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以前的大理国有多大(以前大理国包括哪些省份),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以前的大理国有多大(以前大理国包括哪些省份)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以前的大理国有多大(以前大理国包括哪些省份)

滇国时期骑士

公元937年,南诏旧将段思平联络云南东部贵族灭掉了大义宁称帝,改国号为大理。

公元1147年,段和誉把皇位传给段正兴后宣布出家,从此,大理国势日衰。公元1253年,蒙古大军南下,开始侵扰大理国。次年,蒙古大军活捉段兴智,大理遂亡。

  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段誉和大理国大理是中国宋代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在今云南一带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

大理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文化一直为人们所向往,大理国也有悠久深远的历史影响。

大理国的正式建立,于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理,1094年国中权臣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段正淳改国号为后理。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灭大理。大理国主段氏降,被任命为世袭总管。原大理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大理国大力推行汉族文化,用僰(bó)文说话,用汉字书写。今昆明古幢公园内的石幢,是大理时石雕仅存的硕果。此外,大理的壁画和木刻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大理盛行佛教,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的“释儒”(又称“儒释”)。可说大理国是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一)南诏国之前的云南

相比于东北、西北的历史,西南地区历史是一直被历史教育遗漏的。

如果不是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大家不会知道有大理段氏,更不会知道大理国。大理国一听名字,我们就知道是在云南一代。云南在汉朝的时候,短暂纳入过中央版图。但地处边陲,少数民族聚居,千里之外的中央 *** 对云南的有效管理很难谈得上。之前古滇国时代,版图到底有多少,版图内的地区是不是一统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包括南诏国之前的爨氏政权时代,在史书里都很模糊。

(二)南诏国

西南地区真正以一统名称出现,要到南诏国时期,这个南诏国是大理国的前身。从南诏国立国的738年,到大理国灭国的1253年,西南地区都是以独立的政权存在,对应到中原政权是唐初到南宋末。

南诏国立国于738年,当时正是大唐盛世的最顶峰开元年间,距离打断唐朝盛世的安史之乱还有17年的时间(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起兵)。

和中后唐并存的南诏国

南诏这个名字来自唐朝的分封,是因其前身“蒙舍诏”位于六诏之南,到794年才定下来,。南诏国的立国者皮逻阁,依附于唐朝,在唐玄宗的支持下一统其它五诏。南诏国地处当时强盛的吐蕃国和大唐之间,来回依附成了它不得已的选择。期间因为各种事,南诏国和唐时战时和。

南诏灭国的时间倒和大唐差不多,902被 *** 权臣郑买嗣建立的大长和国取代。在取代时,郑买嗣将诏王室800余人全部杀死。五年之后,907年朱温篡唐,唐灭亡。

  (三)南诏国和大理国之间的西南政权

取代南诏的大长和国立国时间不长,只存在了27年,902年至928年。不过比篡唐朱温建立起来的后梁(907年至923年)时间要长一些。

大长和国立国国君郑买嗣

取代大长和国的大天兴国只短暂存在了一年(928年至929年)。929年,把大天兴国国王赵善政扶上王位的东川节度使杨干贞就废赵自立,建立大义宁国。

大宁兴国的时间存在的时间也不长,只短短的8年(929-937)。937年,大理国登场,它的建立者是段思平。大理国立国的时候,当时的中原政权是石敬瑭建立的后晋(936年-946年)。

段思平祖辈世代为南诏武将,到他那一辈的时候已经没落。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了大长和国的通海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之后,段思平就开始在原南诏国区域活动,在937年集结破掉了大义宁国都城破太和城,灭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今大理城)。

  (四)大理国及历史上真实的段正淳、段誉

在著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的著作中,多次出现过大理国,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在书中,大理国是由段氏王朝统治,人民儒雅宏文,衣冠谈吐都和中原 *** 没什么分别。那么,我国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个段氏王朝呢?一灯大师与段誉又是否确有其人呢?

大理古国城楼一角

金庸在小说中是这样解释段氏家族的出身的,说段氏祖先原本是凉州武人,也就是说段氏家族是十六国时期北凉第一任国君段业的后裔。北凉灭亡后,段氏家族 *** ,下落就不得而知了。究竟小说中叙述的是否正确也就无从考证。但是,在我国的云南确实存在过一个段氏皇族,建立了大理国。

《唐书:世系表》中说:“段姓出武威”。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也说:“段氏自称先世是武威郡(凉州)人”。那么,段氏家族是怎样繁衍生息并迁徙到武威的?小说中对段氏家族的描写与现实中存在过的大理段氏家族是否相吻合呢?这些要从段姓起源谈起。

