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部电影触动的集体记忆
——走近武警官兵眼中的《长津湖》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摘自电影《长津湖》台词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某大队某中队营区。
大屏幕上,电影《长津湖》已近尾声。
在美陆战1师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途中,眼前一幕令他们胆寒: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随时准备跃起冲锋……
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豆大的泪珠从中队官兵的脸颊滑落。
这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相遇——中队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81师242团5连,就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为国捐躯的“冰雕连”之一。
从中队走出的“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支队部队管理科科长邢贞涛这样告诉记者:“我并不把《长津湖》当作一部电影,我更愿意将这3个字称为‘我们的阵地’。在这片阵地上,我看到了老兵,也看到了自己。”
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
与邢贞涛感受相同的,还有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班长贺澎。只是对于贺澎来说,他的感受更为具体,他看到的老兵是他的爷爷贺月贤。
观影结束后,贺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温爷爷寄给他的一封家书。
“入朝作战装备,每人携带一支步枪、子弹100发、手雷4个、铁锹一把、干粮袋一个,还有大衣和水壶等,约有60斤重……”家书中,爷爷简述的入朝作战情况和影片中的情景叠印在贺澎的脑海里,贺澎仿佛能看到爷爷当年和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模样。
得知贺澎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中队指导员金东方邀请老人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与中队官兵进行一场特殊的“影迷见面会”。
“我们跨过鸭绿江,敌机白天对我们进行轰炸,我们只能晚上行军,白天宿营,风餐露宿。到了朝鲜大地,只见满目疮痍……”通过视频聊天,老人动情地为官兵们讲述战斗经历。
听到贺澎班里的新兵米思达问到“如何理解军人的荣耀”时,老人回忆起了自己在战场上写下决心书的情节。他说:“我在决心书中写道:要为祖国人民增光,要为朝鲜 *** 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生而为英,死而为灵。”
一场线上“影迷见面会”,恰似一堂别开生面的网络微课。贺澎说,一次不经意间,我看到米思达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几个字。
在贺澎的笔记本里夹着爷爷寄来的家书,从中可以看出爷爷对他的希冀:带领全班同志学好政治理论,学好军事,提高作战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亲如兄弟……
这两天,爷爷说为他寄来了自己亲手誊写的两份党史学习资料,要他注意查收,并利用开班务会的时机为战友宣读。爷爷在发来的信息里反复强调:党史必须学好,要提高思想认识,汲取奋斗力量。
相比于江西总队萍乡支队教导队指导员彭春华,贺澎是幸运的。彭春华虽然同样拥有一封爷爷彭归当的家书,但纸张却早已泛黄、残缺。
当年,当听到乡 *** 来人说,国家号召广大青年保家卫国、抗击美帝国主义时,已然结婚生子的爷爷毅然离开家人、报名参军。1951年4月,爷爷到达河北,被编入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0团。两个月后,部队就开赴朝鲜前线。
1951年9月,“联合国军”发起秋季攻势,向金城、文登里一线发动猛攻,并针对志愿军反坦克火力薄弱的短板,集中大量坦克,实施坦克集群突击的“坦克劈入战”。他们首先使用飞机和大炮对中朝军队阵地进行反复猛烈的轰炸和炮击,然后以20至40辆坦克组成坦克集群,引导步兵在飞机、炮火掩护下沿公路及两侧地域实施快速突进,迂回割裂中朝军队前沿各个防御阵地间的联系,再由步兵逐个占领各个高地。
