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导言
如今网络上大肆流传关于“扬州十日”这些野史,比如《扬州十日记》就把无数历史小白洗脑的“义愤填膺、振振有词”。细读具有代表性的野史《扬州十日记》全文内容更是思维混乱,自相矛盾,造假水平劣质不堪。下面我本着历史是科学,科学是严谨的态度,拿出本人的研究成果,从明末清初扬州府城池面积,人口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科举和目前考古报告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来打假这些毒害国人的百年野史,尽量做到让普通读者能轻松看懂。
先谈谈为什么从晚清到民国在中国国内会瞬间涌现出一大批所谓“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
晚清时期,中国国力衰弱,相反国力迅速增强的日本对中国有了觊觎之心,因此暗地里扶持在日本的同盟会,欢迎中国一些文人去日本考察交流,打造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所谓的“亲日派,知日派”,其目的就是尽快推翻清王朝,让这些人将来代替清朝主政,从而听从于日本。就在这个历史时期,日本人采取了“灭亡其国,先亡其史”的策略,组织捏造或者利用一些中国文人访日的机会联合大肆捏造野史,拉仇恨,挑起中国国内民族矛盾。比如1903年,陈去病只身赴日考察,将《扬州十日记》等野史绘制成图画本带回国内大肆宣传洗脑。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清廷腐朽不堪,阻碍中国复兴,推翻清廷固然正确,但不能建立在捏造野史,毒害中国历史的前提下和作为被日本军国主义利用的棋子工具的背景下完成。看似结束了当前的灾难,却迎来了更大的灾难。”
近些年国内成功打假一个典型百年野史案例甲午海战
说起甲午海战各个恨得咬牙切齿,把战败责任归咎于北洋海军的 *** 无能,说北洋海军疏于训练,被日本海军将领发现水兵在炮管上晾衣服;假炮弹里装沙子;北洋海军兵将素质低下,射击精度甚至百发不中;还有北洋海军经费被慈禧太后挪用修建颐和园。这个野史源头要提到甲午战争时曾在“高千穗”号巡洋舰上担任分队长的小笠原长生,后以海军少将身份退役。退休后小笠原长生开始全身心投入自己充满兴趣的文学创作,由于他是当时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的无脑粉,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圣将东乡平八郎传》,言辞间无限吹捧,将东乡平八郎神化,整个就是无脑胡吹的野史,之后这本野史被中国的田汉原文翻译,由于田汉不懂军事,翻译前也不做军事考证,带回国内大肆宣传,慢慢的就这么作为中国日后研究甲午海战失败的官方历史来对待。
今天在许多军事爱好者,海军史学专家们共同努力下,彻底打假了这个野史。2004年,威海市 *** 拨巨款,以1:1的比例重建了定远号,让这些野史不攻自破。从国内打假甲午海战可以看出来,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涌现出的所谓“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就是别有用心的洗脑文,包括《扬州十日记》。
深入了解明朝的城市规模和扬州府详细情况
1. 明朝城市规模和明至清初扬州府规模
(1)明朝城市天花板自然就是国都北京城了,是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城池结构分为: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其中紫禁城(今故宫)是京城的核心,皇城在紫禁城外面,皇城外面是内城,环抱南郊的是外城。根据《顺天府志》记载:明弘治4年(1491年),户10.0518万,人口66.9033万;明万历6年(1578年),户10.1134万,人口70.6861万,注意这是北京城池人口,不包含下辖县。(特别强调:万历以来,灾祸频发,崇祯以来,战乱加剧,人口大量减少,万历初期的人口数据就代表明朝灭亡前最后一次人口高峰期)
(2)明朝最早国都南京城,也是明朝第二大城池,朱元璋为打造新南京城花了21年,下令当时长江中下游各省120多个府县烧造城砖。从洪武13年(1380年),下令:“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壮丁发各监局充匠,余为编户,置都城之内外,爰有坊厢”。一直到洪武30年(1397年),明朝不断地从周围抽调人口填入南京,据洪武24年(1391年)统计,共有人口47万多人,其中军士就近20万之多,同时朱元璋还下令把全国各地近的富豪迁到南京来,为了加强对他们控制和充实国都的财富。到朱棣迁都前南京城人口巅峰估计能达到50~60万,朱棣迁都后把大部分驻军,官员和工匠迁入北京,南京城人口回落到30万左右。
(3)明朝扬州府原本下辖3州9县,这也是扬州历史长期的传统范围。3州分别是:高邮州,通州(今南通),泰州;9县分别是:江都,泰兴,仪征,如皋,海门,宝应,兴化, *** ,崇明。洪武22年(1389年),把 *** 县划给应天府(今南京);崇明岛划给苏州府,剩下长期下辖3州7县。附郭县是江都县(大致包括今日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部分地区)。
(4) 扬州明清古城池视频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一位外国人于1930年拍摄的扬州城和汽车站视频,视频中清晰可见扬州老城,城墙高大雄伟。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明朝的城池保存至今,明朝城池分旧城和新城,嘉靖时期为防倭寇增建新城,城池面积为5.09平方公里。
