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陕西省有啥好大学(陕西有那些好大学),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陕西省有啥好大学(陕西有那些好大学)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陕西省有啥好大学(陕西有那些好大学)

首先得掰扯一下什么是“好”大学。

第一,好,还是不好,或者是不够好,都是相对的,只有在相对的、比较的基础上讨论才有意义。比如西安​交通大学,作为C9成员(985和211工程首批九所高校之一),毫无争议的中国西半部第一校,是不是好大学?肯定是,但与北大清华比?与哈佛剑桥比?与世界前一百比?至少就“不够好”了。

这样说当然有抬杠的节奏,但问题在于绝对意义的“好大学”,即使存在,讨论它也没多大实际意义。从报考角度来看,“相对”首先是相对于报考者的高考成绩。仍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首先,对于考进全省前千分之一和前百分之一的考生,西安交大是好大学还是不够好,可能就有不同看法(西安交大在全国多数省份的录取位次区间基本就是前百分之一到前千分之一);同时,无论百分之一还是千分之一,都是很小的一个比例,谁也不能说只有这些考生上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其他99.9%、99%的考生上的学校都不好,或者都不够好。那么,把“绝对标准”设定在前20%、前50%呢?也都是不对的。不可否认我国高校是有“分层”的,即有不同的质量等级层次,但是,一方面当前高等教育入学仍然是有很强的选拔性、竞争性的,所有学校的入学都有考试成绩要求,一所学校可能对500分的考生来说不够好,但对300分的可能就好得不得了(远高于报考者的成绩等级);另一方面,高校之间,至少同层次高校之间也存在激烈竞争,千帆竟渡,不甘人后,学校的质量等级不会一成不变,每一个层次都有相对优异的学校。

第二,更进一步说,“合适”的才是好的。比如一个考生的“专业”倾向强,就需要考量学校的行业性特征或优势学科与自己的专业倾向的契合度。还是举西安交大为例,假定我的成绩够得上西安交大的提档线,但我想学医,西安交大可能就不理想、不够好。西安交大的医学是过去的西安医科大学,当前的总体质量在全国来说达不到二流水平,最多也就是二流半的水平。以这样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一个质量水平/毕业出路明显更好的医学院系。除了专业倾向还有地域倾向、深造/留学倾向、经济/学费考量,等等。

如果这是一个严肃的报考咨询,专业的解答应该是先通过将成绩档级和分数档级准确对位,筛选出大致的目标学校范围,找到“可行集”(机会 *** ),然后:

1. 对录取分数档级相同的学校(即提档线大致相同的学校)进行合理排序,找出相对较好的,就是“性价比”较高的(录取分数差不多但质量水平更高、毕业出路更好),这一过程我们叫“分数—质量错位”;

2. 根据考生的倾向、偏好,找出最“适合”他/他的学校或学校组合。这时的选择结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有效 *** ”(在报考中,“偏离”主要是指不再以“不浪费分数”为首要目标),但考生仍可能认为是“值得”的。

顺着以上思路,我们再来看陕西的“好学校”问题。注意,这一定离不开与国内其他高校或者行业内其他高校的比较,比较什么呢?肯定主要是提档线和学校的总体质量水平,以及学校的优势学科、办学特色等(都可包含毕业生就业/出路等)。数据就不列举了;另外也无法一一列举学校,只能介绍一部分——实际上多数学校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众所周知陕西是中国的高教大省(至少排第五),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学校整体水平高,行业性高校、特色高校数量也多。得益于计划时代的区域均衡布局战略,陕西的高校门类齐全,“实力派”学校众多。从整体上看,西北地区(包括陕西)和东北地区的高校,目前是中国高考报考的“价值洼地”,也就是说这些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的相对质量水平,是高于其录取相对位次的,即使考虑到所处区位和经济带的劣势,这一结论仍然可以成立。最典型的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不管综合排名还是重要单项的排行(比如学科实力、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等),哈工大基本都能稳进全国前十,至少前二十,但它的录取分数全国加权排名在2018年是第51名(本部、综合文理科,按各省报考人数加权,是我们课题组的计算结果)。注意这是总体情况,具体某所学校是否是“洼地”不能一概而论。

