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山西传统文化系列:山西民俗地图(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
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
——里德
传统风俗那些事儿
风俗,
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产物,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对人们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一般来说是难以改变的。
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
称之为“风”,
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
称之为“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管子·正世》道:
“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
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
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鬼节
春节
清明节
泼水节
火把节
开斋节
祭祖
拜年
赛龙舟
龙抬头
山西民俗“八大怪”
民俗,
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
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
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
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
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
闻名已久的山西民俗,
俗称八大怪,
你知道几个呢?
山西陈醋一道菜
老陈醋也算一道菜,
可以健胃、生津、养颜、养生。
面食和老陈醋,代表着山西地域特色和风味。
山西爱食醋的生活习惯,
是由山西的水土和醋的特质功效所决定的。
一是山西水呈碱性,
需要酸碱中和才对身体有益;
二是老陈醋能护肤养颜,养身健体。
山西人对老陈醋是情有独钟,
成为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
汾酒窝头把客待
汾酒味醇、香甜、还不贵。
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
山西多山,
农作物以杂粮为主,
窝头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食,
以至待客也是如此。
家中来人,必会拿出珍藏的汾酒来招待宾客,
就形成了“汾酒窝头把客待”的“怪”现象。
刀子削面比飞快
以面食为主,山西是中国八大面系之一。
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
棱锋分明,形似柳叶。
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番茄酱、肉炸酱、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
它同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 *** 拉面、四川担担面同称为五大面食名品。
烧饼要用石头块
石头饼,
当地的一种特产,纯手工制作,香脆可口,别有风味。
烙饼还用石头块,确实是一怪。
烙饼用的是黑石头块,
先在铁锅里把石子炒热了,
烙饼时把饼放在上边,再铺一层石子。
路边灰土当煤卖
“路边灰土当煤卖”,
山西物产富饶,资源丰富,
是产煤大省,污染严重。
煤炭遍地都是,路边灰土都可以当煤卖。
遍地生黑金,煤炭生产支撑着山西的经济命脉。
煤储量大,煤质一流。
土豆白菜论麻袋
山西地处温带偏北,
冬天气候比较寒冷,要储备比较多的冬菜。
土豆和白菜,营养丰富,容易保存,
是人们积蓄冬菜的主选品种。
白菜土豆价格便宜,经济实惠,
麻袋为计量单位,论个交易,方便快捷。
这也正体现了精于经商的山西人,
骨子里渗透着憨厚豪爽的气质。
山上挖洞当房盖
“墙上挖洞把房盖”之怪,
其实是就地取材,依地势而建。
山西的窑洞很多,
有的窑洞前面还插盖上一节单坡的房子,
形成一种前面是房子,
后面是窑洞的形式。
不因风吹雨淋日晒而过早地损坏,
又保存子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
有的直接采用开敞的形式,
房下堆放日常用具,
晾晒粮食也十分方便。
新娘盖头给驴戴
最有意思的是,“新娘盖头给驴盖”。
山西简称“晋”,陕西称“秦”。
自古以来有“秦晋之好”一说。
山西人和陕西人通婚时,
要渡过黄河,过去没有汽车,只有坐小毛驴。
到了河对岸,要把毛驴牵到船上过河,
为了防止小毛驴害怕,
新娘把自己的盖头盖在驴脑袋上,
顺利过河后再摘下盖到自己头上。
反映了节省的美德,
也是山西商贾的经营之道。
山西各地民俗
临汾
大槐树祭祖
洪洞大槐树,
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
五十年间18次移民,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官方大移民,
成就了洪洞“天下故乡、华人老家”的美誉。
每年4月1日至4月10日举办“寻根祭祖节”,
得到海内外移民后裔的热烈响应。
吕梁
孝义贾家庄婚俗
沿袭和传承了古代婚嫁六礼的基本规制,
结合当地文化与风俗特点,
演绎并传承为更为喜庆热烈的婚嫁礼仪程序。
婚俗仪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多项礼仪,
每一项都有深邃的文化寓意。
运城
关公信俗
以崇拜关羽“忠仁义勇”精神品格为核心内容。
被尊称为武圣的关公,与文圣孔子齐名。
关公一生体现的
“忠、义、仁、勇、义、礼、智、信”,
是关公文化的精髓,
也是关公精神的核心。
其祭典仪式完整、
民俗事象多样、
信众数量众多。
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
晋城
泽州打铁花
“烘炉入夜熔并铁,飞焰照山光明来。”
泽州打铁花
是泽州县巴公镇一项传统的民间表演艺术,
辉煌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打铁花用的铁水必须要到1600度以上,
才能融化的更彻底,
打出的铁花才会开的更大更美。
朔州
骡驮轿
骡驮轿,
是用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架)着的轿子。
传统民间婚俗中的一种迎娶工具和婚俗习惯。
骡驮轿婚俗,
在黄河沿岸、长城沿线的农村十分盛行。
晋中
南庄无根架火
架火高十三米开外,
顶架不需用通天柱固定,故称为“无根架火”。
流行于榆次东阳镇南庄村及周边县区,
一项造型别致、风格独特的民俗社火活动。
集精巧的手工技艺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于一身。
太原
徐沟背铁棍
南庄的火、太谷的灯,
徐沟的铁棍爱煞人。
流传在山西地区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
是一项综合造型艺术,戏剧艺术、杂技艺术、舞蹈艺术的街头表演艺术。
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忻州
五台山骡马大会
又叫台山六月会,
由清朝乾隆年间的古庙会演变而来的。
六、七月的五台山气候凉爽,水草丰盛,
是十分理想的天然牧场,
当地流传有“放牧半月,增膘一指”的民谚。
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阳泉
平定雩祭
又称“魇马畀”,
中心内容是祭祀“孤突大王”。
由古代雩(求雨)祭发展而成的一项祈福纳祥的民间信俗活动。
礼俗程序有迎驾、扭驾、马畀开山、扇鼓祭神。
表现出传统农耕社会,民众祈求风调雨顺、和睦平安的美好愿望。
长治
独辕四景车赛会
每年农历三月举办的九天圣母庙庙会进行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独辕四景车”是大赛会的主要敬神礼器,
通体木质构架,有四个巧妙结构。
是否参加过大赛会、
是否观看过四景车,
成为当地人的一种资历,一种荣耀。
流传“赶了大赛会,死了不后悔”的谚语。
大同
大同旺火
每逢除夕、元宵和婚嫁喜庆时,
大同人都要在屋前垒起旺火。
纯原煤搭起的宝塔形“旺火”,中空,
外面贴上“旺气冲天”等联语,
外罩彩色剪纸,称“旺火罩”。
旺火取其兴旺红火之意,
预示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于百度
【原创声明】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任何媒体平台,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