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去无锡还要隔离吗(现在去无锡隔离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去无锡还要隔离吗(现在去无锡隔离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去无锡还要隔离吗(现在去无锡隔离吗)

好久不见。

之前我病了,现在已痊愈。春节前就咳得死去活来,一开始诊断为支气管炎,假期结束后加重成肺炎,还有哮喘和过敏,吃了药便犯困,每天昏昏沉沉的。自诩平时坚持锻炼,(比较)健康的饮食,(比较)规律的生活,算是个强壮的人,然而真的病了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强壮,生病就是专治各种不服,人到中年,竟是一点点在衰老了,虽然我总是一厢情愿的觉得我的心永远在25岁。

病差不多好了之后,又从服务了近七年的公司离职,当下正待业。18岁离家北上读大学开始,一晃已经步履匆匆的打拼了十余年。幸好这些年来薄有积蓄,吃吃喝喝还房贷还是够的,并未到捉襟见肘变卖家产的地步。

至于下一步干什么,目前还没有想清楚,刚刚开始动手找工作。如果看到有好的职位,欢迎各界旁友想着我呀!衷心感谢!

至于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我梦中理想的工作是:钱多,事儿少,有意思。

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这样的好工作,我何德何能,落到我头上?退一步,次理想的工作是:钱多,有意思。

若是这两条也做不到,至少得有意思吧,否则就不值得花时间去谈了。人生苦短,干嘛闷闷不乐的度过呢?

关于我,给自己打个广告:简单粗暴不文艺,如果非要再接一句,靠谱实诚有创意。欲知详情,欢迎上“在行”约我,搜索“陈凯西”。

扯远了。春节回无锡前拟了一张长长的单子,打算把有点名气的苏式面店都去吃一遍。但是计划外的生病把时间表全打乱了,最终也没有完成,只吃了滨湖区的五家店,两家在医院附近,另有三家离家不远。日后容我把名单上剩下的店再去踩一遍。所以这一篇是“来无锡,请你吃面”之一,希望年内还能写出之二来。

本来想在上周日锡马之前把这篇发出来的,结果不上班了,组织性纪律性差了好多,看着看着小说就忘了干正事,然后,就拖到现在了…其实,今年的“凯西荐文”也已经打腹稿很久,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出来…懒癌晚期,大概没治了,不过春天嘛,春困秋乏,也是情有可原...吧?

对于外乡人来讲,无锡的面条可能比小笼包更容易入口,毕竟带甜味的小笼包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而一碗阳春面的适应面就广多了。外乡人可能觉得江南都吃差不多的苏式面吧,但其实江南地区每一地都有各自的吃法和喜好,比如昆山的奥灶面,常熟的蕈油面,镇江的锅盖面,等等。苏州和无锡以往的面馆大都既可以把面和浇头放在一个碗里,也可以分开来,然而近年来的面馆大都是分开来的,也就是没有菜的净汤面+一碟一碟的浇头,而这一碗什么菜都不加的汤面就是听上去很风雅的“阳春面”,可以单点。面条加碱,想当年到了北方之后很不习惯没有碱的面条。江浙一带面馆里做的面多半是细面,不过小时候社区里的鲜切面铺子里也有宽面卖。两座城都有早饭吃面的习惯,老道的食客还会去赶“头汤面”,盖因早晨面店开锅下面的时候,锅里的汤水最是清澈,煮出来的面条也最是爽滑。关于头汤面,陆文夫先生在《美食家》里面写到:

“......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 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治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 躺着不起床,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他的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不过我没有这么讲究,大冬天的也懒得“擦黑起身”,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美容博主更不能“匆匆盥洗”,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吃到过头汤面。

陆文夫先生写的是苏州的面馆和食客,却也和无锡的情形差不离。有意思的是,近年来苏州的一些老字号面馆在无锡开店不亦乐乎,无锡本地的苏式面馆反倒式微。可惜这次我不可以走太远,好几家无锡本地的面馆并未吃到。面店浇头品种繁多,为了便于比较,我在每家店都点了爆鱼面。以下五家店排名不分先后,只是我光顾的顺序。

夏联福记面馆

地址:湖滨商业街

回无锡第三天咳嗽得不行,熬不住还是去医院看,医院出来就去夏联福记吃早饭。

夏联福记位于湖滨路商业街上,是一个酒店,但是它的早茶和面店都很出名。我去的时候正好是早饭和午饭之间的空当,店里很少顾客,有几桌夏联福记的员工在吃面。他们员工也和普通顾客一样点单买单,然而其中某些员工一边吃饭一边抽烟,这样很不好,我挑了尽量远离他们的桌子,还是能闻到烟味,稀里哗啦吃完赶紧逃。

点单时候可以要求“断生”还是“普通”,断生的面更加硬一点。我点的是普通的,面条很劲道,款台的阿姨骄傲的告诉我他们的面条都是店里自己做的。

款台推荐的招牌菜是鸭肉面和鱼汤面。我爱吃烤鸭,但是不爱吃烧出来的鸭子,所以就点了鱼肉面,还有爆鱼面。鱼肉面应该是苏北某些地区的吃法,鱼肉并不单独盛在碟子里头,而是直接置于汤中和面条一起一大碗端上来。黑鱼制成的鱼片,肉质紧致有弹性,鱼汤底极为鲜美,小时候会说“鲜到眉毛都要掉下来了”,吃一碗这里的鱼汤面,找到了小时候的感觉,赶紧摸一下眉毛还在不在。