(5)以上4点可以看出明朝北京和南京人口数据已经呈现出强烈的计划性和政治性,在不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国力稳定前提下,城池人口想突破80万较难,国都尚且如此,地方城市更不用说了。而《扬州十日记》中言辞凿凿说扬州城池沦为一片废墟,简直荒唐至极。另外明北京城池面积至少是扬州城池的8~10倍大,在明末持续50年自然灾害和南明兵祸的前提下,扬州5.09平方公里内不可能有80万人。
2. 扬州府人口
明至清初顺治扬州人口
清初顺治时期扬州府人口
(1)此图为扬州全境人口图,包括下辖县,最多一次记载于万历6年(1578年)81万,平均一个县不足10万人,是扬州人口在明朝的最高峰值。
(2)清军于顺治2年(1645年)南下攻打扬州的,前一年10县全境总人口也就37万多,距离野史80万数据相当遥远。
(3)只有国都城池才具备容纳80万人,扬州作为地方城市压根不具备这承载能力。
(4)京城物资是国家供养的,扬州府地方根本承担不了集中80万人的日常开销。
(5)无论明初朱元璋的南京,还有之后的北京,人口多相当一部分靠驻军及其家属。若除去驻军人口,剩下的宫廷,中央机构在内加日常居民数量最多30~50万。而扬州作为地方城市既没有几十万驻军,也没有庞大的中央机构,更没有宫廷服务人员;加上城池面积远不如都城,因此野史中造假80万人口简直荒唐离奇。
3. 江都县(附郭县)人口
明朝江都县人口
扬州府和江都县同在一城,府属除 *** 机构外,并不另有自己直辖编户丁口,就人口而言,府县为一,而江都县全部人口在明朝也就10多万水平。万历6年顺天府的两个附郭县,一个大兴县人口7.1007万,一个宛平县人口6.2067万,两个附郭县人口加起来也就13万多,人口最少的漷县人口才4280人,顺天府剩下大部分县人口也就2~5万人的水平。现如今一个县,一个主城区动不动百万人这是现代都市的概念。
我查阅多本史料得出一个结论:明朝的县,长时间稳定在7~15万人口就是强县了,除了极个别具备面积大同时手工业经济发达,或者包含军户在内的大县人口能达到20~30万区间,比如昆山县,吴江县等。其他大部分县人口不超过7万,人口不满1万的县也不在少数。
4. 南直隶人口
明朝南直隶人口
万历7年(1579年)的南直隶14府加4个直隶州,一共18个城市,总人口996万7439人,户196万2818;平均一个城市全境才55万左右。按照《扬州十日记》野史记载的5.09平方公里的府城之内就有80万人,加上外围整个江都县人口岂不是轻松破100万?再加下辖9县人口,依此类推扬州府全境总人口岂不是高达小几百万??这符合历史常识吗?
5. 今日扬州明清古城所在的广陵区人口
截至2022年,扬州市辖区整个广陵区全境总人口远没有80万。如今的广陵区已经有了摩登大楼,企业,工业园区,学校,城市基建水平不是明末砖木结构的平层小楼能比的了。再举例如今上海市 *** 所在黄浦区总面积20.52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84.29万,实有人口64.03万;需要指出的是黄浦区面积还是明清扬州古城4倍大,人口才60~85万区间,野史中数据已经超出了目前黄浦区的水平了,不荒唐吗?
6. 清初顺治时期的扬州府 *** 机构
如果按照《扬州十日记》野史记载,城池沦为一片废墟,这么多机构(列举一部分机构)和官员怎么在废墟上运行?因此扬州府第一步应该向朝廷申报经费忙着重建新府城才对,因为没有城池,所有官署机构没地方办公,只能临时移驻下辖县借用衙门来办公。加上城池人口被杀光,经济没法正常运行,官府衙门每天日常开销怎么解决?如上图所示,清军占领扬州当年就派驻一整套官员进驻扬州城内,说明扬州城池功能,人口都是正常的,只需要派驻新官员恢复日常社会管理,经济生产和交通运输就行了。
7. 清初顺治时期的扬州府经济发展情况
(1)《清史稿》记载:“顺治2年(1645年),世祖定巡视长芦、两淮、两浙、河东盐政,差监察御史各一,岁一更代”。
(2)《清实录顺治朝实录》记载:“顺治3年(1646年),设扬州管理两浙两淮盐引满官,铸印给之”。
(3)《清史稿》记载:“顺治3年(1646年),以淮、浙领引距京远,设都理引务官驻扬州,至七年裁。十五年,发引於运司,寻命运司仍委员赴部关领,票亦领於部。”
(4)《雍正-扬州府志》记载:“顺治4年(1647年),户部题请设引部于扬州,就近给引,以户部侍郎李茂芳为之,七年始撤回部”。
(5)《清史稿》记载:“两淮旧有三十场,后裁为二十三,行销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六省。浙江三十二场,其地分隶浙江、江苏,行销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省。顺治6年(1649年)。时设浙淮盐务理事、兼户部侍郎衔,上以命逊塔,驻扬州”。
顺治2年(1645年)6月12日,遣广西道御史李发元巡视两淮盐课。当年9月11日清 *** 沿袭明制,在淮安关板闸设淮安关,在扬州设扬州关,在苏州浒墅镇设浒墅关。
顺治3年(1646年)10月20日,遣御史王燮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4年(1647年)9月5日,遣御史张翮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5年(1648年)6月23日,遣御史王士骥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7年(1650年)9月28日,遣御史王士骥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8年(1651年)9月28日,遣御史张瑃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9年(1652年)6月26日,遣御史陈自德巡视两淮盐课。
顺治2年(1645年),清军占领扬州当年就沿袭明制,在扬州设立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康熙《两淮盐法志》:“盐赋之兴,上以佐军国,下以便民生,所关甚巨,必设官分职以佐理之...”。这盐政部门类似于今日国家财政部,央行;是控制国家金融和皇帝国库收入来源的最重要经济机构。还有扬州钞关的开通,钞关是明清最重要的收税关口,类似于今日大港口。另外顺治初期,皇帝几乎每年派驻巡盐御史视察扬州的两淮盐业。需要指出的是两淮盐业产量本来就占据全国盐业的一半左右,再加上两浙,当时扬州控制着全国至少70%的盐业经济,因此当时浙淮盐务理事加户部侍郎衔(户部侍郎等于主管国家经济的二把手),彰显扬州超高的经济地位。
