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长文预警,持续机打更新……
严禁抄袭转载!!!
山西自古是边塞。以雁门关分界的关内外(不同于山海关的关内外)和以杀虎口分界的口内外等,都是很有名的地域边界。还有古代近代省界的划分,例如割察哈尔入晋等。还有现在山西境内因多山地,相对隔绝封闭原因形成的“十里不同俗”的状态,所以,山西地虽不广,但文化、语言、风俗民情等差别很大。
本人久居大同,在太原,北京,忻州,西安等地生活过一段时间。故以大同(城区)为主,对比周边和其他地方,说一说大同的民俗。——本文所说民俗,是当地传承自中原主流文化,再习以周边(包括少数民族——以蒙、满、回为主)文化和当地文化,演变至今形成。是我在大同生活三十多年,听到、看到、感受到的,周围大多土生土长的大同人认同的传统民俗,带着悠悠的远古气息。并不是最近几年受外来文化而进化/感染/侵蚀的东西。
一、按时间来:
1、腊月:(为集中体现春节这一民俗活动最为集中的节日,先从腊月开始说起)
初七:将水加果汁、糖、各种家常可以食用的色素等用盆装放在屋外冻成冰块。第二天备用。
初八:腊八节。做腊八粥(也叫红稠粥,用小米、糯米——大同称江米——红枣、红豆为必需品,其他米类、豆类、干果随意,不必要用八种材料,但一般比八种多。天不亮就开始熬制,做成干粥。)做好后分送四邻亲友,家家户户吃红稠粥,太阳升起前就要吃到。吃素菜;做腊八蒜(把蒜去皮,泡入醋中,用容器封装);晚上吃冰用以祈福祛病(吃冰这一风俗貌似自从有了“冰棍雪糕“这类东西后,几乎不再有了。只是很年幼的时候吃过,八十年代中期,逐渐连雪糕也不见人们吃了)。
从初八这天起,就进入过年的程序中,看家里情况,开始修葺房屋,置办年货,做/买(老以前是做,家庭主妇开始为家人,尤其是孩子,做新棉衣棉鞋。)谋划自家过年的程序和需要的东西。
廿三:小年。送灶神。用素斋供奉灶神,再把请(对于神佛仙类的家用物件的买,用“请“字代称)来的灶神像(纸上的画像)烧掉,吃麻糖(大同方言,麦芽糖)、炒货(炒瓜子、花生、各种豆类)
大同当地风俗并不像民谣儿歌中唱的二十三,糖瓜粘(不过这个糖瓜粘,很无奈,还是真的应景儿);二十四,扫房子……这类按日程安排办事,都是按家里情况,采买制作过年的吃穿用度。老以前,物资不丰富的时候,一般从初十以后开始,磨面、压粉条、买豆子做豆腐生豆芽、买肉做丸子、扒肉条等肉食,等等准备张罗过年的东西,打扫粉刷房屋。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物资丰富,社会服务周全,为过年的准备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费心——不过,不经过自己亲手制作、劳动得来的东西,用起来也没有曾经的那种仪式感,年味儿,也越来越淡!
除夕:孩子们换了新衣服,一伙一伙走街串巷,放炮(我们小时候两毛钱一挂二百响小鞭炮,每个两公分长,三、四毫米直径粗,五个红的五个绿的排起来编成一串。拆开来揣衣兜里一个一个响)买冰糖葫芦、糖人儿/糖画儿。
男人们在门窗上贴对子(大同方言,贴春联!)——无论大小门窗,都得贴,贴窗花,垒旺火(用煤砌起来的塔,内部放木材,小到十几厘米高,大到三五米高,商铺企业还有堆十几米高的——一户人家搭一个,塔尖用煤块压一红纸条幅“旺气冲天“),贴完春联要放炮,垒好旺火也要放炮。日落前要设置好供桌,供各路神佛,最重要的是自家先祖——讲究一些的,中央大桌供男主人往上数的五代先祖,大桌两边小桌供神佛菩萨;条件有限的,只用纸板写着故去父母的名字——供品是各种水果点心、纸钱香蜡等。
女人们开始为年夜饭做准备。炖肉炒菜等等。
除夕中午吃黄米面糕,取高升旺长之意。素糕(不用油炸的糕)、油炸糕(菜馅儿糕——圆形面皮裹韭菜、木耳、土豆丁、胡萝卜丁等馅料,对折封口,是半个圆面形状;豆馅儿糕——豇豆、小红豆熬成豆沙,加糖和玫瑰花酱,用面皮裹成球体再压扁,形状很像放大的MM巧克力豆;糖糕——花生米、核桃仁等干果碾碎,各种果脯剁碎,加红糖白糖,用牛脊髓和开,包在面皮里,捏成三角形;酱片——把一大块糕用擀面杖擀成一大张,涂抹黄酱后卷起来,再用线勒断,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
