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纪实作品的阅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纪实作品的阅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纪实作品的阅读)

谨以此书

献给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祖辈和父辈以及我深深眷恋的亲人们!

沧州铁狮子

第一部 苦难的岁月

第一章:二儿生人(2)

天彻底黑了下来,整个村子寂静。

不知是谁家的豺狗不时狂吠几声,打破了这夜的宁静。村子里庄稼人没有什么夜生活,天一擦黑,填饱肚子,为了省点煤油,就钻被窝睡觉了。

柱儿许是跑了一天,累了。吃完粥,鞋子、衣服也不脱,就躺在他娘的身边睡着了。孩子,就是孩子,还不知道身边的事,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杨大发抱了一堆柴火,又升起了火,他要把这屋子烘得暖和些,好让自己的婆娘更舒服些。

杨郑氏是村里不多的俊俏媳妇,杨大发很疼爱她,小两口儿从成亲到现在也没有红过脸。

杨郑氏由于怀孕后,吃食不好的缘故,俊俏的脸颊略显憔悴,好看的大眼睛深情地注视着自己的男人,心里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尽管眼前的这个男人没有什么本事,但憨厚的性格,对自己的疼爱足以让自己心满意足。这个年代,没有什么花前月下,都是媒人说和,还没有见过面,就嫁了过来。

虽说这个家什么也没有,成亲时除了炕上的被褥、有个灶台,一口锅、几个碗、两双筷子,就再也没有一点家当。庆幸的是,最可心的就是有个疼人的男人。

杨大发愧疚的眼神,看着自己年轻的婆娘,心里五味杂陈……

夜更深了……

杨郑氏依旧一个姿势靠在炕头,杨大发合衣躺在一边,此时他没有一点睡意,眼睁睁地盯着自己的婆娘。

突然间,杨郑氏“哎呦”一声,疼得皱起了眉头。

“柱儿他娘,怎么?是不是要生啦!” 杨大发紧张起来。

“是!是要生了,生柱儿的时候,就是这样。”杨郑氏痛苦的表情。

“柱儿他爹,你去烧水,把剪子放水里煮” 杨郑氏忍着一阵阵剧烈的腹痛吩咐着杨大发。

杨大发毫不迟疑地准备着……

那个年代,缺医少药,村里村公所,就是乡公所都没有一个赤脚医生,就是有个老中医,也只是会正骨针灸之类的医法,不会接生,村里也没有接生婆。

大部分人家生孩子,都是自己接生的。那时候生孩子,死亡率是高,孩子大人感染的几率大。孩子生下来都很危险,很多孩子得破伤风而死。

破伤风,又称“四六风”是由一种病菌引起的急性病,另外还有破伤风叫脐风,揭口。是孩子脐带断开后7天左右发病,故称“7日风”死亡率极高。生孩子绝对是需要娘过一次鬼门关的。娘亲伟大也就皆由此吧。

杨郑氏躺在炕上疼得更加厉害,此时她知道孩子就要临盆啦!此时杨大发把剪刀也准备好了,剪刀还是今天过晌儿,磨刀师傅刚刚磨过的,刀口锋利。杨大发递给自己婆娘一个坚定的眼神。

杨郑氏已经很虚弱了,晚上一碗棒子粥的能量已经快消耗殆尽。但她必须要攒足足够的力量,把孩子生出来。

在那时农村生孩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没有现在住院这么复杂,大都自己解决,大人和孩子都要经历的一场劫难。

这绝对是一场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力量与技巧的对抗,是责任与担当的打拼,是风险与运气的赌注。今天对杨郑氏绝对是一场生死考验。

听大人说,村子里东坑、西坑就是死胎儿埋葬的地方。坑干涸的时候,俺和发小儿们玩耍的时候,还在坑里挖出过几块白骨。

杨郑氏是个坚强的女人,生老大柱儿的时候,是头胎。杨大发外出打短工去啦,只有她一人在家,正在除棒子(玉米)地里杂草,忽然感到腹痛,就知道要生了,急急忙忙回到家,找来一把剪刀,用热水煮热,待胎儿生出来,剪断脐带,把孩子一放,便又到地里干活去啦,也没有叫接生婆。

