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注:体型排行不是根据长度,而是根据长度、高度、重量三者相结合最后得出的数据来排行。
No.1棘背龙.Spinosaurus
棘背龙,又称埃及棘龙,棘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非。属兽脚亚目,棘龙科。长14~17米,高7.3米(包括背上1.8米的棘),重8~15吨。特点:牙齿呈锥形,前肢力量十分强大,据调查,棘龙一掌可以拍断一棵树。弱点:背上的“帆”是它身体上的血管集中处,如果被咬伤到,那一定会大出血,导致行动变缓,甚至昏厥。
No.2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雷克斯暴龙,又称霸王龙,暴龙,君王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长11.5~14.7米,高4.5米,重9.5吨,属兽脚亚目,暴龙科。特点:头骨很结实,在战斗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咬合力强大,可达5000牛顿,可以咬碎一面水泥墙。弱点:前肢太小,战斗中一旦倒地,起来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有可能因此败给了对手。
No.3蛮龙.Torvosaurus
蛮龙,又称野蛮龙,生存于侏罗纪的北美洲。属兽脚亚目,暴龙超科。长14.5米,高5米,重8.9吨。特点:牙齿呈钩状,前肢是暴龙科中最大的。弱点:由于是当时最大的肉食恐龙,所以任何食草动物见到它都会把它逼走,导致蛮龙经常只能用偷袭的方式来捕猎。
No.4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南方巨兽龙,又称巨兽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美洲。属兽脚亚目,鲨齿龙超科,长12.2~14.2米,高4.4米,重8吨。特点: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可达3吨。弱点:几乎没有弱点,但重心都在头上,头重脚轻,对手一旦攻击南方巨兽龙的后肢,那么对手的攻击很可能导致南方巨兽龙摔倒。
No.5撒哈拉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撒哈拉鲨齿龙,又称鲨齿龙,生存于中晚白垩纪的北非。长14米,高4米,重8吨。属兽脚亚目,鲨齿龙科。特点:鲨齿龙的名字来源于它那鲨鱼一样的牙齿。鲨鱼的牙齿并不是靠锋利出名的,而是因为鲨鱼的牙齿有3~5层!不过鲨齿龙的牙齿没有那么多层,只有2层。所以,鲨齿龙一咬住猎物,牙齿就会陷入借物的身体中,怎么挣脱也挣脱不了,如果强行挣脱,身上便会被咬下一大块肉。弱点:头骨很脆弱,所以咬猎物时只能用力咬几下就松口,而且它的咬合力也不是很强大。
No.6魁纣龙.Tyrannotitan
魁纣龙,又称狂暴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南美洲。属兽脚亚目,鲨齿龙超科,长13.5米,高5米,重7.5吨。特点:四肢都十分粗壮,头骨非常强壮,是群居恐龙,族群中争王时,经常喜欢用头互顶。弱点:脾气暴躁,大脑比较小,智商较低,所以在捕猎时,都靠蛮力,不懂得智取,这样会增加伤亡。
No.7食蜥王龙.Saurophaganax
食蜥王龙,属兽脚亚目,异特龙超科,生存于晚侏罗纪的北美洲。长13.2米,高3米,重7.5吨。特点:生性凶猛,两只食蜥王龙交配之后,就会一起捕食,两只食蜥王龙互相配合,狩到猎物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弱点:由于速度比较缓慢,所以在交配前通常只能靠强大的作战能力来抢夺其他肉食恐龙的猎物。
No.8马普龙.Mapusaurus
马普龙,属兽脚亚目,异特龙超科,生存于白垩纪的南美洲。长12.8~14.5米,高3.5米,重5.6吨。特点:是群居动物,体型很小,并且懂得包围猎物,慢慢的缩小包围圈,最后一起攻击猎物。弱点:体型比较小,落单的马普龙极有可能受到小型的群居肉食恐龙(恐爪龙、迅猛龙、伤齿龙)或比它更大的肉食恐龙的袭击。
No.9西雅茨龙.Siyazlon
西雅茨龙,又称狂盗龙,属兽脚亚目,盗龙科,生存于晚侏罗纪~晚白垩纪的欧洲、非洲。长12.5米,高4.2米(包括背上0.2米的刺甲),重5.5吨。特点:智商是陆地十大肉食恐龙中最高的,通常2~3只恐龙群居,不过就算只有寥寥几只,它们也可以利用它们的高智商来捕食,可以说是陆地十大肉食恐龙中最令人烦恼的恐龙。弱点:与马普龙一样。
No.10特暴龙.Tarbosaurus
特暴龙,属兽脚亚目,暴龙科,是雷克斯暴龙的远亲,生存于白垩纪的中国,是中国最大的陆地肉食恐龙。长12米,高3米,重6吨。特点:虽是霸王龙的远亲,但咬合力并没有霸王龙那么大。因为北美洲的大型植食恐龙和大型肉食恐龙非常多,霸王龙会经常出去捕食,也可以借此来锻炼咬合力;而在中国,大型肉食恐龙和大型植食恐龙都不多,所以特暴龙便没办法锻炼它的咬合力了。特暴龙有一种“杀过行为”。它十分残忍,一看到活的生物就像上去把它杀掉,不管自己吃不吃得完。这样一来,特暴龙每次杀掉的恐龙都吃不完。最后,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杀完,特暴龙一族也就慢慢地被大自然淘汰了。
注:这个排行榜是按一些资料和我个人的看法来排的,有不同看法的可以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