讨论这个问题肯定也离不开整体上的学校分层。按“层次”来说,陕西高校的“老大”肯定是西安交通大学,老名牌大学,综合实力肯定是前十五,投档线常低于二十五,传统工科强校,工科优势学科多,管理类也很强(包括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工程、公共管理都强),理科较强,文科、医科稍弱。

第二名是西北工业大学,“国防七校”之一,在七校中仍强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多个工科优势专业,如“三航”和军工相关专业、计算机、材料、机械等都很强,过去一直是报考中的价值洼地,提档线明显低于实力,但近年由于一些专业逐渐走热,录取相对位次有上升趋势。

之后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即“两电一邮”之西电。单从学科实力来看,西电总体上稍强于北京邮电大学,如第四轮学科评估西电在电子、计算机、通讯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与北邮基本打平(都是一个A+,一个A,一个A—),但论到“准一流”学科和全部上榜学科,西电的就有一定的优势了。西电的高考录取分数在多数省都与北邮有一定差距,但也是得益于计算机、电子等专业持续走热,西电的平均录取位次近年显著上升。

陕西有3所985、5所普通211高校,这8所高校当然就是前8。但实际上自西交和西工大以下,考虑到学校的行业性特征和特色因素,基本就不能再进行学校的严格排序了。比如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全国仅有的三所211军校之一(另外两所是国防科技大学和海军军医大学即过去的第二军医大学)。军校一般不参与各种大学排名,但像四医大这样的学校,其实力有目共睹,过去很多人对四所军医大学的排序都是“四二一三”(第一军医大学已转地方,即现在南方医科大学),它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甚至西北工大)如何进行比较?除了行业性因素、综合性程度,军队/地方也有很大差异。除了四医大西安的军校还有陆军边海防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西安飞行学院、火箭军工程大学、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等,这些军校对应不同军兵种,也都有各自的专业特色,不可替代,哪一个不是“好大学”?

若以“特色”或“特点”论,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过去曾是我国省属高校之执牛耳者(或之一,杭州大学可与比肩)。西北大学综合性强,以文理基础学科见长,工科稍弱。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北大学有6个学科排名全国前5。其中考古学与北大并列第1、地质学并列第3、理论经济学并列第5。(2017年我给一个云南女孩辅导高考志愿,该生有明显人文倾向,成绩为西北大学在云南录取的最低分,入读考古系,已立志要投身文博事业,这是一个锁定“专业价值洼地”的成功案例。)

长安大学是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 *** “四部一省”共建学校,2000年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在业内有“路桥黄埔”之称,目前优势学科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地质资源与工程、土木、机械、城乡规划等,但上轮学科评估没有A级学科,也就是缺少“拔尖”学科。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全国8所211师范大学之一。该校也是以文理基础学科见长,文化底蕴深厚,学风优异(师范院校学风普遍较好)。近年师范类也算是报考中的热门,陕西师大生源也是稳中有升,但这所学校的情况与长安大学差不多,尽管总体实力较强,但缺少冒尖学科。在211师范大学中,陕西师大综合实力目前位于后列,也落后于非211的首都师范大学,但它的提档线也比较低,因此仍有较高的“性价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两所985农林院校之一(另一所是中国农业大学),肯定有相当实力,比如它的葡萄酒专业是全国第一,克隆羊也有很好的新闻效应,上一轮学科评估有1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但西北农林在农林院校中,并不能排到第二名,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实力不在西北农林之下;浙江大学的农学(合并浙江农业大学)顶尖学科则完全可与中国农业大学比肩。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一所985院校,提档线非常低,因此性价比也不错。很有趣的是:西北农林大学和 *** 大学,基本是985院校中提档线最低的,但在全国的录取相对位次,又分别在本省是最低的,也就是说,对陕西考生和甘肃考生来说,上这两所学校又有额外的“福利”。

