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夜郎古国是怎么灭亡的(夜郎国灭亡),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夜郎古国是怎么灭亡的(夜郎国灭亡)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夜郎古国是怎么灭亡的(夜郎国灭亡)

公元753年,大诗人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玄宗皇帝从江宁(江苏南京)丞贬为龙标县尉时,担心好友吃苦,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夜郎国从古至今显得非常神秘,它以“自大”而闻名于世。人们并不清楚这个小国的具 *** 置在哪里?疆域有多大?文化特征怎样?这一切在史书中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人们只能通过一星半点儿的文献记载知道夜郎国大体上在今天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的交界处。和许多消失的古代小国一样,后人们只能够通过考古发现来研究和认识这些古代国家。

贵州苗族同胞在夜郎“竹王节”上展示的夜郎服饰

夜郎最早出现在史书中是在战国晚期。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但是具体有多大?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都城具体在哪里都没有说清楚。《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还记载了楚国国君楚顷襄王,大约在公元前280年左右,派大将庄蹻(qiāo)攻打西南夷,其中就提到了夜郎国。夜郎国是当时西南夷中数一数二的大国。

根据史书《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滇东有一位百濮女子在溪水中洗衣服时,有三节大竹筒流到女子脚边,推之不肯去。听到竹筒里有婴儿在啼哭,女子破开竹筒,救出一男婴。这个男婴长大后能文能武,统一了周围的部族。他以竹为氏,给自己起名夜郎朵,建立了夜郎勾起国,这就是夜郎国的来历。夜郎在战国末期逐渐建立政权。所以“竹崇拜”成为夜郎的一种标志,直到现代贵州的一些地区还在过“竹王节”来纪念夜郎多。到了汉武帝时期,夜郎成为西南地区的部落联盟式大国。

贵州苗族同胞在夜郎“竹王节”上展示的夜郎服饰

公元前135年,闽越王郢攻打南越,南越国向汉朝求救,汉武帝遣王恢讨伐闽越国。在汉军的强大压力下,闽越国的大臣杀掉国王郢投降了。王恢派番阳令唐蒙出使南越国。南越王拿出一种产自蜀地的美食枸酱来款待唐蒙,唐蒙打听枸酱的来历,南越王回答:“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临牂柯江,出番禺城下”。枸酱来自西北的牂柯(zāng kē)江流域,从那里顺江而下可以直达番禺城下(广州)。

唐蒙跟随王恢回到长安后向蜀地的商人打听枸酱,商人们说枸酱只有蜀地生产,肯定是当地人拿枸酱到夜郎去卖。夜郎紧靠牂柯江,江面宽数百步,完全可以行船,从那里可以直接到达南越国。

根据考古发现大致绘制的夜郎国地图

正好这个时候,汉武帝想收复南越。唐蒙就给汉武帝上书提出建议:要收复南越,可以先打通蜀地到夜郎国的道路。然后在牂柯江上乘船顺江而下,直达南越国都城,出其不意的击败南越国。汉武帝一看,认为这确实是一条收复南越国的妙计。于是派唐蒙率领一千大军,一万多人的辎重队去出使夜郎国。唐蒙恩威并使,夜郎侯多同米非常聪明,接受了唐蒙的条件。公元前131~公元前130汉武帝在夜郎国设置了犍为郡(郡治初设在遵义)下辖数个县,让夜郎侯的子孙世袭犍为郡下辖的县令、都尉等官职。并且调遣巴、蜀两郡的兵士修筑通往牂柯江的道路。由于西南山林茂盛、气候炎热,后勤物资供应极难,再加上且兰、邛都、筰等小国经常叛乱,所以道路几年也没有修通。后来要全力对付匈奴,所以放缓了对西南的开发。

公元前122年,张骞在西域大夏国(阿富汗)看到了产自蜀地的丝绸和竹杖。并且知道了这些东西来自印度次大陆的身毒国(印度河一带的国家)。他猜想一定有条路从西南地区通往身毒国。回来后他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派出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让他们寻找通往身毒国的道路。这些使者再次来到夜郎,夜郎这些年又再次变强。夜郎侯多同米(多同)傲慢的问汉朝的使者:“汉孰与我大?”,这就是成语“夜郎自大”的来历。

贵州夜郎谷“石人部落”