当时,志愿军的反坦克火力分为3层,最远的一层由野炮和山炮组成,中间一层为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最近的一层为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换言之,敌坦克越接近阵地,志愿军可以投入战斗的武器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多,火力密度也就越大,对敌坦克的杀伤效能就越高。
据爷爷的战友陈金生回忆,每当敌人对高地轮番轰炸时,志愿军官兵就一起进入地下工事躲避。当坦克逐渐靠近时,他们就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向坦克接近。当距坦克10米左右时,他们再以反坦克手雷将其炸毁,然后利用烟幕掩护迅速撤离,而后再以同样方法打击下一辆坦克。
凭借这种“贴身肉搏式”的攻击,爷爷所在部队在紧急接防、敌情不明、地形不熟、兵力火力不足、工事不完备的情况下,连续奋战20多天,粉碎了敌军的“坦克劈入战”,创造了人民军队历史上步兵反坦克的光辉战例。
当看到电影《长津湖》中,穿插7连官兵拿炸药包炸坦克的画面时,彭春华想起了爷爷。在1952年4月的一次春夏巩固阵地作战中,一颗炮弹落入志愿军营地,爷爷倒下了。而在开赴朝鲜前,爷爷为了告知家人他在部队情况所写的家书,还未寄出就变成了遗书。部队在整理爷爷遗物时把它寄回了家里。于是,一封泛黄、残缺的家书,一份志愿军第68军204师政治部的牺牲证明和一张革命烈士证书,便成为爷爷留给家人的全部。
在彭春华的记忆中,奶奶总会拿出用红布包了一层一层的物件,对他讲:“春华,你爷爷可是志愿军战士,打过美国佬,是英雄!”红色的种子由此在彭春华心里生根发芽。
2013年,高中毕业的彭春华毅然报考军校。当他第一次穿着军装回家时,奶奶说仿佛看到了爷爷离家时的模样。彭春华知道,从他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和爷爷就不只是亲人,更是跨世纪的战友。
彭春华多么希望爷爷能看到自己穿的军装,厚实、暖和,再也不会冷了。就像电影《长津湖》官方微博发布的海报上所写的那样:如今繁华盛世,如你所想。
当上海总队执勤二支队执勤十七中队四级警士长穆青把自己当时新配发的17式作战靴拿回家时,爷爷穆志根捧着那双鞋,左看右看,直言曾经的自己根本想都不敢想。
自打穆青记事起,家中的鞋柜上就一直放着一双鞋。它破旧不堪,布满了荆棘划过的痕迹。但就是这样一双鞋,每年建军节的时候,爷爷总会擦拭一番,对穆青和父亲再次讲起那双鞋的故事……
穆青的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是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的老兵。爷爷说,当年他们连受命夜袭松骨峰,在连夜赶往阵地时,他的鞋踩在了一枚铁钉上,鞋底破了个大洞,脚上血流不止。这时,爷爷的老班长把自己的鞋脱了下来,让他穿上。“当年要不是这双鞋,估计我这条命就交代在松骨峰了。穿着这双鞋,即使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天,雪窝子的水直往鞋里灌,但我的心里也是暖的。”爷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眼里闪烁着泪花。他挂在嘴边的只有战友给予的温暖,却从未提及由于重度冻伤,他的大脚趾在战斗结束后被切除的苦痛。
受爷爷的影响,穆青的父亲刚满18周岁就光荣入伍。穆青儿时,父亲经常会跟他讲起参加边境自卫反击战时的故事。听父亲讲,为了防止丛林里隐蔽的尖锐物扎脚,当时的胶鞋统统加装了4层厚厚的底子,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这双鞋让战士们分外难受。
2005年,穆青参军入伍,脚上的99式作训鞋让休假回家的他格外“拉风”。当07A式作训鞋配发部队,干爽透气的网布,采用橡胶凹槽设计的鞋底,穆青直呼体验“满分”。
鞋柜旁,爷爷整齐地码放着几代军用鞋,嘴里念叨着“祖国强大了”。在爷爷心中,这些鞋就像是时光的见证者,见证着一支军队从装备简陋到装备精良,见证着一个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
革命情谊本身就是一种战斗力
见证,多么平常的字眼,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见证着这世间万象。
见证,多么珍贵的字眼,对于抗美援朝老兵而言,这两个字却是他们牺牲的战友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
当看到电影《长津湖》中,穿插7连炮兵排排长雷公牺牲后,连长伍千里一个人躲到汽车背后,泪如泉涌、颤抖地掏出怀里的名册时,宁夏总队政治工作部新闻文化工作站记者雷铁飞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老兵的身影。
