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周六晚上7点半,钟鼓楼下,什刹海边,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早已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在门口打“站票”。陈伟一身蓝色长衫,气质儒雅,嗓音清亮,微笑着向观众问一声好。几声三弦响,一杯盖碗茶,燕春社的周末公益小剧场准时开场了。
什刹海一带人杰地灵,钟鼓楼下更是难得保留下了独特的北京风情,而燕春社传出的悠扬古韵又为这里平添了几分烟火气与市井味儿。歌声抑扬顿挫,伴着八角鼓与三弦儿铮铮之音,时而舒缓如绵绵细语,时而急切如雨打芭蕉。《探清水河》《画扇面》《糊涂调》《探妹》等北京小曲儿撩拨心弦,台下观众手打节拍,陶醉在小曲儿的意境中。
殊不知,如今观众们能听到这些传统曲目并不容易,明、清以来,北京地区流传的民间小曲儿曾经浩如烟海,多达四千余首,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传到今天已经十不存一。燕春社班主陈伟凭着一腔热爱,20多年来收集、整理、学唱了很多濒临失传的北京传统小曲儿,使它们今天还能留存人间,让我们能看到一幅幅老北京人最普通也是最写实的生活画卷。
初识陈伟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听他即兴唱了一小段《探清水河》,“桃叶尖上尖,柳叶就青满天。在其位的那个明哎公细听我来言。此事哎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蓝靛厂火器营住着一个松老三……”幽幽的曲调响起,悲伤婉转,别有韵味。这首小曲儿因为德云社的传唱红火遍大江南北,然而陈伟唱的似乎与之有些不同,一问才知,《探清水河》自诞生100多年来有不下几十个版本,德云社经过了改编,加进了一些流行歌曲的唱法,而陈伟唱的却是原汁原味的民间版本。
说起陈伟学到《探清水河》,过程还颇为曲折,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此曲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被列为“禁曲”,几乎销声匿迹,陈伟是10多年前,偶然在大街上“捡”到它的。
那是2001年,陈伟去四环市场买东西,偶然在市场围墙外听看见一个推着三轮车的中年小贩扯着嗓子大唱小调招揽顾客。小贩唱的正是《探清水河》,正四处搜集民间小曲儿的陈伟上前忙问:“您是和谁学的?”小贩伸手向旁边一指:“这是我师父。”只见旁边坐着的一位老先生抬起头来,满脸的皱纹,足有八十多岁。陈伟恭敬地说要和老人家学唱小曲儿,老先生说:“你明天来吧。”把自家的住址告诉了他。
转天陈伟提着糕点去西海岸畔拜访老人。老先生早就沏好了茶水等着他。屋子虽然不大,但收拾的很整洁。老人自称叫盛连杰,是北京六一鞋厂的退休工人,83岁了。在白纸坊的莲花落老会唱曲儿,经常参加各种民俗表演和上妙峰山朝圣。
谈到《探清水河》,老人还有所顾忌,因为曾经被禁。陈伟此前请教过专家,专家已经给这首小曲 *** 了,认为属于歌颂爱情的内容,不算黄段子。“能唱了?唱一段?——那就唱一段!”老先生爽快的答应了,张嘴就唱,11段歌词一气呵成,不带打磕绊,节奏是由慢渐快,逐步达到 *** 。
后来陈伟才知道,老人是著名的莲花落老会首盛吉顺先生,名气很大,在西海(积水潭)一带被尊称为“盛四爷”,为传承莲花落不遗余力。
为了弄清《探清水河》的来龙去脉,陈伟四处寻访,花了不少功夫。他告诉我,这是北京清末民初发生在北京的一段真实故事,堪称传奇。海淀区蓝靛厂火器营是《探清水河》的发源地,在清朝是造兵器的地方,居住了许多满族人。《探清水河》讲的是旗人青年佟小六和松大莲自由恋爱,被当时的社会风俗所不容,被逼双双投河自尽的故事。
这个故事据说是当年很轰动的社会新闻,在北京家喻户晓,于是民间艺人把故事写成歌词,编成小曲儿,很快传唱到整个华北地区,红极一时。“不过,这小曲儿虽然有名,但蓝靛厂这地界可不能唱,当地老人认为出了大莲和小六儿是件丢人败兴的事,很忌讳,不愿提。在过去,有人在这儿唱就得挨揍。”据说当年小六家为了阻断小曲儿传播,出钱全包了唱本,但这首歌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
《探清水河》还有一桩疑案,故事里的主人公真的像曲中所唱的那样殉情了吗?陈伟说,在民间小六的结局有好多种,有说与大莲双双投水自尽;有说他杀死欺侮过大莲的满军头领后被判发配新疆,晚年回乡;有说大莲死后小六终生未娶,孤老一生 ……
陈伟也是多年前在寻访的过程中偶然听一位老人说起,佟小六当年并没死,而是隐姓埋名住在南豆芽胡同。他托一位住在那附近的朋友打听,真的打听到一些线索,据说南豆芽胡同曾有一家绱鞋铺,佟小六是绱鞋铺老板的表弟,跟着老板学做绱鞋的手艺,在此终老……这桩京城旧案,终是扑朔迷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鹏
编辑:张鹏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