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 梁瀚泽
古代思州,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
当代沿河,正在发生无数奇幻瑰丽、摄人心魄的故事。
乌江奔涌,唱一曲悲壮之歌。
乌江山峡,壁立千仞,林峰苍莽,注定是发生传奇的所在——
88年前的那个夏天,一支红色铁军在这里与土家兄弟并肩划桨强渡乌江。洪亮的誓言响彻天际:“野鸡有个山头,白鹤有个滩头,一支红军没有根据地怎么行呢!”立足乌江,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沿河两岸点燃革命的火种。
依山沿河间,历史的交响在这里回荡……
沿河位于贵州省东北角、铜仁市西北部,地处黔、渝、湘接合部的乌江中下游,素有“黔东北门户,乌江要津”之称。
从杭瑞高速进入铜仁,再从沿榕高速进入沿河,千里乌江,百里画廊,如诗如画;大山深处,乌江两岸,生机勃勃。我们抚摸历史,礼赞传奇,体会红色血脉在这里赓续,红色基因在这里传承。
■ 乌江的咆哮
沿河民族文化广场上,耸立着一尊巨大的名为《廪君》雕塑,廪君是土家族开基创业的先行者,手持号角永远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催人奋进——千百年来,贫瘠的阴影一直在人们头上徘徊,然而,那支吹响希望和光明的号角从未停息。
乌江之畔,沙子街道金龙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金龙村传唱着一首歌谣:山高路险石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要想吃碗白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等到大米找回来,娃娃已经满地爬。
因山高路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金龙村曾和沿河乃至全国大多数贫困村一样,村民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在这个典型的土家族、苗族聚居的贫困村里,连顺口溜传唱的都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为了吃饱穿暖,村民开始砍柴卖,肖明华和寨上的年轻人一样,从山里砍回松木劈成块,放在烟上熏干后背到县城卖给饭店,一百斤可卖七八元。“村里的劳力有一半时间在砍柴卖柴。”
整个村庄,家家贫困,山秃难见绿,天晴就旱,下雨洪水就裹着泥石满山跑,1500多亩山坡逐渐成了不毛之地。
“真的是越穷越砍,越砍越穷!”肖明华说,那时候,家家都指望那本就不多的树,山上的树很快就砍光了。没有了植被的保护,一场场大雨冲走了本就不厚的泥土,全村逐渐陷入绝境。
…………
贫穷,这是靠山吃山留下的一道难题——
沿河,位于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大山连大山,深谷接深谷,十年九灾难,三年两不收,长满石头的旱地坡地生长的只有贫困。
贫穷,这是自然条件留下的一道难题——
接近原始的生产方式,星散的居民分布,几乎从零开始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国最深度贫困县之一,千百年积下的历史欠账怎样才能还清?
难道沿河人注定要在石缝里刨食?难道山峡人注定被山所困?
沿河辖23个乡镇(街道),451个村(社区),总人口69万,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4年,该县贫困村25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625户166500人,贫困发生率27.2%,通过历次动态调整,该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382户176126人。
“这山就没得那山高呀嘿
这山就没得那山高嘛
小娇妹儿我的情郎哥儿啊
那山娇妹儿在捡柴烧喽
牛郎子啊哥儿哎
那年那月你同到我嘛
柴不呢那弄来就水不那呢挑哟
……”
乌江之畔,沙子街道南庄村。
庭院里,村民黎应侯把手中的书放在一旁,撕扯着嗓子唱情歌。嘴一咧,他露出零星的牙齿,咬字虽不精准,但调味浓郁。
老人唱的土家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减了欢乐,添了哀愁,引发了他对如烟往事的追忆。
“‘南庄村’原名‘难庄村’,可见‘难’字当头。”81岁的老党员黎应侯说,“难庄村,难难难,水在河里流,人在路上愁。”
这愁的不仅是生活,也愁“讨媳妇”。
看得见水,摸不着更喝不到。村里的南庄河与村子地面垂直高度近100米,且两岸悬崖峭壁,下河担水要从灌木丛中寻得一条挂在石壁上的“腰带路”慢慢往下走,一个来回近1个小时。
如今,这般鬼斧神工景色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在那个没有提水泵的年代,南庄人不但没有看上这优美的风景,而恨上了支离破碎的石旮旯,怪上了欢快的溪流。
“南庄村是最穷的!比悬在半空的十二盘还要穷!就连住在高处(山上)的姑娘都不愿意嫁到我们村来。”黎应侯一边介绍一边摆头,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缺水让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为饮水,争吵时有发生,不好的印象传遍十里八村……那些年的光景,苦不堪言。”
身高1.75米,英俊帅气,聪明干练的黎应侯找对象时,也遭遇了对象哥哥的反对:“那个地方没有田,吃的也没有,你会后悔的!”
