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关注沈三娘,365天日记一同逆风成长
法外之地的末日审判,以罪之名。
这是一篇不太正式的书评。
假如你对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一无所知,那《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尼罗河上的惨案》这三部推理小说的名字应该不陌生吧?
前面两者应该是开启了密室杀人、荒岛杀人、童谣杀人的先河,近些年被追捧的狼人杀游戏、国产谍战电影精品《风声》在阿加莎面前都得叫声“祖奶奶”。
就连去年迷雾剧场热播剧《隐秘的角落》,里面被玩坏的童谣《小白船》,那也是借鉴了阿加莎的《无人生还》。
这样一位世界级女文豪,我竟然从没读过她的书,或者可以这样说,我对啃外国文学都有点犯憷。
有时是因为译本生涩难懂,更多时候是因为一串串的人名,尤其是俄国作家的,动不动就“托洛夫斯基、茹科夫斯基……”反正各种司机,读着读着我就晕车了。
直到昨天下午,我一口气读完了阿加莎的《无人生还》,合上书本意犹未尽,竟然还想重读一遍,试图从头捋一遍思绪,印证过往的蛛丝马迹。
这是我读小说时从未有过的感受。
阿加莎的文笔绝佳,刻画人物的能力更是一流。《无人生还》里十个人物各有个性,读到中间部分就可以完全忽略名字,仅凭他们的行为表现轻松区分。
难怪在吉尼斯纪录里,阿加莎的书是除圣经和莎士比亚文集以外最为畅销的作品。
真牛,不是吹的。
10个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先后登上一座荒岛,按照一首古老童谣的顺序先后死去。
匪夷所思的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人却不是凶手。
看看这张海报,是不是对标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十个人中,到底谁是那个神秘的“无名氏”?
相信绝大部分读者看到结尾时都和我一样的意想不到,正如卷首语所说——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整本书被我猜中的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第一个死去的年轻小伙子。他因为超速撞死了两个孩子,首次出场时,他开一辆炫酷的跑车,那叫一个拉风。
当时我就想起我们老家那句土话“遭得欢,死得快”,后面看,他果然是第一个被毒死的人,看来做人还是要低调。
不过在阿加莎笔下,光低调是没用的,十个人物对应童谣里的十个士兵,早晚都会死去。餐桌上逐天减少的小瓷人,不断加深着剧中人物的恐惧。
这首看似玩笑的童谣出自《鹅妈妈童谣》,原著中不乏血腥、残酷、现实主义的故事,藉由童谣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阿加莎把它放在这个堪称完美的连环谋杀案里,这首童谣作为引子,串起十个人的死亡,更多了些在劫难逃的恐怖意味。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哪一天到来。等待死神降临的过程是一种比死亡本身更折磨人的酷刑。
这里活得最明白的人要数老将军,当其他人都忙着寻找那个可恶的无名氏,试图找到真相时,老将军已经独自坐在海边,坦然等死了。
点个赞,这是久经沙场的军人才具备的勇气。
也许他早就受够了来自自己内心的灵魂审判,如果生命注定要结束,那就让终点快一点到来吧。
看看故事后面被折磨得几乎精神失常的几个人就知道,先死的人真的是种解脱。
他们在未知的恐惧里惶惶不安,不敢相信任何一个人,不敢两个人同行(因为不确定对方是不是无名氏),更不敢一个人独处(怕落单被无名氏偷袭)。
在这种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很难有人不崩溃,那些伪饰的面具一旦剥落,丑陋的真相就逐渐浮出水面。
这本书最值得深思的地方就在于,死掉的十个人,没有一个是完全无辜的,包括神秘的无名氏。
没错,无名氏这个凶手,的确就藏在十个人中。
他(她)用近乎艺术家的执拗,通过缜密的构思完美谋杀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十个人,以罪之名。
你敢说这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事吗?也许正像小说中的老修女一样,她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但因为她,一个生命无声消逝。
这种事法律无从审判,而在这座法外之地的荒岛上,一股神秘力量牵引着他们在恐惧中不断反思,也引导读者不断思考:不违法,就一定无罪吗?
包括一手促成这桩连环谋杀案的“无名氏”,以罪之名夺去他人的生命,就一定代表着正义吗?
这些思考让我们看待世界时不再武断,不再非黑即白。
有时好心会造成误伤,有时惩恶未必能扬善,有时被感谢却并不心安,有时遭误解却无须澄清。
是非曲折并非只有一条直线,我们处理问题时也需要更加慎重,这就是《无人生还》这本书除了烧脑推理外,能带给我的现实意义。
就是我本周交出的吊儿郎当版书评。
这本书我读过,并且会因此去读阿加莎其他的书,不想看书的,可以直接搜电影版观看,视觉效果会更 *** 。
以上,明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