执教,形成了稳固的教师团队。学院聘任教师从来都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立足现实,联系知名教授,如先后聘请马韵珂、张清涟、任殿元等多达五十多位知名教授来院任教,邀请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著名煤矿和油田专家孙越崎到院讲学;又放眼长久,紧盯一批学业优秀的年轻学者的动向,如丁观海刚刚拿到硕士文凭就被学院聘为了教授。据统计,1935年,全国高校教师7234人,有留学经历的3827人,占高校教师的52%,而焦作工学院的教师“皆曾留学欧美,对于工学,颇有造诣”,留学比例远高于全国。

一家私立的工学院,何以能吸引众多知名专家和海外学子,到偏僻的豫西北任教?那个时代,“实业救国”几乎是所有工科学子的梦想,而煤炭是“实业之动力”,振兴实业必先振兴煤业,故而焦作工学院能吸引这些怀有梦想的学子,“牺牲京沪平津优越之环境与国立大学优厚之待遇,来兹鄙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了事业和理想,宁愿放弃北上广。因为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到1930年代中期,焦作工学院已成为全国知名工科学院。

当年那个年轻的丁观海,刚刚拿到硕士文凭就被焦作工学院聘为教授,少年得志,让他任教半个多世纪不敢懈怠,终成台湾大学著名的土木工程学家,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校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而他那个刚刚两个月大就在焦作工学院咿呀学语蹒跚起步的儿子丁肇中,四十年后因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顶尖物理学家。

矿业大学有一种优良的基因传承。

西迁华蓥山

1964年5月,为应对越来越险恶的国际形势,中央作出了在我国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确定了“靠山、分散、隐蔽”的三线建设原则,此后十数年,一大批军工及民用企业、数百万职工及家属,陆续从中东部城市及沿海沿江地区搬迁到中西部山区。其中,四川(当时辖重庆)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布局地区,仅川东华蓥山中部的广安、岳池、武胜一带,就分布了十家军工企业,使华蓥山成为了最集中、最系统的三线建设密集区域。

1969年10月,按照中央“要准备打仗”的要求,相关部门开始部署战略疏散,安排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搬离北京。就在煤炭工业部正拟定北京矿业学院的搬迁计划时,华蓥山发现大煤田的消息传来,12月, *** 批转了1969年的最后一份中央文件,即中央“开发华蓥山”的决定,周恩来对华蓥山的煤田开发作出了具体指示。至此,三线建设,战略疏散,华蓥山煤田开发,三个大背景叠加,煤炭工业部直辖的北京矿业学院,注定了要搬迁至华蓥山,汇入三线建设的洪流。

华蓥山,突起于四川盆地底部,是川中丘陵和川东平行岭谷的天然界山,由北向南纵横六百多里,从四川广安绵延到重庆北碚,最高峰海拔1704米。华蓥山在四川并不算大山,但却是典型的褶皱背斜山地,号称世界第三大褶皱山系。山中林竹茂盛,溶洞众多,暗河汹涌,槽谷密布,多有单面山峰丛对峙,气势宏伟。当年, *** 川东特委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坚持斗争多年,涌现出了四川党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游击队长“双枪老太婆”。按照三线建设的标准,华蓥山的地势和人文,都是北京矿业学院的首选之地。

1970年4月,北京矿业学院在还没有确定好具体新校址的情形下,就开始了建校六十年来的第13次迁移:从北京到华蓥山,两千多公里的大搬迁。4月3日下午,全院进行迁校动员;4月4日-6日,培训第一批打前站的员工;4月7日-13日,出发准备;4月14日,搬迁筹备机构出发;4月15日,总务部前站人员出发;4月16日,地质系前站人员出发;4月23日,各系各部前站人员出发。

这分明是一支军队先遣队的出发节奏!

