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插画 食墨客
童谣伴我成长,时隐时现,直至今日。童谣啊!实实在在是江南儿童嘴边飞来飞去的小精灵,是每个中年人老年人懵懂年代的一个好朋友,是一道既遥远又挂在嘴边的鲜美佐料,更是一段磕磕碰碰,永不磨灭的时代记忆。
这段小语刚写完,一首童谣随即在耳边飘出,铿锵有力,字字有韵:“从前有个老伯伯,年纪活到八十八,跑到北丽桥,买碗八宝饭,洋钿用脱八十八块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我边码字边跟着唱,这首童谣唱到“八”字时,需用上下唇连着吧嗒出音来。我很轻松地经受了考验,看来我还年轻,它似要我去冲刺八十八呢。需要提醒的是“八”字在嘉兴人看来是个最吉利的数字,发呀!于是心中充满了八九点钟的阳光。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吃完饼子还有糕!”这首童谣我小时候唱得最多,通常天已黑下,外婆面露慈祥,说,多吃点呀,好长身体。
江南各地都有此童谣,版本不同,内容有异,但是摇船“摇到外婆家”是相同的;外婆特别关爱孩子也是相同的;亲热、快乐、顺口也是相同的。天上小鸟鸣叫声,水上摇橹声、水花声,交织成的时空幻景,可以说是摇篮里孩童至灵的催眠曲。还有更长的连接:“外婆买条鱼来烧。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里豁虎跳。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在从头到尾浸润在甜蜜快乐的气息里,循环往复,慢慢送我进入美滋滋的梦乡。
稍大,四五岁的样子,我们或坐或立在竹制木制的童车里,妈妈或奶奶外婆陪在身边。夜黑,一轮明月银晃晃挂在树梢头,开始是妈妈用丽水口音的嘉兴话轻轻念道:“小人抱公鸡,公鸡啄蜜蜂,蜜蜂叮瘌痢,瘌痢背洋枪,洋枪打老虎,老虎吃小人。”听多了,后来我也能背诵了,嘻嘻!一宝降伏一宝,童趣洋溢的同时隐含着世界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诵完会付之轻松的一笑。
“你姓啥?我姓黄;啥个黄?草头黄;啥个草?碧草;啥个笔?毛笔;啥个毛?三毛;啥个山?高山;啥个糕?年糕;啥个年?1956年,待那老妈吃碗肉丝面!”知识性的两人问答,环环相扣,简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很受孩童们的喜爱。
“蚬子蚌壳,一碰就哭!”蚬子、蚌壳与哭笑毫不搭界,只是吾乡方言“蚌和壳”和“碰和哭”同音,组合在一起是讽刺爱哭的孩子的,呈现其幽默诙谐的一面。
“乡下人,到上海,上海闲话讲勿来,米西米西炒咸菜。”嘉兴大人长期的自卑心态影响了这首自嘲童谣的生发和传咏。有点滑稽,但促人慨叹。
“冬瓜皮,西瓜皮,小姑娘赤膊老面皮!”“什么皮?” “橘子皮。”“那姆妈妈大肚皮。”暗喻着懵懵懂懂的性别意识已从孩童就开始了,特别表现在顽皮大孩子的嘴上,可以想见大孩子摇头晃脑,满脸得意的调侃表情!
一句话概括纯真童趣的童谣还有“落雨哩,打烊哩,小拨拉子开会哩,大头娃娃跳舞哩。”似是没完了的简洁,留有遐念,然简洁才是最好的强调。
“新剃白白头,勿敲三记触霉头。本来要敲千千万万记,现在辰光来不及,马马虎虎敲三记,一!二!三!”这首童谣几人一起唱才来劲,余下的就有了“坐等看戏”的美好期待,一!二!三!快敲呀?快敲呀?
“我来讲只故事,故事里厢有只兔子,兔子跑哩,故事完哩。”你看我,我看你,小孩子面对面惊奇地瞪着双眼。刹而打停,摸着脑袋瓜,回味无穷。
“马林糖,马林糖,三分洋钿马林糖,玫瑰香蕉马林糖。”“三三三,糯米烧夜饭,烧点啥小菜,酱萝卜干大头菜。”极具形象的穿透画面,兴高采烈的传唱自家饭桌上喷喷香的米饭和普普通通日常菜,孩童们就觉得味道好得来。质朴的情感道出了那个时代小孩们普遍的肚子空空嘴吧贼馋的饮食状况。记得1958年在大跃进的旗帜下,学校组织去南门杨柳湾敲矿石的情景,同学们边劳动边唱着这首童谣,嘻嘻哈哈,臂膀也不酸了。
还有“山上有老虎,老虎要吃人,关了笼子里,笼子破脱,老虎逃脱,逃到天津,买包味精,摆了水里浸一浸,变做狐狸精。”念念有词,步步急转。这只狐狸已成精,能变做老虎来吃人,普通笼子还关它不住,不过它怕味精,在味精面前显出原形。我知道味精就是从这首童谣里来的,我看妈妈做菜时,会放一点味精,说,放点菜要鲜点。我爸爸点头,他是药剂师,有一天竟在家里自己做起了味精,说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可用作大脑营养剂,在医院临床上是治疗肝昏迷的。
“老头子老太婆打乒乓,老头子罩,老太婆削,削罩削罩有名堂。”此童谣的节奏和滑稽意味,使我早早地喜欢上了乒乓球,而且还打得不错,小学四年级就被选为校队队员。
再以后,人渐渐长大,碰上三年自然灾害的日子,一个月吃不上一块小肉,童谣呼应着也在嘴边越来越少。
一个甲子以前的童谣,还有很多,记不住了。
之前去杭州看孙子。孙子刚读小学一年级,疫情期间乖乖躲在家里上电教课。课毕,只见他毕恭毕敬地咏着《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我觉得这朝代歌完全可以作为今天的童谣,大大加强了知识性而已。孙子竟能背出,我伸出大拇指表扬。孙子却摇头,说,不稀奇,班里同学都会。
童谣声声啊!可咏唱,可嬉戏,还有知识文化,它伴随着一代一代的儿童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日子,有滋有味地健康成长。
来源:嘉兴在线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