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前几天,微博上一条叫“华语乐坛”的热搜,登上了热搜榜的前列。
点进去一看,是腾讯音乐娱乐盛典的现场视频。有周杰伦、刘若英等人的表演,也有今年新出炉的10大热歌榜单。
这个榜单包括了《云与海》、《白月光与朱砂痣》、《浪子闲话》、《醒不来的梦》、《踏山河》、《千千万万》、《沦陷》、《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清空》、《执迷不悟》10首作品。
虽然说这10大热歌,只是腾讯一家统计出来的,但是窥一斑可知全豹,我们也可以从这个现象,看出当今华语乐坛的一些端倪。
很多网友在下面评论,表示“这样的歌都成了10大热歌,华语乐坛完了”,一片吐槽。
这种现象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只看网络上的风评,这些歌口碑如此之差,听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也不应该这么火。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那么这些歌,究竟怎么样?它们又是怎么火成这个样子的?华语乐坛又是不是真的“完了”?
一、年度10大热歌究竟怎么样
总的来说,这10大热歌还是当得起大家对它们的评价的。
1、作曲
把这10大热歌整个听了一遍之后,它们的作曲思路基本就很清晰了,就两个:
a、套其他歌曲好听精华的旋律部分;
b、用a的那一部分精华,在那几套万能 *** 里,通过简单的重复、模进(绝大部分是下行)发展出整个段落。
这都不需要有什么高明的作曲技法。
a往往只是截取一点点其他歌曲的碎片,稍微改改就可以拿来用,甚至一个没音乐基础的人也是能做到的(这样的往往容易把某几个音改得很奇怪很难听)。这种程度构不成抄袭,但是你在听到这些歌的时候,总会有一股强烈的:这几句感觉很熟悉,好像在哪听过,但是后面那个地方好难听……这样的感觉;
b也没什么难度,以前我们也说过:所谓万能 *** ,就是根据大部分人正常的听觉习惯,总结出来的走向,在这个框架内,很容易就可以发展出还算顺耳的旋律,听完上句你就能猜到下句,乃至整首歌大概什么样了。这10大热歌,除了《沦陷》,其他的歌大部分段落都符合这个规律。
2、作词
与简陋粗糙的作曲相匹配的,是同样初级浅显的歌词。
这几首歌的歌词,基本都有一个核心的通病:无病 *** ,故作深沉。看似感天动地,实则满是矫情尴尬。
二、10大热歌之类的作品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
我们分析完这些歌曲的创作特点之后,其实“10大热歌怎么火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也出来了。
对,这些歌基本上是对准了以下3个群体:
a、年龄不大、审美未成型的学生群体。
b、将音乐多用于娱乐,而不是用来欣赏的群体;
c、年纪比较大,更喜欢听偏老、偏旧旋律的长辈群体。
而歌曲之所以能够精准地推送给这些群体,离不开以下3个原因:
1、平台推荐
先来问一个问题:每天在各大平台,上架的歌曲那么多,平台为什么要优先推荐这几首歌?
答案是:经过这几年网络大数据算法的演算,每个群体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各大平台基本上是摸得一清二楚了。那些歌最有潜力爆火,就先推哪些。
歌曲上架前的人为评估,上架后的算法推荐,可以迅速地使这些作品,在特定群体当中扩散开来,形成蝴蝶效应。
这种现象,在年纪相对大一点的人当中,非常明显。
恰好这10大热歌里,就有一首是由长辈群体为核心驱动的,就是《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
凭借着一些常见于上世纪70~90年代的情歌中常见的旋律动机,加上少量民歌小调的转音,地域故事性较强的歌词,这首歌深受长辈群体欢迎。
但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恐怕今年春晚之前,脑子里都是查无此歌的状态吧?
今年这首歌上春晚的时候,家母立刻反应说:哦这首歌,挺火的这个。
而我的反应是:这是个啥?完全没听说过呢?