清朝首任两淮巡盐御史李发元距离清军占领扬州一个多月后,视察过扬州盐业并评价:“两淮岁课当天下租庸之半,损益盈虚,动关国计”。以经济官员个人视察后视角写出了扬州的经济地位。还有明末清初的遗民戏曲家孔尚任,他本人到过东南许多城市,一番对比之后,评价:“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还评价:“广陵为天下人士之大逆旅,凡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广陵,盖如百工之居肆焉”。说明扬州是当时全国人才最向往的地方,好比现在全国人才都优先想去上海发展是一个道理。
对比野史中结论说扬州城在顺治时期被清军彻底摧毁,沦为一座屠光人口和一片废墟衰败的空城。而我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得到的却是一片繁华截然不同的记载,并且还有当时到过扬州的名人的评价。这些统统说明清军占领后的扬州社会活动和经济发展不但一切正常,而且还具有突出领先优势的繁华,要不然清廷不会当即赋予扬州国家经济中心地位。回头再想想没有扬州府城,怎么能安置府衙,县衙,盐政衙门等等官署机构?怎么开展行政工作?没有盐政衙门又怎么能开展盐业经济活动?加之没有人口,又怎么能发展城市经济?所以这些野史造假水平简直荒唐至极。
8. 清初顺治时期的科举
科举成绩是最直接打假《扬州十日记》这些野史的。因为科举兴盛需要具备三大条件,第一,城市社会活动要稳定;第二,城市人口要稳定;第三,城市经济水平比较高,教育毕竟靠钱砸出来的,古代只有富人,有钱人才能机会接受好的教育。
清朝扬州府科举十分发达,是隋唐以来最为繁盛的时期,而清朝恰恰又以顺治和康熙时期成绩最好。以顺治为例,共录取扬州籍文武进士多达74人,文武举人208人,还有几百名贡生就不列举了,其中顺治4年(1647年)一科,共录取扬州籍文进士就达12人,也是清朝扬州府录取进士最多的一科。此阶段不仅文科兴盛,武科也十分兴盛,顺治和康熙两朝共录取武进士数量占据清代扬州府武进士总数的80%。还有古代科举第一关就是童试(县试、府试、院试),拿第二关府试来说,府试是各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参加,集中到扬州府城内考试,并且由扬州知府亲自主持。到这里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1)《扬州十日记》等野史中言辞凿凿记载说扬州城池内人屠杀光了。城池沦为废墟。扬州此刻经济繁华科举成绩还相当出色,科举人员都出自扬州府本地人。
(2)城池都没了,扬州知府怎么在府城内亲自主持府试?这说明扬州府城池运转是正常的,不可能沦为废墟。
(3)按照野史结论,清军把人都杀光了,大量参加考试学子从哪里来?另外幸存的学子还敢积极去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
(4)通过科举可以得出清初顺治时期的扬州府经济依旧繁华,经济需要人口支撑说明人口也稳定,人口稳定也说明参与学习和考试学子数量自然就多。因此野史中的屠光人口和城市沦为废墟这两大造假结论在扬州府科举数据面前被彻底揭穿。
9. 对于扬州十日各种文献记载内容的比对
9.1 第一大版块,关于史可法抗清守城战的权威官档记载
清宫扬州御档
这是多铎向皇帝汇报在扬州的作战情况,这个没有造假的可能,在当时属于国家军事机密,对外不公开的,没有比他更权威的了。由于清廷早已灭亡,这些封存200多年的秘档才会公布于众,用现代话说叫战争解密。这份《清宫扬州御档》对清军攻占扬州写的比较清楚,概括一下清军攻打扬州城这一段意思:
“1645年4月初5(农历),清军多铎这一支部队从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起行南下,沿途城市俱已投降;4月13日,离开泗州,下令阿山,马喇希,富喇克塔等主要将领带兵前去夺占泗北淮河桥;4月17日,下令韩岱,伊尔德,阿济格尼堪,杜儿德等主要将领率军抵达扬州城北,缴获船只百余艘,当天在距离扬州府城周围20里安营扎寨;随后下令顾纳代,伊尔都齐,费扬古,吴喇禅,阿哈尼堪,格霸库等主要将领带兵在扬州城南缴获船只二百余艘;4月18日,清军抵达扬州城池下,准备招降阁部史可法,翰林学士卫允文等,但是他们都誓死不降;4月25日,下令拜尹图,图赖,阿山等主要将领率军攻打扬州城,当天就占领扬州府城,俘虏史可法等誓死不降的官员,将他们斩于军前,还有杀掉追随史可法的抗命者;5月5日,清军抵达扬子江边,5曰15日,清军抵达南京”。
写的很清楚,清军就是占领扬州后杀掉一些抗命者官员和守军,这也算作古代正常的战斗伤亡,不存在野史中占领扬州后持续10天的80万大屠杀。清军既然已经占领扬州城了,肯定以这里为后方补给基地,做好攻打南明临时都城南京的准备,根本没必要画蛇添足毁掉城池和搞大屠杀,因为清军不是只为占领后掠夺式的撤出,而是要长期占领扬州,扬州又是前朝的国家经济中心加交通中心的地位,非常重要,清军拿来即用,求之不得。
清朝扬州府志
这是来自于清朝的《扬州府志》,也记载了史可法抗清的事迹,得到2个关键信息,第一点清军是用大炮攻击扬州城的西北角破城进入的,第二点扬州知府任民育和两个知县周志畏,罗伏龙也一样被俘殉国。许多小白认为清朝文字狱,官方不可能记载“扬州十日”,然而史可法抗清在清朝官方文献是有记载的。如果真有大屠杀,官方完全可以全面封杀,不会留一点蛛丝马迹给你追寻,更不会在官修史料中记载这事了。
9.2 第二大版块,关于史可法抗清守城战的史料研究(这里我大致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逐个比对)
明朝崇祯时期扬州知府
明朝崇祯时期扬州知县
第1本,《国榷》原文记载:“丁丑,清虏晨攻扬州,发大炮攻西门,城楼立毁,守陴者俱吏民也,高杰部兵先逃尽,吏民午溃,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拔剑自刎,左右持救,乃同都督刘肇基缒城潜去;或云,引四骑出北门没。监军兵部主事何刚投井死,庶吉士吴尔壎被创死,扬州知府济宁任民育,官服坐堂上骂虏,诸生高孝缵公服自经于府学明伦堂”。
