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就遮满了天。 在其位这个明啊公,细听我来言啊……”郭德纲那浑厚而且高亢的嗓音,使《探清水河》这一北京小调迅速流传开来,以至于抖音里到处都是“大莲无话说,被逼就跳了河,惊动了六哥哥,来探清水河”等歌声。
其实《探清水河》并不是郭德纲的原创,这首小调产生于清代末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民国时,二酉堂、保文堂、修德堂等书坊把这首《探清水河》刻印成许多版本,传唱很广,甚至日本早稻田大学风陵文库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都收录了其中一个版本——《探清水河改良唱本准词》。
《探清水河》 是一首叙事小调,讲述了一个凄惨的爱情悲剧,也被称作北京版《孔雀东南飞》。歌中的清水河,旧时又称“长河”“隔河”或“昆玉河”,是一条早在元代以前疏挖进城的水道,全长15公里,一直是北京城内供水的主要水道。
清水河今称“京密引水渠”,是一条由西北向东南的河流,在其西边,有一座蓝靛厂,是一个古镇,是歌中所述悲剧故事的发生地点。
《海淀史志》曾经记载了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满族老专家赵书讲的一段往事,他出生在海淀蓝靛厂火器营,听老辈人说,火器营边住着一个叫松(宋)老三的人,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大莲,和本村男青年奚小六(六哥哥)暗中相爱,最后偷吃了禁果,事发后大莲被逼跳河自尽,小六随后同赴黄泉的故事。
郭德纲版本的《探清水河》对原词做了很大的改动, 原词中称松老三的为‘长青万字’,名‘莲’的为‘荷花万字’,这种‘万字’是一种隐语,只流行于下九流场合。郭德纲把“长青万字”改掉了,只保留了相对比较雅的“荷花万字叫大莲”。
这首《探清水河》的歌词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比起其他民歌,文学性强了很多。如歌词第一句就使用了比兴: “桃叶尖上尖,柳叶遮满天。”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桃叶初发,柳叶满枝的春天,预示接下来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比喻:“奴好比貂蝉思吕布,又好比阎婆惜盼想张三。”将大莲比作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貂蝉”和“水浒中的阎婆惜”,一方面形容大莲期盼与小六相见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 “貂蝉”和“阎婆惜”两人下场不佳,预示这个爱情故事是一个悲剧。
反复递进:歌词从“一更”到“五更”,每一更次都有男女两人的对话和活动,步步深入,引起 *** 。
《探清水河》讲述的故事固然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不过,既然它是小调,歌好听才是广为流传的主要因素。
其实,北京作为明清几百年来的京城,传统音乐大多是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戏曲、曲艺等,有特色民歌(小调是民歌中的一种)却不多见,难道《探清水河》是例外?
有人认为《探清水河》源于清朝八旗子弟所唱的八角鼓岔曲中的曲子,属于北京的满族民歌,源于外火器营八旗子弟“普乐韵天”票房演唱的八角鼓中的插曲。
但是,我们可以听出,《探清水河》与满族发祥地的东北少数民族歌曲旋律,如《猎歌》《喜歌》《高高的兴安岭》粗犷豪放风格大相径庭,反而是接近委婉的江南小调,特别是《探清水河》后三句旋律和江南小调《无锡景》一模一样。
与这几年流行起来的《探清水河》不一样,《无锡景》是江南地区的著名民间小调,曾经在不同年代被改编为各地的流行歌曲,比如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被改编为周璇演唱的《花开等郎来》和吴莺音的《我有一段情》。
不少电影中亦采用此曲调作为插曲,如1969年上映的电影《三笑》中的插曲《真心来相诉》、2011年,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中的插曲《秦淮景》等,都是自江南小调《无锡景》改编而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说:
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其曲调由于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性能。
大百科全书指出,《孟姜女》与《梳妆台》,《剪靛花》与《码头调》等都是同一首小调的不同变体,《无锡景》与《探清水河》也一样,是一种派生关系。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民族音乐学大家江民惇在其《汉族民歌概论》中描述《无锡景调》:
其音乐曲折婉转、清丽流畅,既擅长于缠绵细柔、委婉哀怨的感情抒表,又兼具叙事铺陈的表现性能。
他明确表示《探清水河》是“‘无锡景调’在华北地区流传的典型曲目。”
江南小调《无锡景》歌词:
小小无锡城呀, *** 到如今。
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呀,一到子民国初年份呀,新造那一座门,光呀光复门呀。
无锡去来往呀,火车真便当。
通运桥堍下侪是大栈房呀,栈房里修饰得蛮清爽呀,热闹那个市面么,像呀像申江呀。
歌曲通过介绍无锡这座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歌者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
而《探清水河》是叙事,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悲剧故事。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探清水河》中的女主人公大莲,因为勇敢地追逐爱情,却不为世俗所容,最终把生命定格在十六岁这个最美好的年纪。加上小六这个社会底层的男主人公为爱殉情,在当今工作生活恋爱中只讲利益不讲感情的人们看来,这种感情尤为可贵。
人们喜闻乐见的江南小调底蕴、悲剧的魅力,再加上某些情感的共情,或许这就是《探清水河》被大众喜爱的最主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