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时光之轮旋转不息,岁月来去如风,世代更替只留下回忆,残留的回忆变为传说,传说又慢慢成为神话,而当同一纪元轮回再临时,连神话也早已烟消云散……”
※“炼金术士”的缘起(青峦叠翠的引子)
金的原子序号是79,形成方法有两种。
—种是超大型恒星的死亡。那些从宇宙初期就存在的,比太阳的质量大上成千上百倍的恒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会通过一场无比绚丽的超新星爆炸结束自己的一生——金元素由此诞生。
还有一种是中子星合并。中子星的密度超过一亿吨每立方厘米。两颗互相缠绕旋转的中子星,在超越时间的时间中互相凝望、注视,在超越时间的时间中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在互相触碰的一瞬间——砰!无与伦比的大爆炸发生了,黑洞诞生,产生的波动甚至能撼动空间本身(引力波)。而比地球质量还大的金元素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挥洒到无穷无尽的宇宙空间中,在漫长的漂泊流浪后,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偶然落到了地球上。
所以当我们看到金子反光的时候,是它在重现亘古恒星们的余晖。
“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中间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用泥土烧成的器皿,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开窗户造房子,中间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有”给人便利,但是“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向东,寻一径佛光。一藏过往,二藏衷肠,三藏思量。醉里拈花留一笑。”
就好像:
房子空了,才能住人;杯子空了,才能装东西。人把内心空出来,才能不断进步。把头脑的偏见丢出来,认知才能更新。“无用”不代表真的无用。我们不能总是重视实用而忽略了“无用”。很多时候,“无用”,反而是大用。
所以,想说:也许,在我们“沉睡”时,才能真正唤醒”神灵”。
“全世法?弘正道?取真言三藏。一藏为经,二藏以律,三藏成论。”
※升级文明,科学家向“神”求证?
单一的“创世纪事件”如何创造了数十亿个星系、黑洞、恒星和行星?原子在地球和其他可能的星球上又是如何被组装,构成那些足以吸引我们去探索其根源的复杂生物的?
在恒星和原子之间,以及宇宙和微观世界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原子的性质,即它们的大小、质量、种类以及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力,决定了现实世界的化学组成。原子的存在又取决于其内部的粒子和作用力。
天文学家研究的对象——行星、恒星和星系,都受到引力的控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在“大爆炸”发生之时,宇宙的特性就已经印在了它自身的空间里。
事实上,人类的出现和生存依赖于宇宙中的一些非常特殊的“调谐”。
宗教教义和科学理论不同,它自称含有永恒的和绝对可靠的真理,而科学却总是暂时的,它预期人们一定迟早会发现必须对它的目前的理论作出修正,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方法是一种在逻辑上不可能得出圆满的、最终的论证的方法。——罗素
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会出现能量不足的情况吗?
太阳一秒钟所释放的能量有3.9×10的26次方焦耳,地球所能接收到的能量只有太阳释放能量的10亿分之一。但对于太阳能的使用,,按照科学家计算,地球所获得的能量和人类使用的能量占比为10000:1。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数倍,但每秒钟消耗420万吨物质,日积月累,太阳也会出现亏损。
对此,弗里曼·戴森(物理学家、数学家和作家)早在1960年就提出一种理论,即所谓“戴森球”。他认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10亿分之一。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在真理面前屈服是可贵的精神,绝不是耻辱。”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数字科学,在古代对历法和航海至关重要。在当代,天文学领域正不断涌现出新的发现。对时间本质的探索正使人们对宇宙的兴趣逐渐上升。
“新知识常常起源于研究过程中某种意外的观察或机遇现象。”
迄今为止,天文学仍然是数字的科学,在《六个数》一书中,马丁·里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院士、国王学院名誉院士)讲述的六个神奇数字,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数字稍微有所不同,就不会产生星体,不会出现生命,更不可能有人类。现代宇宙的一切都取决于这六个数字的精密调协,而这无疑是一个物理世界的惊人巧合。
数学定律是宇宙结构的基础,不仅对原子而言,对人类、恒星以及星系而言也是如此。
“迷失在莎士比亚的花园,那里盛放着浪漫主义者的玫瑰”。
书中关于宇宙的六个数,其中两个与基本的自然力有关;两个确定了宇宙的大小和整体结构,并决定着它是否会永远存在下去;剩下的两个则确定了空间本身的属性。
●第一个数字是N,宇宙之所以如此浩瀚,就是因为自然界中存在着这个至关重要的巨大数字,它的值等于1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000(1036)。这个数字是用将原子结合在一起的静电力除以原子之间的引力得到的商。如果N后面少几个零,那么只能产生一个寿命短暂的微型宇宙,其中的生物不会长得比昆虫大,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化。
“在万物之间,发现新的连结。”
●第二个数字是ε,其值为0.007。ε决定了原子核结合的牢固程度以及地球上所有原子的构成方式。它的值控制着来自太阳的能量,而且还更精确地控制着恒星将氢转化为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的方式。正是发生在恒星内部的种种反应使得碳和氧比比皆是,而金和铀则较为罕见。如果ε为0.006或0.008,就不会有生命存在。
●第三个数字是宇宙常数Ω,它表示宇宙中的物质,包括星系、弥散气体和暗物质的数量。Ω可以告诉我们宇宙中引力和膨胀能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两者之间的比值远远高于特定的“临界值”,那么宇宙早就分崩离析了;如果比值太低,就不会形成星系或者恒星。宇宙的起始膨胀速度似乎经过了精密的调谐。
“向日葵追着光,却抬眼见到了月亮”。
●第四个数字是λ,它测量的是1998年最大的科学发现:一种从未预料到的新作用力——宇宙的“反引力”。“反引力”控制着宇宙的膨胀,在小于10亿光年的尺度上,我们很难分辨出它的影响。当宇宙变得越来越暗、越来越空时,λ注定将取代引力和其他力,占据统治地位。幸运的是,λ非常小(理论物理学家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否则,它的作用力将会阻止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宇宙的演化甚至在未开始之前就会被遏制。
●第五个数字是常数Q。所有宇宙结构(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种子都铸成于“大爆炸”之中。宇宙的结构取决于常数Q,它表示两种基本能量的比值,大小约为1/100 000。如果Q比这个值小很多,宇宙将变得死寂而无序;如果Q比这个值大很多,宇宙将变得暴力肆虐,由一些巨大的黑洞主宰,恒星或者太阳系根本无法存在。
“山茶躲进小楼,我躲进梦里。”
●第六个关键数字的存在于多个世纪前已经被证明了,现在我们正用一种新的视角研究它。它就是当前可见宇宙的空间维数D,其值为3。如果D为2或者4,生命将不复存在。时间虽然是第四维,但与其他维度截然不同,因为它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方向:只能“迈向”未来。在黑洞附近,空间极度扭曲,以至于光线沿着圆圈传播,时间也停滞不前。此外,在接近“大爆炸”的时间和微观尺度上,空间将在10维向度上显现出其终极的基本结构:被称为“超弦”的物质的振动与和谐。
据现阶段推测,这六个数组成了构造宇宙的“秘方”,而且它们的值对所构造出的宇宙具有特别精确的影响: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数字的值“失调”,就不会形成恒星,也就不会有生命出现。
这种调谐究竟是一种残酷的现实,还是只是一种巧合,或者出自一位仁慈的造物主的旨意?
在这些数字有着不同赋值和组合的地方,很可能存在无限多个其他宇宙,其中大多数要么夭折,要么是不毛之地。只有在这六个数组合“正确”的宇宙里,人类才得以出现(“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存在)。
这个认知让我们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出发,去认识当前的宇宙、人类在其中的位置以及相关物理定律的性质。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辨别自然界的模式和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现象能够被归入普遍性和规律中。理论物理学家旨在将物理定律的本质纳入一组统一的方程或几个数字中。
“用想象,将现象推想到极致。”
晚年痴迷于“神学”研究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们发现了自然定律,但这个自然定律到底是不是“神”设计的呢?“神”是不是人格化的呢?有没有可能通过理解“神”来理解更多的定律,更了解世界?那么多定律是不是巧合?科学的尽头是不是通过研究“神”(“神”创建的规则)来认识世界?
在西方人的信仰中,上帝是至高生命的体现,大多数西方人的信仰以上帝为中心,但却始终没有具体证据表明上帝真的存在。
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吗?即便是以信仰为力量的西方人也迫切想知道这个问题,如果神真的存在,为何我们看不到他呢?
一位来自瑞士的数学家欧拉同样痴迷于这些问题,但和其他人的信仰不同,他决定利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数学来证明“上帝”真实存在。
欧拉最后成功了吗?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立身之本,对于那些天资卓越的数学天才,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多维度,是变化莫测的。只是以现有的数学理论而言,我们找不到通往另外一个维度的钥匙,数学自然被限制在人类社会中,难以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可这并不代表钥匙不存在,或许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或许是一次平面几何的证明,最终能让人类解开生命的最终意义,能够看到上帝存在的更高维世界。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正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其实在历史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曾研究过神学,就比如提出了万有引力的牛顿,他在晚年就想通过物理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可惜无疾而终。此外还有杨振宁教授,他在专访中也谈到了对上帝的看法;在杨振宁教授的眼中,上帝并非是鬼神之类的存在,而是更高维度的造物者,或者是说规则本身。欧拉同样痴迷于神学,但作为18世纪的先驱科学家,他真的通过数学将上帝证明了出来。
如果说18世纪最让人看不懂的数学家是谁,欧拉绝对要占据一席之地。他是第一个发明函数的人,现如今不知道多少学子都是在欧拉证明的公理上取得数学成绩。
凡是能被认定为基本规律的公理,都是数学界最伟大的成就,但天才的世界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18世纪时曾有画家慕名而来给欧拉画了一张半身照,但在画面中欧拉是偏着头的,仿佛是在遮掩着什么。实际上,这是欧拉在20岁时为了研究太阳留下的后遗症。太阳的秘密没有解开,反而让他的一只眼睛因此失明,对画师侧着脸就是为了掩盖自己眼睛的缺陷。
“是寒冬里盛放的白梅,是骨骼里不枯的白玫瑰”。
其实,在生活中欧拉对自己被晒失明这件事还是非常乐观的,他对周围人说:眼睛丢了正好,还不容易分散我研究的注意力了。
在随后十年的时间里,欧拉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甚至达到了每周一篇数学论文的发表。这是多恐怖的数据呢?