1972年,黎应侯加入中国 *** ,1972年至1992年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如果没有 *** ,我们家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的四个孩子不可能走出大山,也不可能为建设国家作出应有的努力。”说到他四个分别在省、市、县里工作的孩子,他充满自豪。
“要想改变命运,必须从改变思想入手。”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沿河,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黎应侯就敏感地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的空心李将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让村民把本就不多的土用来栽种李树,这个思想转弯不是一下就能扭转的。”黎应侯说,如果非要种树,村民更愿意栽松树、柏树,因为可以用来建房,而李子,一家有一两棵够吃就可以了。
“村里石多土少,不出庄稼,但空心李自古以来就有栽种。”黎应侯说,因李子成熟后果核与果肉分离,果肉脆嫩,酸甜适度,芳香可口,故而得名“空心李”。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村民把空心李背到县城卖,用来换粮食。
贫瘠的土地承载着当地百姓的无奈,可又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在沿河,乌江两岸许多石头坡地上,哪怕碗口大的土地,他们都会撒下一粒种子,“点”上一颗豌豆。
“上个世纪,人们对李树‘不感冒’,对李子也看得‘淡薄’。”黎应侯说,“即便是家里吃不完,也不愿意背到县城去卖,一是很少有人买,二是路程也比较远,费力‘不讨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空心李绿山富民的效应日益凸显。1987年,沙子推行“治山富民”理念,超前谋划产业结构调整,发动、扶持群众规模种植空心李,打好特色牌助农增收。并采取“支部+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发动党员田应湖、田太平、冉隆山等率先带头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空心李……
乌江之畔,沙子南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党和 *** 为咱们找销路,空心李已是我们的摇钱树、智慧树、梦想树。”7月20日,获得沿河第六届“李子王”奖的沙子街道新沙村村民冉茂江感言。
“靠着200株李树,不仅建起了新房,还把3个孩子送进大学,今年卖果收入6万元。”冉茂江说,我一定继续把李树管护好,用更加可口的李果回馈“果粉”。
空心李产业发展并非一成不变。35年来,沙子街道空心李种植面积增长150倍,历经了多次育苗、管护、研发技术革新,3次大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35年来,沙子街道积极整合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政策,把种植空心李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始终坚守打造山、水、城、文化共生共融的“最美宜居、旅游休闲小镇”目标,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产业格局。
金龙村已从“贫甲黔东”到美冠乌江。全村已规模种植空心李1500亩,森林覆盖率已达86.77%,今年全村仅卖空心李就收入近200万元。
国庆佳节,乌江岸边红旗招展,繁华似锦,一派安定祥和。沙子街道南庄村,70岁的村民黎应能和老伴在果林对他400多株空心李树进行剪枝、施肥,二老满脸笑容:“光是卖空心李今年就收入十多万元,我们的生活就像这李果越来越甜。”
截至目前,该县空心李种植面积9.28万亩,投产面积5.5万亩。分别分布在该县的沙子、中界、晓景等11个乡镇(街道),产业覆盖189个村19.6万人,脱贫人口4.7万人。
“我们一心发展空心李,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定位始终未变,并一直向前发展着。”沙子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倪说,历届党委均按照当初专家制定的规划,紧紧围绕空心李产业,不断下足绣花功夫,“当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探索‘身在北上广、李果在沙子’营销模式。”
“正是沙子街道‘一张蓝图绘到底’,才使空心李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浙大果树学博士、铜仁学院副教授张绍阳说,据评估,空心李总产值8.8亿元。
车行南庄,花果飘香。
“再大的苦难,人,活着总得有个尊严。”黎应侯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说到高兴处,他敞开了歌喉……
“家家户户别贫困,
村村寨寨换新颜,
群众心里乐开怀,
致富不忘党的恩……”
■ 乌江的呼唤
梅山,土家神话传说中的女英雄。手持一把钢叉,武艺高超,英勇无比。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乡亲们饥饿难当,梅山就把每天打得的猎物平分给乡亲们充饥,并努力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英雄梅山只是留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一直没有回来。土家人崇尚英雄,勇做英雄,一直有着寻找梅山的冲动。
乌江之畔,谯家镇长征村土地湾。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诞生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