至此我们已经盘点了“塔顶”学校。前面提到中国高校的分层问题,各省的高校分层格局与全国是一样的:最上层是985、211高校,985、211内部当然也有分层,但也不会形成一劳永逸的分层秩序,除了高校间高度竞争不断导致各种分化,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建设、优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加入(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名牌高校(如港中文、哈工大)的异地校区等等,都在冲击现有秩序。985、211以下是老本科高校阵营(公办),自然也有内部分层,比如后来进入“双一流学科”的非211高校,其中有一部分是综合实力很强的老牌公办本科(其余的都是“行业黄埔”或有实力突出的特色专业的学校,以及几所中医药大学)。后面又有所谓“四非大学”联盟(非985、非211、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这个“联盟”当然是没有经过权威认定的,也没有公认名单。

陕西高校可进入“四非大学联盟”的,首推西安理工大学。这是一所总体实力很强的理工和管理类为主的大学,上轮学科评估西安理工有17个学科入选,进入B类的有11个,这一表现其实略胜长安大学,西安理工有实力同时热门的专业也不比长安大学少,可以说是一个“低调实力派”,优势学科包括水利、机械、控制(自动化)、材料、仪器、电子,以及管理学科等。

前面提到过,陕西高校有独特的“门类”优势,可谓应有尽有。当年国家出于均衡布局的战略需要,对相对薄弱西北地区投放、转移了大量高等教育资源,陕西(西安)独占鳌头,影响至今。交大西迁、西北工大的建设不用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建筑“老八校”之一;

法学教育的“五院四系”中有西北政法大学;

“八大外语学院”中有西安外国语大学;

“八大美术学院”中有西安美术学院;

“八大音乐学院”中有西安音乐学院;

“兵工七子”中有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最早是五所区域性布局的邮电学院之一(其中长春邮电已并入吉林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北京轻工业学院,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曾是西部轻工第一校;

再如西安石油大学,也是最早几所石油系统高校之一,汉中的陕西理工大学,则有我们北京大学的血统(前身之一是北大汉中分校)……

笔者学力不逮无法尽数。一般来说,有“特”则多能“长”(领先,至少是区域性领先甚至垄断)。陕西的这些行业性、特色型高校也不例外。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上轮学科评估中,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都是B+,每一个都是全国“准一流”,而四个同类学科合起来肯定还是全国一流。但不得不承认,陕西的行业性、特色型高校,目前大都位于同类院校的后列,典型的是西北政法大学,已和其他“四院”拉开较大差距。

老本科以下,是新建本科院校(也指公办院校),“新建”的时间节点是设定在高校大扩招后的2000年,很多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合并、升格而建成。新建本科院校总体质量水平不如老本科院校,但二者的质量分层更模糊。陕西高校中的新建本科院校,也大都立足于自身条件和优势,扬长避短,求新求特,如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航空学院。对考生来说,在成绩可以对位的情况下,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也可成为“一时之选”。目前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也都在进行应用性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以下,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都非公立)。陕西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自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开始,陕西的民办高校风生水起,全国瞩目,涌现出一批办学效益好、有一定社会声望的民办学校,如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至今陕西(西安)仍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但随着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升级,“后起之秀”不断涌现,公办高校也纷纷加入,大办独立学院,陕西民办高校的地位已不复当年,从招生录取来看,陕西本地民办高校似乎也一直被独立学院“压着一头”,在本省的提档线多低于独立学院。民办高校的主要特点是办学贴合市场需求,学以致用,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学术水平、总体质量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社会上对民办高校的学历歧视也仍是其发展障碍之一。

最后是高职高专(专科层次)。就研究报考来说,专科层次也有一定的“学术深度”,也有很多“套路”。分数上不了本科,专科也不能随随便便报。从质量水平和毕业生就业/出路来看,专科层次高校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学校间的竞争也很激烈,很多学校的办学也是有优有特、有声有色。今天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做细致分析和列举了。陕西省有近40所高职高专学校,其中有6所国家示范高职,有3所国家骨干高职,这些学校基本就是陕西高职高专中实力最强的(其中国家示范高职的“含金量”又大一些)。“国家示范”和“国家骨干”之下,可看“双高计划”入选学校,这些学校的名单在网上都可以搜到,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

更多陕西省有啥好大学(陕西有那些好大学)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