但是旋律一出来我有印象了。“是不是因为那里有”这句,我在家父刷小视频时,无数次听到过高度相似的“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后来一搜,就是同一个唱作人。(这也能看出创作者的作曲积淀还是比较单薄的,反反复复就这一段旋律)
但我本人从来没刷到过用这首歌做配乐的视频。
这种对歌曲认知上的巨大断层,恰好反映出了现在的算法机制规律。
2、智能手机的普及
现在上至老年人,下至小学生,智能手机基本上人手一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歌曲的传播。
过去听歌是远没有现在那么方便的。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是94年生人,我上小学的时候,周围同学好多连电脑都没有,更别说手机了,听歌基本还是靠光碟,MP3是个稀罕玩意儿,还是几十M的,想听歌远没有现在那么方便。
后来我上中学才算有了自己的手机,但也没上网功能。听歌一般是用电脑下到本地,然后拷进MP3里。
年纪大一点的长辈,更是很少用电脑、MP3这些东西,他们还是更习惯光碟,还有的干脆就是在收音机里随便听听,不会专门去寻找某些歌把它存起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智能手机基本人人都用,一打开软件,想听什么歌一搜都有,方便极了。
这么低的搜歌成本,和十几年前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也让原先那种相对分割的市场群体全部连在了一起。现在不管是谁,只要你听歌,都是智能手机搜索。
市场一大,产生的效益往往也是以点带面的。尤其是在学生群体当中,都喜欢跟风、模仿。
现在回想一下:咱们小时候,是不是也跟风听《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香水有毒》、《求佛》?
但当年这些歌虽然也火,可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什么10大热歌。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那时候依然是传统的传播方式占据主导,这些歌无法大面积形成气候。
而现在不同了,人人都用智能手机搜索、下载,意味着,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计入歌曲播放量、下载量的。这种机制,也对歌曲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加成。
3、梦幻联动
观察这10大热歌,我们会发现,这些歌大都发迹于小视频平台。这表示着:这些歌也许在音乐层面槽点颇多,但是和视频高度绑定,必须用它做小视频的配乐,这种1+1的结合,往往能掀起远大于2的传播大潮。
比如最近抖音上有个“很想~某人,我最思念的~某人”,这首歌大家有印象吧?视频内容好像是情侣互相换脸。
这种情况下,歌曲就是拿来“用”的,而不是“听”的。
这10大热歌里,有几首也不乏这种情况。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b类群体,他们其实是为了拿这些歌拍小视频,至于歌曲质量如何,那是很次要的事情了。
三、华语乐坛是不是真的完蛋了?
在这几年一言难尽的市场榜单上,很多人眼里的华语乐坛,可谓是每况愈下。
连很多知名的歌手,也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可以放那个视频)
我也一直在思考,很多人都说“华语乐坛完蛋了”,这句话对吗?我觉得:也对,也不对。
说它不对,是因为乐坛其实从不缺乏好的创作者,好歌一直都有,而且很多,而且会越来越多。
“热歌”从来都≠“好歌”,好歌也不一定就“热”。
我再举两个我自己的例子。
有一次我拿手机放歌,家母听见过来问我:这什么歌?还挺好听的。我说:这是小柯的《北京秋天的黄昏》。
这首歌QQ音乐评论不到200,收藏1w+。连10大热歌的零头都够不上。
还是有一次我放小柯老师的歌——《日子》。家父听见,跟我说:这是张大民那首歌吧?然后家父还能跟着哼唱几句。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
1、真正的好歌,它不一定要靠什么榜单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是一旦被人发掘,人们会发自内心地喜欢;
2、真正的好歌,往往是需要时间去检验的。不是看一时的蜗角虚名,也不是靠粉丝喊口号造势,是真正时隔多年后,还有没有不是粉丝的普通听众能记得这首作品,愿意听它。
小柯老师那个年代是这样,今天其实也是这样。
事实上,如今才是有才华的音乐人最百花齐放的时期。各种风格,各种定位,都有。
主流里,大众的有邓紫棋、金玟岐、艾怡良、李荣浩、郭顶……
小众的有裘德、魏如萱、丁世光、王诗安……
独立一点的,各种优秀的独立音乐人、独立乐队更是层出不穷……
他们才是真正的新生代优质音乐人,他们也从没停止过创作。有这些人创作这么多好歌,华语乐坛怎么都不会“完蛋”。
而说“华语乐坛完蛋”也对,是因为:这些人的这些好歌,你在榜单上,极大概率是听不到看不到的。而大部分人了解歌曲的渠道,往往是且只是“榜单”。
今年阿肆、艾怡良、金玟岐都发了新专辑,但别说听过,你知道这件事吗?你不会知道,因为她们的作品没有进榜单,即使进了也远没有享受到10大热歌那种推广力度。
小柯老师说过,流行音乐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
现在的问题是:供方从未停止过供应好歌,但需方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到这些好歌的信息。你想听好歌,只能自己另辟蹊径去找。除非是发烧友,不然普通人很少愿意花这样的精力去发掘好作品。
翻译翻译就是:完蛋的不是乐坛本身,是传播机制。
这样的结果,就是热歌(极大概率也是烂歌)挤占了大量的市场,造成了假象;而真正的好歌出不来,它就真的只是一首“好歌”,除此之外没带来任何增益。
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难的不是没有好作品,是怎么让这些好作品,呈现出它们本该呈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