如今,我们又一次来到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后依群山,前临碧溪,是清同治八年所建的木质结构民房。有正房7间,正房两边是厢房,前有朝门,形似撮箕。屋顶盖青瓦,屋脊用青瓦堆砌,两侧立塑飞鸽。正房前壁为木雕花窗,花草禽兽图案栩栩如生,石阶为细钻青石。正房上方挂着黑底金字匾额“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为原红三军第九师政委廖汉生题。
轻声慢步走进旧址,一缕阳光从天而降形成一扇光帘,轻柔地落在八仙桌前那条凳子上,如雾如纱,如梦如幻。真想用手撩起它,一脚踏进88年前的那一天。
历史早已尘埃落定,长凳仿佛余温犹在。
没想到,就在沿河和平街道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我们见到了以生产凳子谋发展的企业。
漫山的小青藤,是土家人心中的“宝”。过去,吃不饱肚子的当地人会用小青藤制作各式藤编补贴家用。据悉,沿河藤编已有上百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河凉席厂加工的藤制品远销新加坡、泰国、 *** 等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厂子倒闭。
2018年,长期从事民族手工艺的蒋晓红,投入上百万元成立沿河红峰藤制品有限公司,重金聘请当年沿河凉席厂退休技术人员“传帮带”,重新擦亮沿河藤编这块古老招牌。
在红峰藤制品有限公司,古思州藤椅、古凳、藤制摇床、藤编黑叶猴及白山羊等产品琳琅满目,精巧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传统藤编只用青藤和青竹,都产自沿河的大山,村民采来晒干后卖给公司。”蒋晓红说,工人全部来自安置点及周边村寨的贫困户,公司免费技术培训,学会后免费带材料回家制作。灵活的就业方式,让原本行动不变的陈乐宽这样的搬迁户,有了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24岁的安世念,幼时大腿受伤至今行走不便,原本以为一辈子要靠家人吃饭的他成为藤编工人后,每月能挣2000多元,最多时能拿到3000多元,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编一把藤椅需两三天,但卖一把藤椅可赚200元。”久违的自信又写在陈乐宽的脸上。9年前,陈乐宽因意外脊梁受伤,家中顶梁柱倒下后,全靠妻子外出打工养家,以致家庭负债而陷入贫困。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让陈家迎来转机。5年前,陈乐宽一家5口从板场镇枫香村搬进县城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家成了城里人。
但是,搬进城里的楼房,陈乐宽上下楼梯很吃力,常常需要搀扶,更别说找工作挣钱养家,反而让他时常自责连累了家人。
2019年,贵州提出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陈乐宽的人生也迎来了新机遇。2019年5月,当地 *** 免费提供厂房,动员沿河红峰藤制品公司把加工厂从县经开区迁至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带动移民在家编织藤椅增收。
古老的沿河藤编工艺让枯藤开出幸福花。公司已吸纳100余名联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搬迁户、周边贫困户,把沿河大山中的枯藤编成藤椅、凉席卖到全国各地。
我们坐在安世念编的藤椅上,仿佛踏进80多年前的那一天。耳边好像传来不远处强渡乌江、保卫黔东革命根据地的枪声——
1934年5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红三军进入黔东地区,在谯家镇土地湾建立政权,开展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经济建设,播下红色革命种子。
摆脱穷日子,就是当地人接续跨越的乌江天险。
谈起乌江天险,人们必然会想起乌江山峡,乌江山峡又是乌江百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庆,乌江百里画廊一直有“好耍天堂、乌江画廊”的美誉。
乌江两岸山连山、乌江水中滩连滩,自古号称“天险”。乌江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闻名于世。
清代诗人梅若翁赞叹:“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
为什么江山美如画,战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在贵州沿河的一个镇上有一座烈士陵园,一位叫蒋忠洪的军医烈士长眠于此,原籍海南,请大家接力寻找烈属。”2021年清明前夕,一则为烈士寻亲启事刷爆海南人的朋友圈。
这则寻亲启事是沿河塘坝镇石花村村民田茂强发在自己朋友圈的。“我是一个游子,为了梦想背井离乡,尽管路途遥远,只要想家了,历尽艰辛也要回家与家人团聚。可革命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自己却再也回不去了,每当想到此处,我就会潸然泪下。”田茂强说。
“经过无数人的接力传递,蒋忠洪烈士家人终于找到了,他居住在海口市龙塘镇的亲人已于今天到后坪革命烈士陵园祭拜。”2021年7月20日,田茂强满怀激动的心情说,军人出身的他,对烈士有一份特别的崇敬之情,从1994年到海南工作生活后,只要回家,都会到革命烈士陵园祭奠。
据悉,近年来,后坪乡通过各种渠道寻找烈属。2020年底,烈士陵园中的刘敬芝烈士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找到了亲属。
■ 乌江的脊梁
