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艺评丨锄禾月下诉乡愁——观花鼓戏《山那边人家》,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艺评丨锄禾月下诉乡愁——观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艺评丨锄禾月下诉乡愁——观花鼓戏《山那边人家》

文丨刘月娥 摄影丨孙波辉

周立波的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延续了其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关于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题,且更注重从益阳清溪村的民俗图景中挖掘深刻的人文内涵,演绎出一台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时代画卷。

青山绿水孕育的乡愁

由导演何艺光及编剧盛和煜、曾少祥等主创团队倾力打造的大型花鼓戏《山那边人家》,改编自周立波的短篇小说集《山那面人家》。戏曲以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作背景,截取小说中典型的民俗图景,用戏剧逻辑和表现方式,通过对周立波眼中的“山那边人家”的立体呈现,将具有代表性的农民日常生活片段搬上舞台,将乡愁、乡韵、乡音、乡情以舞台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编剧盛和煜、曾少祥严格遵循原著精神,从中提炼出具有时代精神的人物进行精雕细琢,将小说本来的文学价值与精神气质表达出来。戏曲的特色之处,在于用方言俚语将民俗图景进行艺术性的挖掘和解读,呈现出这片清溪农民的生活形态和民俗文化风情,展现了故乡益阳特有的原生态之美。由青山绿水孕育出的人性美、人情美,也构成了《山那边人家》中最柔软、最深沉的乡愁写意篇。正如编剧盛和煜所说,乡愁是“三岁伢子穿红鞋”的儿歌,是禾场上的家长里短,更是何家翁妈送给周立波的黄澄澄大柚子。

潺潺溪水般的生活画面

戏曲不以激烈的矛盾冲突取胜,而是以周立波深入生活的见闻为线索,艺术地呈现农村生活的日常习俗,意蕴深厚、古朴自然,有如山中的潺潺溪水趣意盎然。戏曲分为“婚礼”“泡种”“禾场上”“扫盲志异”“腊月”五幕,每一幕都是一帧诗意盎然的画,整个舞台画面以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虚实相生地传递出戏曲的深刻内涵。蛙鸟虫鸣中的劳作与唠嗑,星月普照下的夏夜漫谈,传递着悠远的乡韵、乡音,意境深邃悠远。

五幕戏的舞台叙事自然流畅、浑然天成。“婚礼”一幕,呈现益阳农村新婚习俗礼节,婚礼上乡邻之间的人情往来,热闹喧哗。姑娘们躲在新房门外“听壁脚”,因为“听壁脚是姑娘们悠久的特权”,让姑娘“了解什么叫甜蜜人生”。所谓“花好月圆在洞房”,这种自由时尚的民俗,似乎看到了幸福婚姻的希望之火,寄托和潜藏着作家对于自由婚姻的赞美,也是戏曲最具人文内涵的民俗图景。

“泡种”一幕,侧面反映农民科学种田的思想。邓满嗲责怪儿子伏生“穷人不听富人哄/桐树开花才下种”,伏生认为“早一日/ 早一春,作田也要讲主动”。两代人在如何种田的观念上出现分歧,也从侧面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周立波赞美邓满嗲“看你去耕田/好像弹钢琴/犁得又深/耙得又平......大自然的艺术家/就是老农民”,直把满嗲乐得立马去犁田。

“禾场上”讲述劳动后的乡邻们坐在月光下家长里短,关于自由婚嫁的讨论、母猪配种的“闹曲”,对年终腊月的憧憬等。还穿插了周立波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回顾,巧妙将新旧社会进行对比,从而肯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无比优越性。

“扫盲志异”揭示新农村建设中扫盲运动的故事。剧中的满嗲猜忌儿媳与扫盲师卜小伟存在不正当关系,强烈要求周立波与他一起去“捉奸”。这一幕颇具戏剧张力,也暗示了“扫盲运动”推进的持久性与艰难的历程。

“腊月”一幕,桂花将自己辛苦喂养的年猪分给乡亲们,自家只剩下了4斤猪肉。桂花打算给自己买发夹、给丈夫织件毛绳子衣、给公公买件蓝布褂子的愿望不能实现了,但其人性美、人情美得到生动地诠释。

透过这些民俗风情的描写,将清溪人的生存、劳动和繁衍画面呈现出来,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也就得到了有力地呈现。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人民的力量”

在这些乡土民俗叙事中,人物形象也随之呼之欲出。

旱烟、木犁、年猪、听壁脚、送对联及禾场上的家长里短,生动地呈现出“山那边人家”的朴实、美好的生活形态和生命特质。作家将乡愁、乡韵、乡情含蕴在自然和谐而又古朴浑厚的清溪村的民俗画卷中,从这些立体生动的画卷中,描摹了多个鲜活的人物。

剧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物是胡桂花,桂花身上诠释了夫妇之爱、长幼之尊、乡邻和睦、勤劳朴实等中华传统美德,同时也不缺乏戏剧张力。特别是她对公公的猜疑与误解所表现出愤怒与反抗,又揭示她性格中泼辣、强悍的一面,追求公平、公正的思想意识。她是人性美、人情美的最主要的体现者,人物性格立体丰富,人物弧形较明显。

另外,邓满嗲这个人物身上存在具有新旧两种思想的对立。他对儿子伏生不听他的话,便执行打骂式教育,赌气不愿去耕那几丘干田的思想,以及对扫盲运动中儿媳妇行为的猜疑等,揭示了人物身上的落后的一面。但他对分猪肉一事并不干涉又表现了他开明的一面。

其他如生产队队长伏生的认真负责、知恩图报、开明大义,卜小伟的敏而好学、无私奉献,以及何家翁妈的朴实善良、乡长的热情豪迈等,都是清溪村民美好人性的表现。

戏曲在热情讴歌劳动美、青春美、爱情美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轰轰烈烈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的力量”的肯定。只有当个人的奋斗与时代命运同频共振,才能真正奏响时代的强音。

《山那边人家》通过对清溪村人的人性美、人情美的描摹,勾起了人们对昔日温暖美好的生活的怀念。这种怀念,是潜意识中对中华文化审美意识历史因素的苏醒,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回到出发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思考前进的原因与方向。也许,这就是《山那边人家》以戏曲形式唤归传统民俗,帮人类寻找心灵安栖之所的方式。

[责编:龙文泱]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更多艺评丨锄禾月下诉乡愁——观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