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山西的历史古迹(山西的文物古迹介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山西的历史古迹(山西的文物古迹介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山西的历史古迹(山西的文物古迹介绍)

一直以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即地下文物陕西省的数量最多,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秦始皇陵的地下兵马俑;那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有什么典型的文物能代表它的文化呢?一座广仁王庙就是最好的见证!

▲夕阳下的芮城广仁王庙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 牛力绘制

芮城县与河南省灵宝市、陕西省潼关县隔黄河相望,是山西省的南大门,素有"鸡鸣一声听三省"之说。这里背靠中条山,面对黄河水,历来被道家视为宝地,境内道教建筑遗存众多。这些道教遗存中,永乐宫以保存完整的元代壁画而闻名。在永乐宫西北1公里,古魏城北城墙的南端中龙泉村的一处高台上,还坐落着一座曾经渺渺不可闻的道教遗存,它就是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正殿为唐大和五年(831)遗构,面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距今已有1186年的历史,在我国现存的4座唐代建筑(其它3座为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平顺县天台庵)中名列第二,可谓国之重宝。它也是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中,惟一的道教场所。2001年,广仁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仁王庙前有一座戏台,戏台的前边原有五股泉水喷出,“阔五尺,深一丈”,水质甘冽,积水成潭,供村人饮用、灌溉。当地人把这泉称作五龙泉,在泉边建庙,称作五龙庙,庙内供水神,封号"广仁王",所以也叫广仁王庙。庙殿前镶嵌两通唐碑,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元和三年(808)立,详细记载了县令于公引龙泉水灌农田、建龙祠的事迹;另一碑为《龙泉记》载:“县城北七里有古魏城,西北隅有一泉……年已,土遇旱歉,前令尹因而祷之,遂得神应,乃降甘雨,始命为龙泉已,制小屋,图其形,写龙之□,为乡人祷祀之所。

尔来十有余载,神屋破坏漏墙壁颓毁,图形剥落……唐大和五年秋,六年春,无雨不及农用……由是,命乡人刻除旧舍建立新宇,绘捏真形,丹青四壁,古木环绕,山翠迴合”。该碑唐大和六年(832)所立,记载了扩建修葺五龙庙始末。20世纪50年代,文物专家据此碑文和建筑风格确定它为唐代建筑,并且认定最早重修的年代为唐大和五年(831)。

广仁王庙是唐代祭祀龙王习俗最早的遗存实证,曾经香火不断。该庙宋、金、元、明四朝情况皆无史料可考。庙里立的另外几块碑都是清代的,据碑文可知,广仁王庙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都有修缮。

近代以来,广仁王庙香火不旺,逐渐破败,主要原因有,一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对于水利和饮水的需要都脱离了对龙王的希冀,二是由于近代连年天灾人祸,民众谋生尚难维持,更顾不得祭祀神灵。广仁王庙原本还有东西厢房,在1949年前就已经倒塌不存,庙中神像也不知何时被破坏,成了一个长满了深绿蒿草的院子,空空荡荡、平平展展,孤零零的大殿和戏台似乎隔了好远的距离。特别是大殿,盛唐时代的雄风全无,给人一种寂寥的感觉。村中也只有一条狭隘的土路通到高台上。

▲2013年前的广仁王庙和对面的戏台

1958年,广仁王庙曾动过一次“小手术”,由于当年条件所限,施工人员锯短了正殿的前檐椽,改变了墙体形式,使正殿原有的部分唐代建筑风格丧失。此后大殿瓦顶出现严重残损、漏雨,多数构件糟朽,墙身开裂。

2013年,国家文物局投资约250万元启动“落架大修”工程对其进行抢修。经过18个月的修缮于2015年1月4日开庙迎接八方来客,泱泱大唐风貌再现。

▲2015年修缮后的广仁王庙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环境整治并于2016年5月完工,加固了庙前坡地和三眼窑洞,铺砌了村民广场,整理了游客到达参观的路径,砌筑加固了周边围墙,并增加了门票、管理、消防、安防监控等配套设施和用房,并在院落内部布置了序庭、斗拱庭、碑墙、古魏城遗址观景台、晋南古建筑展廊等一系列庭院式展览空间,在其中设置了中国重要古建筑时间轴、广仁王庙历史、四座唐代木构斗拱足尺模型展示等内容,使广仁王庙成为一处以宣传中国古建筑文化为主题的露天博物馆,与永乐宫的壁画主题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一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的新景观。

▲2016年环境整治后的广仁王庙

如今,获得重生的广仁王庙,已成为众多古建爱好者的朝拜圣地之一。

▲芮城广仁王庙正殿翼角斗拱 牛力绘制

更多山西的历史古迹(山西的文物古迹介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