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中国古代留下来的画(中国古代恐怖的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中国古代留下来的画(中国古代恐怖的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中国古代留下来的画(中国古代恐怖的画)

有减肥经验的朋友肯定知道,看恐怖片是一个很好的减肥方式,会燃烧大量卡路里。人们的恐惧来自于未知或“火力不足”。这是根植于人类DNA里的东西。

美国恐怖片《闪灵》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在其萌芽期都崇尚“万物有灵”观,神仙鬼怪操纵自然现象,无所不能,甚至被奉为部落图腾或本氏族的祖先。中国古代的鬼怪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原始人信奉“灵魂不灭”,鬼怪便是从灵魂演变而来。中国鬼怪题材绘画从唐代起逐渐盛行并成为独立的画科,成为了古代绘画中较为多见的绘画题材。

青铜器“饕餮纹”

《韩非子》云:“狗马最难,鬼魅最易。狗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无形者不可睹,故易”。像狗马这些人能见到、熟识的形态最难画,因为画得像不像一眼就能看出来,像鬼魅这种人所不可见到的形态,便无可对证,可以随便想象,随意画。

人面鱼纹彩陶盆

山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儿童瓮棺的棺盖。有学者认为人面鱼纹表现的是巫师珥两鱼,寓意巫师请鱼附体,进入冥界为夭折的儿童招魂。

秦汉时期出现了很多表现鬼怪异兽的画像石、画像砖。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有一件大幅的“行傩驱鬼图”,画面正中是高冠长须,手持利斧的方相氏;两边为张牙舞爪的十儿兽,它们头戴假面,身贯铠甲,或执矛乱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傩戏

唐太宗晚年常作噩梦,见许多小鬼围着他索命,并偷走了他的玉笛香囊。在惊骇之际,忽见一人,顶破帽,衣蓝袍,系角带,羁朝靴,捉小鬼啖而食之。问其名,自报是终南山进士钟馗。

吴道子按梦中所风画钟馗像,即著名的《钟馗捉鬼图》。玄宗与大臣们都把他贴在门上,镇宅驱邪。后来传入民间,成为风俗,这便是贴门神的开始。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吴道子所画的鬼的形象是“形神兼备”的,有着严谨的形貌特征。在其作品《地狱变相图》中所画众多变相人物,形状情态各不相同,或“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或“立眉瞪眼”或“獠牙外凸”令人看了不寒而栗,惧罪修善,有些“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壁”的特点。

传 吴道子《钟馗抉目图》

自唐代画家吴道子后,经五代黄筌,宋代李公麟、李嵩,元代王蒙、龚开,明代文徵明、文伯仁、陈洪绶,清代任伯年、吴昌硕、金农、罗聘,近现代齐璜、李可染、徐悲鸿、张大千等对钟馗形象的描绘层出不穷。

龚开《中山出游图》

宋末元初的钟馗画已十分成熟,有了捉鬼、嫁妹、饮宴、夜猎、出游等题材。

宋元时期,李嵩画骷髅、龚开擅“墨鬼”。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此时的“鬼”不再是“青面獠牙”毫无惧怖气氛,整个画面反而有了一种祥和的氛围。

李嵩《骷髅幻戏图》

元代画家黄公望为这幅画作的题词《醉中天》:“没半点皮和肉,有一担苦和愁。傀儡儿还将丝线抽,弄一个小样儿把冤家逗。识破个羞哪不羞?呆兀自五里已单堠。”以鬼怪喻“生死”或喻世事。

明清多作钟馗图。戴进、吴伟描绘过一些道释鬼神题材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院体风格。如戴进《钟馗夜游图》中画家用略加夸张的手法,突出钟馗圆瞪的双目、浓密的虬髯、俯身催行的动态,以显示他威慑众鬼的气宇。

戴进《钟馗夜游图》

文徵明、文嘉和文伯仁等都曾描绘“寒林钟馗”。“钟馗夜游”也在当时成为流行题材。陈洪绶画的钟馗,头部造型夸张,面目怪异却和善,其神态中似乎满是心事,本应威风凛凛的捉鬼英雄,却是老态龙钟。陈借此表达的是对明王朝的热爱,对清军入关的愤恨。

清代扬州八怪中金农、华嵒、黄慎、罗聘的笔下,原本威风八面的捉鬼英雄变得憨态可掬,成为小鬼嬉戏的对象,小鬼也变得滑稽可笑,没有丝毫的阴森恐怖之气。至此,鬼怪已经被赋予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罗聘的《鬼趣图》,名为《鬼趣图》实则为“人趣图”,“鬼中画出官人影”。

罗聘《鬼趣图》

由早期的宣扬宗教思想为宗教服务,发展到后期以隐喻手法达到感时伤世、讽喻时事的社会性。绘画中的鬼怪观念归根结底就是人们通过想象来试图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傅抱石《山鬼图》

更多中国古代留下来的画(中国古代恐怖的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