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文学史上,苏轼是当之无愧的大文豪。
他一生留下了2700多首诗作,362首词作,其中有太多传诵的名句。
人间有味是清欢。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有人说,读懂苏轼的诗词,体会其中的生活情味,会成为一个豁达而幸福的人。
可是,有一首词,诗词君却宁愿你永远都不要读懂。
这就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苏轼最痛心最哀伤的一首词吧。
苏轼的朋友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来形容这首词。
梦中再遇亡妻,一身的风霜,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是写给发妻王弗的。
苏轼最爱的女人是谁?
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王弗。
人间最难得的,是少年夫妻。
1054年,苏轼十八岁,与同为眉山人的女子王弗成婚。
这一年,王弗十六岁。
古代婚姻是父母之命。
对于古人来说,婚姻就是一场冒险,你不知道与自己结婚的人是否合心意,一切都得看天意。
幸运的是,苏轼遇到了一个异常合拍的爱人。
王弗的父亲是一个乡贡进士,学识渊博。
在父亲的熏陶下,王弗也成长为一个博学的女子。
王弗聪敏,却从不张扬。
成婚后,王弗从未在苏轼面前炫耀过自己的学识。
每每苏轼读书,王弗坐在一旁,或操持家务,或做着针线。
苏轼读书略有错漏,王弗便马上指出来,苏轼大为震惊。
苏轼才知道王弗不仅读过书,而且读得还很好。
不仅书读得好,王弗看人还一看一个准。
考中进士后,23岁的苏轼步入仕途。
众所周知,苏轼是一个大嘴巴。
他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进入仕途,就免不了官场应酬来往。
在凤翔为官时,家里经常有人来拜访。
苏轼在客厅里,与客人侃侃而谈,王弗就在屏风后,静静地听着。
等到客人走了,王弗就告诉苏轼,这个人讨论问题有偏见,不宜和他讨论太多。
而另一个人和你熟得 *** ,来得快去得也快,不长久。
神奇的是,王弗对苏轼朋友的判断完全正确。
于苏轼而言,王弗是一个贤内助。
她懂他,助他。
可是,自古恩爱夫妻不到头。
与苏轼相伴十一载后,王弗就因病去世了,年仅27岁。
王弗还留下了一个儿子。
妻子去世,稚子年幼,苏轼悲痛不已。
少年时代,从眉山出发,来到京城。
苏轼也从一个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官员,这一路上,都有王弗的陪伴。
可是,不能永远地消沉下去,苏轼还有幼子,还有理想。
逝者已矣,苏轼将王弗葬在家乡眉山,葬在母亲的坟茔旁。
他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后来父亲也去世了,他又娶了妻子,又有了儿子。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他被贬出京都,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
人生再难,也在坚持过下去,只不过,身边再没有了她,没有善解人意的她。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为官,正月时节,还是很热闹。
苏轼睡了,在梦里,他见到了王弗。
十年了,她去世已经十年了。
十年间,从未刻意想起她,苏轼以为把她忘了,却不知,她藏在心里,从未离去。
不思量,自难忘。
多少次,苏轼想和她说一说心里话。
可是,她埋在千里之外的眉山,那一心的凄凉,该如何诉说呢?
梦里的王弗,正坐在小窗前,细细地梳着妆。
记得刚成婚时,他也曾偷偷地看过她化妆的模样。
梦里的她,还是那年轻的模样,而自己呢,早已满面风霜。
当明月照着埋葬亡妻的小山岗时,每一次想起,都让人肝肠寸断。
有人说,这是迟来的思念。
十年了,似乎忘记了她,其实,一直藏在心底,未有一刻忘记。
也许,只有真正失去过挚爱的,才会懂得苏轼的感受。
在虎扑,有一个问答:妈妈去世了,我没哭,是不是很冷血。
@“天堂与寻”的虎扑JR这样回复和安慰她:
“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而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喧哗。”
无数人在后面跟帖,点开网友们的评论,每一条都直戳泪腺……
世间最懂自己的人去了。
真正的悲伤,是苏轼午夜梦回时,梦到那个最懂自己的,最亲密的女人。
满面风霜的他,想倾诉这些年的沧桑,却恍然发现,他们早已阴阳两隔,此时,唯有眼泪无声落下。
那是失去挚爱后的恍然无措,是满面尘霜后的无处倾诉。
也许,只有真的失去过,才能读懂苏轼的悲伤。
所以,愿你永远也读不懂这首诗,愿你永远在人世间感受爱与团聚。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聂隐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