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明:在喜欢撩驴的阿凡提:编号49:纳粹德国空军(Luftwaffe, 1935–1945):雄鹰天降-纳粹德国空降猎兵(Fallschirmjäger)专题01:开题——空降猎兵的起源、如何加入空降猎兵一文及后面5篇中,我们已经讲解了1940年前的空降猎兵部队的部分概况,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将详细介绍德国空降部队及其所参与的战役战斗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顺带介绍其他相关主要参战国的空降部队。
正文:
一、空降作战及纳粹德国空降部队的起源
1940年,空降作战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但在此之前,这一理论从未转为现实。二战早期,西线攻势中,德国空降部队的惊艳表现让世界各国大开眼界,英美两国一改往日的观望态度,加快组建训练自己的空降部队。任何新事物大都起源自一些在当时看来的疯狂想法,空降作战这一新型作战模式也不例外,早在19世纪初期的拿破仑战争时期,拿破仑本人就曾计划使用热气球将部队输送至英国上空。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以普鲁士军队为主的德意志联军在围攻巴黎时,也曾认真地考虑过使用热气球将部队空降到巴黎城内。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彼时还是美军上校的比利·米切尔就建议将一个步兵师(12000人)空降至德军梅斯要塞头上,打破代价堑壕战僵局。当时,比利·米切尔也是研制专门强击机以加强空地协同作战的倡导者,但无论是空降作战还是对地支援,他的理论在协约国阵营皆被嘲笑为异端。
二、1940年后德国大规模空降部队及空降作战的理论支撑
当被问及谁才是德国空降部队(包括空军空降猎兵与陆军空突步兵)之父时?99%的军事爱好者都会斩钉截铁告诉你:库尔特·施图登特将军。事实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的确,库尔特·施图登特本人是一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好领导,对手下官兵待遇与训练都很关心,对空降兵学校的建立与空降作战部队的组建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平心而论,德国空降部队的真正推动者是空军首脑的赫尔曼·戈林和空军首任总参谋长瓦尔特·韦弗将军。
1930年代,在组建空降部队及对空降作战的探索方面,德国人一度落后。起初是意大利,然后是苏联,这两国在间战期初中期对空降作战的探索皆下了大力气。德国空降部队初创时所使用的降落伞便是以意大利萨尔瓦托雷设计为蓝本。与1940年代相比,1930年代的跳伞方式可谓狂野,运输飞机皆改装自轰炸机,这给跳伞带来极大的危险与不便。例如,苏联伞兵早期跳伞方式就是先从一架改装轰炸机机舱背爬出,然后走到机翼后部翻滚跳伞,这种跳伞方式极其危险,对伞降的落地范围不好控制。早在1920年代初,苏德就在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列宁与魏玛防卫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的强力推动下展开了全面合作,这之后,德国军官经常被邀请观摩苏军演习,戈林在1931年后也通过现场或录像观看了苏俄的一系列大小空降演练,这之后他便成为了空降部队的铁杆粉丝。
魏玛防卫军总司令汉斯·冯·塞克特将军陪同魏玛共和国冯·兴登堡总统检阅陆军仪仗队1930年代,纳粹刚刚上台时,德国并没有空军,戈林起初的职位是帝国航空部(RLM)与普鲁士内政部长,帝国航空部(RLM)掌握了大部分德国航空资源,而普鲁士州是德国最大的州,该州的内政部长掌握了全德70%以上的警察部队。戈林充分利用了这两个职位所掌控的资源为重建德国空军添砖加瓦。德国空降部队的主体——空降猎兵部队(Fallschirmjäger),起初就是以警察部队为基础组建的,鉴于这种特殊的职业出身,1930年代的大部分军事理论家认为,德国空降部队的定位是用于执行诸如解救人质、敌后破坏、收集情报,甚至绑架敌人的要人等特殊任务。这一理念在二战中也得到了实战检验,具体行动一共有两次,一次是1943年的墨索里尼营救行动,另一次是1944年突袭南斯拉夫 *** 游击队总部,试图杀死或抓住其领导人铁托。但这一理论原则将空降猎兵的规模限制在较小规模的部分队水平,而戈林却另有算盘。
与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相反,戈林虽号称纳粹党内的二号实权人物,但其主张并不一定能得到认可并被贯彻落实。况且,组建一支大型空降部队需要耗费远超一般地面部队的资源,在德国这种资源紧俏的国家中可绝非易事。因此,戈林本人必须为伞兵部队在速决战的德国军事体系中找到一个位置。理论绝非戈林所长,让他去《军事周刊》上投个稿那存粹是天方夜谭,但幸运的是,雨果·斯佩勒和沃尔夫拉姆·冯·里希特霍芬在西班牙带领的“秃鹫”军团很快便为大规模空降部队的创建提供了事实依据。