(1)《国榷》的作者是史学家谈迁,生于明万历年间,死于清初顺治年间。明朝灭亡后,他以《明实录》为本,在全国走访明代故臣,搜集明代遗闻,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创作了史书《国榷》,以寄托亡国之痛。因为参阅诸家史书,取材广博,选择谨严,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
(2)根据他书中的内容,可以看出谈迁这本史书质量比较高。为什么?首先他写对了很多细节。从攻城方向来说,清军从扬州城池的西门破城,进攻手段上用了大炮,符合官修历史。其次他不仅仅提到史可法一人,还写出了其他人物,比如知府,监军兵部主事,庶吉士等,最细节的地方他能写对扬州知府任民育是济宁人。还有开头“清虏”,这是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一切描述和用词都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3)《国榷》中都既没有清军屠城,也没有所谓10天屠杀80万的记载。至少说明在顺治时期还没有“扬州十日”这个野史。如果有,谈迁肯定会写进去。因为谈迁开头就用了“清虏”来蔑视清朝,还有什么不能写的呢?需要指出的是谈迁写《国榷》的时候,他可没看过《清宫扬州御档》和《扬州府志》,靠他本人大量的实地走访考证出来的,还是手抄本原始性的资料,却能贴合官修历史的记载,说明谈迁的《国榷》价值很高。
第2本,《弘光实录钞》原文记载:“北兵破扬州,大学士史可法,知府任民育,诸生高孝缵,王士秀死之,北兵遂屠其城......15日北兵薄城下,遣降将李世春说降,可法叱之。又遣乡约捧令旨至,可法使健丁投令旨并乡约于水。17日,豫王移书数通,皆不发而焚之。监军高岐凤,总兵李栖凤,逾城出降”。
(1)黄宗羲的《弘光实录钞》的质量明显不如谈迁的《国榷》,开头用词“北兵”,这是南宋对蒙古元军的称呼,可见作者黄宗羲对后金清朝女真不了解。
(2)写不出来清军破扬州的进攻方向和进攻手段,但写出了知府等人物,可见黄宗羲做过一些调查,只是停留在表面。后又莫名其妙写了一句“北兵遂屠其城”,没有屠城的任何理由解释。
(3)“15日北兵薄城下”。这句话就暴露了时间错误,15日清军还没抵达扬州呢。因为到17日清军才抵达扬州城北,更别谈城下了。
(4)“17日,豫王移书数通,皆不发而焚之”。还是时间错误。17日清军还没抵达扬州城下呢,到18日清军抵达扬州城下才开始招降工作。
(5)以上几点可以看出,黄宗羲知道有史可法抗清的事件,但是调查取证停留在零碎的表面程度上,更详细的细节他完全不知道,连清军抵达扬州的行军时间都是错的,由此可见黄宗羲对于史可法抗清是以一种模糊的个人主观臆断在写作。这本《弘光实录钞》相比于可靠的《国榷》,多了一个屠城,但是还没10日和屠杀80万的记载。
第3本《鞑靼战纪》原文记载:“那里有个叫扬州的城,鞑靼屡次进攻都遭到激烈抵抗,损失了一个王爷之子。这座城由忠于明室的大臣史阁老防守,但他虽有一支强大戍军,最后还是失败,全城被洗劫,百姓和士兵悉遭屠杀。鞑靼人为了不使尸体污染空气,发生瘟疫,把尸体置于屋顶,放火焚城及四郊,一切都化作灰烬,成为一片废墟”。
(1)《鞑靼战纪》是意大利的一名传教士写的,质量用劣质不堪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完全是满嘴跑火车道听途说虚构出来的。首先鞑靼是蒙古人,那是元末明初的事了,可见他对后金清朝女真不了解。
(2)“损失了一个王爷之子”。这纯属虚构,清朝的皇族宗室死亡都是有记载的,没有一个王子战死在扬州的。
(3)“忠于明室的大臣史阁老防守,但他虽有一支强大戍军”。这简直脑洞大开,史可法到扬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但凡有一支强大的戍军,依托高大的城墙,也不会被清军半天就轻松占领城池。
(4)“鞑靼人为了不使尸体污染空气,发生瘟疫,把尸体置于屋顶,放火焚城及四郊”。这完全是满嘴跑火车,古代战争处理尸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快速土埋尸体,一具具尸体搬上屋顶,这多大的工作量?另外古代屋顶是悬山顶,人站上去都站不太稳,摆放尸体工作也不简单,更何况一间屋顶能放几具尸体?光处理完这些尸体清军停留在扬州要消耗多长时间?清军不要渡江攻打南京了?再结合战斗时间是农历4月底,也就是阳历6月份了,当时天气气温开始高了,此刻还有时间允许一具具尸体抬上屋顶?
(5)“放火焚城及四郊,一切都化作灰烬,成为一片废墟”。这更加离谱,扬州城池连同周围成为一片废墟,接下来那 *** 工作怎么开展啊?盐业经济怎么运行啊?那今日扬州老城区从明朝怎么能传的下来?
(6)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这位意大利传教士把史可法抗清的历史当成小说散文在写,完全不符合历史常识和事实。这本《鞑靼战纪》,也是只有一个屠城,但是还没10日和屠杀80万的记载。
第4本,《明季南略》原文记载:“4月22日甲戌,清师渡淮,如人无人之境。24日丙子,清兵猝至扬州,围攻新城......25日丁丑,可法开门出战......4月19日,清豫王自亳州陆路猝至扬州......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扬州初被高杰屠害二次,杀人无算。清豫王至,复尽屠之,总计前后杀人凡八十万,诚生民一大劫也”。
(1)《明季南略》是一个叫计六奇的人写的,原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或云”,“或云之”这样的词汇,就今日大白说就是“听说,据说,或者说”的意思,是一种道听途说,虚构的写法。
(2)“4月22日甲戌,清师渡淮”。渡江时间错的离谱,清军在4月13日就开始渡淮了,到4月17日就已经抵达扬州城北了。
(3)“24日丙子,清兵猝至扬州,围攻新城”。这更离谱,清军在4月18日就抵达扬州城池下,不是24日,另外抵达扬州下后没有围攻城池,另外扬州城池新城旧城是合并在一起,不存在2个独立的城池,所以围攻新城是错的。
(4)“25日丁丑,可法开门出战”。这个更荒唐,史可法是个文官,作为最高指挥官一直坐镇后方指挥,一直关闭城门作守城战斗,还主动开门出战?