我国在很早的史书中就有对段氏家族的来历、渊源的记载。《史记:郑世家》记载了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郑武王姬掘突建立了郑国。他迎娶了申女武姜为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后来的郑庄公,另一个是叔段。郑武王死后,郑庄公继位,而叔段却很不满,仗着自己母亲的宠爱,就造反夺取王位。但是,郑庄公对叔段早有防备,叔段打败,远逃到现在的河南地区,不再以姬姓作为自己的姓氏,改姓段。这就是段氏的来源。段氏族人最早一直生活在河南的附近地区,后来不断向外迁徙,并流入西北。唐朝的林宝编著的《元和姓纂》中记载了在西汉文帝时有一个叫做段仰的人,任北地都尉,他的后人段贞任武威太守,段氏子孙开始在武威繁衍。汉朝的段贞任武威太守后,段氏家族在凉州大地上大展身手,为造福地方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武威籍历史名人中的段颖、段煨、段承根、段荣、段韶、段达、段秀实等都曾在历史上创建过丰功伟业。段氏是武威历史上有名的九大姓之一,立堂号为“武威堂”,郡望为“武威郡”、“京兆郡”。 那么段氏家族又是怎样散布到云南地区的呢?清朝著名学者张澍在《姓氏寻源》里说:“段氏有出辽西者,本鲜卑擅石槐之后,晋将段匹郸里也。支南蛮段氏,魏末段延没蛮代为酋帅,裔孙赁人朝拜为云南刺史,本出武威。”他在文中指出,武威的段氏子孙在魏末受到朝廷调遣被派往云南做官。从这时起,云南开始有了段氏家族。

从段氏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云南大理国段氏出自武威,而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段氏同样也出自武威,所以,这两个段氏家族应为同一源头,只是小说中的段氏家族根据情节的需要做了调整。也就是说,小说中的段氏家族是以大理的段氏王为原型来塑造的。

段氏在云南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是在南诏统治时期。在传说中,段氏家族的在云南的第一位英雄名叫段赤城。他曾杀死巨蟒,被当地白族崇拜为“本主”,也就是地方保护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真实性不可考证。

大理国937年立国,一直到1253年,为兴起的蒙古所灭,除去中间(1094年-1096年)被专权的高氏取代过两年之外,一共存在了315年。期间中原的政权跨越了后晋(936年-946年)、后汉(946年-950)、后周(950-960)、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1279年)。比南宋早灭国26年,前后算起来,大理国是一个寿命相当长的政权。

不过,遗憾之处就是从1063年,大理国的政权旁落到高氏手中之后,一直到灭国都没拿回来过。期间大理国的国王还被高家取代过两年,废掉的皇帝叫段正明,大家听着耳熟,天龙八部里有。取代段家人当皇帝的是高升泰,高升泰两年之后病逝,又把皇位还给了段家,立的皇帝是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段正淳的名字相比大家更熟,风流倜傥情人无数,女儿无数的段正淳。

大陆版《天龙八部》中林志颖 所饰演的段誉

大陆版《天龙八部》中林志颖 所饰演的段誉

真是历史中段正淳的儿子也是段誉,段誉全名段正严,又名段和誉,1108年至1147年在位,是大理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个好皇帝,但没改变的是高氏专权的局面。段誉和他父亲一样,都在晚年禅位给儿子,自己去当和尚,段誉活了94岁,放在今天也是高寿,更别说当年。

天龙八部萧峰所处的年代正式金代辽的时候(1125年前后),和段誉当皇帝的时候相当。不过,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加上一个在西南边陲,一个在东北,中间隔着大宋朝,想见面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只能在武侠故事里出现,在真实历史上是很难存在的。

  (五)疆域

大理国地图

南诏、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大理国疆域大致相当,东至普安路之横山(今贵州普安),西至 *** 之江头城(今 *** 杰沙),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今越南莱州北部的黑河),北至罗罗斯之大渡河。相当于今天的今天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 *** 北部地区,以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面积比云南省大不少。

大理古国为何推崇佛教在云南及其附近地区,经常会出土一些制作精美的佛教用品,如佛像、宝幢等等。1919年,在昆明地藏寺遗址修建公园时出土了一尊佛顶尊胜宝幢。宝幢布局严整,层次分明,构图造型精美,人物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当时的日本人称它为“中国绝无仅有之杰作”,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赞道:“雕刻佛像最精,世人咸为惊异,滇中艺术,此其极品也”。1978年,云南文物工作者在维修大理崇圣寺三塔时,发现了一件令世人震惊的宝物,大理国时期的五色舍利塔模。这座塔模制作技艺精湛,将金、银、铜、铁和琥珀五种不同的质地完美地组合起来,浑然一体。五色舍利塔是佛教用品,是用来装敛过世高僧的舍利的用品。

