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歌(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意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歌(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意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歌(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意思)

在开始具体说《李健》专辑之前,我想先探讨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出道十几年的、四十岁的原创歌手的第六张专辑,我们应该以什么标准来评价?

在我看来,要求一个歌手的专辑必须一张比一张好、张张惊艳,这未免有点太苛刻了。要知道,即便是那些可以载入流行音乐史册的世界级音乐人和乐队,绝大多数也都是在达到某一个巅峰后,幸运的能够保持一定水准不断出作品,不幸的甚至直接一落千丈、如流星般滑落。

所以对我来说,对于一个已经出道多年的歌手,他的专辑只要满足以下三个层次,我就可以给高分:

第一个层次:最好的那几首歌,要有惊喜,或者说“突破”。

第二个层次:中游的那几首歌,要能达到他过去作品的中上乘水准。

第三个层次:最差的那几首歌,要能达到现在整个华语乐坛作品的中上乘水准。

至于其他更高的要求,我觉得可以作为我们对这个歌手的希望,却不应当成为我们评判他的标准。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李健》这张专辑,三点都做到了。

第一个层次:《沧海轻舟》《众妙》《迷雾》《风吹黄昏》这几首歌给了我惊喜——所谓“惊喜”,简单来说,就是在这张专辑之前,我不会想到李健会写出这样的歌。

——比如在《沧海轻舟》和《众妙》以前,我不会想到一贯着眼于生活和自然题材的李健,也会探讨这些哲学层面的话题;

——比如在《众妙》《和《迷雾》之前,我不会想到过着以书和咖啡为伴生活的李健,也会有如此冷峻犀利的笔触;

——比如在《风吹黄昏》之前,我不会想到唱歌一贯云淡风轻、连《小鸟睡在我身旁》《凌晨两点》那样的歌词唱出来都不会让人觉得太甜腻的李健,也会有那么震撼人心的低音和哭腔……

第二个层次:《深海之寻》《美若黎明》《雨后初晴》这几首歌,在我看来可以达到李健以往作品的中上水准。

《深海之寻》的写作方式让我想到了《我始终在这里(But I Still Love You)》——歌词中“你”和“我”两个意象所指不详,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引人无限遐想,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社会命题,似乎都可以对号入座——什么叫情怀?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情感叫情愫或情绪,而所有人共通的情感就可称之为“情怀”。

《美若黎明》《雨后初晴》两首歌都比较清丽明快,在编曲上别出心裁,前者借鉴马尔克斯“魔幻主义”的写作方式,让我想到小钟笔下的《紫罗兰》;而后者“我不在意世界多绚烂,我只相信古老的情感”则让我想到了《眷恋》中的那句“我听过见过也拥有过,爱恨情仇交错,可我从未放弃过,对真爱的执着”。

第三个层次:《日落之前》《消失的月光》《假如爱有天意》这三首歌,在我看来也许没那么出色,但同样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可取之处——比如,即便我们会吐槽歌词平庸,但有多少人被“这一切还不算太迟”、“亲爱的我要你远走他乡”和“但愿你被温柔对待”这三句歌词感动过呢?对于一首歌来说,还有什么比能感动人更重要的呢?

另外,我相信我所排出的这三个层次,必然很多人会有不同意见——这不也恰恰在一个侧面说明了,这张专辑里的每一首歌,都自有它的魅力吗?

如果说以上是用比较感性的方式,叙述了我对专辑里每首歌的印象,那么下面我会理性地说说我对这张专辑旋律、歌词、编曲和制作的看法——其中也会有一些批评意见。

旋律: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旋律不及李健过往的作品惊艳,这一点我是赞同的,但问题是,就像我开头说的,如果你要以他过去的最高水准来要求新的作品,这未免有点太强人所难了——要知道,对于一个原创歌手来说,最容易枯竭的就是旋律创作的能量,所以很多音乐人到了后期,难免就会自我重复,甚至抄袭他人。而李健这一张专辑里的旋律,虽然确实不够惊艳,但至少做到了两点:一是好听且耐听,二是没有特别明显的自我重复、更没有抄袭——有些朋友说很多旋律似曾相识,我想这样的相似性只是笼统的感受层面的,并没有具体的理论层面的支持。

歌词:过于李健的作品一直是旋律远大于歌词,而这张专辑似乎达到了一个平衡,这毫无疑问得益于他歌词的进步。当然,从文学技巧层面来讲,确实还是不够好——但驾驭文字也是需要天赋的,李健读书不少,如果不是缺乏这方面的天赋和灵性,作词水平早就不应该是现在这样了。