远古之时,世上一片黑烟,无天无地,无昼夜。忽然刮起一阵大风,吹散黑烟,飘来一朵白云,白云托着一枚蛋。蛋白似天,蛋黄似地。蛋裂开,跳出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卵玉,她就是土家人世世代代崇拜的远古祖先。
卵玉力大无穷。她见天地粘连,就用箭射裂开来。天地分开了,有了世界。卵玉既是繁衍土家族的远古祖先神,也是拯救人类、抗击自然灾害的英雄神。
在乌江边,我们听到这样的传说。这便是土家族的来由。
乌江之畔,中寨镇金山村。
汽车在连绵起伏的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错地带中穿行,不觉行至中寨镇金山村最高峰祥云顶。蓦然回首,石碑与石碑旁的松树桀骜挺拔,高耸入云,宛如土家人的脊梁。
别看这里空气新鲜、夏天凉爽,游人如织,“昔日放牛都绕着这片荒山走,在这里住了一辈子的村民,谁都不敢想象能把车开到山顶上来。”金山村党支部书记田维喜说。
金山村,曾属于深度贫困村,2014年,全村农业人口317户125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652人,贫困发生率为52.51%。
金山村距镇 *** 驻地8公里。最高海拔1291米,最低海拔871米。
“选择在这里种茶,看中的是得天独厚的生态和地理优势,眼前这成片成岭的茶山,在2018年9月28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顺着贵州御锦农业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浩国的手指的方向望去,一片荒凉的山坡浮现在笔者的脑海。
金山村“中黄三号”茶叶基地海拔1200米左右,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寡日照立体气候突出,昼夜温差较大,是种植茶叶的最佳场所。在沿河考察两年的史浩国,看准了金山村这块“璞玉”,在当地 *** 和他的精心雕琢下,如今满山的产业路交替纵横,路的两旁种满了杜鹃花和果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
如今,金山村拥有“中黄三号”茶叶、黄牛养殖、烤烟、辣椒等特优产业。村集体入股发展农业产业主要有黄牛养殖、茶叶,豆制品加工等,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13.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元。
“文书记,我们给你报喜来了:我们不仅脱了贫,还要进行乡村振兴……这些辣椒、金刺梨都是村里的特产。”每到清明节,中寨镇大坪村干群代表都会到战贫英雄文伟红的墓前开展“祭奠烈士英魂,传承英雄情怀”祭扫活动。
文伟红,男,土家族, *** 党员,1974年出生于沿河土地坳镇群英村,生前系贵州沿河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干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2013年2月起,文伟红一直扎根农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2019年7月22日,文伟红意外殉职,年仅45岁。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文伟红被评选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斯人已逝,音容犹在。不怕艰难、一心为民,是开拓者向我们传递的精神火把,也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脊梁。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明志。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今天,在乌江两岸,无数颗伟岸红色的心在灼灼燃烧。
在位于沿河洪渡镇王坨村的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园内,一片抓安全促生产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叉车、装载机来往穿梭,将一袋袋包装好的重晶石粉、萤石精粉等产品装进排队等候的大货车内,继而运往全国各大批发市场和出口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数据显示,该公司2015年开始投资建设,总投资2.8亿元,占地面积206亩,2018年建成试产,每年可处理原矿40万吨。2021年公司生产因疫情受到影响,但年产值仍达3亿元左右,上交国家税金2000余万元。项目建设不仅带动了沿河矿产业的发展,而且为当地脱贫户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
2021年以来,沿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 *** 关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总体要求和县委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的“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发展思路,不断加大对洪渡镇矿产工业园的管理和该县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合理开发重晶石、萤石等矿产资源,推动建设萤石矿深加工基地,实现县域工业生产总产值明显提升。
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以白叶一号茶产业发展为示范带动,建成万亩茶园基地,谱写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新故事。工业难中突围,深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和“千企改造”工程,贵州天弘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水泥厂、乡镇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茁壮成长,2021年规模工业总产值33亿元。