1939年,帝国元帅戈林检阅从西班牙返回的德国空军部队,两位军团领导人雨果·斯佩尔·斯佩尔将军和沃尔弗拉姆·冯·希特霍尔将军也一同参加检阅。西班牙内战是冯·塞克特改革成果和闪电战的试验场。戈林和库尔特·施图登特宣称,空降部队可以通过垂直包围方式扮演类似一战中的暴疯突击队那样的角色。大规模空降部队直插敌人心脏,吸引并阻击敌方增援部队,为一线突击部队创造机遇。实际上,直插敌人心脏的瘫痪战理念仅在1940年荷兰尝试过一次,彼时德国空降部队试图抓住荷兰王室并攻占位于海牙的荷兰 *** ,但这一理念的确在间战期末期为其组建大规模空降部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了使得扩充空降部队的主张得到保守主义者的支持,戈林与库尔特·施图登特为空降部队增加了一个任务,即为一般地面突击部队,尤其是装甲部队,铺设一条空降 "地毯 "。德国空降部队将为装甲部队夺取其必经之路上的关键桥梁,后者可不必再像过去那样等待工兵来建造浮桥。最终,这一建议得到了陆军的支持,在1940年的荷兰、比利时、希腊变为现实。
此外,戈林还为空降兵部队增加了第四个任务——尽量完好无损地夺取敌人机场,便于德国歼击机和轰炸机利用这些机场来扩大其航程或出动率。除了为空军战斗部队提供出发基地外,机场还可起降运送地面部队的运输机队/滑翔机队,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桥头堡的作用,可在敌人预料之外的方向建立新前线。这个观点最终得到了陆军的支持,同时也顺应了使用大规模空降部队的要求。这个想法在1941的克里特岛成为现实,即便当时英联邦军队已经事先得知德国人会夺取哪些机场与要点,也做了事先防备,但德国人最终还是取得了惨胜。
尽管戈林和施图登特使出浑身解数扩充空降部队,但他们还是会遇到顽固分子,首先是希望扩大党卫军规模与权势的海因里希·希姆莱与希望垄断军事领域的陆军。后者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阻挡者,彼时的陆军还是希特勒赖以维护其权力地位的有力合作者,指望元首为空降部队去得罪陆军,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便陆军认可了之前空军总司令提出的空降作战理念,但并不意味着陆军认可空军对这一新作战形式的主导权,为此,陆军也成立了自己的陆军空突师(Luftlandetruppen)——第22空中突击步兵师。
因此,戈林决定采取曲线救国的方针,既然不能正面硬刚,那他就设法将所有伞兵和滑翔机部队逐渐蚕食。这当然会受到陆军的强烈 *** 。1938年,德国空军将既有伞兵单位、伞兵学校、保障机构统编为第7空降猎兵师。1939年,戈林的努力逐渐显现,顽固的陆军最终做出让步,第22空中突击步兵师开始在其名称前加入空军色彩明显的Luftland。然而,对于戈林对地面作战主导权的渗透,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1939~1940年仅一年时间,陆军就完成了14“波次”动员,总共组建187个陆军师,极大地提升了陆军的实力与政治威望。因此可以看出,戈林的空降部队在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陆军面前不值一提。
因此,德国空降部队着重走精兵路线。1940年,施图登特的小规模空降军(Luftlandekorps)对快速取得战役胜利取得了决定性影响。彼时的英法的空降部队还处于实验阶段,他们完全被德国空降部队的大胆行动打蒙。德国空降部队中的大多数官兵也是首次参与空降作战。当然,许多人拥有地面战斗经验,但他们对伞降或坐在滑翔机从天而降,心里多半是没谱的。1939年的波兰战役期间,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不允许空降部队参战,因此,1940年的西线战役的确是德国空降部队的首秀。
两支12人空降猎兵班组接受检查,注意其武器装备,每名伞兵都配有一把手枪。三、为大规模空降作战作准备——条令与条例、军事训练
1、两支不同的高凝聚力队伍——陆军空中突击师与空军空降猎兵的根本不同
“你们是精英中的精英,是从全军前调为千挑万选出来的,艰苦非凡的战斗与辉煌的胜利在未来等着你们,为了不辜负德意志的重托,你们必须反复不停进行艰苦训练。”这是元首在1940年西线战役结束后视察空降猎兵时的讲话,在这之后的战争岁月中,一直激励着德军空降猎兵部队的官兵。
希特勒和他的两名精英战士——约阿希姆·迈斯纳和沃尔特·基斯。他们二人在奇袭比利时埃本·艾梅尔和占领阿尔伯特运河桥的行动中表现英勇,希特勒亲自授予了他们骑士十字勋章。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就提到过,德军空军的伞兵——空降猎兵,大都是志愿者。当然,陆军第22空中突击步兵师中的大部分官兵也是如此。这意味着,德军空降部队的大多数人在平日训练与实战中具有极高主观能动性。不过,陆军空突步兵与空降猎兵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后者的兵源来自德国各地,甚至来自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而前者的士兵则多从北德地区招募。
