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葫芦烙画技法图解(烙画葫芦手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葫芦烙画技法图解(烙画葫芦手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葫芦烙画技法图解(烙画葫芦手法)

许多人问我,什么是好的葫芦烙画,这个问题我一句话两句话很难说清楚,总的讲:好的葫芦烙画有三个基本要件,一是:葫芦的质地要好。二是烙画的技巧、手段要精道。三是烙画的构图到位,内容要有思想灵魂。葫芦烙画只有达到这三条,基本上就算是一件好的烙画艺术作品。围绕以上观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烙画葫芦的选择

所谓质地好的葫芦,是指葫芦的壁厚而且润滑、光泽,这种葫芦随着时间的久远会自动变色,由黄-棕黄-红-紫红。自古以来葫芦玩家对葫芦的颜色是很讲究的。

我们都知道,玉因为侵色而被百姓视为“活”有灵性会保佑持有者,同样葫芦因会变色而视为最有灵性的宝贝。同时这样的葫芦存世时间长,只要不摔是不会坏,甚至上万年也不会有问题,这样的葫芦烙画效果也很好,烙迹也会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铜色而不是原来的黑色。而质地不好的葫芦壁薄易损,没有光泽不说,时间再久远也不会变色,烙上去的痕迹只是黑道道不会出现铜色烙迹。

二、葫芦烙画的技巧

葫芦烙画的技巧,是葫芦烙画的关键,真正的葫芦烙画作品带有很明显的作者个性、思想。技巧掌握的好,“烙迹”能分五色(和国画中墨分五色一样),而且线条多变,如果作者会画画,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烙绘出来的作品完全是“水墨画”。否则只能黑道一条,虽然也是用烙笔绘就,但没有“烙”的特点,其葫芦烙画作品最多也就是图案类,不能算是真正的葫芦烙画。

葫芦烙画的关键在那呢?怎样能使烙笔和葫芦两者硬对硬之间出现“烙迹”五色呢?关键在用“笔”上,烙笔的温度要掌握好。有的人喜欢直接用40W或者更大度数的烙笔烙绘,中间不调温一笔到底,烙绘中虽然流畅但烙出来的线条是焦黑色,这种焦黑色就是糊的,是表面的,这种效果由于不是由里到外形成的,所以时间久就会掉色,变成断断续续的灰色线条。

我们说,烙画不是烧画,用过高温度的烙笔,烙出来的是烧焦的 “糊迹”。真正的烙迹是“烙”,使“烙迹”形成黑褐、深褐、褐、浅褐、棕黄色,这样效果是把握烙的“入木三分”,在烙绘中,不断调节烙笔的温度,和烙笔接触葫芦的适度,运笔的速度。运笔越慢,烙迹就越深,线条实没有“虚迹”。运笔越快,烙迹就越浅,线条相对就虚。比方我们在炉子上烤馒头,馒头离火越近,馒头烤的就快但烤出来的馒头是糊的、黑的,用手拍掉糊色,馒头的里面还是白的,反过来,如果将馒头和火炉保持一定的间距,烤出来的馒头会是褐色、黄的,从里到外的黄,拍不掉、磨不去,我们烙画就是需要这种效果的“烙迹”。

如果掌握了这个技巧,剩下的就是烙笔的“笔头”, 葫芦烙画烙笔的温度最好选择30-35W,并且不要固定用一种圆形的“笔头”,固定圆形的笔头可以烙图案类的作品,真正的葫芦烙画是讲究线条和烙迹的韵味,我们知道毛笔是软的,可以在纸上随意变换线条的形状结构,表现墨分五色浓淡结合。烙笔也能,我喜欢用梯形笔头(三角形)运笔中:中锋、侧锋可以随意变换,或快、或慢、或烘烤,颜色深浅随意掌握,所谓烘烤就是将烙笔和葫芦保留细小的间距进行烘烤形成“烙云”,使用这种手法烙绘绒毛、透明的图像效果最好。

可能有的葫芦烙画爱好者会问,烙笔的温度低,烙绘过程中会涩、慢,说得对,正是因为涩和慢烙迹才能“入木三分”而且是褐色,时间再久不会“失迹”。

不过要注意,葫芦烙画最好选择一年以上的葫芦,这样的葫芦“木质”没有湿气,虽然难上“烙迹”但是当时烙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烙迹不会变化,如果用当年的葫芦烙画,由于葫芦本身有湿气(表面很干)烙绘时烙迹上虽然也会有褐色的烙云,葫芦作品当时也很好看,但时间久了烙迹就会暗淡,甚至消退,这也就是有些人不喜欢收藏烙画作品的原因。

三、葫芦烙画的构图和内容

1、构图

葫芦是圆的,而且亚腰葫芦还不是一个构图面,构图面很小,好的葫芦烙画讲究“画面视角”就是说无论你在葫芦那个视角,都能看到相对完整画面,这对圆、构图面积小的葫芦来讲是比较难的。这和纸上作画完全不一样,在纸上作画视角是平的,画面强调疏密、大小的结合,而葫芦是凹凸的,画面设计就要“点代面”。比如亚腰葫芦,选好面(这个面是正面视角的上下两个圆面)在上下两个大小不一的面上,分主次两个主题,主次两个主题要相互衬托,形成一个主题内容,如果大小主题错开不在一个面上,整个画面看上去就不完整。

另外注意,烙绘的主题,无论是风景山水,还是人物花鸟,一定要根据葫芦的大小来定,葫芦小,烙绘的主题大就会没有比例,山水看不全,人物就会歪鼻子斜眼。(因为葫芦凹凸的原因)

2、 内容

因为葫芦文化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鼻祖,所以葫芦画的内容很多,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古典文学等,作为我自己,我还喜欢因人而易的创作内容,这样针对性强,艺术感染力好。最近有人订购我的葫芦烙画,是为老人80大寿准备,我了解到订购人正好是子妹五人,创作了《五子拜寿》,订购人很满意。有人说玩葫芦是中老年人的爱好,其实不是这样,青少年也喜欢葫芦,关键你的创作一定适应他们的年龄,今年二月,南韩的一个客人为自己的孩子定做葫芦,我为其烙绘了一个葫芦,内容是: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铁杵磨针、等五个中国传统故事,客人非常高兴连声称赞。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区别,关键是“灵魂”物与人融合“灵气”相通。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葫芦烙画技法图解(烙画葫芦手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