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皖新闻讯 “时光已逝,诗心永存。”“诗意之举,诗心之美。”“这诗意的浪漫,如岁末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当从前车马很慢的岁月远去,引发网友共鸣留言的,是11月21日,《诗歌月刊》在公号的一条紧急寻人消息:24年前订阅本刊的刘振华、朱星星、郭密林、郑雄,你们在哪儿?11月23日,记者分别联系了《诗歌月刊》和已找到的两名订阅者,了解寻人背后的温暖故事。
24年后,
寻找订阅者
记者了解到,《诗歌月刊》创建于1984年,是国内大型原创性汉语诗刊,为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4年9月25日《诗歌报》试刊第一期第一版。
要找的他们是谁?原来是当年《诗歌报月刊》的订阅者,四封来信的主人。消息中提到,在几封已拆过的信件中,随信夹带了一些订阅现金及邮资,金额从2.3元至23元不等,文末标注的年份均为1998年。记者看到,四封信件分别来自广东、湖南和福建,24年后仍然保存完好,内容主要是订阅《诗歌报月刊》,其中朱星星、郑雄还投了作品。
尘封的信件又是何种机缘被发现?大皖新闻记者从《诗歌月刊》了解到,为妥善保管宿州路9号(后变更为55号)老刊社资料,几个月来,《诗歌月刊》编辑部对辗转存留下来的《诗歌报》及《诗歌报月刊》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从尘封已久的几百只麻袋中,筛选归类大量信件、手稿、照片、绘画作品、报刊书籍等。记者也从《诗歌月刊》获悉,此次整理中,还有舒婷等诗人的手稿和来信。
那又为何要寻人?消息中也提到,24年的时光倏然而过,当年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被遗忘在角落,我们不得而知。为完成这迟来的诗意,《诗歌月刊》编辑部面向全国寻找这四位热爱诗歌的订阅者,向他们永久免费赠阅《诗歌月刊》全年杂志!凡提供有用线索者,能找到上述订阅者的,将获赠2023年《诗歌月刊》全年杂志一份。
重逢时,
已找到两人
就四人信件未能及时回应的原因,记者从《诗歌月刊》了解到,因时间较长,经目前初步了解,可能是刊物曾经历停刊,因而发生了误会。
记者采访获悉,《诗歌月刊》前身为《诗歌报》,1990年改为《诗歌报月刊》,2000年改为《诗歌月报》中间曾数度停刊。寻人消息被转发后,曾担任《诗歌报月刊》编辑的诗人蓝角评论表示,当年经历了几次停报停刊,一些信件未能及时处理。
“已找到刘振华、郭密林两个人。”11月23日,《诗歌月刊》编辑老师介绍,消息发出后,很快有人回应。随后,记者与刘振华取得了联系,他难掩激动,“太珍贵,很有意义。”他回忆当时正在上班,看到了不少朋友转来的消息,“我第一时间留言:我就是刘振华,怎么联系你们?”
刘振华介绍,其笔名萧雨风,湖南邵阳人,目前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因喜欢创作,对当年有影响力的刊物比较关注,其中就有《诗歌报月刊》。“当时邮寄了五块钱,是订阅的费用。”他向记者讲述,当年对金额比较小的款项,很多人会选择邮寄。未收到回应。他说当年认为信件也可能在中途遗失,加上工作忙,并未在意。而多年来,他也坚持创作,现在的工作闲暇,兴趣来了,他仍然会随性写上一篇。
寻人成功后,刘振华写了感言。
已退休的郭密林告诉记者,他带着孙女在外玩没带手机,回家一看,“是诗友发来的消息,几十条,都是这个(寻人消息)。”他直言,一是感动,二是惊讶,毕竟这么久,自己都已经忘记了。他表示,当年《诗歌报月刊》影响很大,主要是观点前卫和接地气,他为此还纳闷,为何能办得这样好,“在北京和同行交流,知道安徽是南北文化交融的省份,有历史的传统。”
对当年邮寄一事,郭密林回忆,因一直喜欢诗歌,他想了解发展的趋势,“不要跟着别人后面,要创作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对未得到回应,他坦承,当年信息交流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像投稿没有回应也是常事,习惯了,也理解。”
郭密林表示,他当年坚持每个周末抽一个下午,泡在图书馆看《诗歌报月刊》,此举对其创作影响深远。200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文集《密林诗品》 ,此后也有不少的代表作,并致力于挖掘民间好的作品。
“我还在坚持,抽空写写诗,最近写了一首《秋山行》。”他认为,诗歌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学形式,有着时代的印记,可能淹没在历史当中,还是很遗憾的,但仍然充满着时代的活力。
团聚中,
往日情今日暖
而寻人的消息发出后,也引发热心读者的共鸣,大家来自天南海北,却因此团聚在留言区。
“当年我最喜欢《诗歌报月刊》,订阅了很长一段时间,书房里还保存着好多。几十年了,从报纸到刊物一直关注着。”来自陕西的读者留言。“至今还留着一些剪报,每每翻阅那些泛黄的时光,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温馨。”
有来自江苏的读者表示,九十年代,曾每月骑着自行车跑一趟县城,因为县城书报摊有《诗歌报》零售。为此记住了专栏作者的名字叶橹,多年之后到扬州谋生,有幸与其相识交往。
在一个诗意的年代,当作品变成铅字,是很多人的骄傲。“1986年,我在《诗歌报》上发表了两首诗,也是第一次在贵刊发表诗歌,我一直保存着,从浙江到安徽许多东西都丢掉了,《诗歌报》没舍得丢,现在还在我的书柜里,虽然泛黄了,诗的光芒一直照耀着我平凡的岁月。”
“我们也很想和他们聊聊,关于这么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创作情况,对诗歌矢志不渝的心。”《诗歌月刊》编辑老师告诉记者,现正在寻找其余两名订阅者,接下来或可能安排一期有关的后续。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诗歌月刊》供图)
(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