(5)“4月19日,清豫王自亳州陆路猝至扬州”。这地点搞错了,清豫王是从今日河南商丘南下,不是从今日安徽亳州南下的。
(6)“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48万数据造假的简直莫名其妙,明朝扬州从没有48万的数据,无论府城内,附郭县还是总人口。
(7)“扬州初被高杰屠害二次,杀人无算”。高杰在明末只是在扬州城四郊周围骚扰一下,并没有大屠杀,屠杀2次更是胡编乱造。
(8)“清豫王至,复尽屠之,总计前后杀人凡八十万”。《明季南略》堪称造假80万数据野史的祖宗,文中意思高杰屠杀2次加上清军屠杀1次,一共3次合计80万?这里80万数据怎么得来的?怎么统计出来的?高杰屠杀2次,单次屠杀多少人?合计多少人?清军屠杀一次多少人?想必作者都不知道,因为这就是造假的数据,没有任何来源出处。稍微查查明朝国都北京城和扬州的数据就知道这些野史开挂是多么的荒唐?截至2021年扬州广陵区全境人口还没达到80万。
(9)《明季南略》对于史可法守城的这一章节内容错的离谱,可见计六奇道听途说加上自我想象虚构出来的章节。
第5本《乙酉扬州城守纪略》原文记载:“初,高杰兵之至扬州也,士民皆迁湖潴避之,多为贼所害,有举室沦丧者。及北警 *** ,郊外人皆相扶携入城,不得入者稽首长号,哀声震地。公辄令开城纳之。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
(1)作者戴名世对于史可法守城写的很简单,许多细节写不出来,作战时间,作战手段和破城方向等都不知道,府城之内其他关键人物也写不出来。可见了解比较表面。
(2)文中内容写南明将领高杰在扬州时作乱,吓得府城四郊的人都躲进了府城内,随后豫王破城把这些人都杀光。这里作者忽视了时间问题,高杰在扬州那是1644年,当年9月高杰已经移驻徐州了。高杰离开扬州后,临时躲进城内的百姓不需要躲了,早就各自回家了。而清军攻打扬州那是1645年的4月底,距离高杰离开扬州中间隔了有7~8个月。不存在为了躲避高杰临时躲进城内的周围百姓紧接着被清军屠杀。
(3)“至是城破,豫王下令屠之,凡七日乃止”。这是第一本写出屠杀时间的野史老祖宗,不过不是十日,而是七日。七日数据简直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得来的?
(4)文中“扬州七日”,究竟是十日还是七日?这些野史之间互相打脸,我想这些造假的时间连作者自己都不清楚。
第6本《扬州十日记》
2006年第一期《扬州史志》刊登了朱志泊先生的文章《〈扬州十日记〉是伪书》,这篇文章我看了,他以扬州本地历史为依据,驳斥了《扬州十日记》中的许多荒唐的剧情细节描述。我本人也做了文献考证对比,发现朱志泊先生打假的观点符合扬州历史事实,没有问题。还有一篇金宝森先生的《扬州十日记证讹》,我也看了,他是采取明末清初时局走势结合扬州城池规模来打假这些野史。今天我以上面两位的观点为基础,再深入一下,不需要列举太多,我就挑出一些常识性的造假就行了。
6.1 第一本《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午后,有姻氏自瓜洲来,避兴平伯逃兵(兴平伯,高杰也;督镇檄之,出城远避)。”意思说:“午后有妇人姻氏为躲避兴平伯高杰的逃兵从瓜洲来扬州城,(兴平伯高杰降清,史可法以檄文讨之,所以远远逃离扬州)”。
(1)1645年4月18日,清军抵达扬州城;4月25日攻打扬州城,清军已经围困扬州进行战斗了,人躲还来不及,此刻妇人姻氏从安全区要进城,还绕道位于扬州最南端的瓜洲到达府城战斗前线?这剧情虚构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2)《明史-高杰传》记载:顺治2年(1645)正月,高杰抵达归德(今河南商丘),在睢州被总兵许定国诱杀。高杰到死都没投降清朝,并且当史可法知道高杰死讯后,感叹高杰出身未捷身先死,南明少了一个战将,明明是队友,何来史可法以檄文讨之?
6.2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惟旁有衖可通后门,而衖门已有长铁钉锢......疾趋后门出,即为城脚。时兵骑充斥,前进不能;即于乔宅左邻后门挨身而入。凡可避处皆有人,必不肯容。由后至前,凡五进,皆如是。直至大门,已临通衢;兵丁往来,络绎不绝,人以为危地而弃之......街前每数骑过,必有数十男妇哀号随其后”。
扬州城内的一沟、一池、一塘、一巷、一街,或城脚,或通衢,都是有名字的。不写出名字读者怎么理解?城中的街道,巷子,沟池太多了,可见作者就没来过扬州城,压根就不知道地名。
6.3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欲奔南关,故由此”。
今天的南通路上曾是扬州南城墙,在今南通西路和汶河路南端偏东旧有安江门,俗称南门,习惯上没有人称它为南关。
6.4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初三日,出示放赈。偕洪妪至缺口关领米,米即督镇所储军粮如邱陵”。
缺口关:今泰州路曾是扬州东城墙,在泰州路与广陵路交会处曾有通济门,俗称缺口,习惯上没有人称缺口关。
6.5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盖奔东城,外兵逼近,不能出”。
东城:扬州城过去以小秦淮河划分,其西称旧城,其东称新城,没有称西城、东城的。
6.6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城中残喘,冒死缒城逃去者大半。旧有官沟,壅塞不能通流”。
(1)城中人“冒死缒城去者大半”,说的是扬州城中的人已经逃掉大半,10天下来还被杀80万,那么原来扬州城中不是要住上200万人?