1970年5月6日,北京矿业学院正式向煤炭部、四川省提交了《北京矿业学院迁校报告》,提出5月23日前,除工厂和留守人员外,分批迁往四川;工厂和留守人员待校址确定后,再全部迁往四川。从5月10日这天起直到5月23日,陆续有几千名教职员工和家属,扶老携幼,洒泪别京。5月15日,铁道部专门为北京矿业学院搬迁编发了北京到重庆的609次专列,机械系、经济系、采矿系等五个单位的八百多名教职工和家属,从学校编组乘车到北京永定门车站,再乘609专列离开北京。这一天,是北京矿业学院大搬迁中人数最多的一天,也永远载入了中国矿业大学的史册。

到5月下旬,除百余名留守人员外,北京矿业学院全部迁到了四川。1970年6月8日,四川省发出《关于北京矿业学院搬迁我省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批准北京矿业学院搬迁四川华蓥山矿区建校。细心的读者或许注意到了:北京矿业学院从4月份先遣人员出发,到5月下旬全院搬迁完毕后,四川这边才发出批准北京矿业学院搬迁到华蓥山的通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大规模人员移动的常理,而北京矿业学院反其道而行之,粮草未动兵马先行,这种非战争状态下不合常理的高校大搬迁,只能出现在那个特殊年代,成为历史的印记。

修建中的华蓥山四川矿业学院 (吴加森供图/图)

到四川后,因新校址未定,学校尚未开建,数千名教职员工和家属,只得沿华蓥山山脉安置在岳池、广安、武胜、合川、重庆等绵延数百里的几个点上,借用当地破旧的校舍、遗弃的粮库甚至年久失修的古寺庙作宿舍,连正常的生活也成了问题。从京城到华蓥的巨大心理落差,加上职工看病就医、子女入托就学等难题,以及北方人到南方后的种种不适,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1970年6月,北京矿业学院全部搬迁到四川后,四川省三线建设领导小组批复,同意合川县三汇坝作为矿业学院的校址;随即,四川省建委批准征用合川县三汇公社土地388亩,其中耕地114.5亩、非耕地273.5亩作为学院的建设用地。三汇坝位于合川县(今重庆市合川区)东部、华蓥山南麓的煤田区域内,得名于老龙河、榆钱河、蒿枝河在此相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达2.1亿吨,周边大中型煤矿多达十五家。学院的主体要建在白岩山的山腰,有一小部分在山脚。8月8日,近千名职工,从教授到助教,从院长到工人,无一例外,再次告别自己的妻儿老小,从各安置点集中到三汇坝,破石动工(白岩山是坚硬的石头山),成为了建校工地上的生力军。同月,根据四川省的要求,学院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这是建校六十年来第10次更名。

采矿系老师在用风镐采石。 (陆作兴供图/图)

机电系老师在架设高压线。 (陆作兴供图/图)

修房建屋并非矿业学院的专长,但一所完备的工科院校迸发出的专业技术实力,足以让人见识科技的能量。校区的规划草图、框架构建的设计、架梁技术的落实等建筑方面的专业技术难题,全都由学院的教师们自己解决,并按专业进行了分工:经济系负责工程概算,地质系进行地基勘察,机电系保障电力供给,采矿系负责开山凿石,工程系保障施工安全,等等。这支以各系教授为首、专业技术教师通力合作的建校队伍,凭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尽快恢复科研教学秩序的渴求,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勤俭建校、科技建校、智慧建校,不仅大大加快了建校工程的进度,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70年11月25日,当时合川县所属的四川省江津地区,派500民工来到工地,建校工程得到了保障,不到两年时间,就建成“干打垒”楼房三十多幢,初步形成了三汇坝四川矿业学院的雏形。

学院按本科四年学制、每学年招收1000名、总共4000名学生的规模建设,分为山上山下两大部分:山上为教学办公区。依照山势,由东北向西南分布在三个山头上,东北山头是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室、后勤楼、学生宿舍和食堂;中部山头是学院办公楼;西南山头规划为矿院附中、附小。山下为生活区。生活区的原地名叫癞子包,沿癞子包山坡由下而上,建成五层外廊式石头楼房18幢作职工宿舍,癞子包坡顶修校医院、商店等生活设施。癞子是当地土话,意为头顶生疮,教师们觉得有辱斯文,一致同意将癞子包改名为革命堡。

陈清如院士(左二)在当年的建校劳动中。 (陆作兴供图/图)