那时她和柱儿大大也算皮实,竟一点事也没有,杨郑氏健健康康的度过了月子期,柱儿大爷茁壮的长大了。

杨郑氏的腹痛越来越厉害了,她声嘶力竭地压抑着呼喊……

杨大发在一旁手忙脚乱的,按自己婆娘的安排准备着……尽管屋子还有些寒冷, 可他的额头却冒出了汗来。

“柱儿他爹,把剪刀准备好,拿过来。”疼痛稍微缓解一些,杨郑氏有气无力地吩咐着。的确生柱儿时,没有这么疼过。整个下腹就像要被撕裂一般,也坠胀得厉害,此刻她想到了死……但强大的希望的力量,让她倔强地打起十足的精神,“俺不能垮下去,俺还要见见俺的孩子……”

今年开春以来,家里没剩下多少粮食,杨大发也是经常吃点稀汤寡水的棒子(玉米)渣子粥,山芋干,便去外边侍弄自己的那几亩薄地,或出外打短工,挣点零花钱,贴补家用。

婆娘怀着孩子,他也偶尔弄来点白面,蒸两个馒头,给自己的婆娘和柱儿吃,改善一下生活,但婆娘承担着两个人的营养,这点隔三岔五,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虽婆娘身大力不亏,但气力仍很虚弱。

疼痛再一次袭击着她整个下腹,这一次比以往每次都剧烈,好像一个猛地冲拳,给整个下腹铁锤一般的撞击。

她在这死一般痛楚的时刻,也思忖着,这次应该是还是个小子(男孩)。听老人们说,生男孩一般疼得要剧烈些,不然,二胎不会这样难捱。

一个冲浪般的撞击,再次排山倒海般袭来,她腹部猛地一用力,双手攥成一个拳头,浑身痉挛着,大汗淋漓,浑身水里捞出,犹如歇斯底里晴天霹雳般的大叫一声,随着一声婴儿的高亢的啼哭,久违的婴儿出生了。

这个婴儿就是二儿。

杨郑氏不知是激动,还是疼痛,满脸都是泪水。杨大发在一旁不知所措,傻傻地笑着。这是柱儿也从睡梦中惊醒了,孩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揉着惺忪的睡眼。

刚出生的婴儿在啼哭了几声以后,便恢复了宁静,闭着眼睛平静地呼吸着……按照婆娘的指点,杨大发笨手笨脚地拿剪刀断开了脐带,用早已准备好的缝衣线,把脐带的两端扎住,用褯子把孩子全身擦拭干净。

这时候,这夫妇俩才想起来,看看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杨大发把不太明亮的煤油灯芯挑了挑,整个屋子顿时光亮了许多。

婴儿是个男娃,由于营养缺乏,这个孩子有点瘦,但大大宽厚的身子,皮肤有点黑红,胎发眉毛浓黑,虽紧闭着双眼,但也能看出大眼和双眼皮,小手紧握,小腿狠劲儿的蹬着。

“柱儿他娘!孩子像你!”杨大发在一旁说道,满脸光亮的样子。

“嗯!”杨郑氏颇有信心的样子,如释重负。

她看着这个很像自己的孩子,憔悴的脸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长长出了口气。杨大发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刚出生儿子,说不出心绪,是喜悦?!是责任?!是担当?!。

正是:

怀胎十月母艰辛,一朝分娩情谊深。

忍痛舍命盼儿顺,母子平安皆欢心。

杨大发有点胆小怯怯的样子,笨拙把孩子的放在婆娘身边。二儿躺在自己娘亲怀里,闭着眼睛找寻着吃奶,这许是与生俱来的,生下来就知道觅食。

杨郑氏把这个瘦弱的孩子揽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小小的身体,给孩子吃上一口奶水。撅着小嘴,用宽厚的嘴唇包裹着奶头,吃得很卖力,这注定是他最好的吃食。此次此刻,二儿还不知道,等待他的艰难困苦的儿时生活和近半生的磨难坎坷。

杨大发夫妻俩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取名“小二”!也许是爹排行老二的缘故,也许是随意的小名,更会使孩子会无病无灾,皮皮实实地长大成人。其实打这个孩子刚扎根儿时,两口子早就商量好这样的名字。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鲁杨于老家沧州

鲁杨,自幼酷爱文学写作,某直辖市作家协会会员,省级单位媒体特约记者,在军地媒体发布《山中那座军营》《兵之初》《中国蓝盔》等中短篇小说、散文、新闻等作品近400篇,100余万字。目前受邀致力于创造长篇小说《记得咱的家》。

沧州铁狮子图腾

更多长篇历史纪实小说(纪实作品的阅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