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这首《声声慢》,应该属于《声声慢》格十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整篇不涉及叶韵。
李大才女生在宋朝,又是当时的大家,同时代的人都被她点评(额,好吧,现在的词儿叫喷)了个遍。在那个文化垄断的年代,大文豪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宋词本就是慢慢演进而来,李大才女这种顶尖地位的文人,说什么叫《声声慢》,那什么就叫《声声慢》。这是文坛地位的体现,完全不必像后人一样,必须按照词谱填词。别忘了,那个年代没有系统的词谱,李大才女说这样好听,绝对没人敢有意见。
类似情况笔笔皆是,给后人整理词谱造成巨大困难,光《声声慢》就有大概14 种格式。没办法,都是大佬,都想标新立异,随便弄一首好听的,就算开创了一个词牌。实在懒得开创,就用别人开创的,守规矩的直接用,觉得别人水平一般的,就顺手改吧改吧。好在还多多少少互相给点面子,至少没弄出个《声声快》来。所谓改动也只是小改动,大体还是差不多。
-----
至于现在流行的《声声慢》歌曲,就是那个“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词是现代歌词,普通话为基调,基本遵守的是“十三辙”,也就是戏曲曲艺沿袭下来的“合辙押韵”,整首大体是在十三辙的“一七辙”上。比如“漆”、“泥”、“滴”、“起”、“里”、“地”、“觅”、“漪”、“矶”。。。这些字都是韵母i结尾的,比较符合普通话发音的声律规则,用普通话唱出来会显得比较有韵律感。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长发引涟漪,白布展石矶。
河童撑杆摆长舟渡古稀。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
零零碎碎,点点滴滴。
梦里有花梦里青草地。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
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
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
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补充一下:所谓叶韵,标准的读法是xié韵,取音韵相谐、叶随枝动的意思。具体解释起来就复杂了,这是个人造词,不同场景下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最初是因为古人读更古的作品,觉得不上口,就把认为不押韵的字换个读音,读起来感觉押韵一点;
后来,演变成了求同存异,干脆用个怎么读都行的字做韵脚,让读者自己看着办,比如“觉”;
再后来,直接就取了叶随枝动的神韵,随着前面的韵变化,一般是反着变。
至于具体什么含义,只能说这几种情况都有,反正现在填词简单,按照词谱来,该用叶韵的地方,词谱上都有,照抄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