爆鱼面比较中规中矩,面汤有味精。爆鱼煎得比较硬,略咸。

满琳阁

地址:滨湖区万千巷80号春漫里咖啡1楼

原来叫琼琳阁,不知为何改名字了,其中的恩怨情仇我并不懂。

琼琳阁原是苏州开过来的一家面馆,店里面的阿姨和爷叔倒都是无锡人。特色是熬制高汤的大木桶,不放味精。大木桶仍然在,面汤也的确没有味精,吃了以后不会口干。看过我写小笼包的都知道,我对味精炒鸡敏感的。

这家店的汤分两种,白汤没有酱油,红汤有酱油。点了白汤面,汤很鲜美,有火腿丝,出门吃面很少大口大口喝汤,除了这里。面条刚断生,劲道不粘牙。浇头的选择琳琅满目,狮子头非常实在,我这样的胃口一个人吃不下,肉糜中间包着一个咸鸭蛋黄。爆鱼不那么硬,有一点点甜,很适合我的口味。

这家离家不远,味道又好,综合评价我给最高分。

春节时候去门口还有一只大懒喵睡觉,怎么逗这位主子都没有拍到正脸,哎。

东吴面馆

滨湖万达店

地址:万达广场南入口112

价钱很亲民的一家店,生意一直很好,下午一点多过去店内没有空的桌子。

这家店也是苏州开过来的,但是店员都是外地人。这家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浇头的味道实在太无锡了! 爆鱼一口咬上去是甜的,面筋也是甜的,幸好面汤算是咸的:红汤,有味精。吃不惯江南地区甜口的可能吃不惯。

面条是外采的,装面条的塑料盒子就堆在店里面。面条本身还算劲道,但是我觉得没有满琳阁的有韧劲。

总体走价廉物美的路子,便宜且还算实在,偏甜口。

陆长兴

湖滨路店

地址:湖滨商业街

这家店1913年创立于无锡,但是后来出名在苏州,现在又把店开回了无锡。

面条普通,刚吃的时候还好,吃到后半段面条在汤里面泡久了,就软趴趴的。

爆鱼面普普,爆鱼颜色比较浅,软硬、甜咸都中规中矩,惊艳的是虾仁面,也是这个店的招牌。这种虾仁面用的是河虾仁,个头比海虾迷你很多,却是让每一个在江南纵横的河湖地区的孩子们一辈子魂牵梦绕、想起来就流口水的美食。我们都吃着这种小小的河虾长大,据说”会变聪明“,不过就算不能变聪明也值了,河虾比海虾肉质细腻,味道也更鲜美,尤其每年六七月份,梅雨季节,有一种痛苦叫做“洗了衣服永远都晾不干”,天气闷热潮湿的让人生无可恋,总算能令人宽慰的是有虾籽有虾黄的河虾在此时大批量上市,不用花很多钱就能吃个尽兴,而太湖边山里面的醉李和杨梅也恰好成熟,这个时候也正是暑假前夕的期末考试,一边是考试在即的压力,一边是无尽的美食,这滋味,酸爽!按理冬季并不是吃河虾的好季节,本地产量很小,菜场里能买到的大多是不知道那里的山山水水里捕来的虾,烧熟过后壳硬得很,而且颜色深,甲缘还经常黑乎乎的,看着不喜。冬季能吃到这样一碗 *** 嫩的虾仁面确实极为惊喜。

焖肉面虽也是苏式面的招牌,但是我一直吃不惯,肥肉太多,肉本身又没什么味道,还不如红烧蹄髈来得痛快呢。

吃面的时候目睹门外一只讨饭喵卡着点坐在店门口求投食,隔壁小餐馆老板甩出一块大排,讨饭喵屁颠屁颠的叼着跑进路边绿化带享用大餐。可惜没有抢拍到皂片。喵星人讨饭有点不讲究,肥头大耳拖着个肚腩也好意思出来讨饭,极没有职业精神。

朱鸿兴面馆

蠡溪店

地址:滨湖区青莲路76号(滨湖区法院斜对面)

隐藏在居民区里面的一家店,也是苏州老字号开过来的加盟店。大门口贴着朱鸿兴的历史简介,写得...嗯,不怎么样......关于老字号朱洪兴,当年陆文夫先生是这样描述的: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待了,食谱里都有, 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待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 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吃 法: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 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 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连串的切口:“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

可惜现在的小馆子都已经没有这些“切口”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记得这些切口的老一辈还在,希望以后能有一家馆子,即使只有一家也好,有认真的老板,认真的后厨,认真的跑堂,认真的食客,一丝不苟地有仪式感的,却又发自内心的怀着期盼而欣喜的感情,快乐的煮面,快乐的端面,快乐的吃面。

老板娘很热情,很健谈,楼下吃面,楼上有炒菜,店面不大,好在干净整洁。

面条本身还可以,OK劲道。苏式面馆是讲究面汤不能盖过面条的,这家店舀汤的师傅可能手抖了抖,面条的“脊背”已经若隐若现于面汤里面了。

朱鸿兴最出名的是焖肉面,但是我不喜焖肉,还是点了爆鱼,以及大排和香菇。面条和浇头都普普,此时此刻我很努力的回忆当时的味道,竟然没有印象。翻看当天的笔记,也是同样的两个字:普普。

朱鸿兴把自己做成了一间普通的路边餐馆,我有点失望。虽然这不是苏州的总店,但还是可惜了“朱鸿兴”这块金字招牌。不过看得出老板娘是全身心的经营这个馆子。我去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只有稀稀拉拉两三拨客人,但是老板娘也好,服务员也好,并没有在闲聊,仍然坚守着款台和传菜口。

下期再见。

上一次写吃:

来无锡,请你吃小笼包 - 陈凯西 - 知乎专栏

每年只写一次吃,每次只写一种食物。

更多去无锡还要隔离吗(现在去无锡隔离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