在整个十八世纪数学文献的相关成就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欧拉提供的,他取得的成就达到了让其他数学家仰望的地步。
“这世界上唯一的性取向就是心之所向。”
据说,瑞士自然科学基金会曾决定将欧拉的毕生成就编撰成一本《欧拉全集》,预计分成84卷发表。可这些作品至今也不过完成了七十多卷的编撰,这还只是存世的作品,因为,1771年彼得堡曾发生过一场大火,这场火烧毁了欧拉大量的数学手稿,这不仅仅是他个人,更是整个数学界的损失。
量变和质变相辅相成,那欧拉到底在数学领域有怎样突出的成就呢?
他用数学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虽然欧拉学了数学,但是他的内心还是坚定地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不过作为一个拥有科学思维的数学家,他想要搞清楚既然上帝是存在的,那为什么我们看不见上帝呢?也许,有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我们只能看见这个世界的一面,而看不见另一面,那关于这点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呢?
1+2+3+4+5+6+……正常人都会觉得这个结果是无限大无穷大,但是欧拉却说它等于-1/12,这个可能就是所谓的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事件的另一面,那这个结果到底对不对呢?当时的欧拉是给出了特别严谨的证明。
“期末要是不给老师露一手,他(她)还真以为自己教的有多好。”
也许,是怕高数没学好的朋友看不懂他的证明,于是,上天就派了另外一位天才数学家拉马努金(拉马努金有很多思路和成果,他说都是神告诉他的)通过小学生都会的加减乘除,证明了这个正常人看起来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等式:
首先我们把1+2+3+4+5+6+……的和写成S1,我们再引入一个S2,S2=1-2+3-4+5-6+……接下来,我们用S1-S2=4+8+12+……=4(1+2+3+4+5+6+……)=4S1,所以这里我们就可以得到S1=-1/3S2,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求出S2等于多少,就可以知道S1等于多少。
接下来我们再拿出一个S2=1-2+3-4+5-6+……这次,我们将两个S2错位相加,结果就是S2+S2=1-2+1+3-2-4+3+5-4-6+5……=1-1+1-1+1-1+……=2S2,然后我们将2S2再做一次错位相加,即4S2=1,那S2=1/4,于是S1=-1/12。
看到这儿,大家也许会质疑这个结果的正确性,或质疑这个方法是不是有问题。
“约不约?” “约!”这么美好的对话竟然被数学老师用来因式分解……
后来,人们又用黎曼函数(在高等数学中被广泛应用,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反例来验证某些函数方面的待证命题)得出的结果还是-1/12。
此时,众学者就开始范愁,因为这个在数学上看起来无懈可击的正确结果,在现实中好像就完全不可能发生。有的数学家为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就一步一步把黎曼函数(德国数学家黎曼先后创造了黎曼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几何、黎曼引理、黎曼流形等理论。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其最引以为傲的广义相对论,而广义相对论就是建立在距离当时50年前黎曼几何的基础之上的)当中的这个解析式图像化,最后就得出来一个图像。
这个图像的意思就是这组数的和刚开始的时候,它是沿C1这条路径开始变大的,然后变到非常大的时候就来了急转弯,就是C2这段路径,然后此后就开始变小了,就是C3这段路径。
“它像极了这个易经乾卦里面所说的亢龙有悔,亢龙有悔的意思就是说龙向上飞得太高,便会有要后悔的事情要发生,这就是我们中华文化当中物极必反的思想的起源。”
后来还有诸多类似的等式,例如:1+2+3+……=0,1+2+3+……=1/120,而且这些东西到后面都被证明是对的,不过即便它们被证明是对的,很多人包括很多数学家还是不能理解这样的结果,这时,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点破了其中的奥秘。
“爱因斯坦曾说,这个层次的问题,很难靠这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
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翻译是,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案永远不可能在产生这个问题的维度上出现,这就是市面上常说的,问题的答案往往在另外一个维度。
我们来看这张图,就是把1+2+3+4+5+6+……表现在了一张坐标轴上面,我们一般人都会认为加到最后会无穷大,这个答案会出现在上边的纵轴S上面,但是当我们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来模拟这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当这些数的和越大这条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就会越接近-1/12,这便是答案往往会在另外一个维度的含义。
其实这就像我们的意识,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就像是123456……,我们以为这些神经元加在一起就是很多很多神经元,实际上它们加在一起会产生一个不是神经元的意识,而意识这个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为神经元都在正的维度,意识就像那诡异的-1/12,它在负维度。
“你喊别的女孩出去吃饭,她答应了,可能是对你有意思;你喊我出去吃饭,我答应了,那我是真的喜欢吃饭。”
正是-1/12的答案,终于让欧拉引出了另一维度的存在,我们不能以认知这个世界的思维去看待算式。
尤其是对于这种无穷尽的算式来说,它的另一头连接的并非是我们身处的维度,而是另外一个更高级的维度,这个答案很可能就是引号的上帝,当我们验证出这个答案绝对真实后会发现,“上帝”已经站在远方朝我们招手了。
这时候再回想一下,古人常说那个做人要积阴德(对真善美的信仰),那这个所谓的阴德(对真善美的信仰)会不会就是在负维度里面的通用货币呢?
在牛顿的时代,很多科学家都是神职人员,因为科学的诞生,与宗教问题无法剥离。比如,神父们、神学家们想要证实《圣经》中的传说、想窥探上帝通过星辰运动传达的讯息,这也就促使聪明的神父们、神学家们去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放风筝的时候风筝和人都不自由。”
※为什么要拜“神”?
科学已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神学”存在的必要性究竟是什么?
科技这把双刃剑带来的问题就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样循环着。据统计,一天中使用移动电话一小时以上,人的瞬时记忆力会下降30%......
“神学”是针对经典,神,秩序,哲理,仪式的研究,对全世界的信徒(各宗教信仰的信徒)而言非常必要。在中东,它的有用性也许大于科学,没有神学,社会甚至都无法正常运作。
可以说,神学是最必要的学术(人类古典-中世文明的活化石),一个文明毁了,如果有神学典籍可以迅速重建,它包含社会道德规范、仪式规矩、宗教结构、封建结构/契约结构、政治学(包括对各种政体的研究)、基础的哲学、逻辑学……所以,神学类似“西方传统国学”,包含圣经、希腊哲学、自然法、类似孔孟,具有道德教化作用,曾经是给社会制礼作乐。
历史学家常常尽力证明宗教思想与科学之间是不可调和的,虽然科学家自己很少认为这两个体系是对立的。——乔纳森·科尔
其实,科学与神学上千年的斗争历史还没有结束。神学代表“自然理性”、“自然伦理”,而现代主义代表“工具理性”。而神学的任务就是使现代人从对技术利维坦(《利维坦》又译《巨灵论》,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该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读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的迷信中脱离,使得被技术利维坦掩盖的科学和理性重新获得自由。
工具理性是一种价值之思,它只思考过程,投入和产出比是否合理。这在目前的现代社会被看作是普遍客观的。
而自然理性曾经是被认为普遍客观的,它的核心是目的,也是美学,文学,宗教,传统伦理的核心;它不会去考虑剥削,它只会说,这是孔孟之道,或是圣经,亚里士多德写的,我们要遵守,或认为是自然既定的规律。
在谈到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及其他伟大物理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时,普朗克曾说:“对于所有这些人来说,他们有意或无意献身于科学的动机,乃是出于一种信仰,即对一种合乎理性的世界秩序表示坚定不移的信仰。”
那么,我们如何以一个整体的人去思考?
建立和谐社会(一个不割裂的社会有机体)。
在这个科学和工具理性被看作是一种政治规训手段的现代社会里,“科学” 代表权力和话语权,而大众的审美能力和公共话语就被剥夺了,比如现在的“网络暴力”现象。毕竟不进步,不"科学"的人,只有被规训,被隔离,被杀死这三种选择。
“因邪恶无法铲除,所以对政治的期望必须中庸”(《什么是政治哲学?》,前揭,页28)这一事实作为真理。自然正当的教导绝不是在鼓励革命行为,所以施特劳斯警告我们,要尽量降低对减轻“只要有人就不会消失的邪恶”(《论僭政》,前揭,页200)的期望。虽然海德格尔极端地主张“绝对”行为,但施特劳斯依然信奉中庸策略为智慧的最高典范。
“人生中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最长久的拥有就是珍惜 。”
而且,因为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古典自然理性(“神学”)就不再普遍客观,因而变成私人的东西。比如,清华的天才少年出家,也许目的是追求自认为的真理,但大众不理解,就觉得国家付出那么多精力培养他,而他却貌似对社会无所回报。
“愿心宽如海,放得下过往,装得下未来。”
所以,自然状况是带有局限和制约性的,而不仅仅是结局未卜的种种可能,所以施特劳斯极力主张恢复而非毁灭政治哲学的传统。虽然黑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到尼采的这种传统是错上加错,在技术虚无主义中错到极点,而施特劳斯认为虚无主义不是传统的病症而是相对现代的现象。所以,与其说哲学(“神学”的范畴)传统式问题的根源,倒不如说它蕴藏着提供各种可能所需的内部资源。取代虚无主义问题,不是靠形而上学中的“克服”,而是靠我们重新拾起对形而上学中预先假设的会意,即靠自然正当的经历。
因此,“神学”现在的作用,按照施特劳斯派的看法就是在“工具理性”以及焦虑的个体性社会中,以及对工具科学主义的信奉中,以及恶化的民主制度和威权僭政下,通过古典的方法,重建人文关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恢复自然法),重建善恶的价值和审美能力。
“想在这个爱意随风起的时代和你慢慢来。”
虽然“上帝” (最高价值)死了,一切价值判断都需要重估。我们是否能够在古典文本中,寻找被前人忽略和遗忘的智慧呢?是否能够从古典文本及各类考古发现中找到现代社会起源的谱系呢?