(2)"旧有官沟,壅塞不能通流",要知道扬州城自明朝开国到1951年,扬州城外“四水关六吊桥”,没有一处“壅塞不能通流”的河段;没有官沟说法,而叫官河。
6.7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主者喜,诫卒稍远去。主者喜音律、善琵琶,思得名妓以娱军暇。是夕,邀予饮,满拟纵欢”。
4月24日,清军已经围困扬州城多天了,大战在即,姓杨的守将邀请我去一起饮酒作乐。这剧情不荒唐吗?
6.8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红衣人熟视予曰:视尔非若俦辈中,实言何等人?予念时有以措大获免者、有以措大而立毙者,不敢吐实,饰词以告。复指诸妇子问是谁?具告以实。红衣人曰:明日王爷下令封刀,汝等得生矣。命随人付衣几件,又金一锭。问汝等几日不食?予答以五日矣。命跟我来”。
从这段流畅的对话中,从未到过江南地区的满族从将领到士兵居然对各类内容的扬州话都听得懂,此处须说明一点所能讲汉语的“满兵将”系指满洲旗之兵将而非汉军旗之兵将。在这里扩展一个知识:顺治二年(1645年)3月12日,大学士冯铨、洪承畴因皇上“一日之间,万机待理,必习汉文晓汉语,始上意得达而下情易通”,遂奏请选派满汉词臣向皇帝进讲六经。昭连在《啸亭杂录》卷二《启心郎》条记载说:“国初满臣不解汉语,每部置启心郎一员,以通晓国语(按即满语)之汉员为之,职正三品,每议事坐其中。”这都反映了清政权在北京建立之后,实行全国范围的统治,在语言文字上遇到的困难。这野史造假满语直接和扬州话互通的细节,简直荒唐至极。
6.9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又谕各寺院僧人,焚化积尸;而寺院中藏匿妇女亦复不少,亦有惊饿死者。查焚尸簿载数共八十余万,其落井投河、闭门焚缢者不与焉,被掳者不与焉。”。
这段剧情更加荒唐,清军既然屠城和荡平城池了,还能保留寺院?还能让大量妇女躲在寺庙里?还能让和尚活着?还有屠城之后的善后事宜就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 焚化积尸80万具, 必须搬移集中焚化, 这样大的运输量从何处来呢? 王秀楚所谓各寺院僧人焚化积尸,那么各寺院有多少僧人呢? 一小撮和尚处理80万具尸体?这多大工程量啊?需要多长时间啊?即便清军自己来处理80万具尸体,这也是耗时很长的大工程,下面清军如果快速南下攻打南京呢?这些野史剧情直接是反人类操作。
6.10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卒尝谓人曰:我辈征高丽,掳妇女数万人,无一失节者”。
(1)1392年,前高丽将领李成桂推翻高丽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这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为了争取明朝的支持,李成桂派使臣向明朝称臣,他向朱元璋递交了国书,新人新气象,李成桂废除了高丽请求赐名,朱元璋经过慎重考虑赐名朝鲜,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并延用至今。截止1645年,朝鲜已经使用了253年了。
(2)明朝晚期对于东北地区的控制已经越来越弱了,盘踞在东北的前明朝下的少数民族女真逐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他们地理上本就介于明朝和朝鲜之间,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是左右逢源,所以后金比明朝更了解朝鲜的实际情况。因此这些野史连基本常识都不知道,可见荒唐至极。
(3)后金(清)与朝鲜共发生战争二次。第一次是在天聪三年(1627年)正月,由贝勒阿敏率兵远征,距1645年已有18年,第二次是崇德元年(1636年)12月,这次是由清太宗亲征,两次征战,均无“掳妇女数万人”之事,即《李朝实录》也无此记载。且当时称“朝鲜”,不称高丽。
6.11 《扬州十日记》原文记载:“遥见何家坟中树木阴森,哭音成籁;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这一段描述简直一派胡言,作者以为何家坟带个“坟”字就立马把这里虚构成荒郊野外,幸存者在这里避难,最后得以活下来。他把这地方描写成有坟地、有农田、有草房、有农户、有溪水、有树林的广阔而且荒僻的处所。何家坟位于徐凝门街,解释一下,从明朝到清朝的几百年里,大盐商和一些富人就住在徐凝门内的南河下(街)、北河下(街)、康山街。这篇区域等于是富豪的聚集地,是扬州府城的黄金地段。
扬州古城图
这里扩展一下知识,为什么徐凝门街这一片是黄金地段呢?因为附近有一条买卖“盐引”的集市,叫引市街。“盐引”相当于一种有价证券,也是盐商贩运食盐的许可证,扬州盐商凭借买卖官家发放的“盐引”获取巨额利润。引市街“盐引”的交易行情,不仅影响着长江上游6省食盐价格的起伏涨落,甚至垄断了全国的盐业市场。所以,流金淌银的引市街相当于清代的“华尔街”。有句民间俗语“家住南河下,专吃白而大”,正说明了过去这里富商云集,不劳而获者居多。丁家湾与引市街之间有一条新仓巷,因旧时设有盐储仓得名。这条巷子地形特别,西部窄的地方几乎只容一人行,东部宽处达七八米,比较有名的古建筑:絜园、嘉兴会馆、岭南会馆。其中,岭南会馆建筑精美,是现今扬州众会馆遗存最为完整的会馆,本是清代粤人众盐商在扬州议事聚集、联络乡谊的场所。
可见作者笔下所谓幸存者王秀楚不但不是扬州本地人,就连扬州城内基本情况都不了解,连最基本的地名都写不出来,把府城之内的黄金地段写成荒郊野外的坟地,树林,完全就是胡编乱造,荒唐至极。在这里做个鲜明的对比,来看一篇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氏《咸同广陵史稿》记太平天国军队进入扬州后第18、19天的行动说:“(咸丰三年三月)初八、九日,贼探得大兵将至,因将城内外周围二十余里民房、铺户烧毁成空地,并将东路五台、北来、禅智、山光等寺,南路文峰、福缘、静慧、宝轮等寺,西路观音山、平山堂,北路碧天观、天宁、重宁、龙光、建隆等寺,以及行宫、东园焚毁,无一瓦全”。这样的文字才是地地道道扬州人的手笔,把地名、方位、路线交代得清清楚楚。
