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读史明智。阅读断代史,历史的横截面给予后人的精神滋养主要来自两方面:王朝的兴衰起伏从宏观方面照亮国家和社会走过的路,个体的抉择与命运在微观方面告诉后人,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民族心理是如何塑造的。
断代史中,后人又尤其钟爱乱世,仿佛乱世中蕴藏着某种神秘的魅力。
从曹魏建立直到隋朝灭亡的400年时间,是中国历史进入大一统之后的第一个乱世,也是秦制确立以后,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时间最长的一段乱世,更是后人津津乐道、指手画脚的历史“富矿”。
张程所著《乱世三部曲》(天津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将这座富矿分为《魏晋:历史大变局下的个人命运》《南北朝:帝国黎明前的生存启示录》《隋朝:走向伟大帝国的开端》三册,做出了新的解读尝试。
乍看之下,这段乱世似乎毫无可取之处。兵连祸结、烽烟四起,中原大地无处不笼罩在刀枪剑雨之中,难以确数的恢弘宫阙、精舍美宅化为尘土,难以逃避的背井离乡、苟活于世的悲剧反复上演。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每个个体,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是大分裂时代的蝼蚁。逃亡、杀戮、侮辱、忍耐……如果说要给魏晋、南北朝到隋朝选一个关键词,时人大概会选“磨难”。磨难伴随战乱呼啸而来,人人都可能是大时代的牺牲品。那为什么后人还对这400年念念不忘呢,或者说它的魅力隐藏在何处?
从魏至隋,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朝堂的衮衮诸公和高门大族,混杂数以百万计的升斗小民,涌向江淮,进而越过大江大河,前往南方各地寻找新的家园。原本乌烟瘴气的南方丘陵山地,敞开怀抱接纳了持续而来的心血汗水、技艺器物和新的生机。中国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单向的历史规律。这股南移浪潮的第一波汹涌,便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世尘埃落定后,中国经济中心已经在长三角落地生根了。
这股南移浪潮的另一面是塞外的少数民族纷纷涌入关中、河东和中原各地。胡族在部分地区占据了绝对优势。十六国政权便大多是胡族政权。民族问题成为北方政权首当其冲的执政难题,其中有胡汉互相仇视、胡族统治者视 *** 为草芥,也有汉族报复性的杀戮胡人,更有北魏不断南移,拥抱汉化。北魏的汉化政策和均田制、府兵制在北方地推行,时人终于在胡汉之间、耕种之间找到了权衡。民族问题一旦解决,北方原有的经济、军事优势迅速彰显,遂有北周统一北方后迅速挥戈南下,重新统一南北。当盛唐大戏的帷幕开启,有些少数民族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丰富。
乱世承两汉之绪。两汉是贵族政治退潮,贤能政治崛起的时代。汉武帝尊崇儒家,改造儒家,尤其是东汉早期重新塑造儒家,使得一些家族世代习儒,积极入仕,逐渐掌握政治、经济大权。思想文化和权势的结合,形成了“四世三公”的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在魏晋南北朝强化为门阀世族。南方多数朝代以世族势力为政治根基,几乎与世家子弟共天下。这股风潮可以看作是贵族政治遗风与贤能政治新风的缠斗与平衡。自古福祸相依、物极必反,南方世族演变为安享务虚、“肤脆骨柔”的寄生阶层,在乱世后期的战火中元气大伤。北方世族反而在权势和生存中找到了务实之路,与新政权积极合作,大体保留了实力。这是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结构。延至大唐,门第依然是社会的重要元素。
社会是螺旋性进步的,乱世或许是发展过程中暂时的停滞乃至倒退,但无不为向前积蓄了力量、提供了反面参照物。混乱之中孕育生机、乱局之内破出新局。看似浑沌的潮流之下,总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在向前、向上。
大时代的点滴影响对于每个个体,可能就是逃不脱的宿命、无法对抗的泰山北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当暮年的高欢在血腥激战之后,唱起这场脍炙人口的民歌《敕勒歌》,思念他成长的地方——敕勒川、阴山下、怀朔镇。这经典的一幕,不知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感慨英雄易老、豪杰永恒。乱世是英雄豪杰的舞台,有曹操、司马懿、王导、谢安、石勒、慕容垂、李密、程咬金等人搅动历史风云;有拓跋家族一路向南、拥抱汉化;有刘宋王朝一路奋斗、崛起于阡陌;还有高欢那些发源于六镇的小人物:贺拔岳、宇文泰、侯景、杨忠、李虎……曹植、阮籍、嵇康、陆机等人则为这个乱世赋予了精神的灵动和生命的觉醒,更多的人在狼奔豕突、漂泊离散中保全卑微的生命和自由的心。
这400年的乱世对中国人思想观念产生了特别的影响,塑造了之后传统社会儒释道并立的局面。突出表现就是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玄学的兴起。前两者都得益于乱世人民精神无所寄托,遂转托宗教。汉地的佛教与道教,事实上都肇源于东汉,都是在魏晋开始发扬光大。以佛教而言,佛教内涵拥有与儒、道理念融合的一面,在这段乱世从小乘转向大乘再转向禅宗。南朝四百八十寺,几乎都是在此时创建的。以佞佛著称的梁武帝萧衍,对佛教的传播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以致于有充分理由相信梁武帝以佛教教义来对抗纷乱复杂的政局,以此为治国理政的利器。
更多的文人士大夫面临着政治效忠的困境,面临理想信念无处落地的尴尬,更不时遭遇强权对心灵的入侵,他们不愿卷入险恶与肮脏的境地,纷纷清谈避祸。玄学大兴。后人有称之为“清谈误国”的。王朝不会因为几个士人的清谈而倾覆,从来都埋因于政治体制的失衡、统治者的腐化堕落——就像秦亡于不恤民力的执政,而不能归因于大一统的观念。玄学是几代读书人的选择,也是他们心灵自洽的避风港。
无论是在枪林剑雨中博取荣华富贵的赳赳武夫,还是凭借兢兢业业掌握实权的刀笔小吏,抑或幸运地躲进桃花源的编户小民,他们都缓慢却持续地塑造着历史,为新的大一统的到来积蓄能量。
历经几百年搏杀融合的中华民族,曾经寄予隋朝极大的希望,等到的却是失望。两代雄才大略的帝王,一个向伟大冲刺的梦想,最终留下“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隋朝终究没能进入盛世,反而在统一天下30年后轰然倒塌。在隋朝废墟上崛起的唐朝,接过了隋朝的接力棒……
当散布在神州大地的文明之火,孕育出完备的国家形态后,中国就如呱呱落地的婴儿,开始涂抹自己的历史长卷。经过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婴儿期,中国历史进入秦、两汉的幼儿期,正式记事了。正如每个人都要经历孩童的天真、迷茫、躁动和十万个为什么才能成长,魏晋、南北朝和隋朝,就是中国的儿童期。期间有磕磕绊绊,会受伤流血,甚至可能面临种种威胁,都永远镌刻在了中国历史之中。经过400年的迷茫躁动,中国成长为一个精神抖擞的少年,迎来了唐宋盛世。
历史没有虚废中国人的任何磨难;一道道磨难组合为历史年轮前进的道路,每一道磨难最终化为历史大厦的块砖片瓦。
《乱世三部曲》丛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串联起散落在历史洪流中的故事,解读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智慧与抉择。“乱世是成长最好的朋友”,徜徉在《乱世三部曲》中,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体味先人的人生智慧和心理历程。(龙爪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