汉使终究因为滇国的阻挡没有到达身毒国。公元112年,南越国权臣吕嘉杀掉南越王赵兴、王太后和汉朝的使者造反,汉武帝马上派路博德、杨仆等将领平叛。同时让夜郎、且兰、邛都等西南属国出兵帮助平叛。且兰国王不服从调遣,杀掉传令的汉使,伙同邛都等属国造反。从巴、蜀两郡出发讨伐南越国的汉军顺手打败了且兰叛军,杀了且兰王。夜郎侯响应汉军,倾尽全力出兵引导汉军从牂柯江南下讨伐南越国,最终和路博德在广州胜利会师。汉武帝感念夜郎侯的功劳,正式封多同米为夜郎王,并且授予金印。

汉成帝河平年间(约公元前27年),夜郎王莫雅邪(兴)看到大汉王朝实力大不如前,彼时夜郎国达到鼎盛时期,势力影响范围遍及贵州、湖南一带。野心勃勃的夜郎王莫雅邪放着好日子不过,胁迫周边22个小部落反叛汉王朝,他们围攻犍为郡、牂柯郡。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派兵平叛。陈立派人切断了夜郎军的粮道,没多久叛军内部起了内讧,不少小部族联合起来反戈一击,和汉军前后夹击。夜郎军溃败,汉军杀掉莫雅邪。延续三四百年的夜郎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徒留“夜郎自大”的印象给后人。夜郎国虽然消失了,它的族人融入到彝、苗、白等西南民族中。夜郎文化也深深地植根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成为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部分。

贵州黔东南地区群众捐赠的夜郎国石棺椁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贵州毕节地区的威宁县、赫章县,黔西南地区的晋安、兴义、六盘水市、安顺等地发掘了一些汉代的古墓,终于让人们了解到夜郎国的一些情况。从出土的文物看,夜郎的青铜文化比较发达,他们的“自大”可以说是有资格的。在众多的夜郎国遗址中,赫章县的可乐遗址墓葬最能代表夜郎文化。“可乐”彝语意思为“中央之城”,赫章可乐可能就是夜郎国的一个国都。

赫章可乐遗址墓葬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上游的赫章县可乐乡。可乐遗址是在195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它涉及4个村,占地9.4平方公里,已探明有古遗址4个,古墓群15个,至今出土文物达 3100多件。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60年发掘了7座汉墓,出土文物300多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学界的轰动。1978年,再次举行了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陶串珠、干栏式陶屋、三足提梁铜盉、铜镜等珍贵文物。

西汉三足提梁铜盉

三足提梁铜盉,贵州省博物馆藏。1978年出土于赫章可乐西汉墓。通高16厘米、口径8.5厘米。盉,古代酒器。此器盖顶有桥形钮,钮上衔环,用活络拴连接于肩部的环耳中。圜底三蹄形足,流作鸟头形,柄空心,作曲折形。弓形龙首提梁(残)。此铜盉的铸造工艺复杂,和同时期中原汉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难分伯仲,展示了夜郎国先进的青铜文化。

博山铜炉

博山铜炉,贵州省博物馆藏

博山铜炉,贵州省博物馆藏。1978年赫章可乐西汉墓出土。通高20.4厘米、口径9厘米、底盘口径19.5厘米。由盖、身、柄、盘组成。器盖呈斗篷状,盖侧以链环与炉身相连,细柄。在盖与器底、柄基部都铸有镂空重叠之群峰云纹。此铜炉制作精细,设计巧妙,集实用与观赏为一体,是夜郎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

2000年9-10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赫章县文管所对赫章可乐遗址中的夜郎时期的111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有许多重要发现。这些墓葬有一个奇特的埋葬习俗,出土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随葬器物,对揭示古代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贵州近年实施夜郎考古计划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发掘主要分两个工区进行。其中Ⅱ区墓葬分布异常密集,在约33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墓葬81座,许多打破或叠压关系令人吃惊。墓葬年代为战国至西汉时期,正是夜郎国在历史上的活跃期。

赫章可乐遗址墓葬群

这批墓葬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头葬”,和其他几种特殊葬式。"套头葬"指用铜釜套于死者头顶的埋葬方式。过去在赫章可乐曾发现过,但远不如这次发现的形式多。"套头葬"这种特殊葬式在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发现过,属夜郎民族独有的葬式,所反映出的丧葬意识和宗教观念很值得研究。

西汉石寨山型铜鼓

贵州赫章辅处出土 西汉石寨山型铜鼓

西汉石寨山型铜鼓,1957年赫章辅处出土。铜鼓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铸造和使用的一种礼器和乐器,战时用于进攻号角,“击鼓而攻之”,祭祀时作驱鬼拜神的宗教灵物。这也是夜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器物。

