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建立全域一站式解纷的“城市副中心模式”、社区治理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百大案例、家风建设入选北京市乡村治理案例选编……在昨天召开的通州区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上,区长孟景伟介绍,历经一年探索,城市副中心已形成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基层治理品牌,基层治理“一年奠定基础”的目标初步实现。
在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的全过程、各领域,各街道、乡镇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新华街道打造以“协商治理、协商服务”机制为基础的“双协商”党建创新品牌,引导带动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格局;梨园镇建立“新治汇”社区书记工作室,通过开展社区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书记有约”主题沙龙、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经验分享会,使一件件基层治理难题得以解决;杨庄街道通过成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室,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持续促进实务型研究与研究型实务高效转化,建立起跨学科、专业化、开放型、实践型的基层治理智库;永乐店镇党委结合新市镇的功能定位,以党建引领推进基层治理,推广实施“两级协调、三级管理、全民参与”的“街长制”……
党建引领下,全区党建引领物业管理“三率”水平和质量持续提升,463个物业管理单元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96.8%,物业服务覆盖率99.4%。“1+25+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持续完善,设立全市首家村级“两站一中心”综合服务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工作阵地进一步筑牢。在全力绿色治理难题过程中,城市副中心探索出“四有四服务”党建工作机制、“户联网”党建模式、“强街带社”党建引领工程、“永顺幸福+”、“四微一行”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特色模式。
多元共治,强化群众参与也是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的一大“法宝”,多元主体共同推进基层治理的格局加快形成。在中仓街道莲花寺社区,基层治理不再仅仅是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事,而是居民共治、形成合力。社区以“居民议事厅”为平台,构建多方参与的“多元参与 协商共治”的治理模式,将辖区16条胡同划分为五个网格,每个网格有两名胡同主事,成为社区基层治理的好帮手。在文景街道,“每月一主题,每周有活动”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推进多元化志愿服务主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周边保障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22年首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城市副中心还创新建立了全域一站式解纷的“城市副中心模式”,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出辖区。通州法院在全区22个街乡镇创新完成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建设工作,与乡镇党委携手共建,形成合作共赢的“责任共同体”,为多元解纷、多方治理提供坚实政治保障。同时鼓励基层群众参与解纷、参与治理,选任威望较高、热心调解、熟知村情民意的群众担任解纷联络员,营造共治共享浓厚氛围。区检察院通过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立市民服务热线协作机制,推动群众诉求依法高效办理。
在基层治理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主动担当,履职实效持续增强。今年,于家务乡启动人大代表“特色小院”创建活动,通过打造“书香小院”“和美小院”“编织小院”等“特色小院”,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探索基层治理议事新模板。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23个、代表联络站410个,人大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接待选民、知政议政、服务群众”的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围绕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理、接诉即办等重难点问题开展依法监督,推动基层治理目标任务落地见效。政协各专委会、各界别、各委员工作站围绕无物业小区管理、居民小区停车难等问题,积极开展“微协商”,提出“微建议”,有效推动基层治理问题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
为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积极出谋划策的还有智库专家。充分发挥首都高校资源优势,城市副中心建立了区、街乡镇、社区(村)基层治理智库,以区委党校为依托,成立基层治理研究中心和基层治理专家委员会,22个街乡镇全部建立辖区基层治理专家智库团队。各专家团队积极深入城乡社区(村)一线,通过组织培训、座谈点评、基层调研等多种途径近距离、全过程为基层治理把脉支招、绿色难题。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副中心基层治理特色化品牌广泛形成,已培育出“马桥近邻”“玉见骑士”“玉事好商量”“零距梨”等共建共治品牌,“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治理链、楼门微治理、一核多元共治等特色化模式;潞城、永顺2个治理类乡镇实现退出;在10月份接诉即办工作考核中,城市副中心位居全市第六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