以此,是否能通过在古典文本的隐微写作和重新训估中,找到现代文明“这种被抛入世的焦虑感,和技术社会和威权带来的各种威胁”的解药,以及揭开“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理 *** 于政治规训和科学主义的政治话语)”遮蔽的“古典自然理性(理性的目的是友谊和德性)”呢?
也就是将神(自然法价值体系)复活呢?(虽然神可能已经死了,但是神学方法和神学追求还存在)
“人生难得,找到让自己深感幸而为人的东西,为了它,活下去。”
神学方法是一种政治学化的古典学。它的存在就是用来反思“这个科学化如此发达的社会是否会威胁人类社会/种群本身”。
神学对抗的就是“技术中心论-变质的民主-僭政”所导致的虚无主义。海德格尔,利奥施特劳斯,阿伦特,约那斯,沃格林这一派都是类似的看法,对现代社会的担忧。
某种意义上,神学的工作就是反思现代性,或者说“开时代倒车”,但是并非为了将时代拉回过去,而是像古代先知一样提醒和警告每个时代的人,他们跑的 *** ,可能会产生自我分裂,需要回到本真中去,审美中去。
“我们的努力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起码要使人们对世界有越来越正确的看法。”
※教育能否帮人类造“神”?
2005年,钱学森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钱学森之问其实不是疑问句,钱学森之问是设问句。钱学森不仅对当时的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还对这个提问提出了解决方案。这是钱学森对当时中国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培养模式的一种反思。
钱学森认为当时的大学的专业设置的和学习模式非常有问题,所有的学生只学习自己的专业,不要说和自己专业有关系的相关学科,就连自己专业的兄弟学科都一无所知。用钱老的话讲:“这些学生就会自己的专业那么一点点,其他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而发展航天当时就需要一些除了自己专业领域外的创新性工作。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钱老建议,以后大学不能再只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基础知识。甚至不能只学习科学技术,要什么都学习。不但要学习科技,还要学习文学、艺术学习音乐。一个大师不仅仅是专业,还要博学。不仅仅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有的时候,你的广度比深度要重要,比如,在两个,甚至是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上有突破,就有可能有创造性的研究发现。
据说,如果按原创思想数量评价科学家,冯卡门评的人类史上三座科学高峰有且仅有阿基米德、牛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有六项原创思想,卡门自评有三项。一生能有一项原创思想可算当世俊杰,有两项原创思想应可青史留名,像冯卡门这样有三项原创思想的应该算是一代宗师。
作为大师级的科学家钱学森、冯卡门和普朗特,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相互是师生关系,但领域又不完全相同。钱学森虽然因为空气动力学被广为人知,但他所从事的领域非常广泛,且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如,应用力学、物理力学、航天与喷气、工程控制论、系统科学。另外,钱学森对系统工程、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
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爱因斯坦
为绿色钱学森之问,很多名牌大学对大学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珠峰计划”,其全名叫“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选定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17所985大学作为试点学校,计划虽由国家主导,但具体怎么做,每个学校自己决定。同时,这项计划要求所有入选的17所学校不许宣传,不许张扬,埋头苦干。
入选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培养方案,但大致共同点是:在大一甚至大二阶段不分专业,全部上基础课程,上完基础课程后再选专业;在某个领域内,相关的课程都学习。从而让学生对某个领域内的相关基础知识都了解,把学生由以前的专才培养成现在的通才。从目的上讲,国家是要把他们培养成大师级别的人。
“女娲一边捏土一边笑, *** 问她怎么了?女娲说:做人呐,最重要的是开心。”
然而,珠峰计划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珠峰计划在落实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想法和国家的初衷并不相同,国家是按照大师培养学生,但很多学生并不是按照大师自我要求。他们选专业的时候不是看自己对哪个专业感兴趣,而是看哪个专业赚钱多就选哪个。
培养出一个大师级别的人才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在绿色钱学森之问的系统工程中,钱学森的建议其实被绝大部分采纳了。但钱学森毕竟不是从事教育的,他的解决方案只是针对大学教育他遇到的问题。意见也只针对大学培养的部分内容。因此只有钱学森之问,没有钱学森之答。
“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各种实用人才,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各种大师,间接结果是促进整个人类进步。
人类的幸福来源于三个关系处理:首先是人与自然;其次是人与人,与社会;最终是人与自己,或曰与灵魂,精神的自洽。
人才,关乎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和人类个体脱离于单纯的生物生存,脱离于单纯的追求利益的动物层次追求。
教育要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生存问题,人类短期生存问题,长期生存问题。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有利于形成有利的组织,放大人类自身的能力,还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如果人自己的思想混乱、精神萎靡,那什么都没有意义。这三类关系问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关联,有时,也相互冲突。
“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
教育探索的目标是什么?
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许短时间内还不能实现,但不妨碍我们把它当做教育探索的目标。
培养大师,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需要兴趣引导,使命(责任)推动。这些可能都不是只看眼前的功利。去功利化一方面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宽容。
如果整个社会是大气的、宽容的、自信的,那我们学校也肯定能“气定神闲”的去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家长也不需要谆谆教导孩子们一定要怎样。
“今晚夜色真美,风也温柔,适合刺猹。”
如果整个社会是焦躁的,不安的,急功近利的,如何能指望学校是一片净土?
在回答中,我们可以借用利益单位这个概念,进而说明,为什么社会和家庭重视短期利益。说到底,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学校出现问题,根子一定在社会。因此,提出重新构建利益单位,也许可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犹太人并不比其他民族聪明多少,为什么能出爱因斯坦、洛克菲勒、巴菲特......?
犹太人热爱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考高分、竞争、炫耀等等。实际上,很多世俗犹太人倒是更趋向于谦虚低调、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会用自己的钱来帮助周围的社区发展、创立非 *** 组织、建设新的图书馆等,或者把钱捐赠给艺术、教育、脱贫组织,以及慈善机构等。
数学就是授之以鱼考之以:
鳕鲣 鳔 鳔 鳓 鳓 鳗 鳗 鳘 鰵 鳙 鱅 鱇 鳖 鳖 鱂 鳛 鰼 鳚 鱏鱚 鱝 鳜 鳜 鱓 鳝 鳝鳟 鳟 鳞 鳞鲟 鳠 鱯 鳡 鱤 ……
那,为什么以色列既保留传统又善于创新?
以色列的创新能力一直被世人所瞩目,历史上出现的很多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是犹太人,犹太人(全世界犹太人,不单指以色列),0.2%的人口,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物理学奖犹太人占27%,医学奖占31%(据不精确统计)。
“一旦科学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它就赢得胜利。”
当前的以色列也是创新大国,农业技术、军事技术、科技投资等方面都是全球领先的,以色列70%的土地是荒漠,但,以色列农业技术冠誉全球:温室技术、滴灌节水技术、农业机械都是世界领先,它不仅实现农业自给自足,农产品还出口欧洲......
其实,以色列的小学生很少拿奥数比赛奖之类,但到大学阶段,创新能力一下子突出出来。
“所谓二十岁,不过是心里住了两个十岁的小朋友。”
希伯来大学出了至少7个诺贝尔获得者。校长本·萨松给出的答案是,犹太人崇尚创新,能想出新奇点子并能付诸现实,备受尊重。大学格外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访谈中,他谈论的重点就是有多少研究成果转化成应用了,而不是发表了多少论文,更不是拿论文数量来考核教学能力。
以色列理工大学也有至少3个诺贝尔获得者,73%的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都是该校校友创办。“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也许就能成真。”
那么,有没有“一种”“犹太人的教育”?
压根没有。
在犹太宗教典籍里的托拉传承体系里的各种教育理念,那些宗教典籍是开放的文本,哲学家列维纳斯(师从神秘的犹太导师舒沙泥)形容巴比伦塔木德说:
它的行文风趣,简洁明快,或冷嘲或热讽,都执着于可能性。其中每一场讨论都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又歧议迭出,但又毫不专断。每一页都在寻找矛盾,期盼读者的自由、创意和胆识。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犹太人有句《托拉》里的老话,“我们的圣经有70张脸”。这不是说犹太圣经有70张人脸,而是指它能从70种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这一切取决于读者,8岁的天真孩子或者80岁的阅历老者都能找到他们合适的角度理解。和其他课程相比,比如数学、历史或者地理,圣经课堂里没有对错之分,没有黑白之分,它可以是各种颜色,取决于你从哪个角度看。《塔木德》(一本拉比整理的教义律法巨著)不断告诉我们,要质疑、思考和挑战现状。
「两个犹太人,三个观点」“两个犹太人就有三个观点”,这是一句古老的幽默谚语。没什么比这句话更能描述犹太人的学习方式,辩论方式和提出问题的方式了。
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犹太人不是学习纯粹的知识,而是关于智慧,学习怎么使用它们,并将它们用在当下的复杂世界里。
所以,犹太人和以色列人大都不轻易接受任何事情,想知道为什么,问问题,挑战任何事物,最后变成不断在过程中“找茬”却保证最好的结果。
人的一生,未必都波澜壮阔、荡气回肠,左右我们如何活着的往往是那些每天都在上演、都在谢幕的生命场景。在阳光下细碎如微尘般翻飞跳跃的,恰似我们的一生,只是,有的人拼尽全身力气把微尘舞出了光芒。
为什么要借鉴以色列?
中以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相似之处有很多,例如,都比较实际,都有些中庸之道,都重视智慧等等。
虽然世俗犹太人并没有认真地信奉犹太教,但依然把这些传统的价值观都传承给了后代。他们对犹太教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像当代中国人对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态度一样。
对于教师的尊重,两个民族也是共同的。中国人对于教师的尊重始于孔子,讲究尊师重道。而犹太人中的拉比是老师也是智者的象征,通常指接受过正规犹太教育,系统学习过《塔纳赫》《塔木德》等犹太教经典的学者,他们也是一群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从而获得智慧的人。耶稣也被他的追随者们称之为拉比。
科学在中国一如在西方般发展以后,是否将损害或拆毁中国原来的文化传统呢?
