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历史上的十大神童,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历史上的十大神童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历史上的十大神童

所谓神童,就是指才华出众的儿童,在诗、词、歌、赋、等不同领域的表现要强于其他的小朋友,从古至今,神童的涌现,从未停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十大神童,他们都是谁?

1.项橐(xiàng tuó),春秋时期莒国(今山东省日照市)的一位神童。虽然只有七岁,孔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教,后世尊项橐为圣公。《战国策·秦策五》: “甘罗曰:‘夫项槖生七歳,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歳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据考,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战国策》。

但是项橐在十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史书上有些记载项橐因为太过聪明,让帝王觉得他可能对于他们的发展来说是个隐患,所以将他杀害了,也有人说项橐是得了绝症去世。但项橐到底为何去世的,我们无从得知,这样的天才在十岁的时候,生命便被画上了句号,实在是让人感到非常的惋惜。

2.甘罗,子姓,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战国时秦国名臣甘茂之孙,秦国上卿。

他自幼聪明过人,进入丞相吕不韦门下担任少庶子,12岁时出使赵国,使用计谋帮助秦国得到多座城池,凭借功勋得到嬴政嘉奖,授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此后常在秦王身边出谋划策,成为战国时名副其实的谋士。

由此可见甘罗的才智,不但同龄人不可比,就连一般成人也不如,天生的神童!

3.蔡文姬,原名蔡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汉末三国文学家。她是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著有《悲愤诗》两首和《胡笳十八拍》。

蔡琰九岁时,父亲蔡邕夜间弹琴,突然断了一根弦,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中罢了。”于是故意弄断一根问她,蔡琰说是第四根。蔡邕这才相信,女儿的确无师自通,掌握了音律。蔡文姬后来在父亲的指导下,琴艺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蔡文姬辨琴的故事在三字经中也有出现。

4.曹冲,字仓舒,中国东汉末年神童、曹操之子。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少年时就敏于观察,十分聪慧。曹冲出生五、六年,智力心思所达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样聪明。

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曹冲,曹操之子。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的士兵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后来,那个仓库管理的士兵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便没有再追究这件事了。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208年5月,曹冲病逝,年仅十三岁。后加谥号为邓哀王。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魏书曾高度评价曹冲。

5.元嘉,关于他的记载也有些混乱,起码他的来历就说不清楚。有的书上说是南北朝人,有的书上说是唐朝人、也有的说是李渊的儿子,还有的书上说是隋末唐初时人。

据唐代《朝野佥载》记载:元嘉少聪俊,右手画圆,左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群羊,兼成四十字诗,一时而就,足书五言绝:六事齐举。代号神仙童子。

据说元嘉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而他的母亲也颇有文采,小时候就受家庭熏陶,脑子不断得到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脑得到充分开发,记忆力和专注度都非常好。十岁时,元嘉就把《论语》、《毛诗》、《史记》、《汉书》等几十部经典著作读了个遍。不光是通读,还有了深入理解,大段原文背诵可信手拈来,名气已经很大。

元嘉可以同时干六件事!两只手一边画圆,一边画方;嘴巴不闲,背诵古典经书的名篇,眼睛在数着远处的羊群中羊的数量;更奇的是,脑子里还在做诗,脚上还能用笔将这五言绝句同步写出!

如果按现代科学来解释,那肯定没法解释得了,四肢五官的动作都与脑部密切关联,咱们脑子不是计算机,还没法多线程运算。这不是神仙,啥是神仙?

6.刘孝绰,字孝绰,本名冉,小字阿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能文善草隶,号“神童”。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初为著作佐郎,后官秘书丞。它迁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职。后复为秘书监。明人辑有《刘秘书集》。卒年五十九。

七岁便能写文章。他的舅舅中书侍郎王融十分赏识他,常说当今天下的文章,如果没有我,就要数阿士写的最好了,阿士是刘孝绰的小名。孝绰与到洽是好朋友,一起在东宫任职。

7.阴铿,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

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

张溥《汉魏六百家集何记室集题词》:“何仲言( 何逊)文名齐 刘孝标,诗名齐阴子坚。”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侯(指 李白)有长句,往往似阴铿。”

8.王勃,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

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

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

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二十七岁。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

9.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时宝志上人有道,陵年数岁,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颜回,意思就是“当世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公元569年,他参与罢黜了废帝陈伯宗,扶立了陈宣帝(高宗),被封为建昌县侯,皇帝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等,他多次进行推辞,皇帝为之动容。后来朝廷决定北伐军统帅人选,也是他一言九鼎,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独力推荐更合适的名将吴明彻担纲,事实证明他的正确。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知人善任。他的诗歌、文集当时被大家争先收藏。

当时朝廷文书制度,多由徐陵写成,徐陵在朝廷上弹劾陈文帝(世祖)陈蒨的弟弟安成王陈顼(后来的陈宣帝)手下的权臣鲍僧叡以及侍中、中书监等人,慷慨陈词,正气凛然,连陈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严肃正座,安成王大汗淋漓、惊慌失色,徐陵让人扶着安成王回去。他以一身浩气扳倒了国蠹,从此以后朝廷为之肃然。

10.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

宋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县),此时其父司马池任光山县令,所以给他起名光;六岁时,司马池就教司马光读书,七岁时,不仅能背诵《左氏春秋》,还能讲明白书的要意;并且做出了“砸缸救友”这一件震动京洛的事。

更多历史上的十大神童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