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初冬时节,沿着蜿蜒的公路穿行于开阳县南江乡,青山之间、绿水之畔,一路皆是风景。在南江乡苗寨村,一栋栋独具特色的民宿错落有致,漫山遍野的金丝皇菊盛开,喜获丰收的村民在这片金色田野忙碌着,幸福写在笑脸上。
还是那块地,如今却不再贫瘠,变身农旅融合的花谷景区;还是那栋老房,却换了新颜,变成时尚又充满乡愁的民宿;还是那些村民,却有了新的身份,在家门口当起“上班族”……在“变”与“不变”的辩证中,苗寨村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塑美丽村庄新面貌,种下乡村振兴新希望。
带着资金的龙头企业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来了,外出务工的村民也回来了……在“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中,苗寨村实现了从生态美到底蕴浓、从产业兴到村民富,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苗寨村,正在告别昔日的封闭落后,在绿水青山间,走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新未来。
一个景区带来土地之变:“苞谷地”变花谷,“花”样文章做起来
劳作间隙,站在曾经耕种了十几年的田里,望着这片如今披上金色外衣的土地,苗寨村村民班中平脸上挂满笑容,心中满是喜悦。
“过去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这些土里不再种苞谷,更不敢想象这里会变成一片花谷,我们农民变成‘上班族’……”班中平感慨道。他的脚边,大朵大朵的金丝皇菊竞相开放,菊香弥漫。
趁着秋日暖阳,苗寨村的村民们正穿梭在花田间,精挑细选出硕大、金黄的金丝皇菊,分拣、烘焙、制作成品供应市场……如今,从种植到深加工,苗寨村金丝皇菊全产业链已经形成,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名片。
长期以来,苗寨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而“养在深闺人未识”,尽管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村里的产业却只能依靠传统种植业。
今年初,南江乡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贵州醉美苗乡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发展模式,以苗寨村为中心,打造一个以“特色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游”为核心的农旅融合观光园——开阳·南江花谷,做起了“花”样文章。
该项目总规划面积1000余亩,目前已实施种植及配套设施建设面积600余亩,其中种植金丝皇菊150余亩。“金丝皇菊具有经济价值高、收获周期短、市场空间广等特点,属于‘短平快’的产业,每年的4、5月种植,在10、11月就可以采摘,经过短时间的投入,就可以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贵州醉美苗乡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每亩约产鲜花2000斤,每斤收购价格约3元,每亩可创造纯收入6000元……对于苗寨村而言,这笔经济账,让他们看到了产业振兴的希望。
不仅如此,苗寨村还建起了金丝皇菊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丰富项目特色业态和服务,园区内还建设了农家主题餐厅——南厨花宴、观光小火车、七彩滑道、网红打卡点、农特产专区等多个体验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多类型的旅游体验服务。村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增收渠道,当地及周边群众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乡村特色产业兴起,农产品有了品牌支撑,农旅融合驶上“快车道”,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拓宽……如今,苗寨村正走出一条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道路。
一种模式带来农房之变:“杂物间”变民宿,“沉睡资源”醒过来
苗寨村岩脚组,位于一面巨大的天然崖壁之下。与这鬼斧神工的自然风景相映衬的,是一排青瓦白墙的民宿。满目绿色之中,木屋、古树、草地、菜园、温泉相映成趣,处处散发着乡愁味道,让水东乡舍大岩温泉山居更具特色……
在水东乡舍大岩温泉山居,那个自己住了几十年再熟悉不过的地方,52岁的岩脚组村民罗瑞发已经很难找到过去的影子了。只是在记忆里,以前的画面依旧清晰。
“这栋民宿在改造前,是一栋破旧的老房子,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我们家几代人都住在这里,2015年家里盖了新房后,这里就变成了杂物间,闲置了7年。”罗瑞发回忆说。
今年,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启动水东乡舍2.0版本,看中了苗寨村的生态资源优势,决定在苗寨村打造第一批2.0版本水东乡舍。罗瑞发家的老房正合条件,很快就签了房屋入股的合同。
“真想不到闲置这多年的老房子,也能变成这么好看的民宿。老房子能重新利用起来,而且还能带来不错的收入,对我们来说,何乐而不为呢?”罗瑞发满脸喜悦地说,“根据约定,一间房一年就有1200元的保底收入,我们家5间房就有6000元的收入,到年底还有20%的分红。”