“若专要法制来束缚人,使人人不获尽其才,则必将会酿乱。我们现在将如何酌采西方的新潮流,如何拿自己以前的旧经验,来替自己打开一出路,来创新法、运新才,这当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引自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中和」性格,使其可以多方面的兼容并蓄。
就思想系统而说,西方近代科学界之新理论,他们所针对的是他们的宗教教理,并非针对着中国思想。在中国思想里加进西方科学成分,只是有益无损。中庸上说:
“尽己之性,而后可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而后可以尽物之性,尽物之性而后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要求“尽物之性”是科学精神,而其归根在「尽己之性」与「尽人之性」,所以,儒家承认有天地之化育,但必需用「己」和「人」去支撑。
“不要总说国产东西不好用,就比如说人民币,我就觉得很好用,也一直都在用。”
宋代大儒曾说:“为天地立心......”,便是此旨。由此可见,儒家也要“尽物之性”,但前提是必立足在“尽人之性”。
再看儒家思想与佛教教理,儒家思想之终极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家的终极目标为「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在儒家思想的系统下,是兼容「无余涅槃」的观念的,无论其为大乘教义或小乘教义。
其实,宋、明新儒家便常有此种理论,这类似「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境界。因此,儒家尽可谈佛参禅,在儒家的立论上,再加以佛家的胸襟是不相妨的。
由此,中国社会上有所谓「三教合流」乃至对于一切宗教(“正教”)的兼容并蓄。
“我们最大的进展,寄托于那些愿意而且能够不受人为的科学分类所束缚的人,那些准备跨过这些界线追随科学设想前进的人。”——【美】卡尔文
左传上曾说过:“正德、利用、厚生”。“正德”便是“尽人性”,“利用”便是“尽物性”。中国人一向重视现实人生,“利用”“厚生”自然要讲究,但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里认为:若无“正德”,则“利用”、“厚生”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且,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向来主张“天人合一”与“心物合一”,因此,其“对物的观念”和“对人的观念”的中间也有融和一致的共通相似点。比如,认为“物性”与“人性”,都是一种「天地之性」,应该不相违异。
因此,中国人常说:“技而进乎道。”
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应该属宗教还是哲学?“技”与“器”应该属艺术还是科学?
“形上”与“形下”,一气贯注,才是中国人的理想。正所谓:处天下之事,不可以不因其势;辅天下之势,不可以不用其术;由术而道,道贯天地。
通俗来讲,“他”应首先是一个“宗教与哲学家”,才可做一个“理想的艺术家与科学家”,此处,是「与」,不是「或」。
“ 科学的历史,它的产生、进化、普及,它的进步和倒退,不可避免地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学问题。”——【美】乔治·萨顿
因此,易经里把中国古代一切关于人事方面的制造与发明(即艺术与科学),统统归为“圣人”的功绩。而“圣人”之所以能制造发明这些东西,则全由于“他”能「法则天象」,所谓:「天垂象,圣人则之」。
也许,正因为“天”“人”“物”三者中间有一种共通的道理和倾向,才能形成这一个共同生息的“宇宙”。
这种道理或倾向,儒家称之为「性」。
钱穆先生(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说:
“物之性太杂碎,天之性太渺茫,莫切于先了解人之性。要了解人之性,自然莫切于从己之性推去。因为「己」亦是一「人」,「人」亦是一「物」。合却天、地、人、物,才见造化神明之大全。”这也是宗教、哲学、艺术、科学同根共源之点。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人的科学天才,应该能对有机完整的全体作一种「直透内部心物共鸣的体察」。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科学的演进可以利用自然科学,并驾驭自然科学,不仅能容纳西方的科学文明,更可以在西方的科学文明的基础之上开拓创新。
“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钱学森
与此同时,钱穆先生还把中国文化演进分成几个阶段:
“第一,先秦时代,那时中国人把人生大羣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确定下来了,这是中国文化演进的大方针,即中国文化之终极目标所在,在此时期明白提出,以下则遵循此路向而前进。
第二,汉、唐时期,那时的中国人把政治、社会一切规模与制度亦规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了。这是人生的共通境界,必先把这一个共通境界安顿妥贴,始说得上各人的个别发展。
第三,宋、元、明、清时期,那时的中国人,更显著的发展,是在文学与艺术方面。人生的共通境界安定了,个性的自由伸展也开始了。
第四,是我们当前面临着的最近将来的时期,人事上的共通方面与个别方面都已安排照顾到了,下面应该注意到四围的物质环境上来尽量的改善与利用。”
丘吉尔曾说,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发现多远的未来。
概括来说:
第一时期是西方的「宗教与哲学时期」,即对人生的理想与信仰。
第二时期是「政治与经济时期」,政治采用民主精神的文治 *** ,经济主张财富平衡的自由社会。
第三时期是「文学与艺术时期」,文学艺术偏于现实人生,而又能代表一部分共同的宗教性能。
第四时期是「科学与工业时期」,科学在理论方面,将进一步润泽并完善第一时期的人生的理想与信仰;科学在实用方面,也会受到第二时期政治与经济理论的“控制”与“督导”。
其实,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文化是在推扩与充实,逐渐推广到各领域、各维度。也许,长此以往,才真能到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终极理想的「天下太平与世界大同」的时期。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事实上,现代物理学已充分体会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可贵性,正如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言: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它们说明了原子和亚原子的实在超越了经典的逻辑,我们无法用日常的语言来描述它,而东方神秘主义并不顾忌对逻辑概念的超越,这就是为什么对于构成近代物理学的哲学背景来说,东方哲学关于实在的模型,要比西方哲学的模型更为适当的主要原因。
很多事情我们要尽可能回到历史的源头去观望。模型,是人类最古老的认识方法论。
※数学家、神学家与天文学家都在“造神”?
【数学家的神=“拉普拉斯妖”?】
“如果宇宙的未来是由它过去和现在的状态所决定的,那么,倘若某个存在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便可以使用物理定律来确定宇宙的全部历史。”这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提出的决定论。它也被称为拉普拉斯妖“——一个知道宇宙过去和未来的“恶魔“(神物)。
拉普拉斯妖究竟是什么呢?
拉普拉斯在他的著作《概率论》导言中写道:
“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其过去的果,以及未来的因。假如有一位智者,可以知道某一时刻里所有促使自然运动的力,和所有组成自然的物质的位置,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那么,在宇宙里,从最大的物体到最小的粒子,它们的运动都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里。对于这位智者来说,未来就会像过去一样,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位智者,就是拉普拉斯妖。
简而言之,拉普拉斯认为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拥有前因后果,也就是一种行为在某种环境下,必然会导致某种结果。
“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但再走一步,可笑又会变为伟大。”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这就是说,任何结果都一定是由一系列前因导致的。所以只要知道了事件的基本信息(原子的位置以及动量),以及推演的方法(牛顿定律),那么所有事物的未来走向都十分清晰了,这种理论从哲学上来看被称为是决定论。
万事万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处在一定的因果之中,宇宙的历史就是一条巨大的、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
“蝴蝶效应”指出,前置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动都会引发一系列巨大的连锁反应;“多米诺骨牌效应”表示,就像推倒一个骨牌,后续的骨牌都会连续倒下一样,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一个事件的发生注定引起后续一系列事件。而这系列事件的引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测的。
这就是拉普拉斯妖的理论基础。
所有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经被人思考过千百次;但要想使它们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一定要再经过我们自己再三思考,直至它们在我们个人经验中生根为止。——[德国]歌德
拉普拉斯妖的原型,在过去很多地区和民族都有所流传。在西塞罗《关于占卜》中就有提到,“某个凡人要是能够通过思考发现所有原因间的相互联系,那么没有什么能从他眼中逃脱。因为他既然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就必然知道其未来的走向。”
一条路,无论以什么方式走——快步走、跳着走、慢吞吞地走,从路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
一颗石子、一艘船、一块沙洲会短暂地干扰河流中的水流,但最终河水的流向并不会改变;
当我们回顾自己此前的人生,每一段际遇、做出的无数决定,都是事出有因的。
“人类力求超过野兽,力求理解与美化孤单的人们组成的这个残酷的、四分五裂的世界,这一愿望具有强大的力量,也只有这个力量在唤醒人性与科学。”
这也是历来人类痴迷于星座和占卜之类的原因,由于世事无常,人们更加渴望能够从自己出生时的”参数点“知道未来的走向。
那么拉普拉斯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拉普拉斯妖的存在是数学家拉普拉斯在阐述他的宇宙观,他十分坚信“决定论”,就连爱因斯坦,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决定论而非混沌理论。在给玻尔的信中,爱因斯坦写道:
“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有限无边,同时宇宙处于稳恒态,所以爱因斯坦才会说“一切都是决定好的”。
星系天文学之父爱德文·哈勃证明了宇宙在不断膨胀,让大爆炸理论复辟,大爆炸理论虽然比较完美的解释了宇宙的诞生和演化,却无法解释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的事情,从某个角度来说,大爆炸理论和神创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大爆炸理论很好地给我们解释了宇宙从诞生之后的演化过程。
在量子力学问世之后,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这个理论认为我们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当其中一个数据变得准确,另外一个数据就会变得模糊,这代表微观世界中粒子运动的规律和宏观世界完全不同。
“在科学的发展上,对严重谬误论见的揭露,其价值不亚于创造性的发现。”——【英】贝弗里奇
因此,爱因斯坦在晚年一直试图寻找出“大一统理论”,解决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之间的矛盾,但爱因斯坦并没有成功。现在的量子力学已经统一了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作用力。不过,爱因斯坦并不认同量子力学的宇宙观,他认为是因为人类现在的理论不够完善,才造成了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假象。
即便是无法获得完全确切的未来信息,人们仍然对于未来的预测痴心不改,这也是人类的一个特征。
“我们需要反省的是自己的眼光和见识,而不是自己的真诚和善良。”
你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一切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呢?(量子力学再次翻转证明“拉普拉斯妖”)
量子力学或证明宇宙全息论。根据现代科学的认知,可简单地认为,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和分子(它们能保持物质的基本特性)。但原子和分子的内部十分空旷,在质子、中子和电子之外存在大量的空间。也就是说,原子几乎是“空”的。这样无数个“空”的粒子,为什么能够组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呢?
