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告白》是神作,这毫无疑问。
对神作,我一直就有一种,有许多值得点评的地方,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微妙感觉。
神作的一大特点是,不仅仅主角出彩,配角的形象塑造也很完整,我比较倾向于观察和分析配角。
《告白》不是,至少不只是在讨论人性善恶。A同学,B同学,森口老师都不是单纯的好人坏人,他们曾经都是正常人。
是的,都曾经是,A在被妈妈抛弃,被班长拆穿“ *** 情结”,被森口报复之前;B在被A欺骗,被森口报复,被母亲溺爱却又失去母亲的信任之前;森口在女儿被杀,丈夫(爱人?)病逝,A自私地无视了自己的错误,B的母亲一再袒护B而漠视爱美的死之前,他们都曾经是正常人。
然后他们就不正常了。(写到这,我自己都尴尬的无语了,这tm算什么影评哈哈哈哈)
还是说冈田将生吧,这个角色是我认为这个电影中最出色的人物。
不是他演得好,而是这个人物的设计简直滴水不漏。
刚刚走马上任的年轻老师,面对学生的嘲弄,善良天真地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初心是与同学打成一片,希望称呼同学们的昵称,其实是同学们羞于提及的绰号;希望带领同学们鼓励B同学走出阴影,其实是送给B同学“杀人凶手去死”的暗号;一厢情愿的以为,班长不愿意频繁地家访,是因为嫌麻烦,甚至于不断地强作欢颜地鼓励班长,这笑容在班长眼里无异于小丑。
我在观看的时候就奇怪,他怎么还不崩溃呢?
原来从一开始就有提到,他是热血派的坚定支持者;他背后有森口循循善诱;他的痛苦不安,全被偶像的妻子,也就是大boss森口,一一化解。
我甚至怀疑,他的潜意识里早就觉察出班上的异样,和同学们的残忍,只是不愿意去相信,不愿意去面对“年幼无知”的“少男少女”们残忍的本性。
直到班长在警察的面前,公然倒打一耙,泼了班主任一身的脏水,他终于不得不清醒了,而这个角色的任务也完成了。
这个配角的设定,是对“无所不能的伪善”极其合理的讽刺,强,无敌!
我认为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疑问,是班长,或者那个十三岁的杀人狂,露娜希。
有的观点讨论,班长是露娜希本人,还是其崇拜者,我认为两者皆可。班长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在手腕上印露娜希的标志,收集毒药,亲近问题少年A同学,与森口大boss联络,这些行为都表现了这个班长不是个正常人,就算她没药死过家人,精神上也不健全,以后迟早会出问题。
这就好了,疑问解决了,班长可以是露娜希本人,她出于某种原因憎恨家人,又对A同学感到共鸣,理解A并希望与A相互理解,当然最后也没有做到;班长也可以是露娜希的崇拜者,厌恶家人,孤单,遇到A并深深地崇拜A,那么班长之后的行为,用脑残粉的思路,应该就解释的通了。
露娜希本来就只是个学生犯罪的例子,和爱美被杀毫无关联,所以没有着重描写。
我甚至想不通,这个电影,到底为什么叫《告白》?
最让我信服的是一位知友的观点,学生A对自己母亲的告白,“我爱你,为了你我可以草菅人命。“以爱之名,无恶不作。这样的逻辑是通畅的,也是震撼的。
《告白》很精彩,它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