那是2020年仲夏,雷铁飞驾车在六盘山颠簸泥泞的山路行驶40多分钟后,终于到达了固原市西吉县平峰镇平峰乡西庄村——年过九旬的老人尹国俊就住在这里。
这位曾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掰过腕子”的老兵,虽已是耄耋之年,仍不失老兵风采。
看到穿军装的人来到家中,尹国俊就像见到亲人一样,很快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历任中国人民 *** 7师20团机枪连战士,志愿军某部班长、副排长。而后,又说起坚守的阵地在毗邻上甘岭的一座山里,官兵们住在用钢钎在山体上凿出来的防空洞中,每遇飞机轰炸,都要用木头抵住防空洞洞顶以防坍塌;吃的有上顿没有下顿,有时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夏天,防空洞内潮湿闷热,只穿条 *** 身上仍长满痱子,不仅要忍受蚊虫叮咬,还常被阵地上的铁丝网划得浑身是伤;冬天,洞内冰冷刺骨,把所有衣服裹在身上,手脚还是冻得没有知觉……
当被问及战斗经过时,老人却沉默了。
雷铁飞分明看到,迟迟不肯开口的尹国俊眼睛里闪动着泪光。
老人的儿子尹维华在一旁接过话茬:“俺爸在战斗中失去了很多战友,他常说能活下来就是幸运。”儿媳韩萍翠也说:“爸总说自己命大,虽然战场上子弹乱飞,但他从未受过伤。”
尹维华接着说:“俺爸那时给我们讲,美军的飞机比夏天的蚊子还多,时不时就来轰炸。有一次,敌机飞过来扔下许多炸弹,把山体都炸塌了,30多名战友被碎石掩埋。后来,当大家将被掩埋的战友挖出来时,他们都已经停止了呼吸……”
老人不愿提及战斗,因为每场战斗中都有战友牺牲;不愿提及自己的战功,因为他觉得相比牺牲的战友,自己做得不算啥。当雷铁飞想要再了解一下老人三等功证书上面写的“班长尹国俊指挥得力,带领全班人员圆满完成任务”背后的故事时,老人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每次美国鬼子冲上来,都会用机枪 *** 地打,一次能干掉十几个……”
临别之际,老人拿出一本纸张已发黄的战地日记。身体硬朗的老人翻阅日记时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原来,日记本上记录着老人战友的名字和家庭地址,老人仍与其中健在的战友保持着书信往来。而其中更多的名字,却早已留在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中……
就像电影中,雷公牺牲之前嘴里说的那样,“疼,疼死了!别,别把我,别把我一个人丢在这儿。”雷铁飞心里知道,老人也一定曾紧紧握着弥留之际战友的手,告诉对方,“我带你回家。”
雷公没有回家。
和雷公一样同在炮兵序列的老兵朱再保回到了家。
10月13日,湖南总队岳阳支队官兵代表来到朱再保的家中。
这位93岁的老人声音洪亮、思维清晰,随着老人的讲述,官兵们的思绪回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
1953年7月13日,为了获得精确坐标,协助后方炮兵射击,作为志愿军第16军47师炮兵团侦察班班长的朱再保奉命带领5名侦察通信兵,与一支1800多人的部队共同向前挺进。
“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精锐部队,防御阵地坚固,敌前沿500米以内布满了地雷,十分危险。”朱再保回忆道,“向前推进时,每一步都是踩在牺牲的战友躯体上。”为了冲破敌人的防守,1800多名战士以身蹚雷,保证了数万大军安全地向敌纵深挺进。
在执行任务中,朱再保的右腿膝盖被地雷碎片击中,皮肉炸裂,鲜血直流。他说:“当时,我的右膝盖骨都露了出来,但那时候根本不觉得痛,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任务。”
到达目标区域后,朱再保精确测量坐标,将要打击的目标标在地图上,并将数据通过无线电传回炮兵指挥部,炮兵成功拿下了一个敌炮兵阵地和一处坦克集结地。因在战斗中表现英勇,朱再保被批准为 *** 预备党员,火线入党,并被朝鲜劳动党中央授予“民族独立勋章”。
当记忆从多年前的峥嵘岁月拉回时,朱再保满怀深情地说:“我这条命是战友们用生命换来的。我决心,只要活一天,就要对得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精神。”
同样是为了传承牺牲战友们的精神,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抗美援朝老兵刘登逸走进重庆总队执勤一支队营区,为官兵讲述那段难忘岁月。
“我出生于1939年1月,11岁就穿上了军装,历任宣传员、卫生员、通讯员……”当听到老人12岁就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时,官兵们都感到吃惊,依稀还能听到有人在小声说道:“就像《长津湖》里的伍万里一样,是个娃娃兵!”