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量子的运动状态与我们所熟知的宏观物质的运动状态完全不同,同一个量子甚至可以在同一时刻处于两个不同的位置(双缝干涉实验)。这是怎么回事呢?
诺贝尔得主、荷兰科学家杰拉尔杜斯·霍夫特表示,只要认为宇宙是全息投影,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宇宙全息论,其实本质上就是几何意义上的多维度。宇宙全息论认为,我们就是更高维度(也许不止四维)宇宙的全息影像的一部分而已,我们自己处于我们这个三维影像部分,其实还有很多个三维部分与我们互相对应,共同勾勒出我们代表的更高一层次的系统。举个例子,假定我们面前存在一个三维物体,我们用一盏灯照射这个物体,能够在地板上形成一个投影,形成全息影像的一部分。同时我们用另一盏灯从不同的位置照射这个物体,又可以形成了全息影像的另一部分。这两盏灯形成的全息影像虽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本质是这两个全息影像所代表的都是同一个三维物体的投影,所以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其实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一个电子是宇宙本体的全息投影,我们所在的宇宙依然是宇宙本体的全息投影,二者所包含的信息是一样的。而双缝干涉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不同角度的量子投影造成了这种结果。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也就是说,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一个微小的电子,它们都只是宇宙本体的投影,包含了宇宙本体的所有信息,电子放大无数倍即是宇宙,宇宙缩小无数倍即是电子。
简单一点来形容,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一个芯片,被雕刻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输入能量就可以释放出一个三维的立体投影。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一段被写入计算机中的程序一样,在二维的平面中包含着三维的信息。
“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如果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宏观宇宙一样,那么,拉普拉斯妖就真的有可能存在。只要人类的计算机足够发达,我们就可以推测出宇宙的过去,甚至根据现在宇宙中粒子的状态,去推测宇宙的未来。
【神学家的“拉普拉斯妖”=“神”?】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试答钱学森之问。
思维达到一定高度,一定是这样一种人:他们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如何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呢?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高级实用的思维方法。古人提到过道、术、器、用,这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再次老生常谈)。
道就是事物的原理、规律、本质,要了解本质一定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先把这件事的基本原理和来龙去脉搞清楚,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发掘出核心问题。而思考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分析问题,制定宏观的战略,并且有切实的计策,能够直击要害。
术就是战术、技巧、方法,具体可以实施的步骤,就是要问有什么办法,如何办到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器就是工具,就是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完成,一样是解决问题可以用到什么工具呢,要用上最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用就是现象、表象、应用,就是要问是什么,也就是发现问题(螺旋循环,不断升维)。
“人间总有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西方的科学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也一样是这些问题的陈述。定性分析需要问为什么,就是对应道,对应分析问题;定量分析就是对应术、器、用,也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多少的工具,在什么时候需要加入多少物质。
而我们现实教育体系下的学生,会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少,可是会用的人有多少?
“少年从黑暗中来,却满目星辰毫无戾气,风尘仆仆,又温柔之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可以从布鲁姆的认知层级塔来分析,这个认知塔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
中国的教育重点在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上进行教学,甚至应用都是偏向于考试层面的应用。
而西方教育主要是从分析、评价、创新等高级的思维能力去教育的,所以西方的创新人才会显得更多。
这也正好回顾到我们的开篇的“钱学森之问”上来,都没有在创新上的思想和思维去进行教育,如何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来呢?
教育,即传道,应作用在信仰上,灵魂上。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人类群体稳定存在并发展进步的基石之一,没有信仰的人不过是一群智力较高的动物罢了。
“人格不是一个空的名词,而是一个累积的东西,累积人格,需要学问和思想的成分很多。”
“中国人有没有信仰?”
说出这一观点的人往往认为其后存在着一个推论:没有信仰=>缺乏敬畏、心灵不被约束、欲望泛滥=>种种痛苦和焦虑、争权夺利、食品问题、诚信问题、……,总之,一切社会问题仿佛都可以归结到这里。
狭义的信仰一般指宗教信仰,具体含义是:“人群对其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唯有一事能报佛恩,何谓为一?常以慈心,以其所解一切善法,展转开化,乃至一人,令其信心成就智慧,展转教化,无有穷尽,譬如一灯燃无量灯。《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
在七世纪 *** *** 文明崛起、十八世纪基督教欧洲文明兴盛后,天启宗教(犹、基、伊)成为世界哲学和文化领域的显学。尤其是基督教欧洲文明兴盛是和地理大发现相联系,其对全世界各文明的政治军事征服使得天启宗教族群掌握了文化上的话语权。天启宗教的重要特点是一神性、排异性、自信性,天启宗教族群敏感地辨识着外部人群的信仰特征,将自身视为正确的标杆。两百年间,基督教欧洲文明引领着全世界的变革与发展,其价值观自然而然的对外输出,并逐步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普遍认可性,也缓慢地影响了世界其他文明对自身信仰的判断。而科技工业和军事的巨大优势无疑大大增加了这种优越感,并使得世界很多文明开始自我否定,启动了自我改造以“向先进文明靠拢”。
本质上,这是力量差异带来的自信差异。
“教育是给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镜,能明白观察;不是给人穿一件锦绣的衣服,在人前夸耀。”
其实,欧亚大陆在宗教信仰传播上存在着共通性——弥勒、弥赛亚、马赫迪、密特拉。
图表为季羡林研究的结论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众所周知,基督教(包括犹太教),佛教和 *** 教是现今世界的主要宗教,这些宗教都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我们世界的起源。很多人认为,这三大宗教是人类最初始信仰的宗教。
而实际上,在这三大宗教风靡世界的数百年前,曾经有个辉煌一时的宗教-密特拉教,密特拉教对这三大宗教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喜欢上了一群不存在的人,他们惊艳了我平淡无奇的青春。”
早期原始社会处于神灵多元化时期,没有唯一“造物主”的概念。在众神中逐渐发展出了“主神”,密特拉神象征着太阳,被敬拜为太阳神,它是较早具有一神论萌芽的宗教崇拜。密特拉(Mitra)原意是“契约”,在万物有灵的原始人类思维中,人需要和各种事物的“灵”订立契约,也被视为“契约之神”。密特拉之所以被视为救世主,乃因神与人类订下契约,将会在人类危难时下凡救世,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
“每个命题的理性意义存在于将来。”
火、光明、太阳神崇拜都源自密特拉崇拜,它是古埃及多神崇拜文明之外较早具有一神论萌芽的宗教崇拜,而且,密特拉神大约在四千年前的波斯就开始受到崇拜。
波斯袄教与密特拉教崇拜的密特拉神是史前文明社会-雅利安人曾信拜的神。后来随着雅利安人分化为伊朗和印度两个支派,对密特拉神的崇拜得到了不同特征的发展。密特拉教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在公元前一世纪至五世纪期间曾鼎盛一时。
“小学课本里miss是遇见,中学课本里miss是思恋,到了高中miss的意思变成了错过。”
公元前四世纪波斯袄教在中东传播,波斯被罗马征服后袄教开始衰落。而在罗马统治时期,袄教密特拉神(太阳神)却成为地中海地区普遍信仰的对象。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崇拜密特拉神长达数百年。在罗马,发现了超过一百个有关献身于密特拉神的碑铭,除此之外还有75个雕刻碎片,还有一系列密特拉教庙宇,位置城市的各个部分。其中一个最大的密特拉教庙宇现在位于圣克莱门教堂之下,在罗马圆形大剧场附近。 公元三世纪萨珊王朝建立后,袄教密特拉神(太阳神)重新兴起。
“我们总是先扬起尘土,然后抱怨自己看不见。”
密特拉教主张的二元论对世界各个宗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二元论指“主神”是对立的两方,光明神阿胡拉.马兹达和黑暗神安格拉.曼纽,世界成为善与恶,正与邪不断争斗的场所。这也正是佛教的“因缘所生”,基督教的神耶和华,耶稣与撒旦和中国太极中的阴与阳。
“路过全世界,只为走向你。”
学者认为,在犹太教中神选定的救世主-弥赛亚一词-也是源于密特拉神的名字‘Mitra’,基督则是希伯莱文“弥赛亚”的希腊语对应词,原义是指尊贵的王或大祭师配享的香膏抹身之礼。而“弥赛亚”之“救世主降临”内涵,追其根,则是来自波斯祆教的教义。在居鲁士大帝解放巴比伦之囚后,犹太人中就开始有了“救世主”信仰,“弥赛亚”也开始具有“神指定的救世主”之涵义。 法利赛人保罗创立基督教时提出:耶稣肉身是大卫的子孙,灵则是来自上帝。福音书中耶稣反问法利赛人关于“基督是谁的子孙”的记录,则成了最重要的神学证据之一。实际上,在圣经中并没有耶稣的生日记载,而这一天却恰恰是密特拉神的生日。所以,现代考古专家们推断,当时基督教为了拉拢密特拉教的会员,特地选了这一天作为基督教的节日。但因罗马帝国皇帝后来皈依了天主教,“基督”遂成西方文明主流话语。
“也许,大海给贝壳下的定义是珍珠,也许时间给煤炭下的定义是钻石。”
而且,基督教中复活节吃蛋的传统也来自密特拉(原意是“契约”)教。当代的犹太商人们非常的重视遵守契约合同,将它视为与神的协约,从这个犹太传统观念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是袭承了密特拉神的契约守护神之意。 而在基督教和密特拉教中也都直接地提到了“逻格斯”(英文Logos,中译为道,道成肉身的意思)。两教都在等待宇宙大火灾之后的最后审判和再生。
“平坦的路好走,但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
复活节在西方写作“Easter”,其真正的含义是“东方人”,其实就是上帝在启示人们,神再来时将在“东方(East)”的国度“复活”。复活节之所以为是“东方人”,就是指基督徒都在等待着的将于末劫救世的主神会自东方中国复活。
有学者曾作一诗:地火祆成密特拉,羔羊西祀弥赛亚,摩尼广播光明使,大乘东传弥勒慈。
“想用每日的温柔和月亮,换取一束光,最后将它化作星河万倾,赠与你。”
雅利安人的密特拉神对佛教的影响也颇深,在东方,形成了早期大乘佛教的“弥勒崇拜”。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佛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那就是“佛家的未来佛弥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人”。据他考证,早期佛经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亚和古代新疆的语言文字写就的,并不是规范的梵文。因此,“弥勒”Maitreya很可能是从吐火罗语的metrak翻译过来的,这个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爱)有关。“弥勒”(Maitri)和“弥陀”(Amitā)名字都源自密特拉(mitra),都来自佛教对远古雅利安神话的吸收改造。波斯语的“慈爱”与《奥义书》的“慈氏”为同一个词“Maitri”即“弥勒”。
“浅薄之人总爱议论别人的无知;而越是知识丰富的人,却往往善于发现自己的无知。”
弥勒和弥赛亚的关系紧密。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继辉煌的苏美尔(sumer)之后一直被不同的蛮族所侵略。这里广泛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当时人们普遍相信,有这样一个神给人无穷的希望,他许诺、在未来保证给你一种幸福。