近年来,沿河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工程,努力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优化城镇布局,走出一条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着力做强“四大城镇经济”,即围绕发展城镇工业经济,促进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围绕发展城镇服务经济,加快壮大现代物流、健康养老、家政服务、文化服务产业;围绕发展城镇消费经济,引导商业区与文旅、休闲等紧密结合,推动夜经济、步行街经济蓬勃发展;围绕发展城镇创新经济,运用大数据激发城镇创新活力,推动城镇创业就业。
沿河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大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创新农业体制机制,重视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稳步转变上迈出坚实步伐。肉牛产业“牛”势崛起,乡村振兴“畜”势待发。如今,千山万岭间牧草丰茂,风吹草低见牛群的悠扬牧歌画卷再度重现,随处可见。数据显示,今年全县上半年存栏牛12.5万头,出栏肉牛2.86万头,累计产量3718吨。
深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坚持高品位、高规格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激发旅游产业内生动力,完善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业态布局、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不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奋力实现旅游大提质。
在沿河采访的日日夜夜,我们辗转于山水之间,面对着红色遗址,面对着落成的新村,面对着脱贫致富的人家,面对着一心扑在战贫上的党员干部,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在这崇山峻岭中,在这红色的大地上,我们仿佛看到昔日的长征队伍,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艰难跋涉。
而今,在这崇山峻岭中,在这红色的大地上,一支新的长征队伍在爬坡过坎、勇往直前,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们是乌江的脊梁。
■ 乌江的希望
中国最早的辞书《尔雅》写作时间距今有两千多年:“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这是中国茶在文献里最早的记录。沿河迄今发现的中国最老的古茶树也有两千多年树龄。
沿河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生物生长、发育和繁衍,千年古茶,连片成幽,色清味绝,汇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华光。古往今来,老树新芽,遍野芳香。
历史里的乌江,深邃,幽远。置身沿河塘坝古茶园,仔细测量后发现,茶园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而且每株茶树的间距相等,栽种朝向一致,可谓精耕细作。
两千多年过去了,岁月流逝,山川依旧。古茶树是祖先留给这里人们的一份永久不变的遗产,也是一份希望。沿河古茶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茶叶栽培。在秦时,沿河开始有了茶饮文化传播。
春茶开采的季节,人们都会举行祭拜古茶树的仪式,预示着村里所有的古树茶从这以后,都可以采摘了。这个习俗在沿河的高山峡谷,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在沿河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古茶树有4万余株,集中连片的古茶园有20多个,古茶树集中分布在北部一带。这在茶文化发源地中国,都是罕见的,而这个数目随着不断发现还在增加。更让人惊叹的是,其中一些古树在经历了千年风雨后,依然生机盎然、吐蕊报春。
沿河思渠、黄土、新景、客田、塘坝、后坪、洪渡等7个乡(镇)28个村有古茶树零星分布,古茶树品种有特大叶种、大叶种、中叶种等多种形状古茶树,不同形状的古茶树群和人工栽培古茶园的发现,充分体现土家族人在生产、生活、经济、文化上都离不开茶叶。
公元1094年,名重京华、春风得意的北宋诗人和大书法家黄庭坚,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因文得祸,被贬到荒远幽僻的黔州,最初的孤独惆怅之后,“似得江山之助”,心胸旷达的诗人很快从这片蛮荒的土地和个人的苦难中发酵出诗情,发现了乌江两岸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黄庭坚在其诗《阮郎归·黔中桃李可寻芳》写道:“黔中桃李可寻芳。摘茶人自忙。月团犀腌斗圆方。研膏入焙香。青箬裹,绛纱囊。品高闻外江。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诗中的都濡,就是原古思州一带。
