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美育不仅仅是一堂课、一次活动,而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全面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肩负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美育一词最早作为专门术语——席勒
我国和欧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我国和欧洲古代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有文学、音乐绘画等文艺的教育思想。但是“美育”这一术语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诗人席勒,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是《审美教育书简》,在书中首次提出美育一词。我国“美育”一词,即由席勒所用的德文翻译而来,意思是把美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康德和席勒,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美育思想的师承渊源。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美学的奠基人——康德
康德认为,在纯粹的审美感里,绝不应掺杂任何的欲念、利害关系和意志活动;绝不应涉及求知、概念和客观真理。虽然康德也承认审美感是认识和实践之间的桥梁,但是他在研究分析时,又把它们严格地割裂开来。康德欢喜追求所谓“纯粹”,于是从审美的对象中抽掉一切内容,剩下它的形象,它的纯粹的形式,从而把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切断了。终于他又不能无视客观现实,不得不自相矛盾地说,美是道德的善的象征。想把道德的内容,拉进他已经割断了的纯粹形式中去。
最早将美育引入中国的人物——王国维
康德的美学思想和席勒的美育理论,对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早期倡导美育的人,看来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清末,王国维在我国传播了他们的思想并提出了美育。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在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他论述美育的性质和作用说:“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王国维的这种思想,私淑康德和席勒是彰明的。也许是王国维首先提出美育,王国维是先于蔡元培的。
我国最早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人——蔡元培
1912年上半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他认为教育可以分为“隶属于政治”的和“超乎政治”的两大类。美感教育就是一种超乎政治的教育。在他看来,美感是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是它们之间的“津梁”。它能使人“与造物为友”,而接触于“实体世界”。因此,要引导人由“现象世界”,到达于“实体世界”,必须依靠美感教育。因此他将美感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列入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