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首先推荐一位90后作家的作品: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这两年在严肃文学中挺火的。
2020年那会,整个b站的读书up主都在强力推荐这本书,有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能写进文学史那种。也有up住提出了质疑,觉得这位年轻作者写的还不够高。
一开始这本书的豆瓣评分在9分以上,现在随着理性读者越来越多,分数也滑落到了比较合理的8.4分,依然很高。
这本书为什么受人欢迎呢?因为他的写作风格能让很多人感到耳目一新,他的语言是干净的,现代文和古语夹杂,有着独特的美感。而且加入了很多古典主义的故事和意象,对于文艺青年来说,很容易对上电波。
故事本身也是比较有想法。开篇的《夜晚的潜水艇》便以博尔赫斯的一枚硬币开篇,暗中交代了作者的师承。一个小男生在夜晚总是幻想着乘坐自己的潜水艇在梦境中遨游。内向的读者更容易从书中找到共鸣,因为我其实就有过类似的想法,躺在床上,思绪飞驰,天马行空地驰骋,就像普鲁斯特睡前翻来覆去地追忆似水年华一样。
在《竹峰寺》一篇中,主人公在一座寺庙安静地休假,对我们工作党来说,也是难得的奢侈了。作者提到主人公把一枚钥匙藏在了山上的一个地方,这就像是一个秘密,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后面的传彩笔、裁云记、酿酒师、《红楼梦》弥撒、李茵的湖、尺波、音乐家几篇,都是文化韵味比较浓的作品,运用画作、音乐、酒等意象,拓展了文本自身的意境,对于90后作家来说,这种写法不能不让人耳目一新。
这种清新加古雅的风格,掩盖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重复(比如几乎所有小说都采用通过书、画等直接引申出故事的并不新鲜的套路)和叙述上仍存在的稚嫩,使得小说取得了市场和口碑上的成功。
再来具体说说我对年轻人中不出现优秀作家的看法。
90后作家可能有很多网络作家,因为我没怎么读过网络小说,不作评价。
其实80后作家中,我们普通人能耳熟能详的,也只有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蒋方舟、春树等等,以及一些诗人。
甚至,对于70后作家,我们普通大众了解的也非常有限,徐则臣、张楚、路内、田耳、石一枫,以及成名很早的卫慧,等等。
我们所最熟悉的余华、格非、苏童都是60后人,莫言、阎连科、王安忆则是50后作家了。
在80年代那会,三十出头甚至二十来岁的作家就写出了代表作,在《收获》《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说,然后一炮走红文坛。
比如格非还在大学期间就在火车上写下了处女座《追忆乌攸先生》,并很快发表了成名作《迷舟》,成为短篇经典。余华、苏童也都是20来岁就成为先锋文学的新秀了。
张爱玲也在20出头写下了惊世骇俗的《传奇》小说集。
几代人的时代背景是完全不同的,而时代背景对一代人的影响真的是太大了,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很大。
五六十年代人的记忆我们都懂,50后插队下乡,经历了人生磨砺,很多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巨大的时代转折中,整个社会心态对每个人的成长起到了催化作用。60后虽然没有经历过插队,但也受余韵影响,在时代的大转折、 *** 动中最早接受了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比如拉美的爆炸文学,博尔赫斯也在80年代引入中国,被很多先锋作家借鉴。
很多人怀念80年代,认为那是一个思想活跃、生活诗意的年代。文学在那个时代的意义可能相当于娱乐业之于今天,全民都在看书、读诗。文化环境和氛围,呼唤着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出现,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新写实文学都出现了。
一个人的写作,永远也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更离不开他所经历或者听来的时代往事。
50后60后作家的小说中,永远都离不开时代转折给予他们的烙印,悲欢离合以及据此展开的思考,都是深植于他们所经历的时代故事,比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往往通过前后两个时代的对比,来控诉暗黑岁月,讴歌美好生活。再往前,他们还会写到抗战、解放,甚至写到清末民初(比如《白鹿原》),这些故事他们虽然没有经历,但可以从父辈那里听来。
对于我们90后来说,听那些民国往事,已经像是很遥远的故事了。对于50后60后的成长史也难易理解了。
经验对一个作家是多么重要,比起作家的阅读量更为重要。
沈从文几乎没上过学,但人生阅历丰富,算得上是非学院派的天才作家。
我们80后、90后开始全面普及高等教育,到现在读研的比例也很高,读研毕业时,已经过了25岁,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多作家已经在社会这个修炼场上磨练了十几年,而且在那个诗意的年代,他们精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
我们只是偶尔文艺一下,生活经常被娱乐、被繁琐的工作和学习打断。
我们面临的信息如此过剩,有时读一本本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读的是没有营养的畅销书。浏览网上的资讯或者视频,来消磨时间,过程中很亢奋,但过去之后便是空虚。
所以,在我看来,90后并不是没有优秀作家,而是在这个过熟的时代背景下,一个从大学走出的学生,要想积累足够的经验和文学素养,需要的时间成本已经大大增加了。说白了,就是成熟得没有50后60后快了。
就像我爸那时候家里穷,他15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被逼成熟起来。现在的15岁孩子,还是少不经事,很容易哭鼻子吧。当然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
80后、90后深度介入历史的难度远大于50后60后,毕竟后者是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我们拥有的只有隔膜。我们的历史就是他们曾经的现实。我们的现实已经不是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在整个世界范围其实都是这样的,除了海明威、卡佛等大作家,近几十年来你还听说过美国文学出现过什么大师吗?
一个方面是因为当代文学和我们的现实离得太近了,很多作家作品还没有写进文学史,还没有盖棺定论,比如《白鹿原》再过几十年可能经典化程度更高。
因为离得太近了,子弹需要飞一会。
此外,作家成名不一定和年纪有关。
毕竟鲁迅38岁才写出了现代小说的开篇之作《狂人日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