无论是影片中18岁的穿插7连战士伍万里,还是现实中12岁的刘登逸,同样都是孩子的他们,在战场上逐渐成长。
就像伍万里遇到了穿插7连官兵口中的“雷爹”,刘登逸也遇到了许许多多像“雷爹”一样的人。
刘登逸讲起了连长刘克怀。
志愿军第15军炮兵9团要夜渡清川江。清川江渡口约七八百米宽,水深过腰,水流湍急,稍不留意便有被江水冲走的危险。因为年龄最小、个子最矮,江水几乎已没过胸部,刘登逸感觉连呼吸都有些困难,只能艰难地在水中挪动。“恰在这时,1连的炮车也来渡江了。1连连长刘克怀是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他见此情景,不由分说地一下子就把我背在背上,而后又去指挥4辆炮车过江。”刘登逸说,等到部队过江后,当他准备感谢刘克怀时,才发现刘克怀和他的连队已消失在夜幕中。
刘登逸讲起了班长宋大宝。
由于在五次战役中战斗减员较大,团部决定把全部宣传员都补充到作战一线。出于对刘登逸锻炼和培养的考虑,团里把他派到1营当通讯员。报到那天,1营教导员王寿德在了解刘登逸入朝后的战斗情况后,叫来通讯班班长宋大宝,对他说:“这是我们全团最小的战友,今天就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地照顾他。”从那以后,宋大宝在白天执行任务的途中教刘登逸骑马、打枪,在敌机突然袭击时教刘登逸怎样利用地形地物掩护自己;晚上陪刘登逸站岗放哨,教他怎样判断有无敌情及如何处理。战斗间隙,两人还一起学习文化。因为刘登逸上过小学,宋大宝会尊敬地称他为“小先生”,常问刘登逸自己不会读或不懂意思的字词。讲到这里,刘登逸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即便有时我把字念错了、把意思解释错了,出于对我的信任,大宝班长总是一边点头、一边默默地记着。”
……
刘登逸还讲到了很多人。在宣传队时,队里的大姐姐们会用捡来的照明弹降落伞给他缝制内衣裤,让他能有合身的衣服穿;调到1营后,王寿德生怕他被冻着,特地把自己贴身穿的毛衣脱下来拆了,请一位朝鲜阿妈妮给刘登逸织了一件毛衣……
那一天,刘登逸在台上动情地讲述着一件又一件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所发生的温情故事。他说,“那时,战友的深情温暖着我的身体,在很多年过后,他们的深情依旧温暖着我的心。”
那一天,官兵对“战友”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第14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支队执勤三大队副大队长李顺说:“从一定意义上讲,革命情谊本身就是一种战斗力。”“武警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获得者、支队执勤四大队执勤八中队四级警士长王凯凯说得更直白些:“平时亲如兄弟,战时生死相依。”
永远做最可爱的人
说起战友二字,湖北总队执勤支队执勤二大队执勤九中队上等兵文敖辰想起了他的“老战友”,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
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柴云振带领全班摧毁敌指挥所一座,攻克3个敌占山头,歼敌200余名。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雄血脉,中队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组建“柴云振班”。2020年入伍的文敖辰,便是“柴云振班”的战士。
观看电影《长津湖》时,看到伍万里被三营营长谈子为问“叫啥”,却用“第677名,伍万里”来作答,在文敖辰的嘴边,一个数字也脱口而出。
969,文敖辰是“柴云振班”的第969名战士,这个数字就像许三多会不假思索地吼出“我是钢七连第4956名士兵”一样,早已深深铭刻在文敖辰心头。
其实,文敖辰之所以来当兵,很大程度上是受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影响。
他清楚地记得,剧中,在许三多的入连仪式上,伍六一曾介绍过“钢七连”的历史:“抗美援朝时‘钢七连’几乎全连阵亡被取消 *** ,被全连人掩护的3名列兵却九死一生地归来。他们带回107名烈士的遗愿,在这3个平均年龄17岁的年轻人身上重建‘钢七连’,从此后‘钢七连’就永远和他们的烈士活在一起了。”
那时,文敖辰不可能想到,未来,他会成为剧中“钢七连”那样连队的一员,中队前身——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3营8连,在那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鏖战43天,坚守坑道14个昼夜,最后在只剩9人的情况下,把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上了上甘岭主峰。