“夜晚,用呼吸,点燃星辰。”
弥勒作为一个曾为古代文明世界所普遍信仰的人物形象,他最早的基本含义是两个:朋友,和平。这都跟太阳有关,弥勒是类似欧洲太阳神神话传说中 *** 这样的神。虽然我们普遍认为弥勒信仰源于印度,但实际上,它是古代包括希腊罗马在内的所有文明世界里所共同接受的一个信仰,因而也是佛教当中的国际性极强的一个信仰分支。这种救世主信仰就是犹太教与基督教圣经《旧约》当中的弥赛亚的信仰的源头,也同样是佛教弥勒信仰的根源。 古老的密特拉神在佛教中被改造成了具有“弥赛亚”性质的“未来佛”。
“滔滔流逝的旧时光,其实绕了个圈,重新冲刷了他们每一个人。”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人类早期文明对世界观的认识并没有很大差别。只是后来佛教和基督教思想的崛起才明显形成了分支,大乘佛教趋向于“空性”和“无我”,而基督教和7世纪兴起的 *** 教,则趋向于“唯一神”,继在神的绝对权威指导下拯救“自我”。“唯一神”的源头或许只有神知道,“空性”的源头或许连神也不知道,但“不知”就是“真知”。
“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非年岁最长者,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兴盛于公元前六世纪的袄教开始形成了对救世主完备的理论与信仰,并对救世主进行了命名——密特拉Mitra(也许是外星高等文明的精神传输)。而兴盛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佛教开始形成对救世主弥勒Maitreya的信仰(佛教创始人佛陀释伽牟尼,作为一个原始时代的人,却知晓很多现代科学才能知道的真相,比如宇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等,这类似于物理学家戴维·玻姆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赫拉尔杜斯·霍夫特所提出的“全息宇宙理论”)。 犹太教的救世主是弥赛亚Messiah。这三个完全独立发展的宗教,在对未来救世主的命名上,却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结果,Maitrey,Mitra,Messia,在拼写上是很相似的。可以想象,救世主信仰在数千年前流传在欧亚大陆,被广大民众所崇拜信仰,而这个信仰又被各大教派所信奉,连名字也延续继承,使它们未曾在救世主名字上有过偏离,这些证据都表明,密特拉、弥勒、弥赛亚都是指的同一人。也就是说,这些宗教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注定了最终会拥有同一个精神领袖。
“人之所以走入迷途,有时并非由于无知,而是由于自以为知。”
*** 教也有末世救世主的信仰。其救世主是马赫迪 (Mahdi),意为“引人上正道的人”,“导师”,用来称呼末世复临人间的救世主。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密特拉的别名有Mithra, Mitra, Meitros, Mihr, Mehr, Meher,马赫迪Mahdi很可能源自密特拉信仰。据考证,Mahdi与密特拉Mitra渊源甚深。
有人认为 *** 教与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个人,只是对上帝的教导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分裂成两派。
*** 教的经典《古兰经》的确与《圣经》有联系,人类前期的历史故事与先知事迹都差不太多,如亚当夏娃、伊甸园、亚伯拉罕、约瑟、耶稣等,这仿佛表明 *** 与上帝是同一个“人”(同源的信仰?)。
“光明和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尝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
原来东西方信仰中等待的是同一个“神”(精神领袖)?
公元前300年左右开始盛行的弥勒信仰,实际上就是汇聚了当时文明世界所有善良美好的东西。弥勒的几种精神内涵:一是慈悲,所以弥勒也叫慈氏,是慈氏菩萨,这个取的是意译;二是光明;三是希望。所以,弥勒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整个文明世界的一个优秀文化凝聚体,在佛教当中找不到除此之外的第二个菩萨或者佛具有如此广阔而深厚的国际文化背景。
“一切经历,都是时光留给岁月的一抹芬芳。”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人们认为弥勒菩萨只在大乘佛教才有。实际上,弥勒信仰牵扯到整个一部佛教文化史。小乘佛教里有弥勒,大乘佛教里有弥勒,在密宗佛教里面也有弥勒。在巴利文(古代印度一种语言)最早的经典当中,就已经有关于弥勒佛的大量记载。 从小乘到大乘,弥勒佛逐渐地丰满和发展起来,实际上弥勒佛在佛教发展史上基本是处在小乘和大乘转变的关键,他的成佛象征着佛教进入大乘阶段。
可以说,弥勒佛吸取了当时文明世界,包括印度在内所有关于希望、未来、友谊、和平、光明这样的多种含义,通过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传入后,它马上就在中国文化中拥有了自己非常特殊的生命。
“真正的救赎,并非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内心的安宁。”
弥赛亚、弥勒发音相似,同为至尊。 弥赛亚Messiah,是天的主神,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梵文Maitreya的音译为弥勒,Maitreya意译为慈氏。这是他的姓。他的名字是阿逸多,译作无能胜,乃众王之王、众王之尊。 佛经与圣经(《弥勒下生经》《圣经》《以赛亚书》《启示录》)都描写了救主降世拯救众生之后,人类会迎来新天新地。
“希望时光不要轻易地、频繁地抖动,因为上面依附着所有渺小的众生。”
综上所述:古代波斯宗教对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 *** 教影响深远;古波斯宗教中的一神论、二元论、对天使与魔鬼的描述及其末世观念和末日审判等之说,无疑都对当时的犹太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来更为基督教所继承;“密特拉” (Mithra)是一个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是古代雅利安人信仰的契约与光明之神、太阳神、救世主,随着雅利安人分化为古波斯人和古印度人,“密特拉” 神在印度吠陀中分化为密多罗(Mitra),后来又在佛教中分化为弥勒(Maitreya);而古波斯宗教的 “密特拉” 神也进入到罗马帝国的宗教中,太阳神密特拉的生日12月25日成为了基督教的圣诞节(圣诞节并不是耶稣基督的生日),犹太教与基督教将救世主称为弥赛亚(Messia),从名称的演化可见密特拉与弥赛亚、弥勒的关系密切。
“于我而言,去影院最大的享受不是3D的巨幕,不是立体的音效,不是绚烂的画面,而是电影结束后全场亮灯,环顾四周时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像大梦初醒,如重生为人。”
诸多预言均显示,这些救世主其名字非常相似,显然其有共同的渊源,得到过相同的神喻。 由此可见,当世这些教派,虽然教义上诸多纷争,各不相服,却在其信仰的救世主人选上达成一致,这也为这些宗教的最终统一打下了关键基础。
【天极崇拜VS“拉普拉斯妖”】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心灵。一件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的灿烂星空。”
人类早期不知地球在自转,不懂天旋和地转的关系,见万星绕极(北极星,又称帝星,北斗星宿和苍龙星宿都围绕北极星向左运转,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断往返,这是”天道好还”的天文规律),便奉为主宰,形成了天极崇拜世界观。一神教最早的萌芽是波斯祆教,汉字“祆”字的部首组合即“天神”之义。最高神阿胡拉·马兹达由“天极”概念神格化而来,其基本教义从最初的对南北两极、阴阳两仪的认识,过渡到太阳崇拜和光明崇拜。“拜火”其实只是其祭祀仪规中的一项,外人看见便以此称呼。祆教的原始教义,源自石器时代“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萨满世界观和越来越成熟的天道观。琐罗亚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明确单极的造物主崇拜。
“在一切破旧褪色中永远闪烁。”
天极崇拜世界观的成熟形式就是帝制。“基督”是希伯来文“弥赛亚”的希腊文对应词,“弥赛亚”直译是“受膏者”,原义是指尊贵的王或大祭师配享膏油抹身之礼。而“弥赛亚”之“救赎”内涵,追其根,源头很可能来自波斯古经《阿维斯塔》中宣扬的善最终要战胜恶、光明会战胜黑暗的思想。祆教教义中则预言:琐罗亚斯德的第三个儿子将于末世降生,成为“救世主”。居鲁士大帝解放“巴比伦之囚”,可能是犹太人开始相信“弥赛亚”救赎的一个关键,“弥赛亚”也开始具有“神指定的救世主”之涵义。
“总会相逢的,就像山川河流,万河归海。”
《圣经》中有关“伯利恒之星”的记载,反映了当时波斯的星占学。“东方三博士”应是来自波斯的占星士,他们很可能是依据自己的天文知识和星占传统,追踪某颗将会形成“五星聚”天象的行星。星空绕极而转,恒星位移不明显相对位置不变,肉眼可见变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五星加上日、月统称为七曜或七政,上古星占主要是以七曜变动占吉凶。天极观文明皆视北极星为“帝星”,星占中的“五星聚”概念,依据来自于“北极五星”(极星及周围的“四辅”)共聚于5~10度的天区之内,对应着四方邦国拥戴“天下四方之王”。依中国上古星占,五行星若聚集在二十八宿任何一宿5~10度的天区内,便可判为发生了“五星聚”,代表受各方拥戴的天命之王已降临。五星所聚星宫则各有对应分野。波斯帝国的星占,除座标系用黄道十二宫外,原理应大致相同。伯利恒之星,应是五行星中最后聚入某一星宫的行星,其入位则预示万王之王“弥赛亚”降临了,而此星宫的分野恰对应以色列伯利恒,遂有马槽之拜。
山东嘉祥宋山东汉画像石八叶纹图,每叶内五个小圆圈,表达“五星聚”各在八宫座标系中。
在某种程度上,全世界几乎所有靠谱的预言都提到在我们这个时代将出现一位救世圣人,称其为末世圣人、救世主或者弥赛亚,并且圣人将来自东方中国,种种证据考证,道家预言的紫薇圣人(紫薇星古称帝星,是世界级的圣人之星)、犹太教与基督教预言的弥赛亚Messiah、佛家预言的弥勒Maitreya、 *** 教救世主马赫迪Mahdi、波斯袄教(拜火教)的救世主密特拉Mitra也许是同一个种精神领袖。
“多数人并不真的渴望自由(真正的如‘神’一般的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也许,这些都是为了告诉人类,要生于忧患,自省自制,自强自励,要有信仰和爱心,唯有信仰可以穿越时空、造化苍生。
※从“天人合一”信仰到人人成“神”
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信仰,在持续近五千年的发明、实践、总结、积淀之下,我们的信仰有着丰富的内涵。
“信仰是人类群体稳定存在并发展进步的基石之一,没有信仰的人不过是一群智力较高的动物罢了”。凡是强盛过的文明,必有自己的信仰。作为一个广阔区域的核心文明、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文明,中华文明有自己丰富的信仰内涵。
“希望你能成为你望着的那颗星星。”
【狭义的宗教信仰】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大致可按传统的三教(儒道释)进行分类:
(一)人生的第一方案——儒教信仰
儒教又称国教,是中国人信仰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源自学者所总结的五帝三王历代先贤的圣言圣行,由周公旦制度化,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系统化,由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人加以侧重点不同的发扬。从汉代起,儒教就一直是中国的国家宗教,数千年间指导着中国人的世俗生活。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相较东方而言,西方的“《圣经》十诫”是《圣经》记载的上帝(天主)借由以色列的先知和众部族首领摩西(梅瑟)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条规定。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
而数千年的潜移默化,儒教信仰早已和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不知不觉间烙印在每一个人的思想深处。儒教信仰的核心也大致可以“十诫”来归纳总结:
1、尊重知识、重视教育
汇丰2016年发布调查报告《教育的价值:未来的基础》显示:“中国内地父母对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视程度名列全球第一……子女教育支出最为刚性……如需在财务上进行取舍,……有近六成(59%)内地受访父母表示,子女的教育经费是他们最不可能削减的支出……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2%)……几乎所有(97%)的中国内地父母都是自己承担子女教育所需资金……几乎所有受访父母都希望子女进入大学深造。”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儒教信仰下的中国人是最重视教育的。孔子最重要的尊号是至圣先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论语》开篇是“学而时习之”;童蒙读物《千字文》收尾之句是“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这都是中国人最希望教给孩子的道理。对知识的渴望、对教育的推崇,是我们中国人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的。