我来三汇坝探访的时候,矿业学院搬离华蓥山整整四十年了。与其他三线建设旧址大多荒芜废弃不同的是,因一个煤业工程处职工的搬入,学院修建的57幢石头楼房大多仍炊烟袅袅。因为建房山区,楼房之间地势参差,我想拍一幢完整的大楼照片都很困难,当年办学条件的简陋可想而知。

然而,矿业学院的教师们深谙大学之道:只要有教师,就会传道授业解惑,传承薪火。

复学三汇坝

三汇坝教学秩序的恢复,是从短训班开始的。

创始于路矿学堂的矿业学院的“矿业”,其实就是煤业,工业化时代,“动力之源”的煤矿是百矿之首。中国的煤矿开采,各地各矿因地质及其他条件的不同,采煤作业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而这其中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的即时改进和适用取得成效,这就为矿业学院开办短训班提供了基础。

学院搬来华蓥山才几个月时间,全院还没有建好一幢房子,学院就明确了“急三线建设所急”的教学方针。1970年12月,四川永荣矿务局为期半年的“采煤机械工人大学试点班”开班,这是挂牌四川矿业学院后举办的第一个短训班。1971年,学院向华蓥山煤田南段、中段、北段三个指挥部派出三个煤田会战小分队,开办了两个矿工大学试点班。1972年,学院又为华蓥山煤田开发南段指挥部、四川李子垭煤矿等十五个煤矿及其他单位举办了采矿、井建、地质、测量、统计、矿建预算等专业技术短训班十五个班次。短训班一般两月至半年为一期,解决的都是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针对性很强,短训班学员逐渐从四川扩展到了云南、贵州、 *** 、广西、广东、福建、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甚至还扩展到了煤炭大省山西、黑龙江等省;参加培训的行业,也由煤炭扩展到了化工、石油、机械等行业。

在学校基建任务异常繁重的情况下,学院从仅有的674名教师中,安排了106名教师担任短训班教学工作、104名教师到厂矿进行技术指导。由于短训班立竿见影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深受企业欢迎,四川矿业学院在恢复了本科招生以后,仍坚持举办短训班。仅经济系在1971-1978年,就举办了两个月至半年的短训班53个班次,培训企业专业人员2945人。短训班成为四川矿业学院华蓥山办学中的一大特色。

办在矿区的短训班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办供图/图)

1972年,全国高校普遍实行以推荐方式招收有一定文化、表现优秀的工人、农民、 *** 战士进入已经五年没有招生的大专院校学习。中国高校这种推荐式招生一直进行到1976年,其间的大学生,史称“工农兵学员”。1972年3月,四川矿业学院首批招收的11个专业的479名工农兵学员正式入学。毋庸讳言,那个时代以非高考方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低,且文化程度悬殊。这479名工农兵学员中,高中生101名,初中毕业190名,初中一二年级136名,小学文化52名。为了让学员们尽快进入专业学习,学院安排了6个月时间补习文化课,以初中毕业为界,将学员分为快慢班,各系混合编班,全院11个专业16个班,分为10个快班,6个慢班。

这种混合编班补习文化的方式效果很好,但却苦了基础课的老师们。比如,16个班开讲几何、代数需要近40名老师,而基础课数学教师的编制只有18名,无论如何也忙不过来。有二十多位专业课教师见状,主动参加了基础课的教授和辅导,解决了数学师资不足的问题。其他如物理、化学、外语等课程,也有相当多的专业课教师参与教学,保证了首批工农兵学员顺利完成了文化课补习,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

那个时期的三汇坝,四川矿业学院的教师们成了最繁忙的人群:繁重的建校工程,众多的短训班教学,下煤田钻矿井进行技术指导,工农兵学员的文化补习和专业学习。该教师做的工作,他们做了;不该教师做的事,他们也做了。多年后,四川矿业学院首届工农兵学员陈树成回忆道:

老师们课上讲、课下辅,个别教、单独帮;在教室讲、宿舍讲甚至在家里也讲。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老师啊!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最了不起的老师!