战旗飘扬了半个多世纪,如今,依旧指引着中队每一名官兵前进。
“柴云振班”现任班长余佩海,连续两年在总队军事体育运动会上摘得“军体之星”桂冠;六班班长余旭文,荣获总队“巅峰”特战比武侦察专业综合成绩第一名;一班副班长郑宝达,在总队“创纪录、当标兵”比武中,打破总队纪录,取得执勤分队全能冠军的好成绩……
“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中队官兵不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更站得出来、冲得上去。
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江城。大年初四晚上,中队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出动兵力帮助驻地抢运防疫器材和物资。收到通知后,中队官兵纷纷请战:“冲锋,这是一名战士的担当。”“我是军人,我不上谁上。”……一封封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交到了中队党支部,10名党员更是挺身而出,组成突击队,奔赴某重点医院担负任务。
任务中的一员、中队副班长张长胜回忆当时的情形时坦言,自己也会害怕,但想起曾在柴云振的铜像前许下的“为党和国家献上自己的力量”的庄重誓言,他顿感热血在心头激荡。
文敖辰说,自己最难忘的一刻就是新战士入班仪式的场景。那一天,他也定下目标:要做一名当之无愧的“柴云振式”的好战士。
与文敖辰一样,同为《士兵突击》剧迷的北京总队执勤六支队执勤二十中队列兵马振杰,看电影《长津湖》时,耳边就回荡起“钢七连”的连歌:“一声霹雳一把剑,一群猛虎‘钢七连’。钢铁的意志钢铁汉,铁血卫国保家园。杀声吓破敌人胆,百战百胜美名传。攻必克,守必坚,踏敌尸骨唱凯旋。”
幼时看许三多的入队仪式,马振杰第一次听到“钢七连”的连歌,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念。那时,他还不知道,未来会有一首歌,会像“钢七连”连歌一样让他备受震撼。
回忆起新兵下队第一天时的情景,马振杰说,新兵们进的第一间屋子就是荣誉室,学的第一首歌就是已传唱了70年的中队队歌。
在指导员刘英健的介绍下,马振杰了解到,中队前身是志愿军第66军198师594团1营2连,先后3次荣立大功,被授予“大功连”荣誉称号。1951年2月,2连奉命到五音山进行阻击。战斗打响后,炮弹横飞、碎石四溅,山头被削低1米多,全连官兵经过浴血奋战,连续10次打退敌人进攻。其间,在203高地争夺战中,小组长王荣带领3名战士坚守阵地三天三夜,打退敌人32次冲锋。战斗到最后,全连共毙敌500余人,全连178名官兵仅剩11人,包括王荣在内的167名指战员英勇牺牲。战斗结束后,连队记大功一次,王荣被追记特等功。而为这场战斗谱写的歌曲《英雄的阵地钢铁的山》,成为传唱至今的队歌。“钢铁堡垒”“坚守阵地”等4面用鲜血染红的战旗,也成为中队官兵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中队担负环京检查站警戒防控任务。起初,检查站设施陈旧、环境艰苦,16个人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板房中。官兵们继承发扬“大功连”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修缮训练场、粉刷旧营房,使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结合近期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刘英健为官兵上了一堂题为《最冷的夜,最热的血》的情景微课。“英雄的阵地、钢铁的山,摧不垮、打不烂,敌人要前进比登天还难……”授课接近尾声,曾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中队上士言文强站起身来,组织全体官兵合唱队歌。
歌声嘹亮,气势如虹。一曲唱罢,作为支队距城区最远环京卡点的骨干,言文强又要带领战友出发,用他们的坚守确保进京“大动脉”的绝对安全。
出发之前,第一次担负勤务的中队列兵王鹏特意跑到荣誉室,又看了一遍著名作家魏巍在了解中队的战斗历程后为官兵写下的题词:“永远做最可爱的人。”
当王鹏坐上巡逻车出发驶向哨位时,上海总队机动一支队十四中队指导员田雨农也踏上了走访“天德山英雄连”老兵活动的旅途。
田雨农此行的目的是去拜访参加过天德山战役的老兵胡宗文。打开行李包,田雨农拿出一张泛黄的《志愿军》报,一字一句读着其中一则消息:“鏖战四昼夜,5连荣膺‘天德山英雄连’称号……”田雨农想把这张珍贵的报纸带给参加过那场战斗的老兵。