立虎索辫纹耳铜釜

立虎索辫纹耳铜釜,贵州省博物馆藏

立虎索辫纹耳铜釜,通高 32.8 厘米,口径 44.3 厘米,腹径 49 厘米。敛口折沿,鼓腹、圜底。肩腹部对称饰一对圆雕立虎,颈部饰一条项圈,项圈上饰贝纹,尾巴上扬卷曲,釜腹上部对称纵向置两只辫索纹环形大耳,耳片弧形,面尤显宽,耳面饰辫索纹 六组 十二 道。

这件精美的铜釜是2000年在赫章可乐 274 号汉墓中发现的,它侧立套于墓主人头部,保护着主人。该铜釜形体硕大,特别是那对立虎,造型极为罕见,是国内目前为止出土的唯一一件有立虎造型的铜釜。虎头高昂,虎口张开,龇牙长啸,似透露出虎对墓主人的臣服,更体现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贵。铜釜是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炊具和容器。据专家研究发现,此铜釜器型与巴蜀地区出土的铜釜器型接近。虎的造型和湖南博物馆收藏的虎钮錞于上的虎造型风格非常相似,体现了山林之王的威严气度和矫健的力量之美。说明夜郎国和巴蜀地区以及湘江地区存在频繁的文化交流,夜郎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封闭自大。

西汉星云连弧铜镜

西汉星云连弧铜镜,贵州省博物馆藏

西汉星云连弧铜镜,直径10厘米,1978年赫章可乐西汉M189号墓出土。正面微弧,背面正中为连峰式钮,钮外饰一周弦纹及弧线纹。其外为内向十六连弧纹带,两周短斜线纹圈带之间为星云纹带。由对称的四枚乳钉将铜镜分为四区,每区一组星云纹,星云由五枚小乳钉及三根细弦纹组成。每组的一根细弦纹,在四 *** 钉之间相连形成一个弧形四边形。最外为内向的十六连弧纹镜缘,镜缘高出内区。

铜镜在西汉时期是妇女们必备的生活用品,远在贵州的夜郎妇女和中原汉族妇女一样爱美,也有这样制作精细,造型美观的铜镜。这面铜镜是探讨夜郎国梳妆用具的种类及变化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夜郎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有重大的意义。

西汉铜柄铁剑

西汉铜柄铁剑,贵州省博物馆藏

西汉铜柄铁剑,全长58.5厘米,茎长11.5厘米。1978年出土于赫章可乐汉墓。剑身铁质,狭长起脊,横断面呈菱形,两面刃,有锋。剑茎铜质,弧形牌饰茎首,饰镂空卷云纹、涡纹、弧线纹等;茎中段有一小孔,饰突棱两道,四周遍布绳纹;突棱两端装饰云雷纹、连续三角纹。

武器是赫章可乐汉墓出土最多的文物,这样的剑有九把。这些剑具有夜郎地方特点,与周边地区出土的滇式、巴蜀式、中原式剑有明显区别,对研究夜郎文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西汉陶串珠

西汉陶串珠,贵州省博物馆藏

西汉陶串珠,1978年赫章可乐墓葬出土。是古代夜郎普通妇女装饰之物。见证了夜郎妇女具有爱美、审美的意识观念。

西汉黑漆地朱漆绘对鸟纹耳杯

西汉黑漆地朱漆绘对鸟纹耳杯,贵州省博物馆藏

这件出土于贵州清镇琊珑坝汉墓中漂亮的漆耳杯,外壁有70字针刻隶体铭文,详细记载了该漆器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序、工匠及管理人员姓氏等。从铭文知道它生产于元始四年(公元3年),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市)工官造。此时夜郎国才刚刚灭国30年,夜郎文化在贵州以及周边地区仍然有强大的影响力。这件精美的漆耳杯就是夜郎文化、中原文化和蜀文化融合的产物。

看了这么多和夜郎国关系密切的镇馆之宝以后,您一定不会再小瞧夜郎国了吧。即使单看历史记载,也能证明夜郎国首先是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它不仅和周围的中原、蜀地、滇国有贸易往来,而且和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身毒国、帕米尔高原的大夏国都有贸易往来。有经济交流,就一定会有文化交流,看似封闭落后的云贵高原,却一直在和外面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作为云贵高原的大国夜郎国,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自然不会落后到哪里去。只不过它人口少,政治、军事方面和强大的汉王朝没法比而已,但是在文化方面绝不比其他民族差!

更多夜郎古国是怎么灭亡的(夜郎国灭亡)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