1973年,四川矿业学院继续招收740名工农兵学员,在校学生达到1200多人;1974年停招一年,1975年招收390名,1976年招收460名。在那个特殊年代,在那个困难时期,华蓥山偏僻山区三汇坝上的四川矿业学院,源源不断地为煤炭行业输送了两千多名合格的人才。

四川矿业学院的学生在做课间操。 (吴加森供图/图)

随着恢复高考后的七七级学生入学,中国高等教育翻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2月,教育部重新确定了8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包括四川矿业学院在内的60所为恢复的原重点高校,28所为新增的重点高校。再次跻身全国重点大学行列,最直观的改变,是1978年9月,670名七八级新生入学时,学校已经正式启用了“中国矿业学院”校名。虽然恢复了国字号重点大学的身份,但三汇坝依然那么遥远偏僻,简陋的学习环境不会随校名的更改而改变,幸也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吴加森毕业后考取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离开了“矿业”,但每每回忆华蓥山上的母校,都感叹不已:

学校建在山区,校园内坡道多,弯道多,路灯也多。晚上10点图书馆和学生宿舍闭灯后,同学们就到路灯下继续看书。所以,每天晚上10点以后,每个昏黄的路灯下,都围着一群同学在那里学习讨论,成为三汇坝一景,多年后也忘不了那种如饥似渴的学习情景。

四川矿业学院旧址 (何进平/图)

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中国矿业学院七七级学生在华蓥山完成了四年本科学习,1982年2月17日,吴加森和他的同学在三汇坝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随即,校本部和全部教职工搬离三汇坝。寒假结束时,七八级同学转到江苏省徐州市的新校区报到,准备完成四年本科学业中的最后一学期——中国矿业学院的华蓥山岁月,至此结束。

然而,人虽走了,但三汇坝办学十二年,华蓥山的坚韧不拔,已浸润到矿业学院的骨子里,支撑着教师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坚持科研。华蓥山信息阻隔严重,科研环境远不能与北京及其他城市相比。但华蓥山离煤矿近,三汇坝校区本身就处在煤田之中,这为以煤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院老师,提供了就地取材的方便。

瓦斯防治,全世界的煤矿生产中都是大问题,连老百姓都知道,有煤就有瓦斯。学院的瓦斯防治研究,数十年不曾间断。到三汇坝后,采矿系俞启香、周世宁等老师,没有因条件艰苦而停顿下来,而是利用校园周边煤矿多的条件,持续在各矿区进行“远距离保护层开采防止瓦斯突出”研究,取得了大量准确、真实的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采矿系陆土良老师跑遍了华蓥山煤矿后,从1972年起开始了无煤柱开采研究,创建了先进的沿空掘巷和留巷及跨巷的无煤柱开采技术,撰写了《无煤柱护巷的矿压显现》一书,并在全国举办了二十四期培训班,培训了两千多名技术人员。煤炭部在全国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后,煤炭采出率从70%提高到85%,巷道维护费由吨煤成本的7%下降到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在华蓥山上,学院的科研项目逐年增加,1976年,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和部级重点项目15项,省级重点项目3项;1977年,仅重点科研项目就达27项。到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国矿业学院有10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四川矿业学院教师宿舍 (吴加森供图/图)

1983年5月,学院搬到徐州后,首次对1978年以来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评奖,这些成果全部是华蓥山延续下来的项目,共有41项成果获奖。1988年,学院第12次也是最后一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 *** 题写了校名。

1995年,国家增选第二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陈清如、钱鸣高、韩德馨三位教授当选。一个学校同时三人当选院士,在当年居全国高校第二位。1999年,瓦斯防治专家周世宁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四位院士年龄、性格、专业、研究领域各不相同,相同的一点,是他们都在三汇坝简陋的环境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科研,从华蓥山走向了科技高峰。

他们的学生谢和平,以“岩石损伤断裂的分形研究”成为学校又一项标志性成果,跻身世界研究前列。2001年,45岁的谢和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之一。谢和平学业始于华蓥山,是中国矿业学院七八级学生,在三汇坝学习了整整三年半。

弦歌不辍……

(梁淑怡/图)

(感谢罗承选教授、邓喀中教授对本文写作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中国矿业大学校史》《英国福公司在中国》《近代中国私立大学研究》《文史资料选辑》《焦作煤矿工人运动史资料选编》《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册)

何进平

更多弦歌不辍意思相近(弦歌不辍意思和造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