6.12 《扬州十日记》的作者其实是一个叫龙泽的日本人(看下图),由于对明朝和扬州不太了解,因此虚构出来的剧情荒唐至极,不可理喻。
10. 关于扬州的考古
(1)国家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有驻扬单位,并且联合南京博物院和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扬州古城范围进行多达几十年的考古。得出的结论明朝扬州城,分为旧城和新城,最终定型在嘉靖时期,一直沿用到1949年,本世纪50年代才拆除城墙,改为环城路。根据许多老市民回忆,当年还连带拆除了一面唐朝保留下来的老城墙。清朝只是鸠占鹊巢,没有重建城池,直接沿用明朝城池,扬州明清同城,所以那些野史中虚构扬州城池沦为一片废墟简直是一派胡言。
(2)《扬州城考古发掘报告》这是第一部有关扬州城遗址考古的权威国家报告,再现了扬州城从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沿革,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了翔实而准确的材料。彻底根除了“扬州十日”谣言。
(3)考古部门以扬州古城为中心,展开了几十年的考古发掘,连一个尸坑都没挖出来,位于扬州古城西北郊,距今约1400年的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墓葬都能挖出来,何况80万距今才300多年的尸坑挖不出来?可见这些野史造假的内容结论连考古都通不过。
11. 零碎疑点作集中解答
(1)有网友列举多铎在《谕南京等处文武官员人等》的布告中“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这个叫断章取义。布告原文是:
“昨大兵至维扬,城内官员军民撄城固守,予痛惜民命,不忍加兵,先将祸福谆谆晓谕。迟延数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是岂予之本怀,盖不得已而行之。嗣后大兵到处,官员军民抗拒不降,维扬可鉴。”
注意看这句:“官员终于抗命,然后攻城屠戮,妻子为俘。”,果真如那野史记载既然多铎下令屠城了,还需要长时间谈判吗?直接大开杀戒,那后面为什么还要强调把妻子和孩子作为俘虏,古代既然屠城了还接受俘虏?不是自相矛盾吗?文言文里“屠”这个字并不一定就是屠城的意思,有历史网友私下对我也补充了一些知识,比如《三国志-蜀书》提到“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后汉书》“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看见屠就理解成屠城,那么刘邦和刘秀不都成了杀人魔王了。实际上,古代的“屠”不少有炫耀战绩和攻克的意思。
(2)小白们迷信80万人有可能,自我想象在大战之前,周围百姓全部躲进城内,有的开挂到扬州府全境人口躲进府城之内。你要知道清军目的是直接攻占扬州府城,不像高杰在周围骚扰,所以百姓只有远离城池,从而远离战场。好比卷入俄乌战争前线的乌克兰城市,人口是整体外逃还是全部聚集在城区里?再者5.09平方公里的面积塞不下80万人,现在中国城市的城建都没有这个水平。
(3)小白们内心知道80万人口凑不齐得时候,会自我开挂想象出北方大量难民南下全部集中在扬州城内。明末清初时期,从官档到民间,没有任何外来人口大规模集中向扬州移民的记载。从上面扬州府人口数据中可以看出到顺治14年比崇祯末年人口多出了1万多人,这是时局稳定,恢复发展的人口自然增长,并没有人口波动。明朝移民哪怕几万人相当于移民一个县的人口,工作量是很大的,而且会涉及很多问题。比如人口安置,土地划拨,物资补给,劳动就业等,不仅仅牵涉到扬州府各级地方衙门,还要向朝廷奏报情况,不可能没有任何记载。
(4)小白们说,清代不是有许多民间描写清军屠城的诗句吗?解释这个问题很简单,清军屠城在清朝民间野史中流传了200多年了,以讹传讹就传开了,民间诗人就拿过来作为文学创作的材料。类似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在民间各种文学创作中广为流传,而历史上,隋朝扬州就没有琼花的记载,到了几百年后北宋才有琼花的记载。文学以形象性和艺术性为特征,文学是允许虚构和夸张的, 比如清代诗人吴嘉纪在他的李家娘里对清军屠城写成了“杀人一百四十万, 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我们若因此得出清军杀人140万人的结论, 那就贻笑大方了。
(5)有一个常识逻辑那就是:古代繁华城市衰败大部分因为战乱摧毁加天灾,瘟疫等,只要爆发重大战争的地方不可能和经济繁华扯上关系,就和当下卷入俄乌战争前线的乌克兰城市一样,和繁华沾边吗?根据野史中的描述,在扬州爆发这么大的战争伤亡和对城池彻底破坏的程度,那一切社会活动自然就停止了,要迎来下一波繁华肯定会需要很长的修复时间。不仅仅小白群体,包括现在的官方机构,比如扬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扬州方志》他们对待这个问题,也是存在模糊理解,前后矛盾。前面写一片废墟,下面一笔带过立马就是经济繁华。
