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第一位:魏文侯 姬姓魏氏,名斯,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也是战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雄主。 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李悝、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悝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第二位:楚悼王 芈姓熊氏,名疑,战国时期楚国最为杰出的君王。楚声王六年(前402年),在位仅6年的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继位之后,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前后不过八年左右的光景,便使楚国从一个贫弱挨打的大国,变成了一个富裕、强盛的大国。可以说,能重用吴起的楚悼王是楚国历史上一个不甘落后,敢于变革的明君,也是一个值得称颂的明君。
第三位:秦孝公 嬴姓,赵氏,名渠梁,秦献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也是战国时期推动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君主。秦孝公即位后,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第四位:齐威王 妫姓,田氏,名因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堪称战国时期齐国的第一雄主。齐威王原为侯,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第五位:秦惠文王 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战国时期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年十九即位,以宗室多怨,诛杀卫鞅。公元前325年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秦惠文王当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第六位:赵武灵王 嬴姓赵氏,名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也是赵国第一雄主。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国力不强,屡受他国欺凌。为了振兴赵国,他于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前302年)颁布命令,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
第七位:燕昭王 本名姬职,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也是燕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代雄主。 燕昭王即位后,积极招贤纳士。其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使齐国只剰莒、即墨二都尚存,造就了燕国的盛世。
第八位:秦昭襄王 嬴姓赵氏,名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在位56年,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外戚魏冉为宰相,史称“王少,宣太后自治事,任魏冉为政,威震秦国”。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