2015年,沿河启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沿河千年古茶商标注册项目,匠心打造“沿河千年古茶”品牌。聘请省农科院的专家作为技术支撑,从规划、挖掘培育、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着手,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大力保护、开发,打造千年古茶精品,积极为当地农民拓宽增收渠道。
2016年,沿河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
开展古茶树保护,沿河制定了古茶树保护措施,建立相应的村规民约,杜绝乱砍滥伐;开展了古茶树群落的调查、挂牌、登记,建立数据库;组织农户对古茶树进行浇水、施肥、修剪、防虫、砌坎填土、支撑加固等工作。
以古茶为依托,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发展思路,当地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和集群发展茶叶产业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2018年秋,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干部群众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号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满载浙黔两地人民浓浓情谊的36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翻越千山万水、历经辛苦落地中寨镇志强、大宅、三会溪村。
数据显示:白叶一号到达中寨之前,各个村落零星种植的绿茶只有200余亩。2018年白叶一号落户中寨,种植了1500亩;第二年当地又到安吉黄杜村购买茶苗,种植了3850亩,白叶一号种植达到5350亩。截至目前,中寨共有茶园面积10800亩。
2018年10月20日,自浙江辗转千里的茶苗,在凌晨4点运抵中寨镇。志强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勇心情非常激动,早上6点,他和黄杜村组织委员刘炜一起冒雨种下了第一株白叶一号。
第一批360万株扶贫茶苗运抵20天后,志强村和毗邻的三会溪村、大宅村,在获赠当时的4个县中率先完成了捐赠茶苗的栽种。
“务工顾家两不误,每月纯进5000元,要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张勇说,高中毕业,见过世面懂管理的张稳,放弃在浙江务工机会回村管理茶山,如今稳稳端上“金饭碗”。
张勇说,脱贫攻坚前,志强村贫困发生率42.5%,莫说产业,就是进村都只有一条毛路,就别说经济来源了,为了生计,年轻人尽数走出山村,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
走进村民肖福香的家,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一应俱全。69岁的肖福香老人,丈夫去世多年,母子相依为命,以前家里一贫如洗,如今每年有将近2万元务工收入。现在老人逢人就说:“日子越过越好,多谢党的好政策。”
如今,志强村人均收入达9300元。
白叶一号成为脱贫攻坚茶。“在茶园务工每天80元,中午还管一顿饭。”70岁的三会溪村村民秦仁斌长期在茶园负责除草工作,每年有2万元的收入。“除草、施肥的时候,每天给100元工资,平常是80元。”他说,以前种庄稼,给别人帮短工,一年收入也才只有几千元,还比在茶园务工辛苦多了。
在三会溪村的茶山上,笔者遇到了正在对茶园进行管护的村民秦礼文。他一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如今孩子上学,花销逐渐增大。“我们家全靠白叶一号,要是没有白叶一号,我就得外出打工,三个孩子的学业就会受影响,这茶树是我们家的‘读书茶’‘脱贫茶’和‘感恩茶’。”
“茶园管护,这活不算累,主要是能照顾家庭和孩子,每月还能准时拿到2000元。”秦礼文说,家里再种点庄稼、蔬菜,日子过得有盼头、有希望。
大宅村文书田红军告诉笔者,以前村里没产业,全是泥巴路,如今进村路、产业路、入户路已达到22公里。“产业有了,基础设施变了,村民也变得更加勤快了,现在白天入户开展工作,都很难找到人,我们只有到茶园开展工作。”
长期以来,外出打工都是贫困地区人们增收的主要途径。山区发展产业就是希望外出打工者返乡也能找到挣钱门路。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需要让他们看到产业自身发展前景,还能实实在在挣到钱。
白叶一号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用工需求。当地人说,时间就是金钱,现在才算真正读懂了这句话。
田红军说,专种白叶一号的村里的合作社劳务支出每年都在70万元以上。三会溪村党支部书记秦进介绍,去年合作社劳务支出也有70多万元。志强村党支部书记张勇说,村里闲散劳动力几乎都参与到了茶园管理和采茶劳作中,人均收入每年1万元以上。
志强村600多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200多户;三会溪村372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33户;大宅村306户村民,种茶流转土地涉及100多户。因为山地荒坡多,土地流转费用还不算高,通常价格是每亩田300元,每亩地200元。
“白叶一号不是富了几个‘大户’,而是带动了广大农民。”中寨镇党委副书记杨勇说,我们以白叶一号为引擎,全力铺就致富路。
“返租倒包”实现多方受益。走进中寨镇,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可看见一片片茶园,刚被雨水洗礼的茶叶显得格外“靓”绿。已到了下班时间,但该镇志强村的白茶园里还是一篇繁忙景象,村民张金成眼见山雨要来,急忙亮开嗓子吆喝:“又要下雨了,大家再加把劲,争取今天把这一片茶园的草除完。”
“下班时间已过,咋还不下班?”笔者问。
务工村民杨胜强抢过话茬:“他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怎么舍得下班呢!”
