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鱼鲜支
最早看电影的时候,我还属于外貌协会,关心的是男演员帅不帅,女演员美不美。后来,开始关心演技,那些虚有其表的演员遭到我的鄙夷。再后来,在意情节和逻辑,关心故事说得合不合理、新不新奇。最近这些年,我开始关心电影配乐——那些配乐特别经典的片子,会反复看很多次,《走出非洲》就是其中之一。
《走出非洲》的配乐出自大师级的约翰·巴里(John Barry)。他的作品中既有扣人心弦的爵士,也有节奏舒缓的浪漫史诗。当他的音乐与影像结合,就产生了一种魔力:能令时光顺流、倒流或停止。仿佛时间就在他的指尖,任由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007》
约翰·巴里最为著名的作品是《007》系列电影的配乐。这其中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33年,约翰·巴里出生在英国约克郡,父亲是剧院老板,母亲是钢琴家。生长的环境使然,他从小打下了扎实的音乐根基,而且很早就迷上了电影音乐。上世纪50年代,他组成了一个爵士乐队(John Barry Seven),在流行乐界小有名气。
1962年,伊恩·弗莱明的间谍小说《007》要搬上大银幕,最初签了蒙迪·诺曼为电影配乐,但约翰·巴里的朋友邀请他再为影片写一个片头曲。约翰·巴里花了一个周末写成一首曲子,原以为它只会出现在片头,结果他走进电影院才发现,整部影片处处都是这首曲子。
约翰·巴里打电话向制片人 *** ,因为他不仅没有被预先告知,而且没有挂名。制片人却告诉他,先别生气,他们已经决定把所有《007》电影续集都交给他配乐了。
从1962年的首部《007》电影《诺博士》,到1987年的《黎明生机》,约翰·巴里为这个系列电影配乐25年。他创作的《007》主题曲“The James Bond Theme”,至今仍是这一经典系列的标志之一。
这首音乐的爵士风格和紧张节奏,不但增加了剧情的张力,而且精准地刻画出詹姆斯·邦德潇洒不羁、果断坚毅的性格,使这个有瑕疵的英雄更添魅力。
每当这首曲子响起,观众就开始期待詹姆斯·邦德的现身。而当音乐临近末尾的 *** ,银幕上必然出现极具风格的枪管镜头——螺旋形的膛线、詹姆斯·邦德的剪影和约翰·巴里的配乐成为影史上的经典搭配,留在无数影迷的记忆里。
《时光倒流七十年》
《007》电影的配乐使约翰·巴里在影坛上有了一席之地。他陆续尝试了多种配乐风格,并因《生来自由》(又名《狮子和我》)一片获得1967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和最佳原创歌曲奖,又因《冬狮》一片获得1969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1980年,约翰·巴里为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又名《似曾相识》)配乐,他的风格开始转向浪漫、唯美的管弦乐。他为这部电影创作的主题曲“Somewhere In Time”温柔细腻,婉转多情,是他各类电影配乐中最优美的一支曲子,其生命力甚至比电影本身更为长久。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闭环的穿越故事。一位老妇人来到大学生的毕业聚会上,送给年轻人理查德一块金表。理查德感到很奇怪,但也不以为意。几年后,他成为剧作家,为了寻找灵感而去一家酒店度假。在酒店的陈列室里,他认出了一张女演员的照片,就是那位老妇人。她已经在送他金表的那个晚上故去了。
理查德按照书里说的方法,穿越到七十年前,和女演员相识、相恋。然而,正在他们如胶似漆的时候,他口袋里的一枚70年代的硬币惊碎了他的美梦。他被打回80年代,试尽了各种方法,也无法再回到过去。而女演员则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明白理查德是来自未来。于是,她来到他的毕业聚会上,送给他一块金表,让他回到过去,与年轻时的自己相遇。
这个稍显老套的爱情故事,因为约翰·巴里的配乐而变得缠绵悱恻,百转千回。开头的唯美管弦如泣如诉,仿佛是女主角在诉说数十年的等待和思念。其中一小段钢琴独奏,就像是女主角穿着1910年代的白纱裙,走在酒店的林荫道上,每一步都轻轻踏着一个音符。而紧跟着的弦乐 *** ,则好像男主角被困在现代,伏在陈列室的镜框上痛哭,令人心碎。
简·西摩饰演的女主人公,只能用“惊为天人”来形容。而约翰·巴里“音画同步”的配乐,则恰到好处地衬托着她的美,仿佛指尖轻轻划过心房,又如双眸里眼波流转,万般柔情在其中。
《走出非洲》和《与狼共舞》
1985年,约翰·巴里为电影《走出非洲》配乐,打造了一张极具艺术性的原声大碟。这部电影的配乐,使他获得了1986年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也奠定了他作为顶级配乐大师的地位。
如果说《走出非洲》是“一个女人的史诗”,那么,约翰·巴里创作的主题曲“I Had A Farm In Africa”就是一首音乐史诗。
这支曲子气势恢宏,充满了画面感。音乐响起,天边的晨曦,薄薄的暮霭,起伏的山峦,迁徙的象群,跳跃的瞪羚,隐蔽的猎豹和狮子……都在眼前一一闪现。
乐曲和女主人公凯伦的讲述完美融合,如时光之河滔滔流逝。溯流而上,凯伦的思绪拉回到她最留恋的那片天地:充满生机的草原在机翼下延伸,惊飞的鸟群扑簌簌腾空而起。
这首如诗如画的音乐无疑是约翰·巴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影史上最耳熟能详的主题曲之一。与它相似,约翰·巴里于1990年为电影《与狼共舞》创作的主题曲“The John Dunbar Theme”,也承继了这种恢弘史诗的风格,把电影观众带到广阔的美国西部,与邓巴中尉和印第安土著一起,驰骋在茫茫草原上。
邓巴和苏族人从抵触到了解,到互相认可、信任,再到共同生活、并肩战斗,其中的深厚情谊就如盐溶于水一样溶解在这首曲子里,又如烟飘散在风里一样轻拂过这片草原。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英雄主义的情怀,浪漫主义的爱情,都和这首曲子一起,抵达观众的内心最深处。
这首乐曲成为了影史上的又一经典配乐,为约翰·巴里赢得了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五座小金人。
2011年,约翰·巴里因心脏病突发在美国纽约州纳苏县牡蛎湾去世。但直到现在,他的音乐还常常在我的耳机里单曲循环着……
如果说是谁“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如果说是谁把我们一遍一遍拉回那些逝去的日子,那我会回答:是约翰·巴里。
他的音乐就有这种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