年夜饭,主食饺子,菜在以往物质条件不好的年代,有“八大件”(具体哪八样已经不可考,但是,起码,丸子、扒肉条是必须有的),现在,丸子、扒肉条仍是大同地区过年的看家菜,其他菜品,只管丰盛就行!趁着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热闹的时候,小辈——尤其是没有结婚的人——给长辈拜年,长辈根据自己情况给压岁钱。(有的家庭是在十二点“接神“的时候拜年)饭毕,全家人聚在一起,以玩游戏、聊天等方式熬夜守岁(现在几乎已经被看“春晚“代替)。临近00:00,所有人换新衣服,男人(一般是家中最长,威望最高的那一个)开始祭祖迎神,接福纳彩。在已经准备好的供桌上上香、烧纸、祭拜(必须由家中男人操作,女人不可对此时的祖宗和神仙排位、供品、器皿等有任何动作——除非家里没有一个本姓男丁)。同时,要点燃旺火。旺火燃起,放炮接神,把廿三“送走”的灶神再请回来(灶神是驻守在每家,掌管全家福运,记录全家人言行举止的神仙,腊月廿三上天汇报全年的工作——也就是所记录的情况,正月初一零点再由天上回到他的工作岗位。所以廿三灶神汇报工作的时候,要供奉,并在嘴上抹上麻糖,取糊嘴免得把家里不好的事汇报给天上的意思),从这一刻起,直到天亮,全家所有人不可用水洗涮任何东西(包括刷牙洗脸),地上不能滴水,不能打扫家,不能扫地抹桌子,不能捉针用线。
家中如果有已经出嫁的女儿,从开始点旺火的时候,要带着她的子女出门回避,直到放完炮才能再踏进家门。(自从80后独生子女结婚后,这一习俗在有独生女儿的家庭开始不再要求女儿回避)
接神祭祖完毕,炮也放的差不多,全家人手拉手围着旺火转圈。正逆各转三圈。
有精力的继续熬夜畅玩,打牌、聊天、呼朋唤友东家走西家串……乏困的就睡觉了,但只脱外套,不能像平常一样 *** 。
2、正月:
初一:早起醒来或熬年回来,吃“油食“(麻花;伞子——白面或黄米面为原料,加糖或盐和好面不发,擀薄,切手掌宽长片,中间用刀划成筷子粗细面条,对角反折,入油炸至酥脆;面果子——用炸麻花的面捏成各种形状或直接团成一个面球再油炸;油茶——白面干炒,出焦香味后,加牛油、牛脊髓,加糖或盐,搅匀,冷却成一大块,用时用刀斧切削出小块或碎末,水煮喝),吃“供菜“(也叫素斋,三十夜里祭祀天地祖宗的各种菜品——全是豆芽、黄花、葫芦条、白菜、木耳、油炸豆腐等素菜,全无肉类。收起来加调料炒成几盘)
饭毕,全家一起带炮竹(可以带些点心、水果类东西),按福禄寿喜神的方位,从自家出发,按方向走一段路,找开阔地放炮竹“迎喜神“。一般是按方位走十几步后,大伙儿都汇集到一个地方,熟人相见,拜年说好话。
随后拜访亲戚朋友。带着,或现买礼物,去长辈家拜年。小孩子能得到压岁钱。
初一全天不吃荤。
初二:丈人请女婿。出嫁的姑娘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娘家好酒好肉招待女婿。只有这一天,大同的女婿在岳家过的最展活(大同方言,舒服、逍遥的意思)不用看丈母娘眼色脸色,不用在丈人面前太谦卑。
初三:“玩艺儿“出街。秧歌、高跷、挠搁、舞龙舞狮等统称“玩艺儿”,开始在大街上表演。(挠搁,大人用杆子撑起五六岁大的小孩子抗在肩头,大人小孩都穿着戏服,以小孩表演为主)
初五:破五,开市。各种门面摊贩开张营业,可以动水动针(初一零点——大同俗称接神——起不能用针线缝东西,不能用水洗衣服)可以缝东西、洗衣服
初八:游八仙。不知道跟吕洞宾、张果老等八仙有何关系。全家出动,去离家稍远的地方游玩、逛街。
十五:元宵节。吃元宵(先用馅料做成指头肚大小的丸子,再将丸子放入江米面中不断滚动,如滚雪球般直至乒乓球大小。)、看玩艺儿、观灯、放烟火炮竹。