下面来看《扬州方志》中的内容,概括下顺治二年史可法抗清守城的情况,下面引用野史中的结论,屠城和城池沦为一片废墟,地方志办公室也知道80万是不可能的数据,所以保守写了一个10万,这个10万也没任何出处,估计也是作者编辑认为说的过去的数据。下面紧接着写,同年清军在扬州设立两淮巡盐察院署和两淮都转盐运使司,问题来了,城池都沦为一片废墟了,衙门设在哪里办公啊?府城和人口都没了,没有经济能力了,清朝还以这里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定位?就算恢复经济地位,不至于这么快吧?近代改革开放把深圳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还花了40年时间。
在下面顺治4年,也就是清军占领扬州后的1年多,清朝让户部侍郎(等于主管国家经济的二把手)亲自负责淮浙引务,说明当时清朝顺治初期直接依赖扬州的盐业经济,也说明扬州盐业经济能力不但存在,并且具有全国突出地位。这就验证了之前权威历史记载的清军只是达到长期占领扬州的目的,立马享用扬州经济和交通地位,并没有屠城,也不需要屠城,更不会荡平城池。
(6)曾经网络造谣的“螺丝结顶”,扬州老城区有条叫“螺丝结顶”的小巷,不足60米长,住着50余户人家。多年前被网上评选为“全国十大灵异之地”,又被网友评为“全国八大鬼宅”,造谣说当年清军在这里堆尸体,这完全是满嘴跑火车,一片胡言。这个谣言在网络疯传的时候,当时就被扬州电视台辟谣了。现代快报的记者还实地做了走访,当地居民更是怒火中烧,气愤的很。对记者说:“我们无辜被黑,你们媒体一定要帮忙澄清”。
“螺丝结顶”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记载,原文是:“浴池之风,开于邵伯镇之郭堂,后徐宁门外之张堂效之,城内张氏复于兴教寺效其制以相竞尚,由是四城内外皆然。如开明桥之小蓬莱,太平桥之白玉池,缺口门之螺丝结顶,徐宁门之陶堂,广储门之白沙泉,埂子上之小山园,北河下之清缨泉,东关之广陵涛,各极其盛”。当地的一位老大爷也证实了螺丝结顶巷的来历,他的解释是:过去这条巷子里曾有一个澡堂,虽说面积小,但设施全,吸引了四方街邻前来洗浴。由于该澡堂面积狭窄,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只好呈螺旋状上升,就像那螺蛳壳的形状,因此得名螺丝结顶巷。原来螺丝结顶只是清朝扬州曾经的一家澡堂名。
总结:
1. 史可法抗清守城那是围绕战争地点扬州府城展开的,一切文献至少以扬州府城的基本常识为前提条件,如果基本常识都写错或者写不出来,这所谓的历史还能相信吗?
2. 这些野史很多只提到世人皆知的史可法,大部分写不出其他关键人物,说明他们对史可法抗清守城战就不了解;再者数据开挂造假到了离谱的地步,不要说扬州本地人,就是明朝人也写不出来这荒唐数据。
3. 历史的真相:清军南下,史可法和其部下大部分人确实誓死不降,和清军爆发一场局部攻防战斗,直至城破为国捐躯。朝代更替,清军只是通过正常军事手段占领扬州城,并且战斗差不多半天就结束了,史可法根本就没有形成有效抵抗,这也是双方实力悬殊导致的,随后清军派驻大量官员正式接管扬州了,特别是经济的恢复。古代不是占领一座城市就理解为屠城,屠杀,中国历史几千年,每一个新王朝重新占领一遍城市,岂不是总计有上万次屠城屠杀?
4. 清朝扬州繁华是接力前明朝的繁华,不存在重建,而是沿袭明制,鸠占鹊巢而已。但凡清军有一场彻底荡平城池和大屠杀,清朝初期扬州不可能继续保持突出的繁华。
5. “扬州十日”是一个递进式伪造形成的民间野史,清朝初期根本就没有所谓扬州十日和屠杀80万的记载,就连蔑视清朝谈迁的著作《国榷》中都没提到,我再来捋一捋伪造的形成过程。
(1)从《弘光实录钞》开始伪造个屠城,但是没有十日和80万数据。
(2)到了《明季南略》伪造个高杰2次和清军1次,一共3次屠杀80万,到这里伪造出一个80万的数据,但是没有十日。
(3)在下面《乙酉扬州城守纪略》,伪造了一个时间,屠杀7日,但是没有十日和80万数据。
(4)再到《扬州十日记》全面造假,既有十日,也有80万数据,并且改成一次性屠杀80万。这个版本在晚清开始大肆在国内流传。
我拿这几本在民间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作品和权威历史进修细致比对,让这些民间野史所伪造的荒唐错误全部展现出来了。东抄西袭,抄袭版本多了,导致不同作者各自脑洞大开,剧情更是五花八门。回头再思考一下,历史真相只会是一个,这些野史怎么可能写出几个真相版本来?这不荒唐吗?
6. 野史中对于清初扬州城的结论是一片废墟和衰弱。本人列举了顺治时期大量的关于扬州经济地位,科举成绩,包括当年国家经济官员对于扬州经济视察后的评价,还有清朝对于扬州盐业经济依赖的文献记载,展现的是一座经济繁华的扬州,何来一片废墟和衰弱。
7. 我列举国家和地方关于扬州古城的联合考古报告,今日扬州老城区是明朝留下的遗产,清朝只是继承明朝的城池,何来城池一片废墟之说?并且扬州考古几十年来没有发掘能证明《扬州十日记》这些野史的任何铁证。
8. 为了让造假的野史具有欺骗性,作者还装模做样以一个扬州幸存者王秀楚的身份来写,简直就是欲盖弥彰。恰恰就是这个所谓本地幸存者王秀楚,暴露出他对扬州城基本情况一无所知。扩展一下类似一本野史《广州大屠杀》,数据野史造假到屠杀70万~100万不等,同样以一个本地幸存者王鸣雷的身份来写,造假手法两本野史基本如出一辙,连幸存者的姓氏都不改。
9. 至此,毒害中国上百年的野史“扬州十日”,算是彻底揭开伪造的假相,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参考资料:
《惟扬志-嘉靖》
《扬州府志-万历》
《二十四史-明史》
《清宫扬州御档》
《明史-高杰传》
《国榷》
《清史稿》
《江南通志》
《两淮盐法志》
《清实录顺治朝实录》
《扬州府志-雍正》
《重修扬州府志-嘉庆》
《顺天府志》
《扬州画舫录》
《江都县志》
《昆山县志》
《吴江县志》
《扬州方志》
《扬州十日记》
《乙酉扬州城守纪略》
《弘光实录钞》
《鞑靼战纪》
《明季南略》
《扬州十日记》是真是伪?(朱志泊)
《扬州十日记》证讹(金宝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