何为“灵性”?比如我前面提到的《美若黎明》和《紫罗兰》,前者是李健特意提到借鉴了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而后者则是我在当年听这首歌时,自己想到了马尔克斯——如果我没有想错,那么小钟对这种写作方式的运用,显然比李健更加不着痕迹、浑然天成。

再比如,《沧海轻舟》《众妙》这两首歌中,李健想要探讨的问题和揭示的道理是非常独到且深入的,但他表达这些想法的方式,似乎还是有些生硬——明明心中有“厚积”,却受限于文字能力,最终只能“薄发”——这是李健至今也没有解决好的最大硬伤。

然而,这张专辑的歌词依然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原因有二:一是歌词的深度和格局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在这张专辑里,李健开始探讨一些他过去不曾涉及的、更加宏大和深刻的命题,并且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写出了自己独特的角度——在我看来,李健早该这么做了,因为比起其他民谣歌手(虽然他不完全算民谣),他最大的劣势是文字技巧,而最大的优势则是思辨能力。

另外,我最欣赏李健的一点,就是他的歌词永远言之有物,这一点与许多民谣歌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在听很多民谣作品时,常有这样的感觉:有时候我会被某一句歌词所惊艳、或震撼到,但一首歌听来听去,似乎整首歌也就只靠这一句歌词撑着了;还有时候,我会对一首民谣的歌词“不明觉厉”,但仔细探究来探究去,最终也只剩“不明觉厉”了……而李健从来不会这样,他的歌词从来都不会“有句无篇”,更不会让人“不明觉厉”,反而常常在初听时“不明也不觉厉”,一遍遍回味时却突然意识到“原来这句歌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在豆瓣里写了这样的短乐评:华语乐坛里有那么几个音乐人能做到不讨好大众,但唯有李健,他连小众也不讨好——因为他永远把乾坤暗藏在风平浪静下,永远不会用噱头去花枝招展地吸引别人。

至于编曲和制作,因为我不是音乐专业人士,所以不做过多点评,只想借机表达我的两个观念:

一是,似乎是受到近年来一些音乐电视节目的影响,很多听众开始过分“神化”编曲的作用——在我看来,词曲才是一首歌的灵魂,而编曲只是锦上添花——但现在很多流行歌手在制作专辑时,用非常华丽、噱头十足的编曲来掩盖词曲本身的平庸,这在我看来是非常不健康的理念。而且似乎我们的国人还是难免有一种“崇洋 *** ”的心理,所以一首歌只要贴上一个什么“Trip-pop”、“哥特摇滚”、“骚灵”之类的标签作为噱头,就会受到大家盲目的追捧。

另外,李健在《心升明月》《众妙》这些歌曲中,用东方的旋律和歌词配以西方乐器编曲——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尝试。因为其实编曲是西方的概念,而东方音乐、或者说我们中国的传统音乐,其实是以旋律见长的。但很可惜,日本音乐比较好地传承了旋律上的优势,而我们华语音乐,却在近十年不断学习、甚至照搬西方音乐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自己本身的传统优势。而且在我看来,华语音乐走向世界的方式,不应该是我们的歌手拼命去学英语、唱英文歌、或是唱跟英文歌没什么区别的中文歌,而是应该找到一种真正融合的方式——比如李健的这种尝试,就是一种空间很大的可能性。

二是,音乐固然是一门艺术,但唱片是一种工业——所以在我看来,一个音乐人应当对唱片的制作水准有极高的要求。你没钱的时候,做品质很低的Low-Fi专辑,这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也是值得敬佩的;但现在你有一定财力了,有唱片公司愿意支持你做唱片了,而你却为了保持乐迷心中那所谓的“朴实感”、“真诚感”,而刻意把唱片做得听起来很粗糙、甚至粗陋——这在我看来是一种极不可取的虚荣。

(PS:以上两条绝无特指,请千万不要玻璃心对号入座。)

最后,综上所有,在我看来,《李健》虽然算不上整个华语音乐史上多么出色的一张专辑,但它算得上是近期华语乐坛中超出一般流行音乐水准的、一张极具艺术感的专辑。更重要的是,李健拥有自己独到的音乐理念和处世哲学,而这些在他多年的坚持和努力之下,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音乐气候——而这张专辑《李健》告诉我,他还会越来越好、还有新的可能性——因此,不同于有些歌手我曾喜欢、现在却因怕失望而不敢再期待,对于李健,我还依然愿意期待他以后的每一份作品。

更多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歌(如何评价李健的新专辑《李健》歌词的意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