十六:送祖宗,把除夕那天设置的祭祀、供奉的各路神仙和祖先的供品撤下,桌案清理,烧纸钱。家有远客的今天不能让客人走。这一天算是过年热闹的最后一天,玩艺儿、彩灯展演的最后一天。
3。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既是春节的彻底结束,也是迎接春天的到来。主妇用葱作角,豆作眼,插在豆腐上,做一个龙头,供在水缸上。老少男女剪头发,称为推龙头(正月不能剪发,死舅舅。)
4。清明节。用金针(黄花)、木耳、晒干的西葫芦条等烧素菜供亡故的家人。上坟(扫墓)、祭祀。晚上太阳落山后在家附近的十字路口给亡故的人烧纸钱,由家里男性(传说女性烧的纸亡人收不到)用箩(一种炊具,像筛子,筛选大小粗细不同的食材——取骡子的谐音,即有了载具,能快速、准确地到达)装了烧纸,地上画个圆圈,把烧纸圈进去,以免被别的亡灵抢走。
5。端午节。一般从五月初一开始,包粽子(粽叶包糯米,有时候包黄米,加数颗红枣,裹成三角形)、蒸凉糕(粽叶铺底,上面放糯米,再上面加红枣、葡萄干等干果,最上面再放一层粽叶,蒸笼里蒸熟,压平整,放凉,吃时切块,蘸白糖、蜂蜜等);用各种颜色的纸叠边长5mm——2cm的正方形的符(北京方言称“元宝”)再用浆糊粘在一张纸上,有点像拼图的意思,拼成各种形状;用各色纸条编成纸马(平面状);用彩色的布头缝制香囊,白色布头缝制鸡状布偶,红色布头缝制辣椒状布偶,里边包着在野地里采的“地娇娇”(豆粒大小,粉色,花瓣为单层四瓣,细卵形的一种香气浓郁的野花);用五彩丝线,各色搭配,整齐地缠在用纸折成的“粽子”上(每个面都是正三角形的八面体,1—3cm见方);把五彩丝线搓成一股长长的绳子,名叫端午绳;像剪窗花一样,剪红色的鸡,绿色的蛤蟆若干;上山采摘艾草。
端午节早晨,或前一天晚上入睡前,未等端午那天朝阳升起时,全家人在手腕、脚腕上带端午绳。端午这天早晨起床后,用艾草和地娇娇煮水洗脸。出门前,成年人衣兜里揣几道符;儿童要戴用端午绳当链,以五个小粽子+布偶鸡+布偶辣椒+香囊为吊坠的项链,挂在胸前,后背贴拼成图案的符(男孩还要贴纸马,女孩不贴——现在女童贴马的也不少),符和马下边要用针线坠一小揪艾草。在窗户和门上贴鸡样的窗花,大门上还要贴符和马,符马下缀艾草。有水的地方,比如水缸、下水道等地方贴蛤蟆。吃粽子,凉糕。晚上用艾草和地娇娇煮水洗漱后睡觉。
6。七夕节。中午吃鸡,鸡爪和鸡翅给没结婚的女孩子吃,意为乞巧,吃过后手巧心灵。晚上青年男女一起玩,看对的(产生情愫)的互赠礼物。
7。中元节。早上去寺庙道观供奉家里亡故的人的排位(需要给寺庙香火钱才能被供奉),求法师做法超度亡人。晚上给亡人烧纸钱(同清明节)
8。中秋节。全年里除了春节外,第二隆重的节日。提前打月饼(自己家做或花钱在作坊做)。必须有两个特殊的月饼,一是月供爷,二是日供爷。月供爷比日供爷稍大一些,上面用红色素绘月仙像,点缀其他花纹,铺上芹菜叶做装饰。日供爷类似。
中秋当天中午吃丰盛午餐。下午,月亮出来之前,在院子里,或家里月光能照到的地方支起供桌,以月供爷为供奉对象(月供爷必须要立起来),摆各种水果、月饼(不见一点荤菜)、香烛。月上最高处焚香烧纸,全家对着月供爷磕头祈愿。睡觉也不撤供桌贡品。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未出之前清理供桌贡品,把月供爷换成日供爷,水果月饼换新鲜的,太阳升起,焚香烧纸,不再磕头祈愿。
贡品里有个说道,西瓜一定要雕刻出一些造型。手拙的,也要雕刻成个篮子出来,手巧的人家,能把一颗西瓜雕刻成盛装各式花朵的精美花篮!同时,全天不能吃兔肉做的菜品。
9。十月一
10。冬至
二。生辰
人之初,始于母亲的孕育,所以我们就从妈妈怀孕开始:
1孕期
2备产
3生育(坐月子)
4满月
5百岁
6一周岁
7十二周岁
8六十岁
9八十岁
10一百岁??
三。婚姻
娶
娉
再婚
冥婚
四。丧葬
五。建筑,住宅
六。杂项
1吃饭时听到有人说狼,要扣碗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