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新华社郑州9月12日电 题:河南:在创新中传承 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新华社记者桂娟 史林静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宛如一座天然的中华历史文化博物馆,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兴业,绘就了灿烂的文明画卷。
彩绘陶人面鱼纹盆、马家窑彩陶、二里头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在郑州市博物馆文翰街馆,“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展”正在举办,众多活跃在网络热搜里的国宝“组团”参展,让观众大饱眼福。
参观者在“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上拍摄展品“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 十八大以来,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考古项目上取得丰硕成果,文化产业发展更是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令其独特、厚重的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博物馆力量”见证中原大地文化传承
2012年,孙颂成为河南洛阳市首批博物馆讲解志愿者。十年间,她见证了河南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博物馆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一组数据,见证了河南这片中原大地博物馆的发展:
2012年至2022年,该省博物馆数量从180座增加到384座;近5年来,河南384家博物馆(纪念馆)中,259家免费开放,参观人数达2.78亿人次,实施教育活动3.45万次,举办各种展览8000多个。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境内,距今3800年至3500年,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
孙颂说,最初大家只能从书本和洛阳博物馆馆藏的几件文物中了解二里头遗址。2019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通过青铜器、陶器、玉器等2000余件藏品,集中展示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让神秘的夏王朝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到公众面前。
开馆至今,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已经突破300万人次。“刚开始被问最多的是‘二里头是啥’,如今,更多的人会问‘二里头博物馆如何预约参观’‘最近又有什么新发现’。”孙颂说。
这是2020年7月7日拍摄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多地制定了博物馆发展的目标。2019年,郑州市出台方案,提出计划到2021年全市打造博物馆100家以上。如今,郑州市域备案博物馆数量已达到110家。
素有“东方博物馆之都”的洛阳,目前共有博物馆、纪念馆102家,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富有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中。
除了国有博物馆外,大象陶瓷博物馆等众多颇具特色的民间博物馆正在构成新生代博物馆风景线。
“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以河南博物院及各地市的综合类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各类专题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三足鼎立’的局面,共同构筑了文明历史发展的主题脉络。”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
如今,坐落在中原大地上的三百多家博物馆串起了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轴线,也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创新让传统文化更具魅力
自2000年成立开始,华夏古乐团已经复原、复制了陶埙、编钟、箜篌等300余件套音乐文物,并根据历代乐谱、文献和民间音乐遗产,编译、创作了100余首古风乐曲。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静态展示远远不够,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让文物‘活’起来、展览‘动’起来。”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如今,华夏古乐团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乐团还尝试网络直播,创新演绎流行音乐、经典名曲等,奏响古乐新声。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的演员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演奏(2022年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16年,河南提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越来越多的文艺项目、产品,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不断释放传统文化中的活力、魅力。
十年来,数字技术日益成传统文化“破圈”的新帮手。龙门石窟古街上演的《无上龙门》5D演出,让游客“置身”莲花洞内,与卢舍那大佛贴面而过。走进河南多个博物馆,电子导览、数字文物和展览、3D裸眼文物、AR弹幕……一系列数字化套餐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十四五”期间,河南还将充分利用数字化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活化,计划每年支出4000万元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沉浸式数字场馆,让遗址“活”起来。
“守着一流的文化,要有一流的表达。河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创新性结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也为坚定文化自信开辟了新路径。”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
公众参与让文脉生生不息
9月1日,在古韵悠扬的乐曲中,身着汉服的河南省实验小学北龙湖校区一年级新生整齐入场。“正衣冠、点朱砂”,充满仪式感的开学第一课,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依托厚重的文物文化资源,2021年,河南将“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作为十大发展战略之一,持续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
十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公众的热情参与相结合,令河南厚重的历史文化重新散发出魅力。
这是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的“挖宝”过程(拼版照片,2022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掀起寻宝热潮、九千年“骨笛”咖啡抓住公众味蕾、三千年“妇好鸮尊”雪糕再添清凉……博物馆逐渐摆脱“老古董”的刻板印象,放下“身段”,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借由新意文创走入百姓生活。
“借助创意和设计,让传统文化、珍贵的历史遗存变成人们能用、能听、能看的生活密友、伴手萌物,变成深度融入我们日常生活能触摸到的中华文明,我想这会是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
临近中秋,河南博物院以宋代杂剧、散乐人物雕砖为原型,推出“中秋不搬砖”文创月饼,备受关注。“文物、遗迹不再是尘封的历史,会变幻出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马萧林说。(视频记者:任卓如、袁月明)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