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者按: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生活不易、少些叹气,学会宽容则是获得快乐的秘方。说到宽容,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宽容别人。其实,在人生中,学会宽容自己也非常重要。
作者:唐义诚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副秘书长
心理学家泰勒曾在一本书里,解释了什么是“宽恕”。宽恕这个词,表面的意思就是原谅对方。这当然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良好品质。很多人也能进一步地理解: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然而,为什么我们很难宽容他人?是否所有的事件都值得被原谅?过度宽容有哪些坏处?这篇文章中,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聊聊宽容这件事。
原来“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才是人之本性
假设你在路上走得好好的,突然迎面走来个脚步很快的人,ta碰撞到了你的肩膀,就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人海中了,这时,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会是:“这个人没长眼睛吧?路上人这么多还走这么快?赶着投胎不成?连句对不起都不会说,真是脑子有病,道德也有问题!”还是:“这个人应该不是故意的,估计是赶着去做紧急的事情。路上挤得水泄不通,可能对方本来想说一句对不起的,但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连撞到了谁都认不出。”
研究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情况,我们会选择前者,这种“宽于律己,严以待人”的认知偏差源于心理学上的「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告诉我们:因为当我们评价一个人、解读对方行为的时候,总会忽略 ta 可能所处的情境,而直接把行为本身的好坏,归咎于这个人的内在品质。而如果反过来,今天是我们撞到了别人,换做我们评价自己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任何看来不恰当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 “情境借口”——“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赶着去做要紧的事情,刚才路上人太多没看到 ta,所以才碰到 ta 了。想要道歉来着,但已经来不及回头了。”这不是要分清到底谁对谁错,只是一个人的行为,定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在还没摸清情况的时候,我们要苛责别人的内在品质,总能找到千百个理由;而我们要原谅自己,也总能找到千百个外在借口。
有一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基本归因错误”。纳波利坦和戈瑟尔斯在一个大学邀请大学参加试验,实验的内容是让这些大学生依次与一个女 *** 谈,这个女性时而热情,时而冷漠。进行实验前,实验者事前告知了一半的学生,这位女性时而冷漠时而热情是他们故意安排的。最后结果显示,就算是提前告知了一半的学生,这位女性时而冷漠时而热情是故意安排。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也并没有考虑这一信息。如果这位女士表现得很友好,他们则认为这位女士是一个热情的人。如果这位女士在实验中表现得很冷漠,他们则认为,这为女士是一个冷漠的人。有趣的是,就算这些实验的参与者已经知道了女士的行为是为了实验而提前安排好的,那这些参与实验的人也会觉得是这位女士性格上的一个影响,将问题归因在个人性格上。由此可见,当我们谈“宽容”的时候,“宽于律己,严以待人”才是人之本性。
宽容有用,但是并非所有事都值得原谅
即便“宽于律己”是一种认知偏差,依然有研究表明,自我宽恕是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显示,自我宽恕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减少他们沉浸于既往冒犯的时间, 使他们感觉更趋于平静,更安心, 最终获得完善感,同时,自我宽恕也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病人情感障碍水平。另有针对大学生的宽恕研究表明,总体宽恕水平与抑郁、愤怒、焦虑水平呈中等度负相关, 而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无论是宽恕自我还是宽恕别人,都会让人们生活更加愉悦与幸福。
然而,并非所有的事件都值得被宽恕,有时候,原谅别人,不一定意味着放过自己,一项研究招募了135名学生,这些学生在过去六个月中都遭受过欺凌,研究者先让ta们回忆最近一次的欺凌,并询问了ta们的一些想法和感受。随后,研究者把ta们分成三组,分别让ta们在脑海中想象欺凌的三种结果:原谅(forgiveness)、逃避(avoidance)、复仇(revenge)。其中:原谅组中的学生,需要想象原谅了欺凌者并共情ta们;逃避组的被试,会想象去了一个开心的地方,远离欺凌;复仇组的人则可以幻想采取任何ta们想要报仇的形式。与此同时,研究者会测量ta们皮肤的电极活动,结束后,再次询问ta们的想法和感受。结果发现,想象原谅的小组是其中感到压力最大的,ta们冷静下来的速度比另外两组要慢得多,以前的研究认为,从长远来看,原谅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但这个研究的结果让我们看到,面对欺凌这样的伤害,原谅别人不会让自己更好过。宽恕有时候不但不能成为安慰剂,反而可能会增加我们的痛苦和无力感。
除此之外,尤其是像酷刑、虐待和侮辱这样的伤害,一般人本身就很难轻易地进行心理代谢(psychic metaboli *** )。如果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别人或自己再继续坚持理想化的仁慈,都可能会让受害者对自己无法原谅的状况,感到内疚和自责。
警惕“老好人陷阱”,过度宽容反致被孤立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宽恕总与“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与付出感连接在一起,然而,有研究却表明:团队中“心中有他人”的好人,未必有好报。2018年,心理学家Pat Barclay教授和他的学生Aleta Pleasant在实验中印证了此类现象。他们招募了117名人员,按照4-5人一组,分组进行“公共物品分配游戏”(public goods game)。小组中的每个组员会被分到10个虚拟币。在每一轮游戏中,组员们需要决定把多少钱留给自己,多少钱放入“公共账户”;放入公共账户的钱会翻倍,而后平均分给所有组员。按照游戏规则,最佳做法是所有人都将自己全部的虚拟币都投入“公共账户”中,进行再分配,这样每个人都能获得双倍的钱。但是,人们会存在私心,而且会担心如果其他人不付出,只有自己多付出,那么自己会吃亏。于是,在实际决策中,人们总是会选择只将一部分钱投入到“公共账户”里。小组内所有成员的分配方式是公开的,所有人都能看到其他组员将多少钱投入公共账户。在结束分配后,每个人被允许对其他组员进行惩罚。Ta们可以指定惩罚对象,并付出相应的虚拟币,来剥夺对方的虚拟财产——每花费1个虚拟币,ta们就可以让惩罚对象减少3元。被罚款的人只知道自己被罚了多少钱,但不会知道是谁惩罚了自己。
研究者计算了每个组员对公共账户的平均贡献额,并对组员们做出的惩罚进行分类。如果有些组员向公共账户中投入的资金比小组的平均贡献额更高,那么,研究者会把“针对这些乐于分享的组员的惩罚”算作“反社会的惩罚”。游戏一共进行了五轮。结果发现,每一轮都有人宁愿损害自己,也要进行“反社会的惩罚”为什么大家会执着于惩罚好人呢?这或许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糟,从而赢得竞争。通过惩罚好人,惩罚者能打击好人的付出行为,让好人变得不那么“好”,从而缩小彼此差距。
由此可见,团队中的“活雷锋”未必有职场前途,甚至难逃被“群殴”的命运,所以,无论是“宽容”还是“舍己为人”,均需要根据实际场景去灵活应用,盲目做“好人”反而得不到好报。
最后,请记住:宽容是你的能力,不宽容是你的选择。给予原谅应当发生在你真的想要原谅的时刻。Charles Klein在他的书中提出“转变时刻”的观点,他认为,当一个人由生气、感到不公平,转变为释放仁慈和善意的时候,ta才有可能合理地选择原谅。如果到最后,你还是觉得原谅不会让你更好过,并不准备原谅,那就大方地承认这个事实,有时候,“宁可自损八百,也要换你一千”,是一种高自尊水平的、心理健康的表现。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