所以,中国人所渴望与推崇的知识是广义的,并非仅仅是腐儒所谓的道德文章。
“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批评家就是时间。”
周代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包括道德礼仪、体育作战、识文断字(以明古史时事)、以河洛三易为代表的古代数学与哲学,这应该是对全面素质教育最早的阐述了。在古代中国,除了经史文章,医、卜、相、数、百工等在中古以后,也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体面职业。
2、有“治平”的抱负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大学》为《四书》之首,《大学》对学者的最高要求便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平治天地、以明明德于天下。
前文说过,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源自五帝三王历代先贤的圣言圣行,其人皆以天下兴衰、百姓亡苦为己任。这是一种内在的、强大的、潜伏的、有追求的精神力量。在这种自我甚至难以觉察的力量的带领下,即便是快餐文化产品的领域,我国的网络小说也体现出了与美剧、日漫等不同的特质,格局和故事背景方面有明显的超越性,主角的行动力、责任感、拼搏心平均也超越对方,甚至出现“位面”这类概念。
“幽默不是一种心情,而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注:位面,用来解释多元宇宙的存在,每个位面都有各自的位面特性,存在的诸位面是多种不同世界的 *** ,这些世界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除很少几个连接点以外,每个位面事实上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有着它自己的自然法则。
3、士大夫治国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苏格拉底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人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又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同时,他还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可惜的是,苏格拉底死于民主,西方世界从此再无专家治国论,数千年来其人民或是被国王/教会/领主实行混乱的领导、或是手握选票看着走马灯般演出的商人政客。
“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美)爱因斯坦
中国的儒家主张,治理国家需要特殊的人才,即官员行政应是一种专门的职能,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求道、证道、探索人生与社会的终极问题为己任,一人而心系天下。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也逐步地变成了中国“士大夫治国”的特点。
“士”的精神的起源,最早是从统治者的自省中开始的。所谓勤劳勇敢善良,是民族性,却不是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是需要经过哲学思想的锤锻、语言和文字的洗练才具有传承的力量,因此是兼备了“悲悯地洞察社会与人心”和“真诚地向内寻求人性光辉”这两种素质的精英阶层启动了精神的探索与构建。
“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观察力+想象力+信仰,能带你去任何地方。
《论语·泰伯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如果一个人的境界只留在自己的得失、一家一村、哪怕一地一国,都称不上是士,士的眼界要放在天下、放在大众;如果你有了一定的思想和理念,却不能坚持,时移事易,不能随道而远、以至终生,也称不上是士。
“今天下午打算去干件大事,去把地球修理一下,说干就干,拿起锄头下地了。”
唐宋时代是“士”的又一次演进。两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一是佛教进入中国并且逐渐兴盛,而从六祖慧能开始佛教逐渐入世,并且与社会传统形成了融合;另一件是“四民入士”,科举逐渐放开,农、工、商贾均可通过科举进入国家政治生活。这两件事带来的影响,不同学派、思想、宗教都在相佐相融,中华文明逐渐形成了“内有根骨、外能化之”的特质,而不同出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更是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外延、也推动了文化在更大程度上的影响。
自此,“士”开始“以天下为己任”,而不仅仅是思想、文化和道德的传播主体;自此,“士”开始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支柱力量。
以科举为代表的“竞争性官员选拔考试”更被英国所学习,成为如今西方世界低级公务员的录用方式。
“做实验的时候,我们如果仅仅注意那些预期的事物,就很可能错过预料之外的现象。”——【英】贝弗里奇
而源于“士”的精神在王阳明时代的继续演进。阳明先生经龙场悟道,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此后,“士”的精神透射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仕有道、商亦有道,朝有道、市井亦有道,甚至“盗亦有道”。至此,“士”的精神真正成为了民族的精神,支撑着民族的根脉与道德文明。
西方的贵族精神根源上很多来自于宗教和工业文明后的契约精神和社会规范;而“士”的精神发源于人的内心,从追求真理、造福众生入世、希望成就自我的人生圆满,初期以儒家为本、也融合诸子百家、后来又融入了佛教、道教、甚至早期的唯物思想和一些外来文化,其精神不断演进、丰富、兼容并蓄,因此这种贵族精神无疑将更为绵长、亘久。
4、推崇规则、秩序、稳定
“买东西的时候阿姨多找了2角钱。低头看到胸前飘扬的红领巾,就退回去了。”
儒教在社会生活方面的最高理想是具有良好稳定的秩序,也就是和谐,而“礼”和“化”则是达成这一目的的两种手段。礼,是行为的规范。“化”则是针对不能尊礼的人而行的,其意思是教育、改进、感化。其实行,是为了兼顾了人与社会的双重利益。
某种“收敛式思维”也同发散式思维一样,是科学进步所必不可少的。——【美】托马斯·库恩
举例说明,除法律外,于民间则广泛存在家规和乡约,皇权不下县,然民间有三老;于朝廷则有成宪,自古君权、相权相互制衡,力求决策稳妥恰当、力求避免独裁引发失序(重点说明:自汉朝以来,中国核心政权的主流绝非独裁政治)。相权之相者,即上述士大夫所尊崇的治国之道。
但,当秩序带来的痛苦达到阈值时,则中国人会选择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此即儒教所赞扬的“汤武革命”。
5、天人感应与人本主义(天即是人、天意即是民心)
每一科学发现都包含“非理性因素”,或者在Bergson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英】卡尔·波普尔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尚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意思是:代表着最高力量与决断的“天意”与居于其下的“人世”存在联系,“天”就是儒教的最高神。
天人感应的第一层的字面含义,是君权神授。即帝王是上天所派授,统治万民。《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这一层含义与天启宗教和很多上古文明的信仰是一致的。然而,这不是儒教对天人感应的真正定义。
“当一个人的内心开始斗争时,生存就有了价值。”
儒家对天人感应的真正定义,也是对天意、天帝的真正定义,即:天即是人、天意即是民心。《孟子-万章章句上》:“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与之……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太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可见,最高的神是天,而天其实就是人。这是儒家学说中的伟大的人本主义,抛弃了制裁万物、不可捉摸的人格化的神,而代之以人民,即全体人民就是天。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
6、大一统(政治上的稳定和思想上的内聚)
大一统,既是政治上的,也是思想上的。
政治上,有鉴于三代诸侯攻伐及七王之乱,以晁错、董仲舒为代表的当时学者,主张政权统一、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和半分封制(郡国并行制)。这一举措的施行,使得汉帝国的行政成本、分裂隐患大幅降低,使得汉帝国的动员能力、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进而使得接下来三百余年不仅无严重边患,还有力拓边;同时,基本无内部的战乱,保证了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思想上,在国家中央政权层面上独尊儒术,所尊的儒也并不是原教旨主义的儒学,而是以儒学为核心,充分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百家学说的新学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学又是与时俱进、包容兼收的。思想上的大一统,使中国人道德准则、行事方式趋同,增加了内聚力,为后来的一个个盛世奠定了基础。
但是,因历朝历代最高掌权者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治理能力的差异,所展现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力又各不相同。
7、勤劳与艰苦奋斗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庞大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本。中国的人口被认为正在稳步下降。从各国对比的数据中,就能看得出来,我们还是拥有8亿多的劳动力,还位列全球榜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总人口比印度多6000万左右,但我们的劳动力总数却比印度多2.8亿。如果人口尚未转化为劳动力优势,那么庞大的人口也将成为经济的负担。
“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勤奋是基于对生活的通盘考虑与计划布局而自我控制懒惰与欲望,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微观生活上的映射,素为儒家崇尚。
8、处事执中
执中的含义大致为恪守中道、无过无不及、执两用中、和而不同、通权达变。子曰:“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说明做事前明辨左右,随后在左右之间的某处取一个合适的点着手,这是圣人传下来的大智慧。按儒教学说,执中是处理问题的最高智慧,大到治国理政,小到日常琐事,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均可以、并应当应用。
“方向是比速度更重要的追求。”
这种思考处事方式便是儒家十六字心传中的“允执厥中”,也即是简单意义上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只能接近但永不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值得为之努力。《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之道又是极易入门、万事可行、行必有果之道。《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即人皆能行之。
9、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
儒教要求人们讲孝悌和慈爱。但是,儒教所谓的孝悌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孟子》:“申之以孝悌之义……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心中,“四世同堂”是一个美好的褒义词,“天伦之乐”是最美好惬意的享受。从生理角度看,孩子是生命的延续,举世皆然;但从心理角度看,其他文明族群少有像中国人这样看重亲缘纽带的,春运这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是最好的证明。
10、有以“智仁勇”为核心的自我要求
修身是持续进行的自我完善,一向是儒教的核心要求,如《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儒教所要求的修身,其核心为“智仁勇”。《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
“大多数人都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漂浮、翻滚、颤抖,最终无奈地委顿于地。但是有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动的星辰:无偿的命运之风吹不到他们,他们的内心有着既定的路程。”
这也使得我们成为了全世界主要上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能够在数千年间保持种、地、文不变。
知,通智,指智慧。人非生而知之,需学而知之,故智慧要从学习中来,《中庸》:“好学近乎知”,不亦宜乎?