田雨农告诉记者,中队前身是志愿军第47军141师422团2营5连。1951年10月1日,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向临津江东岸的天德山发起进攻。这天恰好是新中国的两周岁生日。一大早,5连官兵们就把一副“争取创造英雄班,不当英雄不下山”的对联贴在工事门口。连长杨宝山说:“今年的国庆节可真是有意思。敌人既然要来,那我们就给国庆节备上一份厚礼——多杀几个鬼子,也好让祖国人民过好这个节日。”
当听到当年志愿军指战员的想法时,记者突然想起了电影《长津湖》中穿插7连指导员梅生说的话,“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
正如梅生为了让下一代不再打仗,为了让祖国人民过好国庆节,杨宝山和战友们在四昼夜的战斗中,抱着“不当英雄不下山”的坚定信念,舍生忘死、顽强抗击,成功击退了敌人一轮又一轮进攻。只剩下4名官兵,仍牢牢地坚守着天德山阵地。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5连“天德山英雄连”荣誉称号,记集体特等功。
在田雨农的行李包内,还有一面鲜红的战旗,那是“不当英雄不下山”连旗。田雨农说,他会请老兵签上名字,而后带回中队。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纪念日那天,中队每名官兵都会在连旗上签字,并庄严宣誓。
当记者完稿时,田雨农已踏上返程的列车,他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福建总队厦门支队机动二大队机动五中队上等兵王晓虎写的题为《为了和平》的诗,作为此行的总结:
最可爱的人啊/是什么让你们舍生忘死/肝肠寸断/是什么让你们牺牲自我/无畏极寒/我未曾听见你们的回答/但我已知道你们的答案/十九万七千六百五十三次呐喊/汇聚成永不消逝的愿/和平/和平/和平……上甘岭/长津湖/松骨峰/无数的丰碑于此伫立/葱郁的松柏万年长青/阴霾褪尽的天空/阳光和雨露折出七彩的虹/桥下面的人群手拉着手/在开满金达莱花的原野上并肩同行/无数的声音汇在一起/发出宣告全世界的声明/和平/和平/和平
。
评 论:
回望历史 铭记英雄
高福景
1950年11月27日,朝鲜狼林山脉,美军主力进入志愿军伏击地域,闻名于世的长津湖战役于当天傍晚的飞雪中打响。
70年后,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如当年战场上的照明弹,升上了时代的天空,再次照亮了华夏儿女的集体记忆,引 *** 感共鸣和家国情怀。
在战争影片的叙事下,武警部队官兵想起了一些或见到、或听到、或深植于灵魂的故事,心里又产生了一波震撼。
这些故事,有的来自耄耋老兵的记忆,有的源自烈属珍藏的家书,有的存于一代代官兵的血脉。走进历史深处,我们看到,舍生忘死的“刚强”之外,“最可爱的人”的故事蕴含的是义、是情、是爱——
他们也渴望热气腾腾的生活,但遇到侵略者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往上冲,不惜以血肉同钢铁相搏;他们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却也因失去战友而有“说不出的痛”,不愿提及战斗和战功;他们为了国家、民族,去执行一道命令、坚守一块阵地,烈士英灵化作编号、唱成战歌,永远和布满弹孔的战旗活在一起;他们也是爹娘眼里的孩子、妻子眼里的丈夫、孩子眼里的爸爸,却有那么多面容化作大山荒原里一块块无名丰碑……
逝者如斯夫。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英烈的身影像江水一样东流而去,但他们绝不是过眼云烟的无名符号,他们不应被忘记。
为了下一代远离硝烟,英雄把热血融进土地,是壮歌,更是史诗。那些炙热与苦寒、坚忍与深藏、盼望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让人感慨、引人深思。只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和平有多珍贵;只有与死神抗争过的人,才懂得平安是多幸福;只有凝视过、聆听过、阅读过这些“普通人”和他们故事的人才明白:铭记,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有一段关于电影的观后感在网上热传:电影结束后等了很久,没有期待中的彩蛋,当我走出电影院,虽已近凌晨,却发现街道旁红旗飘扬、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想来这就是最好的彩蛋。
祖国不会忘记,英雄将被永远铭记!
文字:栗森阳
朱朝阳、谢昊男、彭春华、冯来来、穆青、雷铁飞、姜炜、何涛、陈磊、陈佩、李岩、王晓虎、毛胜涛对本文有贡献
供图:张丹、谢昊男、彭春华、展灿、郭传伍、郑杰、赵明、李岩
来源:人民武警报·星期特刊
监制:刘凤桥、张红卫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别特、王燕婷、梁太成
邮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