陆军空突师内的地方主义氛围浓厚,士兵与军官不是亲戚就是邻里,这的确有助于部队凝聚力的形成。而空降猎兵就不一样了,他们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被希特勒所谓 "神选之人 "理念吸引。空降猎兵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军事素养与部队活力不容小觑,其军官和高级军士大都是一战中堑壕里趴过的老兵。大部分士兵虽缺乏实战经验,但他们大都是狂热的18~19岁年轻人,这群小伙子是德国的10后,从其懂事之日起,便在希特勒青年团中度过的。除此之外,部分伞兵则来自陆军、空军航空兵部队、海军等其他军兵种。空降猎兵部队是一支有活力的部队,它有一群经验丰富、敢打硬仗的军官与士官队伍,外加一群狂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年轻士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彼时的空降猎兵部队就像一群上古时期的狂热宗教教徒一样。或许是为了刻意培养这种归属感与宗教狂热,空军为空降猎兵配发了一套独特制服,与之配套的是严格的选拔程序和为期16周密集训练。
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士们为了国家社会主义理想聚集在元首的麾下,用这幅油画来描绘德国空军空降猎兵部队非常应景。以上措施强化了空降猎兵的精英化思想,在1939年4月的元首50岁生日 *** 庆典中,空降猎兵穿着独特跳伞服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除了一般的技战术、跳伞及队列勤务训练外,还有为了培养个人主动性与团队精神的团建活动。之所以这样做,既是为了培养同志情谊,也是为了适应伞降作战的现实需要。伞兵在跳出飞机落地后,九成可能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时甚至是单兵处于敌后,因此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个人主观能动性格外重要。直到被地面主力部队解救之前,空降猎兵大都会与优势部队持续作战,他们如果未能紧密合作,那么结局无非是骨灰盒与战俘营二选一。伞兵的个人体能比队列更重要,这既是为了持续强行军的需要,也是为了能够忍受长时间艰苦围困的要求。
2、技战术训练准则
起初,德国空降部队落地后的技战术直接取自步兵部队,准确地说,大都取自山地步兵部队,战前空降部队官兵大都喜欢阅读隆美尔的《步兵攻击(Infanterie Greift An)》一书,该书用了很大篇幅描述了一战期间德军在意大利前线某山地猎兵(Gebirgsjäger)营的部分队级别战斗经验。
1940年西线战役发起前,一个班组的12名空降猎兵登上Ju 52进行伞降演练。照片中没有戴头盔的人很可能是跳伞协调员。德国空降部队的作战全盘接受了德军山地步兵的强调突击、进攻以及快速机动的战术原则。为了防止被压制住,德国空降部队从班级开始就强调火力和机动性,军官与军士们在平日的训练中不断强调,每一名士兵在接敌时,必须迅速 “射击与滑行跃进",而迫击炮小组和重机枪组则提供持续的掩护射击。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敌人失去防御平衡,自己乱了阵脚。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这一攻击理念完全可称得上是闪电战的缩小版。虽然,德国空降部队的战术技能与理念大都取自步兵部队,但需要注意的是,空降部队与普通步兵单位在职能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后者的任务主要是在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突破后进行扫荡、巩固侧翼、击退反击和清点俘虏。
首先,空降猎兵部队的技战术相关训练是在不同军队层次上展开,但在此之前,每一名伞兵必须顺利完成6次合格的跳伞训练。然而,由于最初的空降猎兵部队规模太小,因此野战演习主要集中在连排一级,很少扩展到营级层次上的与其他诸如炮兵、反坦克和防空部队等支援性兵种的协同演练。彼时的空降部队下属的支援部队规模很小,也许是德军指挥官认为没有必要为这样的小型单位淘神费力。
在1940年的战术演练中,德军空降猎兵部队一般交替使用位于布伦瑞克、希尔德斯海姆、森纳拉格、斯坦达尔的不同训练和演习区域,在演习中,每支空降部队在从飞机上跳下后,几乎是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为指定任务开展行动。为了便于指挥协同与突击行动,指挥官往往会将聚拢的士兵们按不同兵种分成不同战术小组——步兵组(Schützen)、机枪组(Maschinengewehr)、突击组(Pionier)、医疗兵(Nachrichten)。空降炮兵,包括反坦克和防空炮组,则单独演练。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或两栖部队的协同训练则由陆军出面配合。
陆军第22空中突击步兵师机降部队的技战术训练与陆军摩托化师的训练没有多大区别。当时,陆军军官们认为,空突师的士兵从运输机或滑翔机中跳出,与摩托化部队的士兵从卡车或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上跳出没什么不同。然而,他们明显忘记了一点,如果一辆卡车遭到伏击,它有很多机会倒车至敌方射击死角,使其乘员能够安全地下车展开。一架运输机根本或很难做到这一点,在1940年的实战中,陆军第22空中突击步兵师的大部分士兵便遇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