在云南地区为何频频出现佛教用品?这与大理国佛教的盛行有着直接的关系。舍利是指高僧入灭火化后的结晶物。佛教一向十分重视对舍利的供奉,大理国也不例外,因此才会屡次出现会出现精美的宝幢。

南诏古国佛塔

佛教在那一地区是在南诏时传入的,大理时期佛教逐渐发扬光大,最终到了全民信佛的地步,佛教发展成为大理的国教。大理的统治者把佛教与汉族的儒学充分的结合起来,把儒家的教条与佛教的道义融为一体,用以控制人们的思想、巩固统治。那时,读书人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师僧也都诵读儒,被称为“释儒”。这些释儒不仅可以在寺庙内讲经求法,可以到朝廷内做官,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取得政治地位。大理国是一个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国家。

开国皇帝段思平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元朝的郭松年编著的《大理行记》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从这里足可以看出大理的佛教盛况。就连张胜温所做的《大理画卷》都是以佛教为主要题材的。大理的佛教的繁盛以佛经、佛寺、佛雕的发展和佛雕技艺的精湛为代表。

南诏国双郎观音像

大理国写本佛经是我国佛教文化的珍宝,是云南最早的佛教典籍。佛经的内容涉及经、论、仪轨、注疏及白族史志,充分反映了大理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姿,是研究白族社会、历史、宗教、哲学、文化艺术的无价之宝。佛教的发展使佛经成为一种十分紧缺的资源,于是抄写刻印佛经就成为当时的文人、儒释的重要活动。为了显示自己对佛教的信仰真诚,他们耗费大量心血用手抄写卷帙浩繁的佛经。这些制作精美的佛经除了用于平时讲经颂佛之外,由于装帧的精致还成为赠送亲朋的精美的艺术品。但是,由于佛经是用人工抄写的,数量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时间的磨损以及战乱,到现在这种写本佛经留存的已经十分稀少了,因此弥足珍贵。 大理写本佛经不仅是佛教界的瑰宝,还是研究大理历史、书法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些佛经不仅可以修正现在人们对大理认识的一些错误观点,还可以找到一些新的信息。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将南诏大理国经卷的发现与敦煌藏经相媲美,称其为“北有敦煌、南有大理”。

佛寺是大理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著名的佛寺有无为寺、崇圣寺、宏圣寺、感通寺等。在大理国故地洱海东岸的鸡足山上,有大理佛寺佛寺50余座。崇圣寺是大理国佛教发展到巅峰的标志,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佛都。

无为寺是大理国的皇家第一寺,位于环境清幽的苍山兰峰之麓,始建于唐朝,在大理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寺庙为东西向,由大门、过厅、大殿、南北厢房所组成,隐于松柏之中。无为寺有八景:晒经坡,传说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曾在这里晒经书,驻跸台,无世祖忽必烈片大理时,曾在附近驻兵停留,还有来衔桥、翠华楼、阁老岩、玉磬碑、汪清泉、香杉树。元末明初,大理段氏总管段功之女段宝姬在无为寺畔建兰苑隐居。

无为寺,大理国皇家第一寺

在大理留存下来的佛教雕刻艺术品中,以石钟山石窟最具代表性。石钟山石窟又称“剑川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的石宝山上。 这里的佛教雕刻集中反映了密宗佛教与当地民族宗教信仰相融汇的特点。在石窟中的佛陀、菩萨、明王、大黑天神等的造型上,想象丰富、生动逼真、气度非凡。石窟雕刻技艺娴熟,以高浮雕为主,辅以线刻和浅浮雕,手法时而宁静温和,时而强劲勇猛,既有曹衣出水之细密,又有吴带当风之灵动。此外,在石窟中还留存有大量的大理国佛教绘画,如《菩萨图》、《南诏图传》、《张胜温画卷》等石钟山石窟是研究大理宗教、社会、历史和民俗的重要资料,是我国众多佛教石窟中的璀璨的明珠。

大理国的宫廷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风气,就是出家。据历史记载,从公元937年大理建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253年大理王朝灭亡的22位皇帝中,竟先后有10位出家做了和尚。这10位帝王中,除了第二代皇帝段思英是被迫逊位的,其他9位都是自愿放弃江山社稷出家的。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实在是我国帝王史上一缕独特的风景。

在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帝王史中,除了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和清朝顺治皇帝外,就再也没有帝王有过这样的举动。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曾4次皈依佛门,都因群臣的苦谏仍然归座龙椅。顺治皇帝因心爱的皇妃去世而悲痛不已、看破红尘而出家。

更多以前的大理国有多大(以前大理国包括哪些省份)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