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吴如巧,原题:从新一届全国十杰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我们能看出什么?
法学圈期待已久的新一届十杰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终于尘埃落定。首先要热烈祝贺当选的十位优秀青年法学专家:王迁,车浩,杜焕芳,李洪雷,陈柏峰,胡铭,秦天宝,聂鑫,栗峥,梁凤云!
法学圈期待已久的新一届十杰青年法学家评选结果终于尘埃落定。首先要热烈祝贺当选的十位优秀青年法学专家:王迁,车浩,杜焕芳,李洪雷,陈柏峰,胡铭,秦天宝,聂鑫,栗峥,梁凤云!
仔细查看当选者的履历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亦反映出我国当下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法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第一,从性别来看,本次十名当选者全部都是男性,算上上一届,已经连续两届评选没有女性入选。
在更早之前的评选中,每次都还会有一两名女性学者入选,但最近两次评选则全部被男性学者霸榜,入选者"阳盛阴衰"的现象进一步凸显。
虽然法学界女性学者人数不少,但在各专业领域中做到顶尖的仍属凤毛麟角。
可能法学研究这种需要高度逻辑思维能力的活动天生就更适合男性,也有可能是女性学者们不想因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而失去一头秀发。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意见,
与法律读库立场无关!
第二,从地域来看,十名当选者有六名来自北京地区,来自京外地区的只有四名,北京对京外地区的碾压之势明显。
北京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法学研究的绝对中心,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被北京地区垄断,京外地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这一点在历届评选中都有鲜明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地区在每次评选中都能拔得头筹就不奇怪了。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在全国法学界的"一超"地位可能不会改变。
华东、中南、西南、东北等"多强"区域要想实现对北京的反超,虽不能说绝对不可能,但也是极度困难的。
第三,从院校或者单位来看,传统"五院四系"及社科院法学所、最高法、最高检等是常客。
在每次的评选中,来自前述院校或单位的当选者都占据了当年入选者的绝大多数,再次证明了法学研究是讲究传统和血统的,其他院校或单位的学者要想入选难度很大,当然,作为后起之秀的清华法学院是个例外。
在近几次评选中,几乎每次都会有人大、北大、中国政法、武大、清华、华政、社科院、最高法或最高检的学者(法官/检察官)入选,他们也几乎成了评选中的"固定"常客。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这里不深入探讨。
第四,从当选者本人任职和人才称号情况来看,大部分入选者都在本单位担任了院长、副院长、处长、副处长、庭长、副庭长等各种行政领导职务,以往的入选者同样如此,大都有各种行政职务。
没有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纯"教师很少。从人才称号来看,此次入选的十名人选中一半以上有长江学者、万人计划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种国家级人才称号,以往的入选者亦大多有各种国家级人才称号。
可以说,很多候选人都有行政领导职务+国家级人才称号,几乎已成为入选者的标配。
第五,是否在三大刊发文及发文数量是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是法学界公认的顶尖刊物,能否在这三种刊物上发文是衡量一个学者学术实力的重要标准。历届入选者都有三大刊文章作为其代表作,且不少人有多篇三大刊文章。
本届入选者也不例外,每人都有若干篇三大刊文章。可以说三大刊文章已成为入选的必备要件。
从数量而言,至少也要有三篇以上才比较保险。但并不是说三大刊文章越多,入选的可能就越大,有些落选学者的三大刊文章数量比入选者还要多。应该说三大刊文章是入选的必备要件,但不是决定性要件,最终能否入选,还要看参选者具不具备前面几个条件。
前述观点可能并不准确,欢迎批评指正。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