务工村民为什么给自己当老板?这还得从“返租倒包”这个新名词说起。去年,为绿色农村合作社“空壳化”难题,激发群众增收内生动力,该镇推行“返租倒包”新模式,即村民从村集体将茶园300元/亩流转出来,实行家庭式精细化管护、加工,产生的收益归承包人所有,实现村民从被动务工到主动管护,提升了管护效率,节约了时间、提升收益的作用。
从栽下第一棵茶苗到目前,该镇已发展起10800亩白茶产业,其中白叶一号种植达到5350亩。通过近3年的精心管护,一片片的茶叶也逐渐“成年”并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
但是,随着脱贫攻坚结束后,产业发展资金就应该“断奶”了,如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个大难题。
今年年初,当地党委和 *** 积极探索,把“成年”或快“成年”的茶园以300元/亩返租给农户,这样既免除土地租金和管护费用,激发群众管护积极性,提升茶叶产量,也减轻 *** 和合作社的负担,实现从租群众土地集体或企业发展产业,又重新返租给群众,绿色因“断奶”造成空壳的难题,可概括为“返租倒包”。
“以前,8小时上班制,缺乏积极性,现在干再多都是为自己干。”张金成说,年初,他从集体返租了45亩,今年卖茶青就得了6万余元,“以前在茶园务工,一年收入不到2万元,相比之下,现在主动干比以前被动干划算得多。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
该镇在探索“返租倒包”的过程中,引进两家企业负责该镇茶青收购和加工,并与茶农签订70元/斤茶青保底收购价,以保障茶农的稳赚不亏。
同时,为了防止企业在收购茶青时压价,该镇成立了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沿顶旅业有限公司,并号召全镇15个村(社区)以及个人,把闲置的资金入股到公司作为防止企业压价的“杠杆”,盈利后再按入股资金比例分红。
截至10月,该公司共收购茶青2830斤,营业额近200万元,以480元—1200元/斤不等价格在网络、抖音平台预售和销售,净赚20万余元。
“如果从市场购买,最低980元/斤,我们通过这种方式,直接省掉了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让更多的人品味到高端茶。”该镇党委书记刘毅说,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做强、做实“返租倒包”的模式,在重新盘活集体资源的同时,让白叶一号走出深山,造福一方百姓。
荒山换底色,种茶能致富。目前沿河生态茶园面积达到20余万亩,其中投产茶园达到14.73万亩,茶叶经营主体78家。去年产值8亿元,带动3.42万人实现增收。建立省内外销售点108个,产品远销国内外。茶叶产业涉及该县22个种茶乡镇(街道)156个行政村、2万余户近8万人。
与此同时,沿河创建出一个个大小不等又各具特色的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构建起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并通过产业共融真正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奏响产业发展“协作曲”,鼓起农民“钱袋子”,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我们不仅要让这些茶苗尽早长成群众的‘摇钱树’,还要让‘白叶一号’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基地、感恩奋进的教育基地、先富带后富的样本展示基地、东西部协作的样板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引领基地。”沿河自治县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我们听后心中一热,群众美好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已激活。是的,这就是乌江的希望!
惊回首,我们已整体告别贫困,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此景此情,让我们不胜感慨。
——伟哉,当代中国!
——壮哉,乌江赞歌!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