仁,指仁爱,是最高的道德原则,要求从自身、到亲人、到众人,皆要关爱、爱护。唯仁者能无敌于天下,《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上》中苏氏曰:“……孟子以来,自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秦晋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杀不已,故或合而复分,或遂以亡国“。
勇,即勇气,儒教不好小勇,《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
以上十条也是中国人道德、观念的来源,奠定了我们政权、社会、家庭的结构。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在中西方“十诫”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钱穆先生考证东西方语言文字的论点:
西方有少数人(man)、多数人(men),有男人(men)、有女人(women),又把人分成国别,如中国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英国人(English)、美国人(American),如此脱口而出,却忽略了他们同样是个“人”。
用中国语言文字说来,如男人、女人、大人、小人、黄人、白人、黑人、红人、中国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亚洲人,总之一视同仁,都是“人”。这是中国文化中最伟大的第一点,可惜是被人忽略了。
“在这个时代,也许最重要的不是忙着去叫醒别人,而是时刻扪心自问为何要装睡。”
话虽如此,中国人却又在人里面分类、分等级。由西方人讲来,人在法律之下是平等的,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之下,虽同样是人,却尽有其不平等。因此有好人、有坏人;有善人、有恶人;有大人、有小人;有贤人、有圣人。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理想,是以每个人之内心的“情感”作核心。有此核心,始有“人文化成”与“情深文明”之可能。
中国社会里的个人,是与其家庭、社会、国家、天下重重结合相配而始成为此一人。只要进人群,则必有一个道,而这道则就在人的自身。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尽己之性而后可以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这一理想,照理应该是人人都能达,但实际则能达此境界理想者终不多,此即中国所谓之“圣人”。但照理论,又还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皆可为圣人的。
“我们不顾心灵桎梏,沉溺于人世浮华,专注于利益法则,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韩愈曾说:“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
自上古至于今,“十诫”所代表的儒家道统早已深深刻印在中国人心中,成为中国人的儒教信仰。
(二)人生的第二方案:释道
儒教信仰、佛教信仰、道教信仰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信仰主体,其中儒教信仰是核心。自中古以来,儒道释三家被称为正教,三者各成体系又互相借鉴,共同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娱乐至死’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娱乐本身,而在于人们日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的严肃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能力,在于被轻佻的文化环境培养成了既无知且无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
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其信仰者的数量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大,但其“宗教特征”相对于儒教来说更明显。佛教追求智慧与觉悟,道教追求自由与解脱。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组成宗教团体,称为教徒,通常居住在特定的地方并不参与世俗生活,一般不承担社会责任,主要精力用于感悟佛法与自然。这也成为了中国人人生的第二方案,即出家、出世。佛教和道教……
在信仰的指引下,中国成为了全世界唯一的延续数千年至今的古代原生核心文明(狭义层面的),并曾一次又一次的在不同时期成为最强大与最先进的文明。
“心灵的那泓清泉不能没有月辉。”
【广义的信仰】
中国人的广义信仰、也就是中国人最深层次的信仰是什么呢?
1、《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我们必须成为大海,方能容纳一条不清的河而不至自污。”
2、《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3、《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
4、《淮南子》:“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在理想主义普遍遭嘲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5、《墨子-非命》:“故昔者三代圣王禹、汤、文、武,方为政乎天下之时……出政施教,赏善罚暴……昔桀之所乱,汤治之;纣之所乱,武王治之。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易,上变政而民改俗。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天下之治也,汤、武之力也;天下之乱也,桀、纣之罪也。若以此观之,夫安危治乱,存乎上之为政也,则夫岂可谓有命哉。”
6、《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杂然相许……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荀子-天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百王之无变。”
这些文字中有一股朝气、有一种不信邪的勇气、有思考和努力。
太阳太多,弓箭射下来;洪水太大,修河道驯服;山挡路了,搬走;海害人了,填平;猛兽多,建巢;疾病多,用火。天命?天命可制而用之!崇尚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便是中国人最最根本的信仰。
“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
就像娜塔莉·波特曼在哈佛的演讲 “无知”才能无畏:
“There is no doubtabout that.
每次你动手做新事情时
Each time you set out to do somethingnew,
你的经验不足要么会使你
your inexperience can either lead youdown
走上一条遵循他人价值的路
a path where you will conform tosomeone elses values
要么会使你创造属于自己的路
Or you can forge your own path,
……
让你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
by making your internal fulling.”
事实上娜塔莉·波特曼所讲述的正是中国广义信仰,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原生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摆脱自发生存状态,进入到理性生存阶段的社会创造;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命延续的第一根基。
因此,我们说中国人的信仰,既包含以儒教为主、道释为辅的狭义的宗教信仰,又包含崇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广义信仰。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细细的审视自身的信仰……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把我们打倒,只要我们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用黑格尔的话说,自我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发现一个“宇宙”,这个所谓的宇宙是指个人和更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共同价值基础。
耶鲁大学的艾伦·伍德曾经写道:
在这样的冒险过程中(上接黑格尔的语言情景),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通过“某种任性的行为或沉醉于某种任性的行为来完成,也不是通过培养某种个人特殊的个性和癖好来完成,而是通过发展一种完善的人格来完成,这种社会化的人格以自己与他人的共同价值来衡量自我的价值。”
所以,那些真正的引领者,真正最后成功的人,一定是那些跨越现在,跨越整个时代,甚至跨越若干个时代,能够敢于和普通人思维不同,甚至绝然相背的人。
他们跳到了宏观,并超越宏观,进入更宏大的视野,因为他们的思考所拥有的是整个宇宙。
“ 对科学的信仰是对其预见能力有一种信心。”
比如,把人们都看得到的景色拍出美感,叫做艺术;而把人类已经用智慧推导出,但却无法亲眼看到的东西拍出来,就是最高级的科学。因为后者必须要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参与来实现。
银河系中心超大黑洞照片发布,人类第二张黑洞照片相比之前有哪些新突破?
如果说2019年M87中央黑洞的照片是从无到有的“质变”的话,北京时间2022年5月12日晚上9点,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个国家同时发布的银心黑洞照片更多是体现“量变”:更复杂的图像数据处理技术和对广义相对论更高精度的验证。
在2019年以前,某种意义上黑洞一直是被人类最伟大的大脑们预测出的存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里,时空不再是一成不变,而可以发生扭曲,甚至彻底消失,引力由这些扭曲产生。而黑洞就是这吞噬时空的“极端情况”,当一些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它向内坍塌,会变成连光都无法从中逃脱的天体,而且它还会不断“生长”,不停扭曲其他时空直到让它们消失在它的漩涡里。
没有光,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直接看到它。连爱因斯坦自己也曾因种种原因怀疑黑洞真的存在。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2019年4月10日,人类看到M87黑洞的照片,这也是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完成这一使命的,是一个名叫事件视界望远镜(EHT,Event Horizon Telescope)的计划。它的名字来源于环绕黑洞的时空无法逃脱的转折点区域,而就像最黑暗的黑洞其实是最热烈的天体,科学家也希望用合作的力量对抗这个转折点,捕获那瞬间逃脱的黑洞影像。
这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实现。而最终的图像和特征,与爱因斯坦的方程一致,也和百年前计算出它就在那里的天文学家的预测吻合。
2019年,人类曾一起抬头看天,第一次看到黑洞的样子。3年后,地球上的一切都变得非常不同,人类再一次一起抬头看天,看到了属于所有人共同的星系的中心,确信了我们相信的科学没有改变,以及人类还会共同努力做成同一件事情。
“自然赐给了我们知识的种子,而不是知识的本身。”
“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像一个想出门玩的孩子一样,透过门上的钥匙孔,窥探着门外的世界。”
相关链接:【天人合一】在“沉睡”时,唤醒”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