今年10月,水东乡舍大岩温泉山居在苗寨村正式开始运营。水东乡舍2.0版本突破了1.0版本单家独户的布局,采用组团式的打造方式,目前有14个房间、20个床位,非常适合40人以下的小型聚会。
“水东乡舍项目采取闲置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保青山留乡愁的‘三改一留’发展模式,实行‘622’利益联结机制,也就是经营投资人占60%,农户和平台公司各占20%,吸纳民间资本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水东乡舍“622”机制模式的实施中,闲置农房变身“精品民宿”,不仅唤醒了闲置的“沉睡资源”,也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目前,水东乡舍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农户入股110余户,吸引70余个城市投资人入股,吸引社会入股资金2800余万元,带动当地老百姓就业160余人,带动建档立卡户131户。自投运以来,运营情况良好,入股农户收益超过12000元/年,就业农户收益超过25000元/年。
随着水东乡舍项目的快速推进,闲置农房活起来,民宿经济火起来,一条可复制、能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南江乡铺开。苗寨村,乡村振兴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一串项目带来身份之变:农民变“上班族”,腰包逐渐鼓起来
曾经,苗寨村的村民种地靠天吃饭,收入普遍低;曾经,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苗寨村一度成为空壳村……随着乡村振兴的快速推进,一时间,苗寨村很多村民的身份开始发生变化。
他们变成了在家门口上班的管理员。
参加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的村民班中平,在开阳·南江花谷项目启动后,很快就入职贵州醉美苗乡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为了园区的一名正式管理人员。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对于班中平来说,这就是从前想象中的生活。
“过去我们主要是种枇杷,主要的问题是枇杷采摘季一结束大家就没事干,人力闲置,收入不稳定,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班中平坦言,“如今,土地流转出去,大家一起种植菊花,工作轻松,既能顾家还能赚钱,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
开阳·南江花谷通过 *** 、企业、村集体合作的发展模式,挖掘出了更广阔的市场,让当地百姓充分参与到发展中来,充分享受项目建设所带来的收益。从菊花种植到管护,再到采收、加工等,该项目可提供超过48个就业岗位……
他们变成了在民宿工作的服务员。
“自从村里的水东乡舍项目启动后,我就应聘到公司当服务员,主要负责庭院卫生管理和房间日常维护,每个月基本工资2400元,还有提成收入,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村民李红英不再外出打工,对于在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她感到满意并充满期待。
身份之变的背后,是村民们的思路之变。如今,苗寨村村民的思想更“活”了。不仅仅是当起管理员、服务员,以景区和民宿为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水果、蔬菜、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以及刺绣、雕刻、蜡染等农村工艺品输出中来,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变化是清晰可见的。以前,有3000多人口的苗寨村,外出务工的村民就有1000多人之多,现在减少至100多人,特别是大部分年轻人都回来了,我们的产业发展有了更充足的人才,也让发展动力更强活力更足。”苗寨村驻村第一书记曾武说。
变化在每个村民身上。2021年,苗寨村人均收入1.5万元,今年预计超过1.7万元。在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苗寨村的村民们,步子迈得越来越稳。
记者手记
产业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之基
车行南江乡,一路绿水青山,一路变化,一路惊喜。
变化在于,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那山、那水,还是曾经模样。那农房,却换了新颜;那土地,长出了新的希望;那农民,也早已换了身份。
惊喜的是,绿水青山已变金山银山。一片片菊花十里飘香,一户户农家喜笑颜开,一个个产业兴旺发达……一个个绿水青山间的村寨,村美民富、产业兴旺,激荡着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南江乡,我们看见了产业振兴带来的变化,也窥见了乡村振兴的密码。
从“622”模式,到农村“五治”,再到多点开花的特色产业,我们看见,青山碧水下的一个个美丽乡村如同一粒粒种子,在这片土地萌生着新的希望,朝气蓬勃、风景正好……
“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乘势而上抢抓发展战略机遇,切实筑牢党建‘压舱石’,务实精准谋好‘产业图’,全力打好五治‘攻坚战’,耕好水东乡舍‘试验田’,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南江布依族苗族乡党委书记漆海波说。
来源 | 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